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影响护理专业男生实习积极性的原因,探讨提高护理专业男生实习积极性的方法。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011年在某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33名本科护理专业男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专业男生实习积极性影响因素的总得分为(2.83±0.54)分。排在前5位的影响因素分别是:医生的态度与评论、女性患者部分治疗拒绝男生执行、专业思想不稳定、职业价值观不强及心理压力;排在后5位的分别是:教师自信心不足、教师关心学生不够、护理操作不同、带教方式单一、带教教师学历低。结论各级护理管理者及临床带教教师须重视影响护理专业男生实习积极性的因素,针对主要影响因素实施相应的措施。

  • 标签: 教育 护理 学生 护理 临床实习 男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部位选择对实习生采集动脉血的影响分析方法:从2022年7月到2023年4月,共纳入40例采集动脉血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20例选择桡动脉,20例选择足背动脉,对比采血动脉血成功率。结果:选择桡动脉采集动脉血成功率高(p<0.05)。结论:部位选择对实习生采集动脉血成功率影响明显。

  • 标签: 采集动脉血 实习生 部位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层次个性化带教在综合ICU的应用体会。方法通过入科时的评估,明确不同层次的带教要求,制定个性化、可行性的带教方案,明确带教目标,安排合适的老师一对一的跟班带教。出科时进行理论操作考试考核及双向评价。结论分层次个性化带教让学生能更好的完成实习任务,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 标签: 个性化教学 ICU护理学生实习 应用 
  • 简介:目的调查护理实习生的职业防护教育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探讨有效的培训方法。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枣庄市8所教学医院的302名护理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院校和教学医院的职业防护教育均存在缺陷,护理实习生在学校接受的职业防护教育欠缺,教学医院的培训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结论为维护护理实习生的职业安全,护理院校应全面开设系统有效的职业防护教育,教学医院的职业防护培训模式须规范化。

  • 标签: 学生 护理 临床实习 职业防护
  • 简介:[目的]观察模拟教学法应用于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的效果。[方法]将87名实习的本科护生按照来医院实习的时间分为观察组(44名)和对照组(43名),观察组使用情景模拟法训练护生的职业防护能力,而对照组采用传统法带教,干预前后对实习护生的职业防护能力进行问卷调查和案例考核。[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护生职业防护能力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景模拟法对提高实习护生的职业防护能力具有较好效果,是对实习护生进行职业防护临床教育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

  • 标签: 模拟教学法 实习护生 职业防护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在 肿瘤消化内科护理实习生带教管理中采用 PDCA 循环管理,研究其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2017 年 7 月 -2019 年 9 月到医院肿瘤消化内科实习实习生,共计 80 人,按照来院实习时间的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 人。观察组实习生全部采用 PDCA 循环管理,对照组的实习生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 结果: 在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成绩优秀( P<0.05 );对带教老师的评价中,观察组比对照组的满意度更高( P<0.05 )。 结论: 在肿瘤消化内科护理实习生的带教管理中,采用 PDCA 循环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实习生的各项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带教老师的责任意识,可推广应用。

  • 标签: 肿瘤消化内科 护理实习生 带教管理 PDCA 循环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安全教育对减少学生在实习中发生护理差错的作用。方法将2009~2010年学生和2007~2008年学生作为研究对象,2009~2010年学生为观察组,2007~2008年学生为对照组。在实习过程中,对观察组学生采用增加法律法规安全教育的措施,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育形式。实习结束后,护理部对科室带教教师和护士长上报的学生实习差错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学生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从管理细节出发,重视对学生的护理安全教育,可有效降低学生差错的发生。

  • 标签: 学生 护理 临床实习 医疗差错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在 肿瘤消化内科护理实习生带教管理中采用 PDCA 循环管理,研究其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2017 年 7 月 -2019 年 9 月到医院肿瘤消化内科实习实习生,共计 80 人,按照来院实习时间的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 人。观察组实习生全部采用 PDCA 循环管理,对照组的实习生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 结果: 在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成绩优秀( P<0.05 );对带教老师的评价中,观察组比对照组的满意度更高( P<0.05 )。 结论: 在肿瘤消化内科护理实习生的带教管理中,采用 PDCA 循环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实习生的各项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带教老师的责任意识,可推广应用。

  • 标签: 肿瘤消化内科 护理实习生 带教管理 PDCA 循环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新时代护理专业实习生手术室带教的新模式、新方法,从而提高手术室护生的带教质量。方法 将 484位手术室实习护生按实习时间进程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带教,研究组采用“总带教指导下的自主 -情境模拟教学”带教的教学模式,分析比较两组护生出科理论考试及操作考试成绩,对比两种教学模式对手术室正常工作的影响。结果 实习生学习的积极性普遍提高,出科理论考试及操作考核成绩整体大幅提升( P<0.05),且有助于手术室整体工作的开展。结论 “总带教指导下的自主创建微课程情境模拟教学”带教模式值得总结推广。

  • 标签: 手术室护生 自主 微课程 情景模拟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护管实习生在综合性医院带教方法进行探讨分析,促使综合性医院提高带教能力,合理有效地培养医院的后备人才,推动医院长远发展。方法 研究对象从2017年9月~2019年6月间我院护理专业的实习生中随机选取,以2017年9月~2018年6月我院护理专业的20名护管实习生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带教方法;以2018年9月~2019年6月我院护理专业的20名护管实习生为观察组,实施多项安排相结合的多元带教方法。观察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护管实习生在接受带教后的各项指标(护管知识、实践能力、满意度及反馈)是否出现较大差异。结果 实施多元带教方法的观察组护理管理实习生的理论知识平均评分、实践能力平均评分、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常规带教方法的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医院中,对护管实习生实施多元带教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护管实习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且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较高,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管实习生 综合性医院 带教方法
  • 简介:随着高等护理专业的快速发展,实习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学院和医院管理者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注重对实习生实施综合素质培训和管理是当前医院护理管理者的任务之一。由于儿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对实习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往往较高。实习生上岗前后面临的工作及心理压力较其他科室大,容易引起精神紧张和退却心理,影响护理工作质量。

  • 标签: 综合素质培养 实习生 护理程序 儿科 护理工作质量 医院管理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实习带教中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方式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儿科实习学生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学生应用优质带教模式,对照组学生应用常规带教模式,对比两组学生考核成就。结果:观察组学生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实习带教中选择优质带教模式,有利于提升实习生的综合能力与考核成绩,帮助更好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儿科实习中应当重视带教模式的优化与改良,不断提升带教质量。

  • 标签: 儿科实习带教 临床思维能力 培养
  • 简介:目的了解护理本科实习生的职业价值观现状。方法采用职业价值观量表和一般资料问卷对200名护理专业本科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本科实习生职业价值观总分(3.74±0.89)分。女生、生源地为农村、护理专业是第一志愿、班干部的职业价值观得分高于其他学生(P〈0.05)。结论护理专业本科实习生职业价值观呈现中等水平,不同情况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有差异,学校和医院应对学生进行相应教育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价值观。

  • 标签: 教育 护理 学士 临床实习 问卷调查 职业价值观
  • 简介:目的探讨专项技能培训模式在护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某医院2011年全日制大专实习护生118人设为对照组,采取传统带教模式,将2012年同校同层次护生120人设为观察组,采取专项技能培训模式,分别于实习结束前集中考核及发放满意度问卷.结果观察组护生操作成绩、理论成绩、沟通能力得分及对实习带教模式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对观察组护生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专项技能培训模式可提高护生临床实践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和临床护理教学水平.

  • 标签: 专项技能培训 护生 临床实习
  • 简介:目的了解护生在实习早期的需求,并及时进行信息反馈,以缩短教学双方的认知差距,为进行临床护理教学和改革提供依据.方法在实习早期,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76名护生、87名带教老师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7个方面(共35个项目).结果实习早期,护生的需求是全方位的,她们不但追求获取知识,更追求爱与归属、尊重及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带教老师与护生对需求认知程度有很大部分是相近的;但在实现个人价值,组织各种文体活动,对学科新进展、先进医疗仪器的注重程度及带教老师的资历认知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经统计学分析,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习早期,护生的需求不但追求获取知识,更追求爱与归属、尊重及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作为临床带教老师,要充分重视护生的需求,在带教过程中对护生耐心指导,以自己丰富的学识、认真负责的精神、关心体贴的态度去教育、感染护生,使护生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得到爱护、尊重和理解,满足护生的需求.

  • 标签: 实习早期 护理教学 护生 需求 认知 调查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专业学生实习期间的差错取向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应用Rybowiak等编制、由郭维维等翻译的中文版差错取向问卷,对福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护理专业328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专业实习学生差错取向的得分为(2.93±0.52)分,经成组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男生的风险承受能力高于女生(P<0.05);农村生源的实习生相较于非农村者更善于进行差错沟通(P<0.05);而不同学历实习学生的差错取向中有5个维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尽快建立实习生无惩罚性护理差错管理制度,以引导实习生差错学习、差错思考,增强学生应对差错的信心.

  • 标签: 学生 护理 临床实习 医疗差错
  • 简介:目的调查护理专业实习学生在实习开始前、实习中期、实习后期职业认同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加强不同实习阶段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职业认同感调查问卷及一般资料问卷,对某三级甲等医院199名护理专业实习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在实习开始前、实习中期、实习后期职业认同总分分别为(71.16±7.18)分、(72.54±7.14)分、(69.00±9.95)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实习前学生自愿选择护理工作、自愿学习护理专业、毕业后会从事护理工作可解释总变异的20.3%;实习中期学生自愿学习护理专业、毕业后会从事护理工作可解释总变异的26.6%;实习后期学生学历、自愿学习护理专业、自愿选择护理工作、毕业后会从事护理工作可解释总变异的39.9%。结论护理专业实习学生不同实习阶段其职业认同感不同,整体处于中等水平。提示临床教育者在实习各阶段均应加强对实习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不断提高其职业认同感水平。

  • 标签: 临床实习 教育 护理 专业认同
  • 简介:【摘要】对实习生而言,临床实习是其积累经验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做好教学管理工作是人们研究的重点。分析医院实习生教学管理现状可知,目前医院实习生教学管理仍然存在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带教教师管理能力有待加强和实习生缺乏明确的实习目标等问题,这就需要医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建立健全实习管理制度和打造三位一体的实习生管理模式。

  • 标签: 医院 实习生 教学管理 问题 对策
  • 简介:为提高本科护生的临床毕业实习效果,实施自我授课。该方法对传统授课模式进行了改革,更加注重护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激发了护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宽了知识面,使其主动学习、沟通交流等多方面能力得以锻炼与提高,收到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 标签: 本科护生 毕业实习 自我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