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治疗阑尾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阑尾炎患者按照11比例分为实验1组(n=40,给予传统阑尾切除治疗)和实验2组(n=40,给予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2组术后切口感染率和瘢痕遗留率均显著低于实验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2组各项手术指标均显著优于实验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口阑尾炎切除治疗阑尾炎疗效确切,安全方便,可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疗效评估 阑尾炎 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前给予米非司酮预处理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6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奇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术前米非司酮预处理,即术前3个月,患者每天口服米非司酮12.5mg。对比分析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预处理前后和对照组术前子宫肌瘤的直径变化,手术情况(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预处理后子宫肌瘤直径小于预处理前,且小于对照组术前(p<0.05),观察组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中输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前给予米非司酮预处理可减少中出血量、缩小子宫肌瘤直径大小、改善贫血、缩短手术时间,对肝功能、肾功能的影响不明显,值得在临床应用。

  • 标签: 腹腔镜,米非司酮,子宫肌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胰腺癌根治期,舒适及中医情志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实施手术病患66例,依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联合组,每组均为33例。对常规组病患实行常规护理,对联合组病患应用舒适及中医情志护理措施。结果联合组病患的护理效果明显比常规组好,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施胰腺癌根治病患的围期,对其实施舒适及中医情志护理措施,可帮助增强病患身体舒适度,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舒适护理 中医情志护理 胰腺癌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5)10-0210-01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干预在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采取数字随机法将我院收知的48例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各24例,分别给予其常规门诊随访与延续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术后半年甲组患者对抗凝知识熟悉率与抗凝治疗依从性分别为37.5%、58.33%,而乙组则分别为83.33%、83.33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给予其延续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对抗凝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抗凝治疗依从性,效果显著。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延续护理 抗凝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旷置在髋关节感染二期翻修中的应用。方法对2011年10月至2015年3月13例14髋关节感染病例进行抗生素骨水泥旷置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男7例,女6例,平均年龄58.4岁(32~78岁);一期手术彻底清创,有假体或内植物者予以取出,0.50%碘伏浸泡,然后植入含高浓度万古霉素和庆大霉素的骨水泥占位器,术后静脉滴注敏感抗生素2周,感染控制后二期再植入翻修假体。结果术后随访时间平均32个月(2~42个月),经一期病灶清理,假体或异物取出、抗生素骨水泥旷置,二期假体再植入取得成功,无感染复发。1例因占位器脱位行二次旷置,1例因占位器脱位、感染控制不佳行二次清创旷置;3例占位器断裂,占30.7%;术后感染控制率92.3%。Harris评分由一期手术前的39分提高至二期翻修术前63分。结论应用抗生素骨水泥旷置可有效控制髋关节感染;彻底清创、碘伏浸泡冲洗是消除感染的重要环节;抗生素骨水泥旷置推荐使用关节型占位器,有助于改善二次翻修关节功能的恢复。个性化制作占位器,采用一些改良的制作技术可以减少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过渡期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髋关节 感染 占位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双管微创穿刺引流治疗大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大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管穿刺引流治疗,观察组采用双管穿刺引流治疗,对比两组术后血肿清除率、引流时间、注入尿激酶次数、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率、引流时间、注入尿激酶次数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ADL分级中Ⅲ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双管微创穿刺引流治疗大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可有效提高血肿清除率,缩短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且颅内感染率低,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双管微创穿刺引流术 大量基底节区 高血压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到2013年4月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实验组接受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治疗胆囊结石,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率。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略长于对照组,并发症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大,统计学不具有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术后康复快。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腹腔镜 胆道镜 保胆取石 胆囊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外科手术围期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60例,在患者知情的情况下,随机的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运用人性化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在住院时间与护理质量评分上,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焦虑程度评分上差异不显著(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6.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6.7%(P<0.05)。结论手术室外科手术围期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能加快患者康复,并且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外科手术 人性化护理 围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经皮椎体成型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疗效分析。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式,治疗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型(PVP),对比两组患者的椎体高度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评分、抑郁评分以及生活能力评分结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抑郁评分以及生活能力评分三项指标结果分别是(26.08±3.22)分、(25.99±5.12)分以及(1.18±0.22)分,和对照组的疼痛评分、抑郁评分以及生活能力评分三项指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型术后,手术成功开展,有效缓解了患者术后的疼痛情况,改善其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型术(PVP) 老年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指导耳鼻喉科护士对慢性泪囊炎患者的整体护理,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护理理念。方法通过一例双侧同期鼻腔泪囊吻合患者术前术后及出院指导过程的追踪及结合耳鼻喉科的护理常规。结果3年内新护士对慢性泪囊炎病人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措施有了基本的认识,90%的护士可以以点带面的对这类疾病认识加深。提高了我科护士对慢性泪囊炎手术患者的护理水平。

  • 标签: 鼻内窥镜 泪囊鼻腔吻合术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护理。方法对我科3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人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病人的护理,康复锻炼的护理进行总结。结果32例均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做好人工股骨头置换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护理得当能促进人工股骨头置换病人早日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介入治疗中发生急性低血压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抽选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50例,实施介入手术,观察急性低血压发生情况,分析临床处理方法和效果。结果150例患者中发生急性低血压6例,占比4.0%。患者经对症治疗处理后症状缓解、心率恢复正常。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过程中,急性低血压的发生率较低,但具有发病急、进展快、危险性高的特点,要求医护人员及时发现、积极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心血管病 介入治疗 急性低血压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治疗的手术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01年10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36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等两个组别,各组患者均180例,临床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传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治疗,观察对比两种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导管留置时间与住院时间等均较对照组短(P<0.05),多项数据比较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术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22%,与对照组患者的9.44%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症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治疗,可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并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前列腺增生症 经尿道 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检测HLA-B27在临床上诊断强直性脊柱炎(AS)的价值。方去采用流式细胞对75例确诊为AS患者(AS组)、95例疑为AS患者(非AS组)和45例健康体佥者(对照组)外周血进行HLA-B27表达的检测。结果AS组HLA-B27荧光强度和阳性率明显高于怍AS组和健康对照组[158.0±24.0比94.8±30.5和89.1±18.9、93.33%(70/75)比5.26%(5/95)和1.44%(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LA-B27检测在诊断AS的敏感度为93.3%(70,75),特辛度为94.7%(90/95),诊断正确率为94.1%(160/170)。结论HLA-B27与AS高度相关,流式细胞忙检测HLA-B27在AS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脊柱炎 强直性 流式细胞术 HLA-B27抗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侧内直肌后徙与双侧内直肌后徙治疗儿童集合过强型内斜视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到2012年1月我院手术治疗的68例儿童集合过强型内斜视患者,运用X2检验对两组手术后正位率、欠矫率和过矫率做比较,运用T检验对术前看近与看远斜视度N-D,以及N-D差值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正位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内直肌后徙组的欠矫率、过矫率比双侧内直肌后徙组的高(P<0.05),其看近斜视度、看远斜视度、N-D变化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内直肌后徙患者的N-D高于双侧内直肌后徙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内直肌后徙与双侧内直肌后徙治疗儿童中、大多数集合过强型内斜视的疗效一样,单侧内直肌后徙和双侧内直肌后徙都可以降低集合过强型内斜视儿童患者与看远视度的相差值。

  • 标签: 单侧与双侧内直肌后徙术 儿童 过强型内斜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时使用关节镜下清理联合术后全程康复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共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关节镜下清理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术后全程康复疗法,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McGill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关节镜下清理联合术后全程康复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膝关节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膝关节的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关节镜 清理术 全程康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5)08-0026-01
  • 简介: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式与开放式行二野淋巴结清扫对食管癌手术切除患者近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行食管癌切除二野淋巴结清扫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分别采用开放式和胸腹腔镜联合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再次手术率、转送重症监护病房(ICU)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210.33±30.71)ml比(254.59±35.28)ml、(8.45±1.52)d比(11.61±2.0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胸部淋巴结清扫数目显著多于对照组[(17.20±4.06)个比(10.44±2.65)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再次手术率和转送ICU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声音嘶哑和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和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7.33%(13/75)比30.67%(23/75)、2.67%(2/75)比14.67%(1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式行食管癌切除二野淋巴结清扫可有效减少中创伤,加快术后康复进程,提高淋巴结清扫效果,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疗效优于开放式。

  • 标签: 胸腔镜 腹腔镜 食管肿瘤 淋巴结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闭角型青光眼病患采用超声乳化吸出以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临床护理方法和实际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医院接受治疗的闭角型青光眼病患50例,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普通看护,护理组接受围手术期护理,观察两组病患眼压、视力变化情况对比,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概率。结果护理组取得了96%的满意概率高于对照组的72%,护理组病患眼压和视力变化情况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闭角型青光眼病患采用超声乳化吸出以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实施围手术期的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提高病患眼睛视力的恢复功能,基层医院应普及。

  • 标签: 闭角型青光眼 超声乳化吸出 人工晶体植入 围手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