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快速血糖仪和常规生化仪应用在血糖临床检验当中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82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快速血糖仪、常规生化仪对血糖进行检验,并对两种方式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对照组;调查对象均为在此期间来我院进行身体检查的41例健康体检者;观察组;调查对象为同期到我院进行身体检查的另外41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选择常规生化仪进行血糖的检验。观察组选择快速血枪仪进行血糖的检验。对两组调查对象血糖检验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对比,两组调查对象经过不同检验方式,检验的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h血糖值的检验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快速血糖仪检验治疗前空腹血糖(8.6+1.3mmol/、餐后2h血糖(11.3±1.3)mmol/L治疗后空腹血糖(6.7±0.5)mmol/L,餐后2h血糖(7.3±0.6)mmol/L,与生化检验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快速血糖仪单次检验平均值为(6.07±1.24)mmol/L、多次检验平均值为(5.34±1.02)mmol/L,与生化检验结果无差异P>0.05。结论:快速血糖仪检验结果与常规生化仪检验无显著差异,能够作为血糖临床检验方式。

  • 标签: 快速血糖仪 常规生化仪血糖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轨迹与新发颈部动脉斑块的相关。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连续3年进行健康体检且符合入选标准的953例被检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观察对象2017、2018、2019年度健康体检的FPG数值,用潜类别轨迹模型确定4个不同的FPG轨迹组,分别为低稳定水平组,中稳定水平组,中高稳定水平组,高稳定水平组,随访各组人群至2020年度健康体检时颈部动脉斑块的发病情况。比较4组颈部动脉斑块发病率的差异,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不同FPG轨迹组与新发颈部动脉斑块的相关。结果颈部动脉斑块的发病率随着FPG轨迹的升高而增加,分别为11.13%、19.70%、23.44%、23.81%(P<0.001)。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校正性别、年龄、BMI等多种混杂因素后,FPG稳定中水平组、稳定中高水平组、稳定高水平组颈部动脉斑块发病风险分别为FPG稳定低水平组的1.895(95%CI:1.296~2.769)、2.273(95%CI:1.241~4.161)、2.527(95%CI:1.219~5.241)倍(均P<0.05)。结论长期高FPG水平是颈部动脉斑块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控制血糖使其稳定在较低水平能够降低颈部动脉斑块发生风险。

  • 标签: 颈部动脉斑块 空腹血糖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在有诱因的情况下应用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可引发非高血糖酮症酸中毒(EDKA),常因血糖不高易被忽视。该文报道了2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病例特点及诊疗经过,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患者1,糖尿病史13年,应用二甲双胍联合达格列净治疗,饮酒后出现恶心、呕吐,结合辅助检查诊断EDKA,查胰岛功能示空腹C肽0.80 ng/ml;患者2,糖尿病史12年,应用二甲双胍+达格列净+甘精胰岛素治疗,合并右踝部皮肤软组织感染入院,经检查提示诊断EDKA,空腹C肽0.75 ng/ml。2例患者均经停用达格列净、补液、静脉胰岛素泵入、纠正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病情好转后予出院。通过探讨SGLT2i导致T2DM患者EDKA的病例特点、诱因、诊断及防治方法,以提高临床上对EDKA的重视,避免漏诊延误治疗。

  • 标签: 糖尿病,2型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 非高血糖酮症酸中毒 诱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剖宫产产妇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方法 前瞻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68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于剖宫产术后1周内接受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平民版(PCL-C)及社会支持(SSRS)评估,分析剖宫产产妇创伤后应激障碍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结果 68例剖宫产产妇PTSD阳性13例,发生率为19.12%(13/68);PTSD组与非PTSD组产妇社会支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社会支持评分与剖宫产产妇PTSD密切相关(P<0.05)。结论 剖宫产产妇PTSD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临床可通过提升产妇社会支持度,降低PTSD风险。

  • 标签: 剖宫产 产妇 创伤后应激障碍 社会支持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产后持续护理对于剖宫产孕妇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间入院治疗的86例剖宫产孕妇,随机数字表分组,A组43例予以产后持续护理,B组43例予以产后常规护理,对比术后应激反应和康复时间。结果:A组术后24h的各项应激反应指标低于B组,A组的术后康复时间短于B组(P<0.05)。结论:产后持续护理可以减少剖宫产术后的应激反应,缩短术后康复周期。

  • 标签: 产后持续性护理 剖宫产 应激反应 术后康复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的血糖检验价值以及对血糖检验平均时间产生的影响。方法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78例健康体检者分为2组,即对照组(n=39),采取常规生化仪法,观察组(n=39),采用快速血糖仪检测法,以两组血糖检测结果与血糖检验平均时间为对比项目。结果 两组血糖值检验结果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检验血糖平均用时(0.62±0.14)min短于对照组的(12.62±0.52)min(P

  • 标签: 血糖检验 快速血糖仪 常规生化仪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保温”在宫腔镜手术中对术后应激反应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5月-2021年4月进行的122例宫腔镜手术病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61名。观察组采用综合保护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外科护理。以压力指数的测定(HR;SBP;DBP、AD、NE、CRP的变化反应手术后的应激状态,并对手术后的应激和并发症进行了对比。结果:与手术前相比,对照组应激指数(HR)、SBP(SBP)、DBP(DBP)、AD(AD)、NE(NE)和CRP(CRP)都明显高于观察组(P

  • 标签: 全面隔热 护理 宫腔镜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保温”在宫腔镜手术中对术后应激反应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5月-2021年4月进行的122例宫腔镜手术病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61名。观察组采用综合保护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外科护理。以压力指数的测定(HR;SBP;DBP、AD、NE、CRP的变化反应手术后的应激状态,并对手术后的应激和并发症进行了对比。结果:与手术前相比,对照组应激指数(HR)、SBP(SBP)、DBP(DBP)、AD(AD)、NE(NE)和CRP(CRP)都明显高于观察组(P

  • 标签: 全面隔热 护理 宫腔镜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激胃溃疡联用奥美拉唑和西咪替丁的价值。方法:2017年1月-2022年9月本科接诊应激胃溃疡病人80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用奥美拉唑和西咪替丁,对照组用西咪替丁。对比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关于住院时间,试验组数据(6.95±1.03)d,和对照组数据(7.68±1.14)d相比更短(P<0.05)。关于总有效率,试验组数据97.5%,和对照组数据82.5%相比更高(P<0.05)。结论:应激胃溃疡联用奥美拉唑和西咪替丁,住院时间更短,疗效提升更为迅速。

  • 标签: 应激性胃溃疡 西咪替丁 疗效 奥美拉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末梢快速血糖与静脉生化血糖结果差异。方法:以100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均实施血糖检测,抽取静脉血、末梢血,本研究在2019年6月开始,在2020年1月结束。所有患者中,42例男性,58例女性;年龄为43-72岁,平均年龄为(59.63±4.36)岁;病程为2-11年,平均为5.87±1.26)年。对比诊断结果。结果:末梢血诊断空腹血糖水平(6.45±1.08)mmol/L高于静脉血(6.21±1.12)mmol/L,但数据差异是P>0.05,无统计学意义。末梢血诊断不良反应发生率与静脉血诊断比较,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检测中可采用静脉血、末梢血,均可有效检出疾病,静脉血稳定性更高,为糖尿病诊断金标准,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糖尿病 末梢快速血糖 静脉生化血糖
  • 简介:摘要:2022年江苏省经历了历史罕见的持续高温少雨的极端天气,梅雨期间(6月23日~7月11日)天气闷热,全省平均气温29.7℃,比常年同期偏高3.5℃,为1961年以来第三高值,即使在7月11日出梅后还持续晴热高温数天,江苏省气象台也连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长期和较大幅度的高温,对蛋鸡生产安全造成较大影响。2022年7月,笔者实施《江苏现代农业(蛋鸡)产业技术体系响水推广示范基地》项目(项目编号:JATS〔2022〕247),为减少蛋鸡养殖因高温应激造成经济损失,在江苏省蛋鸡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指导下,结合本地实际,提出缓解蛋鸡热应激防控措施,希望能给蛋鸡养殖者提供参考。

  • 标签: 蛋鸡 热应激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二甲双胍对非酒精脂肪肝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非酒精脂肪肝病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使用基础治疗)和实验组(40,加用二甲双胍治疗),对两组的治疗后两组的氧化应激水平,包括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治疗后实验组MDA与NO水平明显下降、SOD明显升高,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酒精脂肪肝病患者实施治疗时,使用二甲双胍可以取得更显著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抗氧化应激能力,促进患者康复,提高预后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治疗依从的影响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64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总结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依从几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的血糖值分析可知,观察组护理后的上述指标分别是4.36±0.17和6.99±0.18,数据资料分析可知,护理后观察组的优势显著。分析和对比两组的满意度情况,观察组的满意几率相对比比较高,观察组的优势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0,χ2=6.51)。结论:针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方式,本身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能提升依从,促进患者恢复。

  • 标签: 妊娠合并糖尿病 空腹血糖 餐后2h血糖 依从性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ICU强化血糖控制患者运用PDCA循环对低血糖发生率的预防和降低作用。方法:收集2021年1-3月本院ICU收治的需强化血糖控制的168例患者,调查统计治疗过程中低血糖发生原因,运用PDCA循环,比较改善前后低血糖发生情况的不同。结果:实施PDCA循环前后进行强化血糖控制患者低血糖发生率的对比,显示P<0.05,即有统计学差异存在。结论:ICU强化血糖患者运用PDCA循环有利于对低血糖发生进行有效控制和减少,值得临床采纳和推广普及。

  • 标签: ICU强化血糖 低血糖 PDCA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持续护理预防母婴同室新生儿低血糖的效果。方法:我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母婴同室新生儿6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展开持续护理方法。分析不同护理措施取得的效果。结果:统计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对照组为71.9%,观察组为93.8%,检验P

  • 标签: 持续性护理 母婴同室 低血糖
  • 简介:摘要: 新生儿的低血糖脑损伤是目前新生儿所面临的危重症之一,低血糖会对新生儿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一定的损伤。治疗新生儿低血糖的脑损伤主要采用的是早期的预防与干预,早期预防手段主要包括血糖检测、早期喂养以及预防的输入葡萄糖。早期干预手段主要是补充足量的葡萄糖,晚期干预手段主要包括育儿刺激、功能训练、药物干预、家庭干预、水疗指针疗法以及抚触治疗等等,可以有效帮助损伤的脑细胞恢复相关功能,减少或者避免发生新生儿脑损伤后遗症。

  • 标签: 新生儿 预防 低血糖性脑损伤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血糖与尿糖检验的回顾临床分析。  方法:选取武汉市黄陂区环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对血糖进行检测(血糖检验组)和用尿液分析仪对尿糖进行检测(尿糖检验组),比较血糖和尿糖两种检验方法检出率。 结果:血糖检验组患者空腹检出率98.15%高于尿糖检验组检出率87.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尿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具有无创、操作简单等优势,但存在漏诊情况,而血糖检验具有较高检出率,临床上为了确保患者诊断准确,尿糖检验同时对血糖进行检测。

  • 标签: []  糖尿病患者 血糖与尿糖检验 回顾性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骨折后并发应激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价值。方法:纳入本院于2018年7月—2019年7月,接收的创伤性骨折后并发应激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通过抽签法均分为实验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实施基础指导,实验组实施临床护理。统计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总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创伤性骨折 应激性消化道出血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32例老年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方法的分析,比较其康复情况,以便于总结出一套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完善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诊治的该类疾病患者32例进行临床研究,注意患者的心理护理和日常护理,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逸的修养环境。结果: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更细致的护理工作的实行对患者的康复具有很明显的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老年脑血管病导致精神障碍 护理措施 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