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顺铂联合放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作用。方法从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接收并治疗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局部肿瘤比较严重,但不适宜做手术的患者中随机性抽取6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常规射野、外照射放射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给予顺铂联合放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期疗效、生存率,以及毒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随访均在3年以上,顺铂联合放疗组完全缓解患者21例(61.67%)显著高于对照组8例(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顺铂联合放疗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76.47%、52.94%、35.29%%,明显优于对照组57.14%、29.41%、17.65%(P<0.05);顺铂联合放疗组毒副作用耐受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顺铂联合放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中完全缓解明显上升,临床疗效显著且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小剂量顺铂 放疗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疗效观察 放疗增敏
  • 简介:研究了在TritonX-100存在下Hg(SCN)42-与亮绿的显色反应条件,建立了一种吸光光度法测定微量汞的新方法,汞量在(0-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已用于环境水中微量汞的测定,RSD为0.26%~1.39%,回收率为96.6%~100.2%.

  • 标签: 离子缔合物 胶束 增敏 吸光光度法 显色反应 环境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肿瘤治疗中放疗与药剂联用的实际疗效。方法:在本院肿瘤科2020年1月份到2022年8月份收治的行放射治疗(放疗)肿瘤者中选出72例,以个人意愿分组,观察组(36例)在放疗中使用药剂,对照组(36例)仅接受放疗,比较有效治疗率以及观察组不同种类药剂下有效治疗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肿瘤放疗者治疗后有效治疗率分别为91.67%、72.22%;观察组较高,组间数据差异具备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种类药剂有效治疗率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肿瘤放疗中药剂联合放疗效果突出,且治疗有效性与药剂种类无关,可考虑充分使用药剂强化疗效。

  • 标签: 肿瘤 放疗 增敏药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放射治疗技师在现代放射治疗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方法:结合现代放射治疗中的实际定位、具体计划及治疗环节等所提出的技术标准,评估放射治疗技师在放射治疗每个环节中发挥的作用。结果;放射治疗技师提高了放射治疗摆位过程中的精确度以及减少摆位误差重要性,在放射治疗中做到精确定位、精确计划和精确治疗,避免微小的位置偏差对放射治疗临床效果以及危及器官产生的严重影响,并且在常规加速器以及放射治疗流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结论:放射治疗技师属于医用直线加速器的操作者,同时也是执行整个放疗计划的具体实施者,在放射治疗工作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 标签: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技师 影响
  • 简介:目的观察青蒿琥酯协同不同抗菌药物后两种革兰阳性菌(S.aureusSATCC25923、MRSA—WHO2)和两种革兰阴性菌(E-coliATCC35218、E-coli临床分离株)的抗菌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棋盘式微孔稀释法和动态生长曲线法观察青蒿琥酯和不同抗菌药物单独及联合使用时对四种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及生长的影响;

  • 标签: 抗菌药物 青蒿琥酯 增敏作用 细菌 抗生素 生长曲线法
  • 简介:摘要移植肾失去功能后再次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升高,群体反应抗体(panel reactive antibody,PRA)一直是作为评价受者肾移植致状态情况的重要指标。较高的PRA致状态会在肾移植术后直接影响移植肾的功能以及长期存活。现报道本院利用精确放疗技术治疗的1例PRA高致状态病例。

  • 标签: 肾移植 群体反应抗体 放射疗法 脾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iR-32-5p对结直肠癌细胞放射敏感性及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结直肠癌SW480细胞和正常结肠上皮NCM460细胞,将结直肠癌细胞分为未转染组和转染组(分别转染anti-miR-NC、anti-miR-32-5p、pcDNA、pcDNA-TOB1、anti-miR-32-5p+si-NC、nti-miR-32-5p+si-TOB1)。RT-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细胞中miR-32-5p、TOB1 mRNA和蛋白表达,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转染各组细胞放射敏感性,Transwell实验检测转染各组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Western blot验证miR-32-5p是否靶向TOB1。结果与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相比,结肠癌细胞中miR-32-5p表达明显上调(P<0.05),TOB1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与anti-miR-NC比较,anti-miR-32-5p组细胞放射比1.801,细胞迁移和侵袭数目均明显减少(P<0.05);与pcDNA组比较pcDNA-TOB1组细胞放射比1.764,细胞迁移数目和侵袭数目均明显减少(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Western blot结果证实miR-32-5p靶向负调控TOB1蛋白表达。与anti-miR-32-5p+si-NC组比较,anti-miR-32-5p+si-TOB1组细胞放射比为0.591,细胞迁移数目和侵袭数目均明显增多(P<0.05)。结论抑制miR-32-5p表达能够明显增强结直肠癌细胞放射敏感性,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靶向促进TOB1表达有关。

  • 标签: 结直肠癌细胞系 miR-32-5p基因 TOB1基因 放射敏感性 迁移侵袭
  • 简介:目的评价鼻咽癌患者在放疗过程中用紫杉醇的治疗效果。方法共治疗鼻咽癌患者46例,随机分成两组.23例单纯放疗;23例放疗同时给予国产紫杉醇,90mg,静脉滴注,1次/w.结果单纯放疗达到部分缓解的为12例,给予紫杉醇放疗的23例患者中,达到部分缓解的为21例。结论紫杉醇优于单纯放疗。

  • 标签: 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紫杉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脓毒症大鼠血清内毒素系统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等分成三组对照组(A组)、脓毒症组(B组),辛伐他汀组(C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构建脓毒症模型;对照组行相同手术除CLP外。辛伐他汀组制模前1h尾静脉注射辛伐他汀2mg/kg,对照组和脓毒症则分别静脉注射平衡液5ml/kg,术后每隔8小时同样给药一次。术后12、24小时尾静脉采集血标本ELISA检测血清中LBP及CD14表达水平。结果辛伐他汀组大鼠血清中LBP及CD14表达水平显著低于脓毒症组。结论辛伐他汀可能通过调节血清内毒素系统的LBP及CD14表达从而对脓毒症脏器起到保护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18F-氟赤硝基咪唑(18F-FETNIM)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PET)-CT,监测高压氧辅助大分割放疗(HFRT)过程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移植瘤裸鼠模型对放疗的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构建裸鼠NSCLC移植瘤裸鼠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HFRT组、低氧辅助HFRT组和高压氧辅助HFRT组,每组40只。单纯HFRT组暴露模型荷瘤鼠左后肢肿瘤,使用6 MeV电子束单次大剂量照射,源皮距1 m、DT 20 Gy;低氧辅助HFRT组在上述相同的HFRT照射后,予以5 L/min、10.0%低氧的混合气体处理;高压氧辅助HFRT组在上述相同的HFRT照射后,予以高压氧处理。采用PET-CT动态评估18F-FETNIM代谢的变化,并计算移植瘤放射性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移植瘤组织中Ki-67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阳性细胞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放射性SUVmax的相关性。结果18F-FETNIM PET-CT显像证实,与单纯HFRT组和低氧辅助HFRT组比较,高压氧辅助HFRT组移植瘤裸鼠荷瘤放射性SUVmax明显降低(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单纯HFRT组和低氧辅助HFRT组比较,高压氧辅助HFRT组移植瘤裸鼠荷瘤组织中Ki-67阳性细胞比例明显降低,HIF-1α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性SUVmax与Ki-67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77,P<0.01),SUVmax与HIF-1α表达水平也呈现正相关(r=0.445,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HFRT处理对裸鼠NSCLC移植瘤组织具有放射效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Ki-67、HIF-1α的阳性表达有关。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高压氧 大分割放疗 18F-氟赤硝基咪唑
  • 简介:摘要 目的:参芪视汤对干性黄斑变性作用的观察。主要观察干性黄斑变性玻璃膜疣形态的变化及对患者视力的影响。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观察黄斑部玻璃膜疣的变化,希望能为干性黄斑变性的中医治疗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方法:符合干性黄斑变性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为肝肾不足兼气虚血瘀证诊断,年龄在50-80岁的入组课题。选择90例干性黄斑变性病人,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抗氧化剂维生素C口服的基础上,给予参芪视汤早晚口服。对照组:予抗氧化剂维生素C口服。治疗前后OCT观察视网膜形态,特别是玻璃膜疣的变化。观察指标还包括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及中医证候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7.8%;对照组总有效率57.7%。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课题采用参芪视汤口服治疗中医辨证符合肝肾不足兼气虚血瘀证的干性黄斑变性,可以调控玻璃膜疣的形成与发展,减少玻璃膜疣,提高视力。为干性黄斑变性的的预防及早期干预寻求有效方法。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甘氨双唑钠联合小剂量顺铂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疗作用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于本院诊治IIIB期或IV期NSCLC的患者85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3例,对照组42例。两组均行三维适形放疗,对照组辅以甘氨双唑钠,研究组辅以甘氨双唑钠联合小剂量顺铂,分析两组近期疗效和生存期。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和1、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氨双唑钠联合小剂量顺铂有利于增强NSCLC对放疗的敏感性,加强放疗治疗效果,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甘氨双唑钠 顺铂 非小细胞肺癌 放疗 增敏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放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三大常规手段之一,但由于其存在高辐射剂量损伤正常组织和肿瘤细胞辐射抵抗性强等问题,导致治疗后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为提高放疗疗效,并且减少对正常组织的不良作用,探索新型放疗剂及放化疗联合的新策略已成为研究热点。高分子纳米材料凭借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理稳定性等优点,为提高肿瘤放疗效果开拓了广阔的应用前景。笔者就高分子纳米材料用于放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辐射增敏药 纳米结构 肿瘤 放射疗法 高分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散配合放疗在鼻咽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54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药散配合放疗)和对照组(放疗)各27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局部控制率相仿(P>0.05),而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44.44%)显著低于对照组(66.67%)相对更低(P<0.05)。结论中药散配合放疗治疗未提高鼻咽癌患者的局部控制率,但可以明显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其生存质量。

  • 标签: 中药增敏散 放疗 鼻咽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周剂量奈达铂放疗食管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例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对其开展临床对比实验,其中对照组患者100例,仅对其使用放射治疗,实验组患者100例,对其使用放射治疗配合奈达铂治疗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0%,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到95%,P<0.05,两组患者间数据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周剂量奈达铂放疗运用到食管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有助于提高其治疗效果。

  • 标签: 奈达铂 增敏放疗 食管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导管介入放射诊疗过程中放射技师的配合作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导管介入放射治疗的患者为此次实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放射技师常规配合;研究组采用放射技师加强护理配合;之后对两组干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将放射技师加强护理配合应用在导管介入放射诊疗过程中,其效果极佳。

  • 标签: 导管介入 放射诊疗 放射技师的配合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治疗在胃癌治疗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4月-2016年3月期间已确诊为癌症患者130例(男女患者)为对象,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将130例患者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65例)与观察组(65例)。临床中,采用术后单一的化疗方式对对照组进行治疗,而对于观察组,在采用化疗的基础上,结合放射治疗,进一步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各项指标。结果研究表明,术后两年的观察组患者,其总生存率(86.08%)、无瘤生存率(81.41%)要远远高于对照组,且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总生存率与无瘤生存率对比,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除此之外,术后两年的观察组患者,其复发转移率(16.36%)、毒副反应率(60.01%)要远远低于对照组,且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复发转移率、毒副反应率对比,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结合化疗技术与放射治疗,能减少患者术后复发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因此,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标签: 放射治疗 胃癌 放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