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守护 APP 在重性精神患者社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10 月江门市不同地区经医院诊断确定为重性精神患者中,选取 200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使用守护 APP 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100 例。对比两组患者的 PANSS 评分、自知力与治病态度、日常生活能力。 结果 :使用守护 APP 前,两组患者的 PANSS 评分、自知力与治病态度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相当( P > 0.05 ),使用守护 APP 后,研究组患者的 PANS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RICU患者出现精神障碍的原因与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收集RICU病房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入住RICU的患者共312例,其中发生精神障碍的患者26例,并相关病例进行回顾,总结护理经验。结果26例患者通过护理干预,24例在2-5天症状得到缓解,2例病情允许后转入精神科继续治疗,跟踪回访在一周后病情缓解,目前无复发迹象。结论RICU患者需要更加密切的关注精神健康,早期及时采取相应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精神症状,并有效减少患者精神症状的发生。

  • 标签: RICU精神障碍 原因分析 护理
  • 简介:摘要精神发育迟滞(mentalretardation,MR)是指个体在发育阶段(通常指18岁以前)无论由先天的或后天的,生物学方面的或社会的、心理方面的不利因素,使精神发育受阻或停滞,造成智力显著不足和社会适应困难。这一概念包含临床和社会性两方面的含义,它所包含的社会性含义比其特定的功能残疾给个体带来的影响更大。本文旨在探讨精神发育迟滞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以利于该病的及早防治。

  • 标签: 精神发育迟滞 病因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层级管理模式对精神科护理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11月精神科基础护理人员 120名,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 60名。我院自 2016年 1月后开始实行层级管理模式,对比实行前后护理工作的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实施层级管理模式后,护理工作的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为 95.0%,对照组为 8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精神科实行层级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从而改善医院的社会形象,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层级管理模式 精神科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活动宗旨“中国医院建设匠心奖”是由《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杂志联合行业相关学术组织、专业媒体共同发起创立的一项民间专业学术奖,其系列评选活动以促进学术交流、激励技术创新、助力人才成长、推动专业发展为宗旨,以促进设计、管理、技术和服务创新为目的,突出以参评者及专业机构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主要评价依据,力图通过系列评选活动发现和树立行业优秀典型,增强其行业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激发正能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病人睡眠障碍的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10月间收治的出现睡眠障碍的100例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并实施积极的改善睡眠的措施。结果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主要有幻觉妄想影响、精神因素、环境因素、药物影响等,通过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改善环境和护理模式,82%的患者的睡眠状况得到好转。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是消除或降低睡眠障碍发生的关键。

  • 标签: 精神病人 睡眠障碍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安全管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我科收治的127例精神病患者采取的护理管理措施。包括对意外事件的防范,躯体合并症的处理,重点时段、重点患者的管理,建立安全的管理制度、制定护理安全紧急风险预案,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科培训,增强护理安全意识。结果本组127例患者均实行护理安全管理,无重大差错事故的发生。结论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有效地避免了精神科护理安全的风险,降低了护理差错,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 标签: 精神病人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精神科护理中实施人文关怀的临床效果评价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我院精神科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成研究组30例和参照组30例。为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进行干预;为研究组患者提供人文关怀护理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护理质量评分相比于参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精神科 护理管理 风险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深入精神科护理中,对精神科护理中人文护理模式进行应用研究,得出研究结论。 方法 将 2018 年 11 月 -2019 年 11 月我院收治的 100 例精神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各 50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添加人文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成效。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明显,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 P<0.05 );在护理满意度调查方面,观察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 )。 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上人文护理是可取的,可有效改善精神病人状况,可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并收获病人家属认可,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 标签: 精神科护理 人文护理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将风险管理应用于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评价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我院精神科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成研究组30例和参照组30例。为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管理进行干预;为研究组患者提供护理风险管理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相比于参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精神科 护理管理 风险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安全管理在老年精神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12月在医院老年精神科病房住院治疗的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管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传统管理方法基础上进行全程安全管理。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睡眠困难、心理恐惧、自理难度及身体机能减退等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意外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安全管理应用于老年精神科患者的管理中,能提升管理质量和家属满意度,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

  • 标签: 全程安全管理 老年 精神科 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精神科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接受精细化护理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在我院精神科住院治疗的患者 60例,通过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 30例)和观察组( 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精神科护理;观察组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精神科住院总时间、对住院期间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仅 1例,少于对照组的 4例;精神科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对住院期间护理满意度达到 96.7%,高于对照组的 83.3%。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精神科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接受精细化护理管理,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使护理满意度提高。

  • 标签: 精神科 精细化护理管理 不良事件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