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口腔手术患者发生口腔感染的特点,并分析主要的危险因素。方法:将口腔手术患者15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口腔感染率以及口腔感染率单因素。结果:术后感染率为7.14%(11/154),口腔恶性肿瘤切除术后发生感染的几率最高,感染率为10.34%(3/29);11例口腔感染患者中,革兰阴性菌的感染率最高,达54.55%(6/11);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性质、侵入性操作均与口腔感染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P均

  • 标签: 口腔  颌面   手术   口腔感染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口腔外科中应用股前外侧皮瓣的临床疗效,研究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五官科收治及病理确诊需接受口腔治疗的患者44例,44例患者采用移植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面的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情况。结果治疗后,治愈35例,有效7例,无效2例,其中1例皮瓣组织坏死,进行2次摘除手术,恢复中,1例移植皮瓣修复口腔后,无好转,伤口不愈合。结论经临床治疗结果表明,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治疗口腔疗效好,治愈率高,应广泛临床应用。

  • 标签: 股前外侧皮瓣 口腔颌面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腓骨游离组织瓣在口腔外科的应用疗效; 方法: 本次研究中将收治的 100 例 口腔缺损患者作为治疗观察对象,全部患者均使用腓骨游离组织瓣治疗统计治疗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和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结果: 统计治疗后成功率为 97.0% ,统计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5.0% ,而治疗总有效率为 97.0% ; 结论: 对 口腔外科 患者治疗中,采用 腓骨游离组织瓣 方式,利于保证手术治疗成功率,且该方式术后并发症少,手术治疗成功率高,治疗方式具有较高安全性,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腓骨 游离组织瓣 口腔颌面 外科应用 并发症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肿瘤外科手术术后感染的临床特征、病原菌分布情况及感染因素等,为临床积极防治口腔肿瘤外科术后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2017年期间在我科室确诊并采取手术治疗的口腔肿瘤患者1524例,分析其术后感染情况。结果1524例患者中,52例术后发生感染,感染率为3.4%;52例患者中感染部位居前三的分别为手术创面、下呼吸道和上呼吸道。52例术后感染患者中,革兰氏阳性菌30株,占比57.7%,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氏阴性菌22株,占比42.3%,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导致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年龄、住院时间、护理方法。结论临床需积极地对各项引起口腔肿瘤外科手术术后感染的因素进行管理,加强预防护理工作,从而显著降低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

  • 标签: 口腔颌面肿瘤外科 术后感染 临床特征 病原菌 感染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坚固内固定技术在口腔外科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骨骨折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颌间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坚固内固定技术进行治疗。以患者治疗时间长短、咬合紊乱发生率、术后口臭发生率为评价指标,评价坚固内固定技术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少,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咬合关系紊乱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口臭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坚固内固定技术在口腔外科应用效果良好,能缩短病人恢复时间,疗效显著,不易发生咬合关系紊乱、口臭等并发症,是治疗骨骨折的极佳选择。

  • 标签: 坚固内固定技术 颌骨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该文章主要针对外科治疗过程中如何将坚固内固定技术融入到口腔治疗中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外科口腔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目标,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时给予观察组患者采取坚固内固定技术,而对照组则采取常规性的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颜面恢复情况及咬合正常程度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后,不管是治疗效果、颜面恢复情况还是咬合正常程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外科在针对口腔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坚固内固定技术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口腔功能,帮助患者颜面的良好恢复,且操作便捷、对患者的伤害很想,在临床上值得广泛的推广与运用。

  • 标签: 坚固内固定技术 口腔颌面 外科治疗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 鼻内镜在口腔外科手术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 72 例口腔外科手术患者,将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6 例,观察组患者应用鼻内镜进行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式,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 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观察组手术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鼻内镜下进行口腔外科手术,视野清楚,可以更加精确、彻底地完成手术,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可行性强,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鼻内镜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穿支皮瓣是靠穿支血管供血的皮肤或皮下组织瓣。本文讨论了用于口腔外科的几种主要的穿支皮瓣,阐述了穿支血管的定位方法,以股前外侧皮瓣为例介绍了穿支皮瓣的制备方法,并将穿支皮瓣与前臂皮瓣做比较,得出了此类皮瓣在口腔面部修复重建应用中的优点。穿支皮瓣用途广泛,有可能与前臂皮瓣并列成为头颈外科修复重建的理想皮瓣。

  • 标签: 皮瓣 穿支皮瓣 穿支血管 修复重建
  • 简介:摘要网络平台是口腔外科专科培训的重要途径,具有极大容量的教学空间,且无时空地域限制,资源丰富。网络平台可打破传统上口腔外科医师通过教材或书籍获取知识的局限,大大提高了获取信息医学资源的速度,为专科医师培训提供了一个更广阔、便捷的方式。因此,加速推广网络平台在口腔外科专科医师培训的应用,有利于保障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提高培训质量。

  • 标签: 网络平台 口腔颌面外科 专科医师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口腔外科手术中应用内固定系统,研讨效果。方法随机自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7月选取54例口腔外科手术患者,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组,实施可吸收内固定系统的27例患者纳入实验组,实施坚固内固定系统的27例患者纳入对照组。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均明显更优,将其对比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口腔外科手术中应用可吸收内固定系统,效果显著。

  • 标签: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 内固定系统 效果
  • 简介:【摘 要】口腔外科手术是临床医疗机构中较为常见的手术现象,患者患有相关口腔疾病时,采用口腔外科手术后,一般都会取得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现代化的口腔手术中,通常会采用一种超声骨刀治疗方式,这种超声骨刀治疗方法不仅能够提手术效率,也能够提高治疗质量。本文对超声骨刀在口腔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进行说明,希望能够为一些临床口腔医疗机构提供参考。

  • 标签: 超声骨刀 口腔颌面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分析三维CT在口腔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探究在口腔外科的有效诊断与治疗效果评估方式。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某院2017年1月~2018年9月间的46例口腔外科患者,通过对患者实施三维CT扫描,收集患者临床资料以及诊断资料,将三维CT对病灶部位的分析结果与普通X线等结果对照分析,归纳与整理资料分析CT在口腔外科中的诊断效果。结果三维CT能够立体成像,可显示口腔骨质的细微结构以及深部骨质结构,有利于判断复杂病变情况,便于确定骨变形情况显示骨折空间移位,精确测量表面积以及体积等数据,其诊断有效率显著优于普通X线,将手术所见作为标准,发现三维CT的诊断率显著优于X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CT可清楚显示口腔面的解剖的三维立体影像,所以在目前口腔科中应用趋势明显,通过直观地显示口腔面的病变形态、大小以及内部结构等等,便于医生制定临床治疗方案以及手术计划制定等等,且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有利于针对复杂病变展开治疗与护理,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三维CT 口腔颌面外科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创技术应用于口腔外科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将选择于我院接受口腔外科临床治疗的下颌骨牙源性边缘性骨髓炎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92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将其分为给予基本治疗的对照组以及给予微创技术进行治疗的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优,面部活动,恢复进展情况,瘢痕情况,开口度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口腔外科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微创技术对于患者的日后恢复情况更好,且治疗效率更高,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口腔颌面外科 微创技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口腔疾病患者予以个性化口腔护理护理效果。方法:观察对象选择于2022.4~2023.3就诊于我院的口腔疾病患者78例,随机分组,39例予以常规护理者归纳到对照组,39例予以个性化口腔护理者归纳到试验组,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较低,P

  • 标签: 口腔颌面疾病 个性化口腔护理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人性化护理口腔外科护理方面的优势。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口腔外科的90名住院患者,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的方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日常口腔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则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案。依据两组患者的创面感染程度、复发情况和患者对本科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来判定两组护理方式优劣。结果观察组创面感染3例,复发1例;对照组创面感染10例,复发5例。观察组患者愈合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及工作的评价整体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口腔外科护理工作中临床效果突出,应大力宣传推广应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干预 口腔颌面外科护理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口腔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方法收集我院口腔科就诊患者100例,在口腔外科护理中,选用2%的碳酸氢钠或1.5%的双氧水、0.05%甲硝唑液、复方氯已定含漱液、生理盐水含漱、擦洗、冲洗清洁口腔;护理人员针对患者进行询问、治疗反馈、身体状况反馈、患者情况询问,针对患者的个人情况使用不同的人性化护理方式,提高口腔外科的治疗效率。结果使用人性化护理,促进了口腔生理功能的恢复,预防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治疗起到良好的治疗护理作用。结论人性化护理口腔外科护理工作中可以极大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直接推广。

  • 标签: 口腔颌面外科 口腔护理 人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口腔外科手术后口腔冲洗技术及冲洗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将2016年~2017年我院100例口腔外科手术病例分为对照组(50例)与实验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口腔清洁护理,实验组则采用口腔冲洗技术开展综合性口腔护理。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冲洗过程中口角牵拉伤、创口裂开以及误吞误吸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外科手术后采用口腔冲洗技术清洁患者口腔,可消除口腔异味,彻底清洁口腔污垢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但操作过程中必须做好冲洗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工作,以巩固手术疗效。

  • 标签: 口腔颌面外科 口腔清洁 口腔冲洗技术 预防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