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感染性腹泻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感染性腹泻患儿粪便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并对检出的细菌按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分离出病原菌总阳性率为19.21%。菌群失调占15.6%。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美洛西林、复方新诺明耐药率次之;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低;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庆大霉素耐药率最低。结论条件致病菌是迁延性、慢性腹泻病的主要病原菌,应限制抗生素的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可作为小儿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的首选用药,但应注意用药指征。

  • 标签: 小儿 感染性腹泻 病原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葡萄球菌属药敏试验的临床应用。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3.8~2016.8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者700例,均行痰标本培养且葡萄球菌属均为阳性,开展葡萄球菌属药敏试验。结果729株葡萄球菌属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比为69.5%,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15.1%,另溶血葡萄球菌占10.7%,腐生葡萄球菌占3.3%,模仿葡萄球菌占1.4%。以红霉素耐药率最高,为95.7%;其次为庆大霉素,耐药率为80.8%,第三为氨苄西林,耐药率为73.7%,明显高于其他药物耐药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葡萄球菌属十分敏感于万古霉素,其次为利福平,耐药率分别为0、13.0%。结论在临床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呼吸道感染疾病中葡萄球菌属为主要分离菌,其中最常见的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与庆大霉素等耐药率高,敏感于万古霉素、利福平,需高度重视并合理用药。

  • 标签: 葡萄球菌属 药敏试验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山西省太原市妇幼保健医院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对各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我们采用法国梅里埃VITEK2微生物鉴定和药敏系统对290株不动杆菌进行了鉴定。讨论鲍曼不动杆菌检出标本以痰液为主,主要分布于各ICU,对多种常见抗生素耐药率有升高趋势。提示临床应加强抗生素的合理应用,防止耐药率进一步增长。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Isolation of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nd drug sensitivity statu
  • 作者: 刘海燕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乐山市市中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四川乐山614000)【中图分类号】R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74-02开展抗菌药物敏感试验能够对抗菌药物的临床疗效进行科学的预测,并检出细菌耐药性,以此便于医生针对细菌感染问题采用相应的药物。通过对细菌耐药性的监测与耐药菌变迁的分析,能够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便于经验性用药。当下,感染性疾病在临床实践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再加上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在各类感染性疾病的有效预防、控制与治疗当中,因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会导致病原菌耐药性,严重情况下会导致病情加重,诱发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如病死率增加等。现使用回顾性调查与咨询的方法,针对临床医生、护士在微生物实验室关于细菌药敏试验报告中的疑问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分析,并进行科学的总结。1想用药物未用到药敏试验中的原因在药敏试验中没有用到想用药物的原因与一些细菌对某些药物具有天然耐药性有关,如肠球菌属对于多种药物天然耐药,即头孢类、氨基糖苷类、磺胺类以及克林霉素类,因其不能有效的治疗该菌,因此不会在报告单中出现[1]。2细菌报告中试验药物种类有多有少一些细菌报告中存在多种药物,有的仅有几种,原因如下:2.1不同细菌种类有不同的微生物报告药物种类,如天然耐药对此菌的治疗无效,因此不会在报告单上出现。2.2药物敏感性可能被其他药物预报,如葡萄球菌属报告中,阿莫西林、哌拉西林等可以被青霉素G敏感性预测;肠杆菌科细菌:氨基青霉素类等[2]。3药敏试验中是否可以应用全部药物全部药物没有必要全部用来开展药敏试验,现如今随着临床抗菌药物应用数目的不断增加,在开展药敏试验中不可能应用全部的药物,选用试验用药物的原则如下:按照CLSI标准文件来开展大多数微生物药敏试验判断标准与选择药物,关于药物的选择极具预报性与代表性,能够有效的提示抗菌药物使用或耐药机制,以此可以对其他抗菌药物敏感性进行科学的预测,究其原因如下:3.1代表性药物,是一些类似药物组,解释结果与抗菌活性相抵,不需要重复进行试验。3.2代表性药物及一群相关药物,具有几乎完全相同的抗菌谱与解释结果、交叉耐药性与敏感性,为此在开展试验时一般只会选择一种药物。3.3没有可能:在开展药敏试验时,没有必要应用全部药物,由于一些药物在体外缺乏稳定性,且全部试验药物一定要具备操作、解释标准,而一些药物尚未制定上述标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泻患者大便病原菌群分布及其药敏结果。方法对我县320例患者的大便标本进行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320份粪便标本共分离183株致病菌,阳性率达47.19%。药敏试验结果腹泻常见致病菌对各种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氨苄青霉素与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性最为明显。结论条件致病菌出现增多的趋势,且对各种抗菌药物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结果进行有针对性地用药,避免经验用药,从而提高感染性腹泻的疗效。

  • 标签: 腹泻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分泌粘液形成生物保护膜的原因,研究其临床药敏谱,给临床提供可靠地实验结果,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2016年临床标本分离出的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67株作为研究对象,上机鉴定,鉴定出是铜绿假单胞菌后采用K-B纸片扩散法测试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14种抗菌药物的活性,记录分析结果。结果67株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舒普深的敏感率为100%,亚胺培南的敏感率97.2%,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的敏感率为86.9%,多粘素E的敏感率为80.6%,而哌拉西林的敏感率为48.6%,氨曲南的敏感率为22.2%。结果显示美罗培南、舒普深效果最好。结论本文研究发现,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因其分泌粘液,形成无色清亮透明菌落,上机无法完成药敏实验,因此可以选择敏感性高的美罗培南、舒普深等药敏纸片进行药敏实验。

  • 标签: 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 药物敏感试验 耐药 生物膜
  • 简介:摘要目的细菌培养是将细菌接种到培养基内,并在适当的环境内,使细菌生长和繁殖。方法采用随机调查的方法,随机抽查某医院2017年的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结果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对于临床指导用药有很大帮助。结论协同医生正确解读药敏报告,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标签: 细菌培养,药敏实验,临床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矽肺患者痰液中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的发生、发展趋势,以期为临床制定各种感染治疗方案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对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我院职业病科收治的伴有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的103例矽肺患者的196次痰液的细菌培养及耐药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96份标本中,共检出阳性标本123份,阳性率为62.76%;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5.85%,革兰阳性菌占24.39%,真菌占9.76%。主要致病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普遍升高,大多数革兰阴性菌对头孢菌素类仍敏感,而对泰能敏感率最高;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最高。因此,临床可根据高效、低毒的原则合理使用抗生素。结论对矽肺患者痰液中常见致病菌群的变迁及耐药性变化的检测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指导临床用药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矽肺 痰液培养 抗菌药 耐药性 细菌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肺泡灌洗液中细菌种类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美国MicroscanAutoscan-4微生物分析仪对细菌作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灌洗液细菌培养阳性率56.2%;195例细菌中革兰阴性菌占90.8%,革兰阳性菌占9.2%;主要细菌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主要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0~15.1%,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率为62.5%、64.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60.0%,细菌多药耐药现象严重。结论不同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不同,灌洗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 标签: 肺泡灌洗液 细菌分布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肺泡灌洗液中细菌种类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美国MicroscanAutoscan-4微生物分析仪对细菌作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灌洗液细菌培养阳性率56.2%;195例细菌中革兰阴性菌占90.8%,革兰阳性菌占9.2%;主要细菌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主要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0~15.1%,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率为62.5%、64.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60.0%,细菌多药耐药现象严重。结论不同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不同,灌洗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 标签: 肺泡灌洗液 细菌分布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小儿肺炎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早期经验性用药和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我院住院肺炎患儿的合格痰标本进行常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03份痰标本共培养出致病细菌292株,阳性率为26.5%,其中阴性杆菌242株,阳性球菌40株,真菌10株。主要分离的G-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而G+菌则是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药敏试验结果表明细菌耐药情况严重,阴性杆菌对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显示高度耐药,产ESBLs菌株对青霉素类以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尤其突出,但其对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生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的敏感性高,敏感率达1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达100%,对大环内酯类以及头孢菌素类的耐药率也较高,但对万古霉素100%敏感。结论本组小儿肺炎的致病菌以阴性杆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所占比例较高,药敏结果显示细菌耐药性明显增强,特别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应引起临床重视。

  • 标签: 肺炎 痰培养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药敏试验应用于结核分枝杆菌检验中的结果及其耐药性情况。 方法: 对 454 例肺结核患者(涂阳)进行培养,获得结核分枝杆菌 196 株,对该 196 株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四种一线药物药敏试验,试验方法选择绝对浓度间接法,对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对 454 例肺结核患者(涂阳)进行培养获得结核分枝杆菌 196 株,全部鉴定为结核菌(人型);试验结果:共检出耐药菌株 62 株,耐药检出率为 31.63% ( 62/196 ); 48 株耐药菌株来自初治涂阳患者,初治涂阳患者耐药检出率为 27.59% ( 48/174 ) ,14 株耐药菌株来自复治涂阳患者,复治涂阳患者耐药检出率为为 63.64%(14/22 ) 。 62 株耐药菌株中, 14 株异烟肼耐药性, 22 株利福平耐药, 18 株链霉素耐药, 8 株乙胺丁醇耐药,耐药比例分别为 22.58% 、 35.48% 、 29.03% 、 12.90% ; 26 株对 2 种药物具有耐药性, 10 株对 3 种药物具有耐药性, 4 株对 4 种药物具有耐药性。 结论: 通过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对其耐药性进行检测,可指导临床用药,提升肺结核治疗效果。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药敏试验 耐药性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胆道感染患者胆汁中细菌分布特点和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帮助。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间收治胆道疾病患者294例胆汁细菌培养检出病原菌分布及抗生素敏感情况。结论引起胆道感染的细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胆汁中检出两种菌混合感染与肠球菌引起的感染呈上升趋势。经验性治疗对于革兰氏阴性杆菌建议选用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对于革兰氏阳性球菌建议联合氨基糖甙类治疗。

  • 标签: 胆道感染 胆汁 细菌 耐药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某区域内儿童头癣病原菌感染的具体状况,并分析其药品特征,旨在为儿童的治疗工作提供相应的参考。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间我院中收入的儿童头癣患儿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儿童头癣患儿进行感染病原菌分析并对不同病原菌的药敏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分析不同药物的头癣治疗效果。结果:在实验检查中,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感染情况及其对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上海奥普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泌尿生殖道病原性支原体药敏定量培养板进行检测。结果615例患者中,支原体阳性307例,阳性率为49.92%。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及Uu+Mh混合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35.77%、3.58%、10.57%。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药敏结果显示,9种抗生素中,均有耐药菌株出现,对于支原体感染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敏感性较好,其次是四环素类抗生素。结论我院支原体感染检出率49.92%,临床上治疗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以降低耐药株的发生。

  • 标签: 支原体培养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院分离的分枝杆菌菌型及对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采用绝对浓度间接法对160株结核分枝杆菌进行4种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440例涂阳肺结核患者经培养后共获得160株结核分枝杆菌,均为人型结核菌,无牛型结核菌;共检出耐药菌株52株,初治涂阳患者菌株耐药的有40株,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菌株耐药的有12株。52株耐药菌株中,耐异烟肼13株,耐利福平18株,耐链霉素15株,耐乙胺丁醇6株;同时耐2种药物的22株,耐3种药物的8株,还有3株耐4种药物(耐HRES)。结论结核菌耐药是影响治愈率的主要因素,对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全程用药是治疗肺结核的关键。

  • 标签: 结核 分枝杆菌 药敏试验
  • 简介:国外学者都曾认为支原体可能是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协同因子和获得性免疫功能缺陷综合征(AIDS)发病的诱发因素。为了提高支原体感染的检出率,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我们对韶关市中医院2001年8月-2003年8月的性传播疾病(SID)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做了支原体鉴定和药敏试验报道如下。

  • 标签: 支原体鉴定 药敏试验 人体免疫缺陷病毒 获得性免疫功能缺陷综合征
  • 简介:104株不动杆菌应用K-B药敏纸片琼脂扩散法和单药纸片搭桥法进行药敏试验,同时进行质粒分析。104株均检出质粒,流行型菌株对庆大、卡那、妥布、红霉素、头孢孟多,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非流行型,多重耐药菌株流行型比非流行型高。头孢唑啉耐药率最高,依次为头孢噻甲羧肟、氨苄青霉素、青霉素、氯霉素等;多粘菌素最敏感,依次敏感萘啶酸、头孢氨噻肟和丁胺卡那霉素。新生儿该菌感染选用头孢氨噻肟和丁胺卡那霉素,联合用药噻肟+妥布或噻肟+丁卡为宜。

  • 标签: 药敏试验 质粒分析 不动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