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肋骨骨折复位内固定在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医院收治的200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胸腔镜肋骨骨折复位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胸腔疼痛、血气分析指标、肺通气功能。结果研究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镇痛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均P

  • 标签: 胸腔镜 肋骨骨折 复位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治疗胫骨干骨折患者中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与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到2022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100位胫骨干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参照组两组各50位。参照组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研究组采取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以及恢复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VAS评分与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通过不同的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研究组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参照组(P<0.05)。采取VAS评分与Lysholm评分来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治疗后,VAS评分研究组低于参照组,Lysholm评分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通过采取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加快愈合,对患者的膝关节能够有效地进行改善,从而缩短治疗时间。该方法值得广泛的应用。

  • 标签: 胫骨干骨折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 VAS评分 Lysholm评分
  • 简介:株洲市二医院 412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牙周炎合并Ⅲ度根分叉病变患者予以牙龈切除 +根向复位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旨在临床治疗工作开展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择我院 2018年 3月 -2019年 3月期间 90例慢性牙周炎合并Ⅲ度根分叉病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龈下刮治 +根面平整)与综合治疗组(牙龈切除 +根向复位),各 45例。比较两组患者牙周相关指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附着水平与角化龈宽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综合治疗组垂直探诊深度、菌斑指数以及牙龈出血指数均低于常规治疗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为 6.67%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的 2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牙龈切除 +根向复位在慢性牙周炎合并Ⅲ度根分叉病变患者治疗中可显著降低垂直探诊深度、菌斑指数以及牙龈出血指数,控制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慢性牙周炎 Ⅲ度根分叉病变 牙龈切除术 根向复位瓣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牙周炎合并Ⅲ度根分叉病变患者予以牙龈切除+根向复位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旨在临床治疗工作开展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90例慢性牙周炎合并Ⅲ度根分叉病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龈下刮治+根面平整)与综合治疗组(牙龈切除+根向复位),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牙周相关指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附着水平与角化龈宽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治疗组垂直探诊深度、菌斑指数以及牙龈出血指数均低于常规治疗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的2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龈切除+根向复位在慢性牙周炎合并Ⅲ度根分叉病变患者治疗中可显著降低垂直探诊深度、菌斑指数以及牙龈出血指数,控制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慢性牙周炎 Ⅲ度根分叉病变 牙龈切除术 根向复位瓣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传统复位内固定与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差异。方法 研究对象60例为四肢骨折患者,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A(n=30)、B(n=30)两组,分别给予传统复位内固定与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并进行治疗效果的组间对照分析,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月。结果 B组均较A组中出血量、手术时长及住院时间更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较传统复位内固定更具临床优势及安全性。

  • 标签: 传统复位内固定术 经皮微创内固定术 四肢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下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复位减压植骨的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于我院2019年6月-2020年12月行下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2组,参照组41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讨组41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着重分析其护理要点。结果 研讨组患者中B级、C级、D级例数均低于参照组,而E级例数高于参照组,P值<0.05,组间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下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脊髓功能,可推广。

  • 标签: 下颈椎骨折脱位 前路复位 减压植骨术 护理要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过程中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究。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接诊的60例并经过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利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60组患者手术时间在30~90min之间,平均手术时间为(50±8.2)min,手术切口大小在5~7cm之间,中出血量在45~100ml之间,住院时间11~15d,平均住院时间(13.2±1.2)d;此外,通过出院随访发现,所有患者在出院后5个月内均痊愈,愈合时间在12~18周,恢复期间均无深静脉血栓、髋内翻、褥疮等并发症发生;通过Harris评分发现,本组60例患者中,优33例,良22例,可5例,优良率为91.7%。结论在临床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手术方式的实施,具有着突出的手术时间短、切口小、操作简便等诸多优点,同时还具有着优异的治疗效果,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 股骨粗隆间骨折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下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复位减压植骨的护理要点。方法以我院2017年6月-2019年3月收治的76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均分2组,分别采用常规手术护理与综合护理干预,对其护理要点深入探究。结果研讨组颈椎功能恢复与住院的时间两项时间指标均较参照组有明显下降,P<0.05,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下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复位减压植骨的护理效果明显,有效保证围期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同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下颈椎骨折脱位 前路复位 减压植骨术 护理要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究切开复位内固定在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中应用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的考察对象为2020年5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80例,并随机进行分组,实施多枚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为常规组,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为实验组。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中部宽度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均优于常规组;实验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常规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在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中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式,其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中部宽度及生活质量改善得以有效的促进,且治疗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得以明显改善,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跟骨关节内骨折 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本论文旨在评估无缝隙护理模式在小儿外科骨折复位手术围期中的干预效果。研究样本包括100名小儿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无缝隙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则接受传统护理措施。结果显示,实验组在手术后出血量、感染率以及创口愈合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较低,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综上所述,无缝隙护理模式在小儿外科骨折复位手术围期中具有显著的干预效果,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应用。

  • 标签: 无缝隙护理模式 小儿外科 骨折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复位内固定治疗小儿JakobⅡ型肱骨外髁骨折(LHCFs)的效果。方法抽取洛阳正骨医院2017年4月至2020年5月诊治的79例JakobⅡ型LHCFs患儿,根据手术复位内固定式分为A组(41例)和B组(38例),其中A组给予超声引导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B组给予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比较两组患儿围期指标、复位效果、关节恢复评分和术后并发症情况,并比较末次随访时影像学各关节面角度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儿中透视次数比较,P>0.05;但A组患儿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以及骨折愈合时间低于B组(P<0.05);A组患儿复位优良率高于B组(P<0.05);术前两组患儿各项关节功能评分比较,P>0.05;术后A组患儿评分高于B组(P<0.05)。两组患儿髁干角(SCA)角度比较,P>0.05;但A组患儿Bauman角(BA)为64°~81°的发生率高于B组(P<0.05);两组患儿术后感染、骨折愈合延迟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比较,超声引导闭合复位内固定应用于JakobⅡ型LHCFs患儿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中出血量,促进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总体效果更佳。

  • 标签: 儿童 超声引导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 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 JakobⅡ型 肱骨外髁骨折
  • 简介:摘 要:目的 研究超声生物显微镜( UBM)在睫状体脱离复位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 累计在 2017年 4月到 2019年 4月期间抽取睫状体脱离的患者 80例,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进行分组,较早入院的 40例患者接受前方角镜检查并开展睫状体脱离复位治疗,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余下 40例患者为观察组,给予其 UBM检查联合睫状体脱离复位治疗,通过回顾患者相关治疗资料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局。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第一次手术成功率观察组具有显著优势( P<0.05)。结论 UBM应用到睫状体脱离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发现前房角镜不能发现小而窄的睫状体脱离,能够为手术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对于减少手术次数,提高一次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作用,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超声生物显微镜 睫状体脱离 复位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愈合效果的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7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对可能影响骨折愈合效果的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影响桡骨远端骨折愈合因素有年龄、AO分型、合并同侧其他骨折、术后开始锻炼时间。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骨折愈合效果与患者年龄、AO分型、合并同侧其他骨折、术后开始锻炼时间均有关系。

  • 标签: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桡骨远端骨折 愈合效果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57例已确诊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小切口置入PFNA固定治疗,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157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68.24±22.25)min,中出血量为(46.28±3.72)ml。治疗优的患者96例,良的患者42例,可的患者10例,差的患者9例;优良率为87.90%。结论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时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中出血量,被推广应用。

  • 标签: 闭合复位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 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行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对比手术前后患者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VAS评分以及Frankel分级。结果手术后患者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VAS评分以及Frankel分级均显著优于手术前,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实施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行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后路钉棒系统复位 内固定 胸腰椎压缩骨折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复位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600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复位治疗,并给予其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治疗护理后分析其效果。结果本次实验的这600例患者经过治疗护理后的3个月的随访,得出视网膜良好复位的有585例,总有效率为97.5%。结论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实施玻璃体联合视网膜复位治疗,并给予其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具有确切的效果,促进了患者视力的早日恢复,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护理方法,值得使用与推广。

  • 标签: 玻璃体切除 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在重症胸外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多发性肋骨骨折重症胸外伤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保守治疗,观察组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用药数量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3个月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疼痛评分、用药量及住院时间相对较低(P<0.05),差异明显;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观察组相对较低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多发肋骨骨针的重症胸外伤患者,与传统的保守治疗方式相比,运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疼痛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肋骨骨折 重症胸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切开复位内固对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17年6月~2018年10月,按照入院顺序进行分组,一组给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一组给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分别作为普通组和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足部功能优良率为96%(48例),比普通组的82%(41例)更高,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良好,可有效恢复患者足部功能,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切开复位内固术 跟骨关节内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跟骨骨折治疗中微创内固定与切开复位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34例)选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研究组(34例)选用微创内固定。结果对比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优良率更高,研究组治疗后中失血量、切口长度及手术时间更优(P<0.05)。结论跟骨骨折治疗中微创内固定与切开复位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跟骨骨折 切开复位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