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有效治疗肱骨近骨折患者,临床探究采用锁定钢板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5~2015.6期间96例经诊断为肱骨近骨折入院治疗的患者,按病床单双号分为对照组48例、治疗组48例。对照组采用解剖钢板,治疗组在采用肱骨锁定加压钢板,观察两组手术、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较治疗组出血量、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多,P<0.05;手术后对照组患者肩关节能力恢复较治疗组差,P<0.05。结论临床在对肱骨近骨折治疗时选取锁定钢板,患者肩关节能力恢复好、手术耗时短、出血量少。

  • 标签: 疗效 骨折 肱骨 近端 钢板 锁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锁定钢板与髓内钉固定在治疗股骨近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中选择近年我院收治的71例股骨近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锁定钢板与髓内钉固定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甲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的活动能力、稳定性、生活能力等指标优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股骨近骨折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其效果明显,能有效减少并发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锁定钢板 髓内钉 股骨近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子宫切口自两侧始向中间缝合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2013年10月-2015年10月行初次新式剖宫产手术的孕妇324例,随机分为2组,196例研究组患者采用自两侧缝合剖宫产子宫切口,1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自术者侧(右侧)始连续锁扣缝合子宫切口肌层全侧至左侧打结。结果研究组缝合后子宫切口左侧基本无出血现象发生,对照组缝合后子宫切口左侧端出血69例(69/128),研究组手术总时间51.39±7.12(分钟),对照组手术总时间53.97±8.23(分钟),两组出血率及手术时间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术后严重并发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两侧缝合剖宫产子宫切口,切口左侧角无一例出血发生,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方法简单有效。

  • 标签: 初次新式剖宫产 子宫切口 缝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硬化症(pSS)继发肢坏疽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6例系统性硬化症继发肢坏疽患者护理经过进行分析。结果本组6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5例,转科治疗1例。结论做好饮食、皮肤以及心理的护理可以让患者的肢坏疽得到减轻或者基本控制,同时对减轻患者的并发症具有一定的疗效。

  • 标签: pSS 肢端坏疽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近骨折疗效。方法取肩关节前侧入路,切开复位LCP内固定治疗肱骨近骨折125例,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全部病例均采用随访,骨折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8.5周,按照Neer评价疗效,优良率96.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近骨折牢靠、操作简单、微创,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 标签: 锁定加压接骨板 肱骨近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先天性尺桡骨近骨性连接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4年5月手术治疗先天性尺桡骨近骨性连接15例18侧,单侧12例(左侧9例,右侧3例),双侧3例,Ⅰ型10例12侧,Ⅱ型5例6侧,旋前30-40度2例,旋前40-60度4例,旋前60-100度9例。手术采用前臂掌侧S型切口广泛松解肌筋膜、骨间膜,切断及延长旋前圆肌、旋后肌并尺桡骨近截骨旋转、锁定钢板内固定矫形手术,术后5-6周拆除管型石膏,行患肢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18-36个月,平均24个月,截骨处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6周,15例均未出现截骨处骨不连及旋前畸形复发,左侧旋后至10-20度,右侧旋前至15-30度,拿餐具、吃饭等日常生活恢复正常。结论采用前臂掌侧上1/3“S”型切口广泛松解肌筋膜、骨间膜,切断及延长旋前圆肌、旋后肌并尺桡骨近截骨旋转、锁定钢板内固定是治疗先天性尺桡骨近骨性连接较满意的手术方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调整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头异位的新方法。方法在X线透视下应用DSA技术将异位导管的头按血管走行重新置入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的理想位置。结果患者采用DSA引导下调整成功。结论DSA调整PICC头异位具有成功率高安全性强等优点,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 标签: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异位调整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研究改良切口闭合复位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肱骨近骨折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或臂丛麻醉,将患者病侧肩部垫高,进行改良切口闭合复位锁定钢板治疗。结果成功随访36人,均未出现骨不连现象,且28例患者肩关节活动良好,5例患者肩关节活动轻度受限,2例患者肩关节活动一般,肩关节活动良好率为91.67%。结论肱骨近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改良切口闭合复位锁定钢板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对患者造成的手术切口较小,患者局部软组织以及血液运动破坏程度较小,内固定较为坚固且微创理念较强等优点,患者进行治疗后可较早进行肩关节功能的康复锻炼,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达到临床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社会效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改良切口 闭合复位 锁定钢板 肱骨近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HILOS锁定钢板在肱骨近骨折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肱骨近骨折患者30例,根据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锁定钢板组、普通钢板组,各15例。锁定钢板组采用PHILOS加压锁定钢板切开法复位内固定,普通钢板组采用传统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及术后3个月疼痛评分、上肢关节功能、运动范围等(Neer评分)具体情况。结果PHILOS锁定钢板组患者术后3月的疼痛评分、上肢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优于普通钢板组;锁定钢板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优于普通钢板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普通钢板组,两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PHILOS锁定钢板在肱骨近骨折中的临床应用疗效较好,显著缩短内固定的时间,降低出血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 标签: PHILOS锁定钢板 肱骨近端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透析用中心静脉置管肝素帽新式固定方法的应用。方法选择中心静脉置入临时或长期透析导管患者40名,随机分为A组原有固定方法组(20例)和B组新式固定方法组(20例),A组予无菌纱布包裹导管,用普通胶布固定对于皮肤表面。B组采用中心静脉置管肝素帽新式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后的辅助固定。观察比较两种不同固定方法效果,了解其在牢固性、患者感受性的差异。结果B组方式更牢固、患者感受更为舒适,B组优于A组(P<0.05)。结论使用自肝素帽新式固定方法的固定导管更为牢固,减少了患者的不舒适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透析用中心静脉置管 肝素帽端 新式固定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肱骨近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及其对患者肩关节功能预后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10月本科接诊的肱骨近骨折病患7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之分成2组A组(n=37)采用切口复位内固定疗法,B组(n=37)采用手术复位肩肘固定带悬吊固定疗法。分析2组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比较疗效。结果A组的疗效优良率为89.19%,明显比B组的72.97%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积极对肱骨近骨折病患施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可促进其肩关节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肩关节功能 肱骨近端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放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26例肱骨近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骨科2014年2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肱骨近骨折患者为例,开展为期1年的随访调查,26例肱骨近骨折患者均给予开放复位锁定钢板手术方式,将其列为观察组;同期选择26例接受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方式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将其列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探讨手术安全性及预后效果等方面的差异,继而分析开放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可行性。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与肱骨头坏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开放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方式应用于肱骨近骨折治疗过程中固定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愈合时间,维持骨折稳定性,快速达到解剖复位的目的,值得推广。

  • 标签: 开放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 肱骨近端骨折 钢板螺钉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肩关节置换在复杂的肱骨近粉碎性骨折中的疗效。方法对我院从2003年-2010年收治的10例肱骨近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人工肩关节置换,术中修复肩袖,重建大小结节,术后对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10例患者疼痛均缓解,均未出现假体松动、肩关节脱位等现象。结论对于复杂的肱骨近粉碎性骨折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人工肩关节置换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肩关节置换 复杂的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手术方法 手术适应证 手术禁忌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股骨近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股骨转子下骨骨折病患133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病患均为股骨小转子和干峡部之间骨折,所有病患均表现出了良好的依从性。在对病患进行治疗之前,现将病患的贫血症状加以适当的修正。在病患的病情稳定之后,对冰花的双侧股骨进行医学影像检查,方便了解骨折类型,并为病患选择符合规格的防旋内髓钉进行治疗,一段时间之后,调查病患术后治疗效果。结果在133例病患中,采用闭合复位的病患有75例,其他利用切开复位的方式进行治疗,病患的平均复位时间在147.5分钟,平均出血量在625毫升。通过随访发现,所有病患在出院后均痊愈,且在院内恢复期间无并发症情况出现。结论股骨近防旋髓内钉设计科学,其刀片和其他器材相比,有着稳定性的特征是一种安全性极高的固定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股骨近端髓内钉 股骨转子下骨折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股骨近最常见的骨折,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及交通事故的上升,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早期手术治疗可以早期下床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目前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固定方法有动力髋螺钉(DHS)、Gamma钉、股骨近髓内钉(PFN)等。

  • 标签: 股骨近端髓内钉 老年人 股骨转子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股骨近骨折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3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股骨近骨折患者进行心理、饮食、疼痛、并发症等方面的护理,并给予健康出院指导。结果经过积极治疗与精心的护理,32例患者住院时间最长65天,最短18天,全部痊愈出院。结论精心、有针对性的护理可减少此类患者的并发症,有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股骨近端骨折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保留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前交叉韧带受损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标准重建技术。观察组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保留残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术后均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Lysholm分数以及Lachman实验结果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被动活动察觉阈值为2.086°±0.152°;观察组为1.681°±0.226°。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ACL完全断裂者,开展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保留残术,对于精准隧道定位有利,可避免隧道扩大,加速移植肌腱再神经支配,有利于患者疾病转归,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前交叉韧带 关节镜检查 保留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