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腹腔积液患者中引流效果。方法在B超引导下定位,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穿刺针穿刺置管,外接引流袋。结果24例患者经中心静脉置管引流后取得良好效果。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胸腹腔积液引流创伤小,引流效果好。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胸腹腔积液 引流效果
  • 简介:目的总结中心静脉置管(CVT)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探讨导管合理留置时间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九年间我院血液净化中心对783例急、慢性肾衰患者,穿刺股静脉、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三个部位CVT共806例次,其中股静脉192,锁骨下静脉263,颈内静脉351例次.结果导管留置时间:股静脉3~45(18.7±12.2)天;锁骨下静脉14~171(43.9±27.8)天;颈内静脉16~92(43.6±22.1)天.CVT并发症发生率为12.7%,常见的有感染(4.7%),血流不畅(3.2%),出血(2.0%),局部血肿(1.5%),深静脉血栓形成(1.2%).结论血透应用CVT有快捷、方便、安全的优点,导管留置时间:锁骨下和颈内静脉无显著性差异,但比股静脉明显延长.并发症的发生率股静脉最高,其次为锁骨下和颈内静脉.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插入术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良好的血管通路是尿毒症患者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维持生存的生命通道,是血液净化完成的必要前提。对于动静脉内瘘尚未成熟、肾移植前以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过渡、生命期有限、心功能差、血管条件差的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成为重要的及最佳的血管通路,在CRF患者中被广泛应用。近年来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bloodstreaminfections,CRBSI)发病率逐年增加,对CRBSI认识不足、诊断困难、抗菌药物选择错误及已出现耐药的现状都是临床工作中面临的困难。故本文围绕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诊断、病原菌特点、治疗加以综述。

  • 标签: 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导管 感染 耐药性
  • 简介:肺动静脉瘘(arteriovenousfistula,AVF)指肺动脉与肺静脉问存在异常交通,造成右向左分流、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临床罕见.发病率为0.02‰~0.03‰,患者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死亡率达11%l一“。我院于2001年6月-2011年8月对7例肺AVF患者实施介入治疗,观报道如下。

  • 标签: 动静脉瘘 介入治疗
  • 简介:外科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常需留置多种导管,护理时常需反复牵拉导管以正确辨别。若护理不当可致导管脱落、判断错误而引起操作差错而影响患者康复。2013年1月至3月我院护理部自行设计导管彩色防水标识签,并应用于临床,现报告如下。1标识的设计护理部根据各科室在导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对临床危重患者的置管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根据患者病情及置管情况统一设计标识,能充分表达识别对象相关重要信息。

  • 标签: 彩色防水标识签 导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泌尿外科中双J导管的放置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于24例泌尿系的患者放置双J管的位置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探讨分析,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双J导管放置位置分析和处理研究讨论。结果有7例患者的双J导管上段不位于肾盂,8例患者的双J导管的下段没有在膀胱中,通过膀胱镜(3例)、输尿管镜(2例)取出双J导管或重新置管(4例);有4例双J导管的下段放置于尿道中,男性(3例)患者被发现后立即进行膀胱镜下的重新逆行放置导管成功,女性(3例)用血管钳管进行推回膀胱当中;双J导管输尿管中发生折曲3例,拔除(3例)或是重新置管(3例);4例因结石梗阻,双J导管置于了输尿管的下段,进行输尿管镜的碎石并且置管成功。结论双J导管放置位置要正确,否则要拔管或重新置管进行解决。正确的置管能够减少并发症发生,要合理处理发生并发症,降低其不良影响。

  • 标签: 泌尿外科 放置双J 导管 临床分析探讨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导管相关感染(CRD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指导临床合理使用留置针。方法对我院部分科室送检的138例导管培养标本的病原菌进行分析。结果在138例标本中,共分离出13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阳性菌86株、阴性菌12株及真菌1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肠球菌和绿脓杆菌分别在导管留置针培养阳性样本中占15.9%、9.1%、6.82%、3.03%。CRI与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操作部位及细菌定植部位有相关性(P〈0.05)。结论CRI的主要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长时间放置导管、反复插管及插管的不同部位是导致CRI的潜在危险因素。预防重点是避免导管腔内外的污染。

  • 标签: 导管相关感染 病原菌 感染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漂浮导管术中的有效护理方法及实践经验。方法本研究中以我院在2008年6月1月至2014年6月1日期间行漂浮导管术的86例危重患者为调查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即A组与B组。A组患者在漂浮导管术过程中进行常规护理,B组患者则进行细微护理,护理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变化,进而评价两种护理方法的护理价值。结果两组行漂浮导管术患者在护理前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之间比较时无明显差异,A、B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低于护理前,且B组经细微护理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程度优于A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细微护理在漂浮导管术中应用时可明显改善危重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而改善病情促进患者的病情好转。

  • 标签: 漂浮导管术 护理方法 细微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儿童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拟行儿童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是保证儿童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利于减少并发症,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 标签: 动脉导管未闭 儿童 介入治疗护理
  • 简介:佛山特种医用导管有限责任公司地处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公司成立于1994年3月,是由留美博士后归国创办的国内第一家集科、工、贸于一体的专业导管企业,也是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和佛山市16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之一。

  • 标签: 医用导管 佛山市 公司简介 责任 高新技术企业 珠江三角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血液透析中留置股静脉导管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于我院实施血液透析治疗的5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患者均实施全麻下经皮插入Y型双腔股静脉导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29)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29)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加以对比。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更低(P<0.05)。结论:将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血液透析中留置股静脉导管治疗的价值较高,可避免不良事件发生,对确保留置股静脉导管治疗的安全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大力推广并加以应用。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小儿血液透析 留置股静脉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 围绕舒适护理在介入导管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我院心病科于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收治100例患者,将其作为研究主体,进行随机分组后,一组50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一组50例,应用舒适护理(观察组)。详细分析和记录各组患者护理情况。结果 从不良反应情况分析,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从护理满意度情况分析,观察组总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心病科患者在护理中选用舒适护理模式,有效减少并发症情况发生,提高护理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回归正常生活,故在临床中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舒适护理 介入导管科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护理效果。方法 样本为我院2020一整年收录的56例胸腔积液患者,总结护理效果。结果 最终检验护理结果符合预期。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引流治疗 胸腔积液 护理策略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导管介入治疗的护理配合效果。方法 选择70例PCI急诊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4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采取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都是100%,没有明显差异(P>0.05)。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显著(P

  • 标签: 导管室护士 急诊 PCI 手术 护理满意度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的方式在降低介入导管室感染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入住我院的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的病人使用传统的护理方式进行,观察组的病人在传统的护理方式上增加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的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感染率以及用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介入治疗后感染人数为6例,感染率为1.2%;对照组患者介入治疗后感染人数为23例,感染率为4.6%;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质量护理改进的方式可以显著的减少介入导管室的感染程度,增加病人的用药依从性和满意度,降低病人的感染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 介入导管室 感染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PICC导管感染的回顾性护理分析。 方法:选取武汉市黄陂区横店中心卫生院2019年5月--2021年5月进行PICC置管治疗的患者78例,由随机电脑抽选法分组,对照组39例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39例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PICC导管感染发生率。 结果:护理后,试验组患者PICC导管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护理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护理干预 PICC导管感染 回顾性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应用在外科导管护理中的价值。方法:于我院外科置管的70例患者为参考目标,以随机投掷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应用循证护理、常规护理等方法,记录两组患者护理数据,方便后续展开分析和讨论。结果:研究组护理后,其焦虑和抑郁评分则显著降低,(P

  • 标签: 循证护理 导管护理 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