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踝关节骨折脱位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分析其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06月-2011年06月于我院就诊的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56例,手术治疗37例,非手术治疗19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手术组37例中,优28例,良6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为91.89%;非手术组19例中,优9例,良7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为84.21%。结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临床治疗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宜的方法治疗。

  • 标签: 踝关节 骨折 脱位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踝关节术后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50例踝关节骨折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给予对照组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的患者采取全面性的护理措施,护理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为9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踝关节骨折 全面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优化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临床护理措施,分析科学护理措施对术后恢复的促进程度,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来我院就医的80例踝关节骨折行手术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疼痛护理、心理护理、康复锻炼等方面采取系统性的优化对策,经观察发现此80例患者疼痛总缓解率、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等数据均优于我院以往踝关节骨折行手术患者的数据。

  • 标签: 踝关节骨折 疼痛护理 心理护理 康复锻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踝关节骨折内固定术后康复治疗的方法。方法:将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接受的60例踝关节骨折病人作为此次的重点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式的分类方法,把这60例病人分成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即30人/组。在对住院病患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向实验组病患施加实验干预,采用术后康复治疗,另30例对照组的病人,不实施其他干预,实行常规治疗。对比了2组病人患肢周径差异、疼痛缓解率以及治疗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踝关节骨折病人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周径差明显更低,NRS疼痛评分更低,同时对我院的治疗服务满意率也更高(P

  • 标签: 术后康复辅助治疗 踝关节骨折内固定术 康复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后踝患者34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93.6±31.5)mL、(7.2±1.9)周、(14.7±5.1)周;对照组分别为(162.7±38.9)mL、(11.2±2.7)周、(20.2±5.8)周;P<0.05。观察组优12例、良3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8.24%;对照组优5例、良7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70.59%;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踝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闭合复位 踝骨骨折 经皮空心螺钉
  • 简介:摘要:目的 : 对 内外侧手术入路改良后在后踝治疗中的效果探讨 。方法: 对 31 例后踝患者 采用改良的后内外侧入 路治疗。结果:对于 本组患者进行 随访 9 到 15 个 月的随访, 所有患者的 骨折部位 平均在 12个月 内 愈合。根据Baid-Jackson评定,优良率 达到 89 .5 %。结论 : 改良的踝关节后内外侧手术入 路不仅能充分暴露踝关节骨折部位 ,而且能够 减少手术切口,手术效果明显。

  • 标签: 踩关节 骨折 改良后内侧入路 改良后外侧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后踝患者应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9年 1月 ~2019年 12月期间收治的后踝患者 78例 ,随机分成观察组 39例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 39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骨折愈合外踝疼痛 2.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30.77%( P<0.05)。观察组患者优良率 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优良率的 69.23%( P<0.05)。结论:后踝应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的效果确切 ,骨折愈合快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后踝骨折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 骨折愈合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对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内侧延伸型后踝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骨科足踝外科收治的内侧延伸型后踝患者共计90例纳入研究课题,并按照收治的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两个组别,常规组45例和讨论组45例。常规组在治疗过程中行常规后外侧入路手术,讨论组在治疗过程中行后内侧入路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并比较其踝关节功能的恢复程度。结果:经过6个月的术后随访,讨论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统计学意义存在组间差异,P<0.05。结论:与常规后外侧入路手术相比,采用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内侧延伸型后踝具有确切的疗效,同时还能帮助患者恢复踝关节功能,值得积极应用或推广。

  • 标签: 后内侧入路 手术治疗 内侧延伸 后踝骨折 临床疗效 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跟腱旁后内侧入路治疗HaraguchiⅡ型后踝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40例HaraguchiⅡ型后踝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后内侧入路,实验组患者采取跟腱旁后内侧入路,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优良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0.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AOFAS踝-后足和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腱旁后内侧入路可以很好的暴露出骨折的部位,尤其适用在后踝复杂、关节塌陷严重的骨折患者,具有精确复位及可靠固定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跟腱旁后内侧入路 HaraguchiⅡ型后踝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踝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 方法 :对 100 例后踝后行切开复位固定治疗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手术疗效进行分析。 结果 :所有患者均痊愈, 2 例出现切口感染,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所有患者均恢复运动功能,但是有 7 例患者在负重行走训练后会出现关节疼痛。 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在后踝治疗中应用效果良好,应当依据患者实际骨折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从而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 标签: 切开复位 内固定 后踝骨折 手术方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9月收治的后踝骨折的患者70例,全部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固定治疗,并且在患者治疗后的6个月进行随访,同时进行X线检查,观察患者的临床恢复效果。结果97.1%的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恢复,并且在可以进行正常的行走活动。结论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踝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患者手术的伤口小,伤口愈合的快,对于后踝的功能恢复具有促进的作用,可以进行临床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 后踝骨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采取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踝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3月~2023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后踝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康复效果、优良率。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9.03±30.26)ml、(153.72±59.29)ml;骨痂形成时间分别为(6.91±2.53)周、(11.31±3.96)周;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5.12±7.35)周、(21.35±8.19)周,P<0.05。观察组优21例、良7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3.33%;对照组优13例、良8例、可6例、差3例,优良率为70.00%;P<0.05。

  • 标签: 闭合复位 内固定 后踝骨折
  • 简介:摘要胫腓骨远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踝关节脱位经过前期的牵引复位治疗,后期的有限切开复位植骨内(外)固定能明显降低严重骨折遗留的伤残程度,最大可能的恢复伤肢功能,是一种可靠实用的治疗方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后踝固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4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分别采取后踝固定及单纯外固定治疗。结果踝关节功能Phillips标准评定表明观察组患者手术疗效优49例,良好11例,一般4例,差9例;对照组患者手术疗效38例,良好8例,一般7例,差20例。观察组患者手术总有效率87.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2.6%(P<0.05)。结论后踝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手术效果显著好于单纯外固定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踝关节骨折 后踝固定 外固定 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合并胫腓骨下段骨折的护理预防。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到我院接受诊治的32例踝关节骨折合并胫腓骨下段骨折患者,并将其纳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32例踝关节骨折合并胫腓骨下段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实验组2组,各1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整体护理。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93.75%(非常满意11例,满意4例,一般1例,不满意0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75.00%(非常满意9例,满意3例,一般3例,不满意1例);实验组的术后VAS评分(1.87±0.89)分、止痛药物使用率12.50%(2/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术后VAS评分(4.35±1.23)分、止痛药物使用率43.75%(7/16),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有利于提高踝关节骨折合并胫腓骨下段骨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有利于缓解术后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踝关节骨折 胫腓骨下段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骨折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7月~2022年9月本院收治的7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试验组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对比术后结果。结果:1)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手术用时、住院天数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缩短,有统计学差异(P<0.05)。2)试验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2.78%vs13.89%),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3)术后2周和随访3个月患者的McGuire评分不断增高,其中试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踝关节骨折患者,闭合复位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能缩短恢复时间、进一步改善踝关节功能。

  • 标签: 踝关节骨折 内固定术 并发症 功能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