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6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科技馆进行科普教育的核心就是组织进行科技知识的普及和对应的教育活动。通过对教育馆中产品的讲解和科学知识的实际表演,才能体现科技馆教育的实践意义。科技馆的教育活动开展需要一个专业的团队来进行操作。

  • 标签: 科技科 科普教育 探索
  • 简介:摘要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是指患者在意识清楚且有决策能力的情况下,对自己将来丧失决策能力且面临威胁自己生命的、不可治愈的疾病时,所预先选择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目前,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发展模式在欧美国家已经趋于成熟,但我国大部分地区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旨在将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相关概念和我国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为我国顺利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提供参考,同时为我国更好地开展安宁疗护提供理论指导。

  • 标签: 综述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 安宁疗护 生命末期患者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营养支持是危重症患者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使危重症患获益的最佳营养治疗策略仍有待确定。指南所推荐的"早期启动肠内营养(EN)"已得到普遍认可。然而理论和实践的差距影响EN的实施,进而影响患者的预后。基于当下EN实施的现状,如何将理论落实到实践成为提高和推动肠内实施的效率的关键。国外已有研究表明应用喂养流程可以提高EN启动时间,提高热卡达标率,甚至减少患者病死率和住院时间,但是国内却缺乏类似的研究证据。为此,我们制定国内首个喂养流程并启动多中心、整群随机对照研究,为提高EN实践提供临床循证依据。

  • 标签: 肠内营养 危重症 喂养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疾病专科护理质量监测指标的构建和实施效果。方法心血管内科成立研究小组,查阅心血管内科专科疾病的诊疗及护理指南,参考已有的心血管内科专科护理质量相关指标,筛选出护理质量问题,制订出3项重点专科护理质量监测指标,即血管活性药及高危药物外渗率、低分子肝素注射致皮下出血发生率及介入穿刺伤口出血、血肿(动脉)主动发现率。对专科护理质量指标进行监控、数据收集、分析、改进,进一步对科室内护士进行培训和实施持续质量改进。观察2016—2018年度3项监测指标数据。结果心血管内科2017年3项指标相比2016年均有改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18年3项监测指标数据均较2017年得到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建立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监测指标,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专科护理质量展开持续改进,能有效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持续质量改进 专科护理 质量监测指标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晚期肺癌患者临终护理中实施尊严疗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中晚期肺癌患者5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临终护理,研究组加以尊严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状态自尊量表(SSE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Herth希望量表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SSES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希望水平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干预后研究组SSES评分、希望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HAMA评分、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肺癌患者临终护理中实施尊严疗法可显著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希望水平及自尊度。

  • 标签: 肺癌 临终护理 尊严疗法 希望水平
  • 作者: 汪卓,耿雪飞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8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第13期
  • 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92493部队医院,辽宁葫芦岛125000
  • 简介:目的:分析在肺结核住院患者护理中应用全程护理模式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患有肺结核疾病的130例患者,根据护理干预模式不同,均分作常规组(n=65)及试验组(n=65),在施治期间提供常规护理与全程护理服务模式施护,统计组间治疗依从性、负性情绪、施护满意度、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差异性。结果:试验组施护后治疗依从性评分比常规组低,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比常规组短,P<0.05;试验组焦虑及抑郁评分比常规组低,P<0.05;试验组施护总满意度比常规组高P<0.05;试验组遵医率比常规组高,P<0.05;试验组总体健康、生理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及生理功能评分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通过全程护理模式施护,既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遵医行为,缓解其负性情绪的同时,还能增加患者对于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对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及改善其预后质量起着积极意义。

  • 标签: 肺结核;全程护理;护理满意度
  • 作者: 黄云霞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4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3期
  • 机构:常州市金坛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常州 213200
  • 简介: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旨在探讨延伸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COPD患者,将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延伸护理)或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25例。综合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呼吸功能均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干预后,两组的SGRQ得分均有所升高,其中,研究组的SGRQ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SF-36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延伸护理应用于老年COPD患者中,能够显著改善其肺功能和生活质量,满足患者日常生活中的健康需求。

  • 标签: 延伸护理;老年慢阻肺;肺功能;生活质量
  • 作者: 邱肖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2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9期
  • 机构:南部县人民医院,四川南充 637300
  • 简介:目的:分析分阶段性目标教学法在肾内科护理教学中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21年12月~ 2022年12月肾科护理实习生98名。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患者采用传统教学模式(A组),2022年7月至2022年12月工作人员采用分阶段目标教学方式进行教学(B组),并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B组实习护士理论评分为(92.16±3.52)分,基础护理操作评分为(94.28±3.75)分,专科护理操作评分为(91.09±3.38)分,护理程序评分为(90.82±3.88)分。A组实习护士理论评分为(86.32±1.85)分、基础护理操作评分(87.34±2.06)分、专科护理操作评分(85.33±1.72)分、护理程序评分(85.35±2.01)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B组全员参与教学满意度(96.06±3.37)分、教学教师满意度(95.93±2.88)分、教学质量满意度(96.46±2.48)分;A组教学满意度为88.06±2.05,教师满意度为91.45±1.06,教学质量满意度为91.89±1.1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应用分阶段目标教学法,可提高肾内科护理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护理实践效果和护理教学满意度。

  • 标签: 肾病;护理;带教
  • 作者: 徐叶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4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第13期
  • 机构:苏州市立医院东区,江苏苏州 215000
  • 简介:目的:探究老年慢阻肺(COPD)患者实施延伸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实验样本在2021.9-2022.11期间抽取,104例均为本院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依照双盲法分成52例/组的两组,行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行延伸护理的为研究组,肺功能改善情况为两组的对比项。结果:两组干预后均比干预前FEV1/FVC、FEV1、FVC高,而研究组更高,同对照组得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延伸护理有利于提高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保证临床治疗效果,促进病情康复。

  • 标签: 老年慢阻肺;延伸护理;实施效果
  • 简介:摘要"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立柱架梁的关键时期,初步构建起宏观外部管理制度与微观内部管理制度相结合的基本框架,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保障可持续的医院运行新机制取得新进展。2021年我国已迈入"十四五"时期,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将步入全面落实阶段。针对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目前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存在的问题,作者从改革管理体制以推进医院治理体系现代化、营造良好政策环境以促进医院管理科学规范、深化内部管理制度改革以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3个方面提出有关路径,包括依据医院章程建立内部治理体系、推动人事编制改革创新、提高医院应急管理能力、重建临床医生能力评价体系、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建设等,为"十四五"期间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实施提供参考。

  • 标签: 组织和管理 "十四五"规划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医院章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公众电话指导心肺复苏(T-CPR)的实施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我国开展电话指导心肺复苏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20名社会公众进行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总结、归纳出主题。结果归纳出两大主题,即公众实施T-CPR的意愿和实施T-CPR的影响因素,其中影响因素包括公众自身因素(急救意识淡薄、急救技能不佳)、患者因素(心搏骤停原因、患者与目击者的关系、患者年龄)、社会舆论压力、指导方式4个亚主题。结论目前我国社会公众的T-CPR实施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急需完善相关法律政策与指导标准,并大力普及和推广T-CPR。

  • 标签: 公众 电话指导心肺复苏 实施意愿 影响因素 定性研究
  • 简介:目的:探究护士分层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9年3月至12月收治的100例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随机平均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包含患者50例。对于对照组的患者,医院将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手段,对于实验组的患者,医院将采取护士分层管理手段。在护理过程中,相关护理人员需要调查统计在不同护理管理模式下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最后再对这两组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对照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两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0%,数据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分层管理技术应用于产科护理管理中能够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显著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鉴于此,该项技术应当在产科护理管理中得到广泛推行。探析产科护理管理中实施护士分层管理的应用研究

  • 标签: 护士分层管理;产科;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老年新鲜骨折患者对围手术期处理措施实施的依从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1月进入到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ERAS围手术期处理流程数据库的四肢新鲜骨折患者资料。筛选年龄≥65岁的患者为观察组,然后按照性别、骨折类型和住院时间时段通过1∶1匹配年龄<65岁的患者得到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对14条ERAS核心围手术期处理措施实施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患者纳入研究,两组患者性别、骨折类型完全匹配。观察组中62.1%(41/66)的患者合并其他疾病,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7%(11/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对14条ERAS核心围手术期处理措施的依从率均为78.6(71.4,8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术后尽早恢复经口饮食观察组患者依从率(80.3%,53/66)较对照组(92.4%,61/66)低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13条处理措施两组间依从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AS围手术期处理措施在老年新鲜骨折患者中实施良好,可以获得与非老年患者差不多的依从率。

  • 标签: 病人依从 骨折 老年人 加速康复外科
  • 简介:摘要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其解剖部位及生物学行为的特殊性,AEG的治疗仍存在诸多争议。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淋巴结清扫范围、食管切缘和胃切除范围、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选择等方面。微创时代的来临,将SiewertⅡ型AEG的诊疗带入了一个逐步完善和规范的阶段,我国亦通过多中心试验(CLASS-10等)在积极探索微创外科在AEG治疗中的价值。相信在多项临床研究、基础实验研究以及大型前瞻性临床研究积极开展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以及新技术的创新应用,可为患者带来更大的生存获益。

  • 标签: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Siewert Ⅱ型 外科手术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循证临床实践是遵循证据的医学临床实践。加强循证临床实践的教学,有助于医学生充分了解并掌握循证医学融入临床实践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为其日后开展临床工作奠定扎实基础。本文以北京大学医学部针对五年制和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见习阶段开设的循证临床实践课程为例,阐述了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通过循证临床实践课程考核和师生座谈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表明,94.3%(1 522/1 614)的学生成绩为优良,学生对课程内容印象深刻,课程得到了学生认可。循证临床实践课程教学将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紧密融合,有利于循证医学知识在临床见习中的有效应用,为临床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循证医学 循证临床实践 课程 本科生 见习
  • 简介:摘要目的开展基于共情体验的疼痛医学教学方式的实施与效果评价。方法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选择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疼痛医学科轮转的48名住院医师和进修医师(以下将两者简称为学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名学员。试验组学员采用共情体验教学方式,对照组学员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员进行理论考试,采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进行共情能力测试,并收集学员的教学满意度评价。采用t检验对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学员理论考试成绩[(95.1±3.4)分]高于对照组学员[(89.0±4.1)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学员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学员[如观点采择(16.2±2.2)分比(14.3±2.8)分、想象力(20.5±2.3)分比(17.8±2.9)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学员的教学满意度评价各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学员[如学习兴趣激发(94.8±4.1)分比(87.0±5.0)分、临床思维能力(93.3±3.6)分比(83.1±5.3)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基于共情体验的疼痛医学方法的应用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员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教学满意度,增强学员共情能力。

  • 标签: 共情 体验 疼痛医学 教学方式 住院医师 进修医师
  • 简介:摘要全科医生胜任力是保障高质量基层医疗服务的前提,全科临床诊疗思维培养是实现全科医生胜任力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基于全科医生胜任力,设计实施了包含核心模块、案例模块、实践模块三大模块的全科临床诊疗思维课程,以病史采集、慢病管理、接诊实践与病历书写等为具体培训内容,涵盖了世界家庭医生组织全科医生胜任力6大核心要素和12项基本特征。经过为期4月的课程培训,52名全科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中的病史采集等成绩均明显提高[(68.41±14.69)分比(62.77±14.50)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胜任力的全科临床诊疗思维课程培训具有良好的成效,可以进一步推广实施

  • 标签: 全科医学 胜任力 临床思维 课程 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