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gG4相关性疾病泌尿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13例IgG4相关性疾病泌尿损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肾脏受累相关临床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者血沉、IgG4、24h尿蛋白量、血白蛋白、血红蛋白。观察并对比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0d和治疗后60d的上述指标变化情况。结果13例IgG4相关性疾病泌尿损害患者在治疗后30d和治疗后60d的血沉、IgG4、24h尿蛋白量、血白蛋白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发生了明显的下降,且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上升,组间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例IgG4相关性疾病泌尿损害患者治疗后60d的血沉、IgG4、24h尿蛋白量、血白蛋白水平与治疗30d相比均发生了明显的下降,且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上升,组间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G4相关性疾病泌尿损害患者经过治疗后各项肾脏受累指标均有所好转,即临床治疗反应良好,尤其治疗后30d和治疗后60d,患者血沉、IgG4下降明显。

  • 标签: IgG4相关性疾病 泌尿系统 肾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微生物检验泌尿病原菌结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泌尿感染的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检验,实验组采用微生物检验。结果实验组采用的微生物方式检验泌尿患者效果较为确切。实验组检测较对于对照组检测种类多于43.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微生物检验泌尿病原菌结果较为准确,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常规检验,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检验时间,且方法简单,安全可靠值得我们在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泌尿系统 病原菌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对泌尿结石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84例患有泌尿结石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2例。采用传统临床护理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泌尿结石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症状再次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症状控制时间和住院观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对泌尿结石患者实施护理的护理质量显著提高。

  • 标签: 整体护理 泌尿系统结石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泌尿感染常见的病原菌并对其进行分类统计以及分析其耐药性; 方法: 采用 VITEK-2 全自动微生物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 WHONET5.3 软件分析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分析。 结果: 分离的 2386 株病原菌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 44.17% ;其次是肺炎克列伯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 10.35% 、 9.68% 、 6.33% 和 5.91% . 大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仍保持高度的敏感性。两种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最低。 结论: 泌尿感染常见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而且其耐药性较高,应引起临床关注,合理使用抗生素。

  • 标签: 泌尿系统感染 耐药 大肠埃希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泌尿微生物检验病原菌结果。方法:选取2023年3月1日—2023年5月31日接受检测的患者86例进行分析,对其进行微生物检验,并总结检验出的病原菌数量。结果:86例患者中共检出86株病原菌,包括金黄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弗劳地柠檬酸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奇异变形杆菌、粪肠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醋酸钙不动杆菌复合物、嗜水气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摩根摩根菌、克氏柠檬酸杆菌、阴沟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结论:大肠埃希菌与粪肠球菌是引起患者泌尿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类型,根据对抗菌药物敏感度不同,在明确患者可能感染的致病菌种类后,再应用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处理,旨在达到理想的疗效,也能够促进患者的痊愈。

  • 标签: 泌尿系统 微生物检验 病原菌检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单纯性泌尿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致病菌的分布,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130例泌尿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尿培养结果中大肠埃希菌有50例,对丁胺卡那霉素和头孢西丁的敏感率均在90%以上。结论大肠埃希菌为泌尿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头孢西丁可作为小儿泌尿感染的首选用药。

  • 标签: 泌尿系统 感染 尿培养 细菌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泌尿结石诊断中彩超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泌尿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在86例泌尿结石患者中,发现结石多发多侧有21例,结石单发单侧有36例,输尿管结石有14例,后尿道结石3例,膀胱结石1例,肾结石11例;根据其影像学资料发现,膀胱壁内段存在声影,输尿管结石大多数表现为弧形光带增强,输尿管远端存在积液,同时患有结石回声;肾结石表现为出现点状回声,在后方出现声影,CDFI血流灌注良好;膀胱结石表现为膀胱充盈度尚可,内部出现团块状和点状回声,内壁光滑,其后方存在声影,较小的结石无声影或者有淡声影。结论在泌尿结石的诊断中可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方法进行检查,其能够明确结石的位置以及部位,对患者无创伤,并且操作简单,其临床使用效果良好。

  • 标签: 泌尿系统 结石 彩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泌尿患者在围手术期的临床潜在风险,并探讨减少临床潜在风险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30例老年泌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人。对照组采取一般临床护理,观察组采取严格的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潜在风险。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潜在风险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老年泌尿患者在围手术期存在一定的临床风险,主要取决于机体耐受力、疾病影响、护理因素三个方面。通过规范化的临床护理可以有效减少风险隐患,提高患者生存率。

  • 标签: 泌尿系统 围手术期 临床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生物检验泌尿的病原菌结果进行研究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临床治疗的泌尿疾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标本培养出菌株143株,并对菌株展开微生物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3株菌株中,检出革兰阴性菌81株,构成比为56.64%,其中大肠埃希菌所占比例最高;检出革兰阳性菌34株,构成比为23.78%,多为粪肠球菌;检出假丝酵母菌28株,构成比为19.58%,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药敏试验结果发现,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舒巴坦等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鸟肠球菌对舒巴坦、亚胺培南、阿莫西林、美罗培南等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白色假丝酵母菌对替考拉宁、呋喃妥因、头孢呋辛、青霉素G、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等抗菌药物具有较高敏感性。结论泌尿疾病的病原菌有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等,在临床治疗工作中,应依据微生物检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进而提高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避免用药不合理情况的发生。

  • 标签: 泌尿系统感染 微生物检验 病原菌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泌尿结石的中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5月至2016年5月5年收治的280名泌尿结石患者治疗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人,对照组接受常规的西医治疗,观察组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4.3%,对照组是78.6%,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泌尿结石的过程中,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收到显著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泌尿系统 结石 中西医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泌尿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了解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变化。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接诊的201例泌尿感染患者作为本组试验的研究对象,做相应的细菌鉴定,对耐药性进行检测,并对引起泌尿感染的致病菌进行鉴定,采用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在201例泌尿感染患者中,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患者有143例,所占比例为71.14%,显然,革兰氏阴性菌是泌尿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结论革兰氏阴性菌是引起泌尿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病原菌的耐药情况进行合理用药,从而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泌尿系统感染 病原菌 临床检验 特点 分析
  • 简介:摘要近年来,曾被科学家认为是错误剪切形成的罕见的环状RNA被证明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由外显子或内含子组成。其在生物体内存在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如参与细胞周期、细胞凋亡、肿瘤发生、侵袭转移等过程,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尤其是通过"分子海绵"机制吸附相应的microRNA (miRNA)从而参与转录翻译过程,在肿瘤形成机制、诊断和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就环状RNA在泌尿肿瘤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泌尿系肿瘤 DNA 环状 细胞凋亡 肿瘤浸润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结石的临床体会。方法将300例泌尿结石患者随机分成中医组、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各100例,分别采用相应方法治疗,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中西医结合组、中医组和西医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2.0%、78.0%、77.0%,中西医结合法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医或中医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泌尿系结石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泌尿感染性结石的病因、诊断分析。方法随意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的65例结石患者,通过对患者泌尿感染性结石的病因、诊断及治疗的探讨,通过X线平片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诊断结石,治疗泌尿感染性结石的诊断以及治疗采取有效的方法。结果由于细菌解体后形成泌尿感染性结石,外科是对结石的治疗的主要办法,用药物加以辅助治疗。结论采用外科治疗碎石,联合抗生素预防感染及结石的复发,具有显著意义。

  • 标签: 感染性结石 病因 诊断 泌尿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微生物检验病原菌用于泌尿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7月70例泌尿感染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实行尿培养与微生物检验,分析其病原菌结果。结果 单一感染中常见致病菌为屎肠杆菌、大肠埃希杆菌、白色念球菌,混合致病菌中支原体常并发症其他病原菌。结论 泌尿感染中最常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与阳性菌,在临床治疗中需要依据病原体结果制定合理治疗方案,从而才能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感染 微生物检验 分析 泌尿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