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精神分裂症病人经过延续护理后,对其生活质量和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了本院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入院的72例病人,并按照入院时间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人。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护理,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结果:在介入前,两组病人的生存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社区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延续护理后,其生存质量及遵医行为有显著提高。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精神分裂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心理护理+常规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3例,比较护理效果。结果:评价焦虑情绪(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更低。评价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更高。评价自我护理能力,观察组的优良率更高。结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接受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缓解焦虑情绪。

  • 标签: 心理护理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焦虑情绪
  • 简介:摘要:精神药物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涉及镇静作用、副作用以及戒断症状等多方面,既有正面促进睡眠的作用,也存在负面影响。因此,护理干预策略在药物治疗与睡眠监测的平衡、非药物干预措施和合理的用药指导和监督方面展开。通过个体化用药调整、睡眠监测技术的应用和非药物干预措施如行为疗法和生物反馈治疗,来最大限度地减少精神药物对睡眠质量的负面影响,并提供有效的药物教育和监督,以维护患者的正常睡眠生理过程。

  • 标签: 精神药物 睡眠质量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个性化护理随访干预效果。方法:本研究起始于2022年01月,终止于2022年12月,纳入此间我院门诊接收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48例展开分析。参照掷骰子法平均分组,24例/组。传统组:实施传统随访干预,实践组:实施个性化随访干预。比较不同干预下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功能缺陷情况、遵医行为评分、照护者满意率的差异性。结果:在干预前,组间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功能缺陷情况比较未见差异(P>0.05)。在干预后,实践组的日常生活能力高于传统组,且社会功能缺陷情况较低(P<0.05);实践组的遵医行为评分高于传统组(P<0.05);实践组的照护者满意率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实施个体化护理随访干预,可以使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提升,改善社会功能情况,同时,还可增强遵医行为,获得照护者广泛认可,适合普及。

  • 标签: 严重精神障碍 个性化随访干预 日常生活能力 社会功能缺陷情况 遵医行为评分 照护者满意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当今社会,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心理护理作为提升患者心理福祉的关键手段,在精神康复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深入探讨心理护理的理论与实践,不仅有助于构建更加完善的理论框架,更为临床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通过实施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增强治疗成效,并减少病情复发,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质。此外,心理护理还能减轻家庭及社会的照护压力,带来积极的社会效应。对心理护理效果的评价与分析,将为未来研究与实践提供宝贵的经验,促进心理护理领域的持续进步。

  • 标签: 心理护理 精神康复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精神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6月收治的精神病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月收治的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2个月后比较2组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评分情况、意外事件发生率(患者走失、攻击他人或者自伤行为、坠床、自杀等)患者及其主管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等.结果护理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的社会能力、个人整洁及总积极因素评分高于对照组t=2.733,P=0.005;t=2.462,P=0.015;t=2.131,P=0.027),迟缓评分低于对照组t=3.803,P〈0.001)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医生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667,P=0.101;χ2=6.050,P=0.014).结论对精神病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可以从生理、心理和精神层面等给予患者积极的治疗,能够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促进患者的心理恢复.

  • 标签: 精神病 护理质量 预见性护理
  • 简介:[目的]了解住院精神病病人合并乙型肝炎感染情况,探讨其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精神病病人临床资料。[结果]15.0%病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5.0%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31.5%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阳性,其中5.5%病人为大三阳,8.0%病人为小三阳,29.5%病人转氨酶异常。[结论]应提高医护人员对住院精神病病人乙型肝炎感染情况的认识,并加强防范。

  • 标签: 精神病病人 乙型肝炎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阅读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实施半开放式管理,将7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在两组均使用相同剂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辅以为期3个月的阅读治疗,观察两组主要临床症状改善的情况。结果两组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阅读疗法,对慢性精神病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疗效肯定。

  • 标签: 精神分裂症/康复 阅读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语言沟通和心理护理服务应用于精神病患者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对 2018年 02月 --2019年 11月本医院治疗的 74例精神病患者实施数据项目内容探索,予以各个组别分组方法采取随机双盲方式,各项组别纳入 37例,实验组采取一般护理服务加语言沟通和心理护理服务,参比组取一般护理服务,研究精神病治疗依从总体合计值、精神病护理服务满意总体合计值。结果:实验组精神病治疗依从总体合计值相较参比组对应数据资料增加( P<0.05);实验组精神病护理服务满意总体合计值相较参比组对应数据资料增加( P<0.05)。结论:在精神病患者护理工作中采用语言沟通和心理护理服务表明较好护理干预效果。

  • 标签: 语言沟通 心理护理 精神病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用于精神科 MECT治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 2013年 9月至 2015年 8月精神科接收的实施 MECT治疗的患者中选取 68例,随机从 0-67编号,对照组: 0-33号(常规护理),研究组: 34-67号(舒适护理)。比较不良情绪变化、临床疗效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接对照组高, SAS、 SDS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满意度也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 P< 00.05)。结论:在精神科患者接受 MECT治疗期间,予以其舒适护理,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并缓解负性情绪,同时提高满意度。

  • 标签: 精神科 MECT治疗 舒适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与康复护理作用于睡眠质量的临床价值。 方法 研究所取时间为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12 月,研究样本为来本院治疗的 8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所有样本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实验组(康复护理)。统计学对比组间患者 PSQI 评分。 结果 行康复护理的实验组 PSQI 评分比对照组更低, P<0.05 ,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通过对比统计实验证明,康复护理有助于加速患者入睡,减少对催眠药物的 依赖, 睡眠时间和质量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有非常良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康复护理 精神分裂症 睡眠质量 催眠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住院精神病人的自杀相关因素,并对护理干预对策进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样本为我院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该时间段内接诊的52例住院精神病患者,对所有患者的自杀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患者情况实施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前后两周内的自杀行为发生次数。结果:住院精神病人自杀的相关因素有疾病因素、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医源性因素和生活环境因素等确具有相关联系,针对患者的疾病产生因素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自杀行为发生次数显著降低,P<0.05。结论:住院精神病人自杀因素与环境因素、疾病因素、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医源性因素具有紧密联系,在精神病人住院治疗看护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关注患者的情况并给予护理干预,及时采取措施有利于减少患者的自杀行为发生次数。

  • 标签: 住院精神病人 自杀 因素分析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对入组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健康宣教,实验组按照健康教育路径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实验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低于对照组,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能够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健康教育路径 康复
  • 简介:【摘要】 :心理护理是系统化整体护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护理心理学是医学心理学的分支,是护理学与心理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心理护理是一门复杂的综合艺术,它不同于技术护理,不能用一套固定的操作规程,而必须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打开各种各样的心灵窗户。心理护理也不像技术护理那样简单,而必须时刻启发、诱导,用护士自己的语言、表情、姿势、态度,去影响或改变患者的感受和认识,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痛苦,帮助患者建立起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

  • 标签: 精神科 患者护理 心理护理
  • 简介:总结了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神经精神症状患者的护理,认为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行为,尤其注重夜间的巡视和病情观察;加强安全管理;注重呼吸系统的护理,同时针对原因进行知识宣教,以缓解神经精神症状,达到控制的目的。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神经系统症状 精神症状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在对精神科患者进行护理期间加入以人为本理念,观察并分析效果。方法:选取 100例精神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探究护理中应用以人为本理念的效果,将患者随机分为各具 50例患者的研究组、参照组,两组均实施常规护理,同时研究组加入以人为本的理念,观察并比较护理工作质量评分以及 IPRO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经护理后,比较护理工作质量评分,研究组具备明显优势( P<0.05);比较护理以后的 IPRO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参照组均低于研究组( P<0.05)。结论: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入到精神科患者护理工作中,护理的效果更为理想。

  • 标签: [ ]精神科 以人为本 护理工作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人文关怀在女性精神病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 2016年 1月到 2017年 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女性精神病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收治顺序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治疗方法相同,均给予常规护理,并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病人人文关怀,观察和对比两组病人的治疗依从性。结果:试验组病人的治疗总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病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给予女性精神病病人进行临床护理时加用人文关怀,能够提高病人的治疗总依从性。

  • 标签: 人文关怀 女性精神病病人 治疗依从性
  • 简介:肝移植目前已成为治疗良性终末期肝病及根治肝癌的最佳方法,但术后部分患者可出现精神状态异常。Vieta报告术后早期精神异常发生率近30%,表现有谵妄、适应障碍及情感障碍性疾病,其中谵妄与患者的病死率密切相关,这不但给治疗及护理带来困难,而且影响患者疗效与生存率,及时发现和处理非常重要。2001年9月-2005年2月笔者共护理肝移植患者42例(其中我院9例,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进修33例),术后出现精神异常13例,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对症施治,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精神状态异常 肝移植患者 术后患者 护理 原因分析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