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说起我与《法学杂志》的缘分,确实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亲近。可以说,《法学杂志》是我与北京市法学会结缘的纽带。我能够熟知北京市法学会的工作并积极参加学会活动,多亏了《法学杂志》。

  • 标签: 《法学杂志》 学会活动 法学会 北京市
  • 简介:杂志的栏目设置体现了杂志的办刊宗旨、个性、特点,栏目设置应紧拓办刊宗旨、合理设置,应充分了解读者、作者、有的放矢,栏目的设置应有一定的稳定性。

  • 标签: 杂志 栏目设置 办刊宗旨 读者 作者
  • 简介:中国近代法政杂志是近代学者对分析法学深入研究的主要载体。分析法学在近代法政杂志中的介述、评论以及“中国新分析派法学”的诞生与发展,充分吻合中国近代法政杂志“求是致用”的宗旨,也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分析法学在中国成长的生动图景。

  • 标签: 法政杂志 分析法学 奥斯丁
  • 简介:1952年5月1日《现代》杂志的创刊既标志着上海文坛在几个月的“灾难的岁月”后的恢复,也意味着中国办刊史上一个堪称“((现代》的纪元”的开始,最终创造了中国杂志史上的一个“准神话”。《现代》的非同人杂志的定位,决定了((现代》不想推动某种“思潮和主义”的非党派性,也因此可以海纳作者,广交读者,这的确是后来《现代》取得成功的一个极为关键的办刊方略。不过,《现代》从杂志的得名即可看出它的“现代性”的取向。如果总结现代中国对西方“现代派”的接受,甚至对现代世界以及“现代性”本身的认知,((现代》杂志起的是独一无二的历史作用。((现代》杂志在具体编辑方针,营销策略,宣传手段,广告运作等方面取得的经验,也堪称是现代出版史上值得大书一笔的案例。《现代》上的广告也构成了杂志试图总体上塑造的“现代感”的重要一部分。不过客观上在“左”“右”对垒旗帜鲜明的30年代,《现代》想保持中立的姿态比高空走钢丝都难。

  • 标签: 《现代》杂志 施蛰存 杂志史现代性 编辑方针 营销策略
  • 简介:1.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于2012年9月7日以“新闻出版总署文件(新出审字[2012]695号)”批复中国法学会,同意创办ChinaLegalScience(《中国法学(英文版)》)杂志(以下简称“杂志”)。2.杂志由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管,中国法学会主办,中国法学杂志社出版。杂志新编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10—1091/D,英文,双月刊,大16开,国内外公开发行。

  • 标签: 中国法学会 杂志社 英文版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创办 公告
  • 简介:2005年4月28日,广州地区政法杂志联席会在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召开.广州地区共有7家政法杂志的14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交流了各自的办刊经验,讨论了大家共同关心的一些问题,达成了许多共识,收到了良好效果.

  • 标签: 广州地区 联席会 会议纪要 杂志 警官职业学院 2005年
  • 简介:一、文献综述对颁布于民国二十五年五月五日,制定过程历时三年多、七易其稿的宪法草案(史称“五五宪草”)的研究,据期刊网查询的结果,1992年至今共有18篇文章。[1]这些文章涉及“五五宪草”的政制制度性质的认定,对其评价是迥异的。

  • 标签: 五五宪草 《东方杂志》 《独立评论》 政制 材料 周报
  • 简介:由于刑事责任的承担要求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有认识和控制能力,某些精神病人对自己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没有认识或无法控制,因而无法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精神也就成了刑事辩护的重要事由。在美国刑事审判中,精神是无罪辩护的重要理由,判例法与刑事立法共同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精神辩护制度。在美国,精神辩护制度的存废问题一直备受争议;精神法律标准处于变化之中,各法域标准不一;精神辩护的提出、审理程序、证明责任分配与证明标准、裁定及专家证人的作用有其特点;因精神而判无罪者的关押与释放形成了特定规则。我们可以借鉴其制度的某些合理因素,健全和完善我国的精神辩护制度。

  • 标签: 精神病辩护 存与废 法律标准 审理 关押与释放
  • 简介:《法学杂志》是北京市法学会主管主办的法学类核心期刊,在领导的重视和关怀下,不断提高质量,扩大发行,以不断创新的面貌立足北京,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杂志每前进一步,都凝聚着市领导的关心和鼓舞。

  • 标签: 《法学杂志》 市领导 北京市 创新 关心 王安顺
  • 简介:<正>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要对直播庭审说三道四了。目前全国已有40多家地方电视台开办了直播庭审节目,范围不可谓不广。而中央电视台1998年7月11日直播“1998中国电影第一大案”,更是给予这一做法一次重量级的肯定。各类媒体对此亦是好评如潮。诚然,直播庭审既是一次极佳的普法教育活动,也是一种极好的法制宣传方式,其

  • 标签: 直播庭审 庭审直播 审判方式改革 司法公正 法制宣传 次重量级
  • 简介:法学杂志自2009年7月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大法治事件评选活动以来,广大读者纷纷通过邮寄或网络在线投票。我们在汇总读者投票评选的基础上,听取了专家意见,并在一定范围进行了投票,从公布的21件法治事件中,评选、确定了10件最具有影响力和体现时代精神的重大法治事件,分别是:(原顺序号)

  • 标签: 评选活动 新中国成立 杂志社 事件 法治 法学
  • 简介:“什么都要抓‘一把手’才行,管住了‘一把手’,就管住了问题的绝大部分……”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设计权力监督体制机制的关键:防止“一把手”变成超越于党纪国法之上、不接受监督的特殊党员、特殊公民,解决各级对“一把手”不敢监督、不愿监督、不能监督的问题。

  • 标签: “一把手” 上级监督 权力监督体制 同级监督 党纪 党员
  • 简介:刑事命案中,司法精神鉴定启动权的归属争论并没有学界之前讨论的那样重要。刑事命案中的司法精神鉴定(该问题)从来不是单纯的司法精神学的事实认定和标准评价,而是充溢着利益的考虑和平衡,需要顺应现时代中国广大普通百姓的公正观。作为司法精神鉴定公正性重要内容的合法性问题,必须得(受)到立法和司法的重视。中国刑事命案中包括司法精神鉴定在内的司法处断,出现了刑罚民粹主义的端倪。

  • 标签: 刑事命案 精神病鉴定 程序启动权 刑罚民粹主义
  • 简介:对法西斯国家在二战中造成的大量人员伤害的国际审判确立了人权在现代国际法体系中的本体地位,从法理上深刻影响了国际法体系的各实体部门,也影响到了联合国会员国的国内法体系,标志着现代法治社会由机构“权力本位”转向个人“权利本体”。类似于战争伤害的人权追诉。由艾滋引发的大量生命和财产侵害也成为联合国“人权宣言”指导下的国际司法客体,而被追诉的侵权主体往往是那些负有防控艾滋病毒、救治艾滋病患者、保障艾滋关联者权利的责任权力机构。艾滋关联群体是指艾滋确诊者、艾滋病毒携带者以及易被感染和传播的高危人群,他们在就业、医疗、居住、社交、教育、婚姻、家庭、从政、隐私及名誉等方面的公民权利容易受到各种形式的侵害。中国关涉艾滋的侵权在农民工、同性恋者、性工作者、妇女和儿童等弱势群体中比较突出。借鉴现代国际社会和中国传统“礼法”社会的治理经验,中国政府及相关机构在转变政府职能、保障人权包括艾滋关联者人权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人权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政治文明、法治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中表现出了更多的“中国特色”。

  • 标签: 人权 艾滋病关联者 歧视 同性恋 农民工
  • 简介:“被精神”的症结在于公民人身自由权被漠视。法律属性上.精神病患者被强制收治行为属于对公民人身自由的限制行为。而人身自由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并属于法律保留事项。但遗憾的是,迄今我国尚无一部完整的涉及精神病患者人身自由限制与保护的独立性法律。独立法律的缺位与地方性法规的越位,构成了我国精神病患者被强制收治的法律基本现状,而部门规章则为强制收治推波助澜。国家有义务消除公民“被精神”的恐惧。精神卫生法的制定是我国当前消除“被精神”的当务之急;严格设置非自愿入院与治疗启动程序是消除“被精神”的有效阀门;一套积极作为的国家机关保护机制是消除“被精神”的关键。此外,可借鉴台湾经验,设置保护人制度。

  • 标签: 被精神病 人身自由 国家保护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