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1 个结果
  • 简介:1865年,法国外科医师Broca做尸检发现,人类大脑有两个语言中心——运动中心和感觉中心,均在左侧大脑皮质。大约有1/3的神经科患者出现失语症状。但目前除语言康复训练外,还无其他特殊治疗方法。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agnetictimulation,TMS)是一种患者容易耐受、无创性改变大脑皮质生理的方法。1831年,Faraday发现电流和磁场可相互影响。电磁相互诱导的原理是经颅磁刺激(TMS)的基础。在TMS中,快速释放一系列电容到电子线圈从而产生磁场脉冲。

  • 标签: 经颅磁刺激 失语症 刺激治疗 卒中后 语言康复训练 大脑皮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药辅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合并不孕在临床上是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患有子宫内膜异位合并不孕疾病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和实验组75例。在同为腹腔镜手术下术后5天。治疗组为中药辅助治疗,对照组为给予皮下注射戈舍瑞林药物。患者需出院后每月回医院复诊。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在治疗上的疗效和复发率。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7%,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实验组为9.3%,对照组20%,实验组较对照组复发率低(p<0.05),差异上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辅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合并不孕疗效果较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中药辅助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
  • 简介:目的:探讨舒降之对糖尿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病人的疗效.方法:选取30例糖尿病合并高胆固醇血患者,每晚服用舒降之20mg,疗程6周,采用自身对照方式,研究其疗效.结果:每日服用舒降之20mg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有显著差异(P均<0.05),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无明显作用.结论:每晚服用舒降之20mg,降脂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小.

  • 标签: 舒降之 治疗 糖尿病 合并症 高胆固醇血症 疗效
  • 简介:失语在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中占21%~33%.首次急性失语如不注重早期治疗,患萏的生活质量将严重降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能明确脑梗死部化,尤其对急件腩梗死并失语患者,通过DSA介入溶栓治疗可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我们自1998~2004年共治疗16例因急性呐梗死引起的失语患者.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脑缺血 失语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 简介:目的观察老年严重脓毒血患者血浆BNP水平的改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观察对象分为三组:78例老年严重脓毒血患者,45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和59例健康对照组,测定其血浆BNP浓度。对其中的22例严重脓毒血患者和16例心力衰竭患者分别进行肺动脉导管监测以评价血流动力学状态。结果(1)老年严重脓毒血组、老年心力衰竭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浆BNP水平依次为912±757pg/ml,1143±791pg/ml和64.15±46.08pg/ml。严重脓毒血组和心力衰竭组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老年严重脓毒血组和老年心力衰竭组两组之间BNP元统计学差异(P〉0.05)。(2)对部分病例进一步血流动力学监测表明老年严重脓毒血组和老年心力衰竭组血流动力学不同但两组间的血浆BNP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严重脓毒血患者的血浆BNP水平与PAOP、CI元相关性,r值分别为0.164和0.004,P〉0.05。结论严重脓毒血和急性心衰时血浆BNP水平均明显升高,和急性心衰不同的是两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不同,BNP升高水平与炎症本身及脓毒血相关的心肌功能不全及年龄等因素均有关,BNP不能作为替代严重脓毒血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

  • 标签: 脑利钠肽 脓毒血症 感染性休克 心力衰竭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干预针对脑中风患者预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1月作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脑中风患者,随机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前提下,在前期展开中医康复护理,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入院当时的情况以及5周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动障碍很大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功能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人院时的ESS、FMA、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5周后两组患者ESS、FMA、ADL评分均较入院时高,观察组患者的ESS、FMA、ADL评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中风患者进行早期的中医康复护理,能大大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减小伤残率,促进改变患者预后,最大限度恢复生活劳动能力以及自理能力,加强并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早期 中医康复 护理 预后
  • 简介:颅内动脉瘤是由于颅内动脉壁的囊性膨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原因。患者出现剧烈头痛,严重者可出现意识丧失和神经功能障碍。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采取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被广大患者所接受。但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虽是一种微创手术,仍可能出现一些并发。本文对拟行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患者提出预见性护理措施,施行护理干预,探讨其能否降低术后并发的发生。

  • 标签: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 术后并发症 早期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分析Enterprise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动脉瘤术中、术后常见并发及其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经Enterprise支架辅助治疗的14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术中、术后出现的常见并发及其可能原因,以及采取的相应处理措施,并观察预后情况。结果共纳入143例(共205个动脉瘤)颅内动脉瘤患者,其中未破裂动脉瘤43例,复发动脉瘤12例,破裂动脉瘤88例,共使用Enterprise支架170枚。治疗过程中,共出现22例并发,发生率为15.4%;其中,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2例,经积极救治后恢复良好出院;急性血栓形成13例,经替罗非班和(或)尿激酶,微导管、导丝接触溶栓,11例即刻血流完全恢复,1例溶栓失败,1例血流缓慢,术后6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脑梗死,1例死亡(术前Hunt.Hess1V级);血管痉挛3例,经减少血管壁刺激及罂粟碱灌注后好转;术中支架导引导丝断裂,支架到位困难1例;术中最后1枚弹簧圈填塞困难,凸人载瘤动脉1例;术后非动脉瘤性出血2例,1例经保守治疗后遗留一侧肢体肌力下降,1例经开颅手术后病情稳定,遗留失语及一侧肢体偏瘫。结论应用Enterprise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复杂动脉瘤时,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及提高术中操作技巧,可减少或避免并发的发生。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Enterprise支架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的不同微创介入路径的安全性,筛选出安全性较高的穿刺路径。方法收集我科187例椎间盘突出患者分为三组,A组,侧路椎间孔安全三角区穿刺路径;B组,单纯后路棘突间孔侧隐窝穿刺路径;C组,双针双入路路径。三组患者均在DSA或C型臂引导下进行穿刺治疗,术后平价穿刺的成功率与并发发生率,及NRS评分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A、B组术后成功率进行统计学比较(P<0.01),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C两组比较(P<0.01)存在统计学差异;B、C两组比较(P>0.01),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侧路椎间孔安全三角区穿刺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的微创介入穿刺路径中是安全系统最高的,并发发生率最低的,是临床腰椎间盘突出微创介入穿刺方法中最好的穿刺路径。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介入,穿刺路径
  • 简介:目的探讨高尿酸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10月心内科320例行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复查的汉族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男性196例、女性124例),通过回顾性分析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的病例,将符合要求的病例分为支架内再狭窄组102例、冠脉支架无再狭窄组218例,分析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血尿酸水平及两者的相关性。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冠脉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所有病例中,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组102例(31.9%)、无再狭窄组218例(68.1%)。根据血尿酸水平分组,冠脉支架内再狭窄与无冠脉支架内再狭窄比例分别为:无高尿酸血组64比164,高尿酸血组38比54,高尿酸组发生冠脉支架内再狭窄比例明显升高(P=0.025)。多元回归分析提示,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糖尿病病程≥10年(OR=4.67,P=0.000)、糖化血红蛋白≥7.5%(OR=5.88,P=0.000)、吸烟(OR=1.69,P=0.023)、高尿酸(OR=1.35,P=0.008)、冠脉分叉病变(OR=4.46,P=0.000)、冠脉钙化病变(OR=2.08,P=0.025)及支架重叠植入(OR=1.53,P=0.032)。结论随着尿酸水平的增高,冠脉内再狭窄的发病率也呈明显增高的趋势,高尿酸是冠脉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血尿酸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
  • 简介: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搜集自2016年3月-2018年3月内132例妊娠高血压综合患者,根据临床所用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取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应用硫酸镁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结果对于妊娠高血压综合治疗效果的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3.94%,明显比对照组的84.85%高,,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P〈0.05。对于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比较,观察组治疗前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与对照组相当,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P〉0.05;治疗后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都明显比对照组低,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P值均〈0.05。结论采取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的用药方案对妊娠高血压综合患者实施治疗,可有效控制血压,提升临床疗效。

  • 标签: 硫酸镁 硝苯地平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支架术并发临床防治措施。方法:40例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支架术患者出现并发及处理情况。结果40例中,其中急性和亚急性血栓形成1例、穿刺部位出血3例、分支闭塞1例、支架脱载1例、支架扩张不完全1例。结论术前做好防范准备,术中及时识别危险性且发现并发,并及时合理处理并发,将减少引起的严重后果。

  • 标签: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支架术 并发症 临床防治
  • 简介:目的评估硫酸镁与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96例妊高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以所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单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48例采取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评估。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08%;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经积极治疗,对照组出现气喘1例、心跳加速1例,减少药物剂量均自行缓解;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两组不良反应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妊高患者,采取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用硫酸镁;值得在临床中采纳应用。

  • 标签: 硫酸镁 硝苯地平 妊高症
  • 简介:目的分析法洛四联(TOF)的病变特点,总结其手术治疗经验及术中所遇到的特殊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5月至2009年8月间实施的244例TOF手术情况,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TOF根治术236例(包括合并畸形的手术),其中根治术同时行双向格林手术、室缺补片打孔术、右室至肺动脉带瓣血管外通道术共5例,介入+根治(Hybrid)手术4例,非体外循环下体肺分流术8例。结果术后早期(30d内)死亡4例,手术死亡率1.64%。死亡原因为低心排综合征、心功能衰竭2例,灌注肺、呼吸衰竭2例。其他主要并发30例。随访1-13个月,晚期死亡1例,死于右室-肺动脉外通道堵塞。结论准确掌握手术指征,根据不同病变采取不同术式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法洛四联症 外科手术 心肺转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麻醉处理及其效果。资料与方法拟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的患者220例,均采用腰硬联合阻滞,术中监测SPO2ECG血压呼吸体温必要时测HbHct电解质。结果手术时间25-150min,麻醉中发生高血压30例,收缩压增高20%,低血压40例,血压下降20%,心动过缓20例,心率低于50次/分,高血压合并心动过缓6例,低血压合并心动过缓8例,发生寒颤8例,失血性休克1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综合征3例,膀胱破裂2例。

  • 标签: 前列腺 手术 麻醉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中少见并发的原因及其处理技巧。方法给5例颈动脉起始段狭窄率〉98%的患昔行CAS治疗,对术中出现的并发进行分析。结果术中斑块碎裂1例,保护伞导致的病变血管急性闭塞2例,保护伞撤出困难1例,支架到位困难1例。5例患者无一例出现术中和术后卒中发作或死亡。结论正确预防和处理这些并发,是避免术中致残、致死的关键。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支架 手术中并发症
  • 简介: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社区中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加强高血压人群的社区防治和管理,是每个社区全科医生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收集了本社区2472名退休人员的体检资料,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社区高血压患者合并高脂血症、糖尿病及高尿酸血的发病情况。

  • 标签: 高血压 高脂血症 糖尿病 高尿酸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期待疗法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6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期待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肾功能指标α1-MG、BUN、Cr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项指标均有显著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改善更加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小动脉RI、PI、S/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期待疗法能够有效保护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肾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期待疗法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肾功能 肾小球动脉
  • 简介:目的:比较血清β凝血球蛋白水平在冠心病不同合并患者间的差异。方法:按照合并疾病,39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被分为单纯UAP组(UAP对照组,82例),高血压组(89例),糖尿病组(133例)和脑梗死组(94例)。分别检测比较4组患者发病6h时和出院前的血清β凝血球蛋白水平。随访4组半年内发生心肌梗死的情况。结果:心绞痛发作6h时,脑梗死组,糖尿病组,高血压组,UAP对照组的血清β凝血球蛋白水平[依次为(61.13±3.32)ng/ml,(59.77±3.15)ng/ml,(52.12±3.27)ng/ml,(48.55±3.14)ng/ml],以脑梗死组最高,各组间两两比较,P均〈0.01,与发作6h时比较,出院前4组的血清β凝血球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1),其水平排列次序及组间差异显著性未变。4组半年内脑梗死组,糖尿病组,高血压组,UAP对照组心肌梗死发生率分别为11.7%,6.0%,3.4%,2.4%,脑梗死组的显著高于UAP对照组,P=0.04,其他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β凝血球蛋白水平在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发作时要显著高于缓解期,且于合并脑梗死者中升高最明显,半年内合并有脑梗死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比例也最多。

  • 标签: β凝血球蛋白 冠心病 心绞痛 不稳定型 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