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分析了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的现状,综述了国内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进展,提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要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就必须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提高护士队伍整体素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加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效配置,科学管理,充分发挥护理人力资源的潜能。

  • 标签: 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意识得到普遍增强,充分认识到疾病预防的重要。然而,我国体检中心管理工作仍然面临一定的问题,主要就是人员能力不足,同时受资源的约束,无法建立精细化管理模式。因此,为了促进体检中心发展,应针对现阶段管理工作情况,更加科学的进行规范,了解管理热点,以技术的运用提升管理水平,促进体检中心服务水平的提升。

  • 标签: 管理热点 体现中心 发展趋势 服务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预防护理干预在器械压力损伤(MDRP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21年 1 月 1 日 ~12 月31 日我院发生的8例MDRPI进行回顾分析,探讨预防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结果 预防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器械压力损伤的发生。结论 预防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MDRPI发生率和有效减轻患者压力损伤程度,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技能和水平,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预防性护理干预 医疗器械性压力性损伤 器械性压力性损伤的预防
  • 简介:为了切实解决好对空巢老人的照料问题,促进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从个人、家庭、社区、社会以及政府部门等环节阐述了构建我国城市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系统的设想,主要包括:空巢老人应提前做好心理准备、进行自我心理调试、保持与社会的接触;家庭应成为社会支持系统的基础,倡导老年人的“夕阳婚”;社会应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发挥医护人员的关键作用、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政府部门应逐步建立健全的养老保险制度,探究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

  • 标签: 空巢老人 社会支持 养老保险制度 养老模式
  • 简介:介绍了我国高校护理教师的师资现状,指出临床护理教师缺乏系统的教学能力的培训,重临床、轻教学,师资学历层次、素质低是影响临床护理教师的能力的因素,从学校管理和护理教师自身两方面来提高护理教师的能力。

  • 标签: 护理老师 学历 素质 信息
  • 简介:综述了孕产妇在围生期不同阶段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及围生期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发展模式,提示应根据孕产妇不同阶段的需求,制定恰当的健康教育的计划,促进母婴的健康。

  • 标签: 孕产妇 围生期 健康教育
  • 简介:护理人力资源是发展卫生事业的重要资源,科学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对于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总结了我国护理人力配置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表现为护理人力资源方面存在配置不合理,护理人力资源不足,护理质量下降,激励机制不健全等。据此,文章指出,大力培养护理人才的同时,合理有效利用护理人力,减少护理人才流失是我国护理人力资源合理发展的有效途径,从而为构建我国护理人力合理结构和高等护理人才培养提供客观依据。

  • 标签: 护理人力资源 机制 岗位
  • 简介:目的探讨中国本科护理教育社会人文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采用文献调查法比较本科护理教育1998年和2006年社会入文课程设置的情况。结果1998年19所护理本科院校设置社会人文课程的科目和学科范围狭窄,只有14门必修课,无任意选修课;政治、英语以外所有社会人文课程的学时之和仅占总理论学时的4.08%。2006年47所院校设置社会人文课程数量达到了70余门,有76.6%的学校开设了任意选修课,涉及文学、艺术、历史、地理、东西方哲学与文化等多类课程;政治、英语以外所有社会人文课程的学时之和占总理论学时的7.37%。结论2006年本科护理教育社会入文课程设置的状况较1998年发生了较大变化,必修课和选修课的科目范围和学时比例都有所增加。

  • 标签: 教育 护理 学士 人文科学 课程
  • 简介:通过文献回顾品管圈活动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及取得的效果.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护理技术操作、护理安全管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分析品管圈活动在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中应用的可行.但品管圈活动仍存在人员培训和团队合作的问题,需要引起护理管理者的关注,以便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并保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 标签: 品管圈 护理质量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我国老年慢性病管理及预防保健的重要意义。方法:以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我国医养结合护理模式的现状并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以应对不断增长的老年人口和其医疗养老需求。我国的医养结合护理模式旨在提供全面、协调的护理服务,但目前仍存在资源不均衡、护理人员不足、费用问题和政策不完善等挑战。通过国际比较,我们发现美国的CCRC模式强调综合服务,日本注重社区护理和居家护理,德国侧重康复和社会参与。这些国际经验为我国提供了建立完善政策体系、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多元化服务模式和财政支持的启示。总之,我国应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挑战,通过政府支持、专业人员提升和社会参与,不断完善医养结合护理模式,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 标签: 医养结合 护理模式 现状分析 国际比较 研究
  • 简介:就国内外社区护理的发展概况、组织机构、工作内容、工作形式、基本原则以及对护理人员的基本专业要求等方面展开比较,强调以护理改革为先导,大力进行社区护理教育和改革,根据社区需要明确社区护理培养和教育目标,调整组织机构和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引进全科医学护理理念,构建社区护理新模式,以推动我国社区护理的发展.

  • 标签: 社区护理 国际比较 管理体系 服务内容 专业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在我国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共计140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入组患者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康复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患者相关情况。结果:干预后,药安全指导、家庭护理指导、就诊分类服务、慢性病管理服务、康复护理指导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我国社区慢性病管理中,使用康复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对于维持患者良好状态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康复护理 慢性病管理 社区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公共卫生护理工作在我国有绝对重要的作用,护理工作对于患者来讲,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工作内容,医院对于护理工作并不是非常重视,导致某些医院的患者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护理工作做得不到位,在我国应该提倡医护人员同等地位,将护理人员的福利待遇与医生等值,这样才能提高医护人员的存在价值,以及激发其工作热情。医护人员对于公共卫生的宣讲、防疫知识的传播有着中流砥柱的作用。通过医护人员对于医疗知识的传播,才能将健康知识普及到人们的认识当中去。

  • 标签: 公共卫生护理 工作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预防护理干预在ICU器械压力损伤(MDRP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01月-2021年12月本院102例ICU患者开展研究,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51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1例,行预防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皮肤微环境管理、健康教育、医疗器械操作和MDRPI相关知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MDRPI发生率和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ICU患者预防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预防压力损伤,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预防性护理 ICU 器械性压力性损伤
  • 作者: 黄敏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1-24
  • 出处:《药物与人》2022年第1期
  • 机构:重庆市忠县人民医院,重庆400000
  • 简介:终末期肾脏疾病会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生存时间。临床中,一般会采用维持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但是,通过长期透析治疗,会增加患者的精神压力,进而产生并发症,并且长期血液透析的治疗费用较高,会增加患者的负面情绪,同时,还会有一定概率引发症状低血压,影响治疗效果。但在治疗期间,通过有效护理,能够调整患者的心态,降低治疗风险的发生率,从而保证预后效果。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护理
  • 简介:维持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是终末期肾衰竭(endstagerenalfailure,ESRF)病人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MHD可部分替代ESRF病人的肾脏功能,使生命得以维持。MHD病人病死率很高,据统计,我国MHD病人年死亡率为25%,其发生与透析相关低血压等透析并发症有关。控制液体摄入,从而使透析间期体重增长(interdialysisweightgain,IDWG)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是减少透析相关低血压等透析并发症、降低MHD病人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 标签: 液体摄入依从性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病人 透析相关性低血压 透析并发症 管理
  • 简介:  摘要:目的:通过这次试验观察非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为之后的儿科护理提供更多的借鉴经验。方法:在这次试验中,选取在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接受儿科护理的患者52人作为本次试验对象,在进行试验的过程中,将52人分成两组,每组26人。一组在进行试验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这组称为观察组;一组在进行试验的过程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非语言沟通,这组称为对照组。试验结果的分析标准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治疗依从,一个是家长的反馈。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在使用常规护理方法的观察组中,孩子的治疗依从明显提高的有13人,家长对护理反馈良好的有9人;在常规护理中加入非语言沟通的对照组中,孩子的治疗依从明显提高的有21人,家长对护理反馈良好的有23人。结论:从以上数据中可以明显看出,非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中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在之后进行儿科护理的过程中可以考虑继续使用。

  • 标签:   儿科护理 非语言性沟通 常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