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癌化疗患者护理中常规化疗护理辅以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肺癌化疗患者58例(2019年1月-2020年1月),以数字随机分组方法分组,给予29例常规护理(对照组),另外29例采用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情况。结果:干预后等观察组各焦虑抑郁评分结果相比对照组均较低,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患者SF-36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均较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率结果观察组93.10%与比对照组73.68%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方式的同时,辅以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患者心理状态缓解,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对护理模式的认可度较高。

  • 标签: 肺癌 化疗 常规护理 阶段性行为认知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舒适护理干预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康复预后的积极影响。方法:选择我科收治治疗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 n=120) ,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舒适护理干预(研究组)随机分组,比较 2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舒适度以及情绪评分。结果:干预后,研究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且 SAS与 SDS情绪评分均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身心状况较差,予以患者舒适护理干预可以在提高其舒适度的基础上稳定情绪,促进患者恢复。

  • 标签: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舒适护理 情绪状况 满意度
  • 简介:摘要:慢加急性衰竭(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ACLF)是在机体已经存在慢性肝病和肝脏及外器官衰竭的基础上发生肝功能的急剧恶化,病情危重,预后差,短期死亡率高。由于东西方地理环境、饮食习惯及种族等不同,使东西方慢加急性衰竭的定义、病因以及预后评估均有差异。本文将根据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总结。

  • 标签: 慢加急性肝衰竭 定义 病因 预后评估
  • 简介: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并结合自身多年的从医经验,阐述了有关从论治脾胃病的理论综述,分析了与脾胃的联系,并就此提出了从论治脾胃病常用方药,以运用临床。

  • 标签: 从肝论治 脾胃病 方药。
  • 简介:摘要: 早期的内胆管细胞癌(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 ICC) 临床表现不典型,缺乏特异性的辅助检查,从而不易被临床医生所发现,大多数患者确诊时早已发展成中、晚期 , 导致患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目前治疗内胆管细胞癌的方法有很多,目前对于可行手术切除的门部胆管细胞癌患者采取以手术治疗为主,其他治疗为辅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对于手术无法切除的病人采取以放疗为主,结合免疫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的多学科综合治疗。目前上述两种治疗方法已经成为 ICC 的治疗研究热点。本文对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肝内胆管细胞癌 手术治疗 多学科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经湿热型带状疱疹患者使用浮针火针合龙胆泻汤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选取于2019年1月~2020年2月期间来本医院就诊的50例躯干型经湿热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使用数字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2个小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25例患者。对照组经湿热型带状疱疹患者口服阿昔洛韦片和甲钴胺片等药物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浮针、火针疗法的基础上加服龙胆泻汤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经湿热型带状疱疹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VAS评分为(1.21±0.24)分,疼痛缓解时间为(6.01±0.64)天,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火针 浮针 龙胆泻肝汤 肝经湿热型带状疱疹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孕妇出现羊水栓塞的情况采取相关防护手段和医学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接受诊治的2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孕妇按相同人数和不同治疗措施重新归类,采取普通护理手段的孕妇归为样本医治组,采取全面护理措施的孕妇归为研讨医治组,对比两组出现的羊水栓塞率、死亡率,及护理前后的心理情况评分和孕妇对护理的配合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医治组出现羊水栓塞率要比样本医治组低,医治组由于羊水栓塞导致孕妇死亡率要比样本医治组低,两组的有关信息经对比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在护理之前,样本医治组和研讨医治组在对护理的配合情况和孕妇自身的心理状况评分的比较中,两组的有关信息经对比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在护理之后,研讨医治组对护理的配合情况以及孕妇自身的心理情况评分要比样本医治组好,两组的有关信息经对比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对于孕妇采取科学合理的并发症防护手段和医学上的护理的效果明确,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孕妇自身的消极心理状况,降低孕妇出现羊水栓塞的几率,并减少因为羊水栓塞为孕妇带来的后续并发症的几率。

  • 标签: 羊水栓塞 医学护理手段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心源性脑栓塞是较为常见的缺血性脑卒中类型,具有起病急骤、变化快的特点,与其他类型的缺血性脑卒中相比,其治疗效果和预后相对不佳,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既往其治疗方式主要是静脉溶栓,近年来血管内介入治疗也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于其治疗中。基于此本文将对近年来心源性脑栓塞的血管内介入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 标签: 心源性脑栓塞 血管内介入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预防性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栓塞患者中的效果和对再次栓塞率的改善。方法:选取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栓塞患者88例(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随机分为预防性护理的观察组(44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4例),观察患者再次栓塞率、心理状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再次栓塞率低,SAS、SDS评分低,P<0.05。结论: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栓塞患者预防性护理,能降低再次栓塞率,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值得借鉴。

  • 标签: 预防性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栓塞 再次栓塞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对老年肺癌化疗患者心理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进行化疗的老年肺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延续组及常规组各35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延续组患者入院即根据个体情况制订延续性护理计划,并给予延续性护理方案进行干预;于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HAMA)评价2组患者抑郁、焦虑情况,使用欧洲癌症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价2组患者生活质量,应用自制护理满意度量表让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2组HAMD、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干预后2组HAMD、HA-MA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老年 肺癌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肿瘤患者化疗期间采取饮食护理干预对其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17年 1 月~ 2018年 2月肿瘤化疗患者 80例,遵照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参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饮食护理干预),各 40例。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营养状况。结果  护理后,试验组各项应用指标均优于参照组,结论 将饮食干预运用于肿瘤化

  • 标签: 饮食护理 干预 化疗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灌注化疗与胸腔循环热灌注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胸腔积液疗效比较。方法:选取 2016年 08月至 2018年 08月收治的 64例非小细胞肺癌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3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胸腔循环热灌注化疗治疗,观察组给予胸腔灌注化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 P< 0.05。结论:胸腔灌注化疗与胸腔循环热灌注化疗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胸腔积液均具有一定疗效,但前者治疗效果优于后者。

  • 标签: 胸腔灌注 胸腔循环热灌注 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诊疗中桡动脉痉挛的出现及其原因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有关人员开展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方法:本次实验抽取本院 2019年 1月 -2019年 12月期间就诊的冠心病患者共计 210人,对所选患者实施经桡动脉介入诊疗,统计和记录所选患者桡动脉痉挛出现情况,并研究导致桡动脉痉挛出现的原因。 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所选 210例患者中出现桡动脉痉挛的患者共计 45人,桡动脉痉挛出现几率为 21.43%;患者年龄、生活习惯、性别、导管更换情况、桡动脉直径与导管外径或是患者身高的比值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桡动脉痉挛的出现。结论: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诊疗中桡动脉痉挛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患者年龄、生活习惯、性别、导管更换情况等方面,医护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对相关因素给予足够的关注,并积极采取适当措施进行应对。

  • 标签: 桡动脉 冠心病 桡动脉痉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介入治疗血管瘤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患有血管瘤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共40例,将其平均分为两个组,既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儿均为20例,给予对照组血管瘤患儿实施常规叶切除治疗,给予观察组血管瘤患儿实施常规治疗后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以及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在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以及恢复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瘤患儿应用介入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肝功能指标,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肝血管瘤 介入放射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分析大脑中动脉分叉部未破裂动脉瘤治疗中,LVIS支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入选我院收治的80例大脑中动脉分叉部未破裂动脉瘤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U组(予以常规溶栓+普通支架治疗)、支架N组(予以常规溶栓+LVIS支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1年后预后情况。结果 支架N组治疗有效率97.50%,治疗1年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英文全名:glasgow outcome scale,简称GOS)Ⅲ级以上占比100.00%;对照U组治疗有效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利伐沙班治疗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肺栓塞患者中抽选90例,根据入院前后顺序,将全部患者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华法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利伐沙班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8.89%),组间差异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治疗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可在临床中加以大力推广。

  • 标签: 观察 利伐沙班 治疗 肺栓塞 临床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对房颤并发脑栓塞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房颤并发脑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26例)和常规组(24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干预,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功能、运动功能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功能评分(73.23±22.30),运动功能评分(70.25±28.91)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生活功能评分(47.82±20.81),运动功能评分(50.37±24.43)。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1%高于常规组的79.1%,P

  • 标签: 房颤 脑栓塞 循证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