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后踝骨骨折块固定治疗Ⅲ、Ⅳ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间收治50例Ⅲ、Ⅳ型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实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入路直型重建钢板固定外踝,利用半螺纹松质骨钉固定踝骨折,手术结束后在透视机的辅助下以手法闭合复位后踝骨,后进行一个月的外石膏固定。实验组患者采用腓骨后缘和跟腱外缘入路,直接进行骨折复位,临时固定采用克氏针,后利用T型钢板固定,踝骨折块固定之后进行三踝骨折固定,最后临时固定采用石膏。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关节复位情况和骨折愈合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关节复位情况和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踝骨骨折块固定治疗Ⅲ、Ⅳ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骨折块固定 骨折愈合 Ⅳ型踝关节骨折 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后踝骨折固定手术中不同入路方式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81例后踝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41例,后内侧入路治疗)与B组(40例,后外侧入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踝关节功能、并发症。结果A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显著短于B组(P<0.05),术中失血量、X线暴露次数显著少于B组(P<0.05);两组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A组不良事件出现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相较于后外侧入路,后踝骨折固定手术中后内侧入路可缩短手术时间与切口长度,减少术中失血量与X线暴露次数、不良事件,在促进踝关节功能的恢复上与后外侧入路方式效果相当。

  • 标签: 后踝骨折 踝关节功能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骨折使用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我院的68例小儿骨折患者来分析研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有34例患者,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治疗组使用小儿夹板外固定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愈合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是(11.3±2.4)d,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是(7.5±1.3)w;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是(18.4±3.7)d,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1.7±1.1)w,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小儿骨折患者临床接受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能够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让患儿的骨折愈合时间缩短,让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改善患儿的预后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夹板 小儿骨折 外固定 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一种气道湿化管固定防痰片对喉癌术后伤口及患者气道切口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 100例行气管切开或气道造口的喉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0例,观察组采用气道湿化管固定防痰片,对照组未采用。观察两组气道湿化管移位或脱管发生率、痰液粘稠度、痰量记录准确性、伤口浸渍程度、患者换药次数及费用,术后舒适度及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气道湿化管移位或脱管发生率低、气切纱布保持干燥时间、痰液性状观察记录、痰液清理时间、伤口浸渍程度,切口舒适度及满意度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 采用气道湿化管固定防痰片后气道湿化管固定好,气切口痰液清理方便,预防患者伤口及气道口浸渍,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 标签: 气道湿化管固定防痰片 喉癌 气管切开术 伤口浸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将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应用于梅毒血清固定患者中,分析其临床检测结果。方法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本院收入的20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纳入实验组及参照组,测定2组受检者的CD3数值、CD8+数值、Th2数值、CD4+数值、Th1数值、Tc数值、Ts数值、NK数值。结果实验组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CD3数值、CD8+数值、Th2数值对比参照组健康体检者,P>0.05,未展示统计学数据参比意义。实验组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Ts数值对比参照组健康体检者更高,P<0.05,展示统计学数据参比意义。实验组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CD4+数值、Th1数值、Tc数值、NK数值对比参照组健康体检者更低,P<0.05,展示统计学数据参比意义。结论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呈现细胞免疫功能相对低的情况。

  • 标签: 梅毒血清固定 细胞免疫功能 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分析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临床护理干预策略。目的我院在2015年11月份到2016年11月份收治60例外固定支架术胫腓骨骨折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行针对性的临床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以及满意度指标。结果观察组护理率为83%,对照组护理率为56%,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并且在临床上多加观察和护理,能保证患者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 标签: 外固定支架 胫腓骨骨折 临床护理 观察
  • 简介:病例女,45岁,左胸间歇性刺痛伴咳嗽、气急2周入院,无四肢乏力和消瘦.入院体检:精神萎糜,检查合作;面色苍白,巩膜无黄染,皮肤无瘀点、瘀斑;左胸下部叩诊呈浊音,左肺呼吸音低,心律齐;腹软,肝脾未及;四肢肌力正常,无病理性神经反射.

  • 标签: 诊断 CT B超 病例报告 肺内胸腺瘤
  • 简介:摘要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T)包括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发病率较动脉性卒中明显低,但因病因复杂,解剖变异大,引流丰富,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有相当难度。随着磁共振等影像技术的进步,血管造影,如MRV和DSA的增多,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T)的诊断增加。现就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T)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如下。

  • 标签: 颅内 静脉窦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块的病理基础及在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具有毛刺CT征结块患者48例,均给予螺旋CT扫描,并且结合组织学病理予以毛刺征的观察与评价。结果48例患者中,根据毛刺征显示一般分成2种①长毛刺12例,其中良性病变9例,恶性病变3例;②短毛刺征36例,其中良性病变7例,恶性病变29例。结论毛刺征是诊断肺恶性肿瘤的征象之一,尤以短毛刺征诊断价值最为重要,该征出现若结合结块的其他特征和临床表现,则可提高对肺恶性肿瘤的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肺内结块 CT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KF-关节镜下全以及外缝合法对于半月板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半月板损伤患者随机分成均等的两组,其中实验组(40例)患者采用关节镜下进行全缝合法治疗,参照组(40例)则运用关节镜下进行外缝合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取得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体征结果。结果实验组在手术用时、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取得的结果优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性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体征比较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讨论运用KF-关节镜下全以及外缝合法对于半月板损伤患者,接受干预治疗后患者的术后体征虽然无显著性的差异,但KF-关节镜下全缝合法的手术时间较短,患者出血量较少,还可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相比之下运用该术式治疗半月板损伤更加理想。

  • 标签: 半月板损伤 KF-关节镜 全内缝合法 外内缝合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肠营养乳剂(TPF)行肠营养(EN)支持对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0例符合入选标准同期收治的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额外加用肠营养乳剂每日500ml,对照组不加用,进行EN支持90日。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营养相关指标。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上臂肌围(AMC)、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和淋巴细胞总数(TLC)无明显好转,但治疗组经治疗后体重指数、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和淋巴细胞总数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加用肠营养乳剂TPF行EN支持,可明显改善机体的营养状态。

  • 标签: 肠内营养乳剂 老年认知功能障碍 肠内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远红外线瘘治疗仪在血液透析治疗瘘手臂疼痛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血液透析治疗瘘手臂疼痛的56例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在透析时行远红外线瘘治疗仪照射治疗,比较分析干预前后患者瘘手臂疼痛感、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患者瘘手臂疼痛感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χ2=10.031,P<0.05);干预后透析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较干预前明显提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55,χ2=9.195,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瘘手臂疼痛患者采用远红外线瘘治疗仪照射治疗,不仅可以改善疼痛感,还可以使透析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服务满意度大大提升。

  • 标签: 远红外线内瘘治疗仪 血液透析 内瘘手臂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切注消痔灵与外剥扎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2015年2月~2017年2月,医院肛肠外科收治的混合痔104例,根据患者及其家属选择手术的意愿分组。对照组52例,选择外剥扎术治疗,观察组52例,选择外切注消痔灵治疗。对比疗效以及近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术后24hVAS疼痛水平、切口愈合时间分别为(5.0±2.1)d、(1.13±0.56)分、(10.42±3.65)d低于对照组(8.2±2.4)d、(1.85±0.51)分、(13.76±3.51)d,术后观察组肛管直径(2.94±0.17)mm高于对照组(2.74±0.3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水肿、经期并发症合计发生率,排便障碍发生率、远期并发症合计发生率分别为5.8%、7.7%、1.9%、7.7%低于对照组19.2%、28.8%、19.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切注消痔灵与外剥扎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肯定,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可能与其损伤更轻,保留肛管结构与功能有关。

  • 标签: 混合痔 手术 外剥内扎术 消痔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闭合外固定架在皮肤缺损创面修复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03月至2016年03月皮肤缺损创面病例20例,采用皮肤闭合外固定架行皮肤牵张修复创面。结论使用皮肤闭合外固定架行皮肤牵张,通过外力持续牵拉创面两侧皮肤来伸展延长,再生皮肤覆盖修复创面。皮肤闭合外固定架结构简单,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皮片移植和皮瓣移植,无供区损伤,很适合在基层医院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皮肤闭合外固定架 皮肤缺损创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胫腓骨骨折骨牵引固定术后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胫腓骨骨折骨牵引固定术后患者,共计60例,2016年7月~2017年7月是此次研究的时间阶段,并按照数字随机分组,研究组、对照组,分别行综合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干预。分析组间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胫腓骨骨折骨牵引固定术后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胫腓骨骨折骨牵引固定术 综合护理 干预效果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应用于创伤骨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2月收治我院的96例创伤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外固定架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创伤骨折的患者采取外固定架治疗,手术效果显著,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 标签: 创伤骨折 外固定架 常规内固定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切开复位固定与有限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且随访的胫骨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Ruedi-AllgowerⅡ型25例圆Ⅲ型9例;应用切开复位固定治疗(A组)18例,有限切开后克氏针或钢板螺丝钉固定后用外固定支架固定(B组)16例。治疗效果分析应用Mazur评分系统进行踝关节功能评定。结果术后随访12-45个月平均(26.4±3)个月,所有患者无骨不连发生,骨折全部愈合。A组踝关节功能评定10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为94.4%;B组优9例,良5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7.5%;两组踝关节功能评定及骨折愈合治疗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手术方式,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于软组织条件差、开放性损伤的胫骨Pilon骨折,采用有限的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进行治疗,效果更理想。

  • 标签: Pilon 骨折 外科手术 内固定 外固定 植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传统切开复位固定与MIPPO手术治疗pilonⅢ型骨折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0例pilonⅢ型骨折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1月20日至2017年1月20日之间),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MIPPO手术治疗),各50例,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踝关节功能评分情况实施对比。结果观察组pilonⅢ型骨折患者——治疗优良率98.00%,与对照组相比,具有高度的差异性,P值<0.05。观察组pilonⅢ型骨折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89.68±1.88)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MIPPO手术治疗pilonⅢ型骨折患者,疗效十分显著,且对改善患者踝部功能也具有一定作用,值得研究。

  • 标签: 传统切开复位固定 MIPPO手术 pilon Ⅲ型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空心螺钉与钢板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64例后踝骨折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将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将32例接受空心螺钉治疗的后踝骨折患者纳入对照组,将32例接受钢板固定治疗的后踝骨折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虽然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略长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但是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12.01±0.51(周),短于对照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且观察组患者Baird-Jackson评分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手术治疗优良率更高。结论在治疗后踝骨折患者时,采取钢板固定治疗方法效果优于空心螺钉固定治疗方法,且接受钢板固定治疗的后踝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 标签: 空心螺钉 钢板 后踝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将40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收治时间为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切开复位方案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0.0%,对照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60.0%,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好(P<0.05)。结论老年桡骨远端骨折采取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措施具有效果好、安全性高等特点,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 老年 骨远端骨折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