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17、IL-6、IL-23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5例活动组RA患者、35例缓解组RA患者及30例健康人血清IL-17、IL-6、IL-23的水平,并分析它们与活动度和实验室指标的关系。结果RA活动组和缓解组血清IL-23、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RA活动组与缓解租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RA活动组与缓解组血清IL-17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RA缓解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血清IL-17、IL-6和IL-23水平分别与DAS28评分、CRP、ESR,DAS28评分、RF、CRP、ESR和DAS28评分、ESR相关(p<0.05)。RA患者血清IL-17、IL-6和IL-23水平之间互为正相关关系。结论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17、IL-6、IL-23均在RA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可作为RA活动参考指标。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Th17细胞 IL-17 IL-6 IL-23
  • 简介:背景:类风湿性关节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传统治疗方法很难有效解决患者免疫耐受机制缺失的问题。随着干细胞再生医学的发展,应用干细胞治疗免疫性疾病成为热点。目前国内外对于细胞移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少有报道。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Th1/Th2、Treg变化的影响,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寻找新的治疗方法。〈br〉方法:1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其中27例为对照组,给予非类固醇抗炎药和抗风湿药,153例为治疗组,静脉输注细胞数为4×10^7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40mL,用药方案与对照组相同,76例患者在第1次细胞治疗的三四个月后接受了2次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随访治疗后3,6个月进行临床有效性评估(DAS28、HAQ、ACR20)、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T细胞亚群、Th细胞因子检测。部分2细胞治疗患者随访至8个月检测Treg、T细胞亚群。结果与结论:①随访3个月时,细胞治疗组DAS28评分、HAQ评分、ACR20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②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3,6个月的DAS28评分、HAQ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0.01),2次治疗较1次治疗继续下降(P<0.01)。③治疗后3,6个月γ-干扰素水平较治疗前变化不明显,治疗后6个月白细胞介素4水平较治疗前逐渐上升(P<0.05)。④治疗后3,6个月Treg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同时治疗后Treg升高与ACR明显相关,尤其是ACR70百分率(P<0.05);治疗后3个月CD4+Treg比率明显升高(P<0.05),6,8个月时与治疗前相比也是升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⑤治疗后6个月B细胞水平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3,6个月类风湿因子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⑥治疗后3,6个月抗CCP抗体和白细胞介素17水平变化不大。结果表明类风湿�

  • 标签: 干细胞 移植 类风湿性关节炎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治疗 TH1/TH2
  • 简介: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理想的种子细胞,在创伤愈合、组织修复和再生中被广泛的研究。内源性或外源性的间充质干细胞募集到损伤部位,在局部微环境下诱导细胞迁移、并有利于移植细胞在局部存活、分化成特定的细胞,实现愈合、修复、再生的功能。这些内、外源性细胞是如何识别、移到受损部位的?大量的研究显示,一些细胞因子如CXC族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生长因子及其受体、溶血磷脂酸及其受体等细胞因子在干细胞的迁移中起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部分在间充质干细胞迁移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因子,以更好的理解间充质干细胞迁移的分子机制。

  • 标签: 间充质干细胞 迁移 细胞因子
  • 简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动脉粥样硬化(AS)是冠心病形成的病理基础。现在普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纤维增生性疾病,有多种炎症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各个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单核细胞是这些炎症细胞中的重要的一员。本文就单核细胞及其细胞因子与冠心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 标签: 单核细胞 细胞因子 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动脉粥样硬化(AS) 纤维增生性疾病
  • 简介:因子-kB(nuclearfactor-kB,NF-kB)是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胞的一种核转录因子,在细胞受到病毒或细菌感染,细胞因子,DNA损伤等因素刺激后可被活化,增强多种基因的转录,如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粘附分子,受体,急性期蛋白等,尤其为多种细胞因子转录所必需,包括TNF-α(tumornecrosisfactor-α),IL-1,IL-6,IL-8等在炎症反应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的炎症介质,而大量炎症介质的释放又是多种疾病状态发生发展的基础,且可导致失控的炎症反应,造成宿主自身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广泛损害,进而引起SIRS(systemicinflamatoryresponsesyndrome)、ARDS(dault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MODS(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drome),甚至死亡,因此NF-kB是多种信号转导的汇聚点,本文对NF-B对细胞因子的基因调控及其及炎症反应的关系作一综述,以期对炎症反应的控制提供治疗措施。

  • 标签: 核因子-KB 细胞因子 基因调控 炎症反应 核转录因子 分子生物学特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又称Graves病,GD)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及相关细胞因子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收治的80例初诊GD患者为GD组,另抽取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外周血Treg/Th17,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骨密度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GD组患者第1~4腰椎与股骨颈的骨密度值降低,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及骨保护蛋白(OPG)/细胞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比值亦降低,外周血中Treg/Th17同样降低,而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OPG、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RANK)、RANKL表达水平增加。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reg/Th17与腰椎及股骨颈的骨密度变化以及TGF-β、OPG/RANKL呈正相关(P<0.05),与IL-6、IL-17、TNF-α呈负相关(P<0.05)。结论GD患者骨密度的降低可能与Treg/Th17平衡紊乱介导的OPG/RANK/RANKL系统对骨代谢的负性调控相关。

  • 标签: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骨密度 细胞因子 相关性
  • 简介:<正>Uponactivation,naiveT-helpercellscandifferentiateintotwomajordistinctsubsets,Thelper1(Th1)andThelper2(Th2),asdefinedbytheireffectorfunctionsandcytokinesecretionpatterns.CytokinemilieuandcostimulatorymoleculeshavebeenshowntoplayanessentialroleindeterminingThelperdifferentiation.However,itisstillunclearhowtheeffectsofsignalsofco-stimulatorymoleculesandcytokinesareexertedduringThelperdifferentiation.Weshowevidencesuggestingthatwhilecytokinesignalsinitiatedifferentiationprogram,theselectiveactionofdeatheffectorsdeterminestheendpointbalanceofdifferenti-

  • 标签: TH1细胞 TH2细胞 细胞凋亡 TRAIL CD95L 交互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胶质瘤组织中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 Th)17及其细胞因子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100例,术中获取脑胶质瘤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法检测组织中Tregs、Th17细胞、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10、IL-17表达量,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Tregs、Th17细胞、IL-10、IL-17与脑胶质瘤患者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脑胶质瘤组织中Tregs和IL-10 mRNA较癌旁组织显著增加,Th17细胞和IL-17 mRNA较癌旁组织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45±3.28) ×106个比(5.73±2.26)×106个,(0.73±0.23)比(0.53±0.26),(8.47±3.08)×106个比(10.75±2.91)×106个,(0.78±0.12)比(0.91±0.17),t值分别为9.34,5.38,5.76和6.25,P值均<0.05)]。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Tregs、Th17细胞、IL-10、IL-17 mRNA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0.05)。男性与女性脑胶质瘤患者中Tregs、Th17细胞、IL-10、IL-17 mRNA表达量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Ⅰ-Ⅱ级的脑胶质瘤患者比较,WHO Ⅲ-Ⅳ级的脑胶质瘤患者Tregs和IL-10 mRNA显著增高,而Th17细胞和IL-17 mRNA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09±1.87)×106个比(9.86±1.76) ×106个,(0.63±0.21)比(0.84±0.19),(8.98±1.80)×106个比(8.02±1.78)×106个,(0.87±0.18)比(0.70±0.22),t值分别为2.11,5.22,2.68和4.20,P值均<0.05)]。脑胶质瘤组织中Tregs、IL-10mRNA与原发癌灶直径明显正相关,Th17细胞、IL-17 mRNA与原发癌灶直径呈明显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34、0.32、-0.27、-0.43,P值均<0.05)。结论胶质瘤组织中Tregs及IL-10高表达,Th17细胞及IL-17低表达,且Tregs、IL-10 、Th17和IL-17表达量与脑胶质瘤WHO分级和肿瘤大小有关。

  • 标签: 脑胶质瘤 调节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17 细胞因子 病理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辅助性T细胞17(Th17)以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情况,分析其在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3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研究组,43例入院进行健康检查者为对照组。取两组研究对象静脉血,分别对Treg、Th17细胞含量进行测定,同时检测相关因子水平,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Th17、Th17/Treg值、Treg分别为(0.76±0.13)%、(0.14±0.03)、(5.17±0.74)%,研究组Th17、Th17/Treg值、Treg分别为(1.24±0.23)%、(0.27±0.06)、(4.28±0.62)%;研究组Th17、Th17/Treg值高于对照组,Treg细胞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白细胞介素(IL)-6、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IL-17分别为(3.86±0.52)、(3.75±0.63)、(13.74±2.62)ng/L,研究组IL-6、TGF-β、IL-17分别为(4.96±0.84)、(3.52±0.75)、(18.04±3.62)ng/L;两组TGF-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L-6、IL-17因子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17及Treg细胞通过其本身及分泌相关细胞因子在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调节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17 细胞因子 结核性胸膜炎
  • 简介:细胞因子又称细胞素是由免疫细胞(如单核细胞、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等)和某些非免疫细胞(如血管内皮细胞、表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角质细胞等)合成和分泌的,具有介导、调节免疫和细胞生长、造血和炎症反应等密切相关的具有高活性多功能的小分子蛋白质,即为一类非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有多种名称:如吞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称为单核因子;由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称为淋巴因舌具有趋化作用的细胞因子称为趋化性细胞因子;可刺激骨髓干细胞或祖细胞分化成熟的细胞因子称为集落刺激因子;主要由白细胞产生又作用于白细胞细胞因子称为白细胞介素。

  • 标签: 趋化性细胞因子 T淋巴细胞 白细胞介素 应用 猪病 防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瘢痕疙瘩是以纤维化改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皮肤良性肿瘤,发病机制复杂,尚未完全阐明,长期研究发现多种细胞因子在瘢痕疙瘩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细胞因子在瘢痕疙瘩发病中发挥的作用及相关机制进行综述,为瘢痕疙瘩的预防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瘢痕疙瘩 细胞因子 发病机制
  • 简介:长期以来,脂肪组织一直被认为是仅供能量储备的终末分化器官。然而自1994年瘦素的发现以及脂肪因子研究的深入,脂肪组织旺盛的内分泌功能亦逐渐为人们所认识。脂肪组织不仅是机体能量储存器官,而且也是一个内分泌器官,分泌的细胞因子和激素在肥胖、胰岛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D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 标签: 脂肪因子 内脂素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肿瘤间细胞因子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ELISA法定量测定90例肿瘤患者血清IL-2、IL-6TNF-α三项指标,同时以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IL-2、IL-6和TNF-α检测结果在各组恶性肿瘤病例个体之间差异较大,分组结果经统计学分析确无明显差异(P>0.05)。仅膀胱癌组IL-6结果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IL-2、IL-6、TNF-α在恶性肿瘤中组织和器官特异性不明显,测定IL-2、IL-6、TNF-α含量不足以区别癌变细胞的组织来源,但由于个体间IL-2、IL-6、TNF-α三项结果差异较大,主要是由于各研究组中只按照恶性肿瘤的起源进行分组,而未将治疗前后病例分开研究以及未对病程进展进行分期分组研究所致,推测IL-2、IL-6、TNF-α含量可能与恶性肿瘤的病情发展及分期相关,也可能与疗效有关,其相关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恶性肿瘤 细胞因子 白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细胞因子风暴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导致患者病情迅速恶化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细胞因子风暴与近期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病情加重也密切相关。本文将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细胞因子风暴之间的关系及其在临床诊疗中的价值作一综述。

  • 标签: 诊断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细胞因子风暴 治疗
  • 简介:重症肌无力是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根据分泌细胞因子的不同,将辅助性T细胞分为Th1和Th2细胞两个亚类,Th1分泌IFN-γ、IL-2为主,参与细胞免疫;Th2分泌IL-4、IL-5、IL-6、IL-10等,参与体液免疫.研究表明细胞因子在重症肌无力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细胞因子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的生物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对肿瘤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对护理方法进行集体的讨论和研究。结论近年来随着我国肿瘤患者人数的增加,掌握对肿瘤患者的护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肿瘤 治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