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头孢菌素临床药学服务对患者合理用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患者,共计120例,按就诊顺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单一对观察组实施临床药学服务,观察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不合理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分析得出,观察组服药依从性为相较于对照组显高,观察组不合理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患者接受头孢菌素临床药学服务,对患者合理用药安全性、用药依从性均显著提高,且不良反应大幅降低,临床实施价值显现,值得推广,建议提倡。

  • 标签: 头孢菌素类 临床药学服务 合理用药 临床意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主要是为了探讨中医治疗方案对皮炎湿疹皮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抽签法将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期间到我院进行医治的72例皮炎湿疹皮肤病患者分成两组,同时以研究组(36例,接受中医治疗方案)、常规组(36例,接受常规治疗)作为两个小组的名称,详细记录以下各组指标的数据并予以分析,分别为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等。结果:比较择取的72例患者的临床疗效:36例研究组较高(P<0.05);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临床症状评分较低(P<0.05)。结论:对皮炎湿疹皮肤病患者施以中医治疗方案,可对提升其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具有促进作用,临床应用十分显著。

  • 标签: 效果 中医治疗方案 皮炎湿疹类皮肤病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某医院在2021年期间门诊应用的二精神药物使用情况,重点判断二精神药品的临床用药效果及其合理性。方法:主要选择有限日计量和药品应用指数的分析方式,整合探讨某医院在2021年期间收到的110,876份二精神药物的处方。结果:医院门诊经常运用的二精神药品总共有16种,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劳拉西泮片、奥沙西泮片、佐匹克隆片等,三者排在这16种二精神药品用量的前三名。结论:目前医院门诊应用的二药品精神药品的应用具有合理性。

  • 标签: 医院门诊 二类精神药物品 用量趋势 药物利用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某医院在2021年期间门诊应用的二精神药物使用情况,重点判断二精神药品的临床用药效果及其合理性。方法:主要选择有限日计量和药品应用指数的分析方式,整合探讨某医院在2021年期间收到的110,876份二精神药物的处方。结果:医院门诊经常运用的二精神药品总共有16种,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劳拉西泮片、奥沙西泮片、佐匹克隆片等,三者排在这16种二精神药品用量的前三名。结论:目前医院门诊应用的二药品精神药品的应用具有合理性。

  • 标签: 医院门诊 二类精神药物品 用量趋势 药物利用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活血化瘀中成药合理配伍及合理用药分析。方法:实验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82份活血化瘀中成药处方进行调研,总结与探究活血化瘀中成药使用情况,同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结果:本次调研所纳入活血化瘀中成药物处方共计82份,其中三联用药共计59份,构成比为59/82(71.95%);二联用药共计11份,构成比为11/82(13.41%);单一用药共计12份,构成比为12/82(14.63%)。结论:在活血化瘀中成药使用中,应严格遵照合理配伍原则进行用药,能够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活血化瘀类中成药 合理配伍 合理用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孢菌素抗感染药物临床使用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用头孢菌素抗感染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病例。对患者不良反应种类,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用药进行分析。结果:头孢菌素抗感染药物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种类以胃肠道反应居多,比例为61.54%;变态反应次之,占24.62%。头孢菌素抗感染药物使用过程中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是没有进行药敏实验所致,其中64.62%;超剂量用药次之,占24.62%。使用头孢菌素抗感染药物发生不良反应前3位的药物是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及头孢唑林,其比例分别是33.85%,24.62%及23.08%。结论:头孢菌素抗感染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比例很高,在临床上需要强制进行药敏试验以提高用药师业务能力,积极推行不良反应上报制度,通过多种方式共同减少头孢菌素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保持临床疗效及用药质量。

  • 标签: 头孢菌素 抗感染 用药合理性
  • 简介: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血栓通胶囊中人参皂苷Rg1、Re、Rb1、Rd和三七皂苷R1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YMC-PackProC18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为流动相A,水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3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5℃。结果测得三七皂苷R1在50.10-501.00ng、人参皂苷Rg1在151.02-1510.20ng、人参皂苷Re在32.01-302.10ng、人参皂苷Rb1在102.23-1022.30ng、人参皂苷Rd在16.32-163.20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RSD均小于3%;平均加样收回率在95%-105%之间。结论该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血栓通胶囊的质量控制。

  • 标签: HPLC 复方血栓通胶囊 人参皂苷
  • 简介:目的评价羟基脲治疗白血病反应的用药合理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结合1例男性肺腺癌Ⅳ期合并白血病反应患者应用羟基脲降低白细胞,同时联合培美曲塞+卡铂化疗的治疗方案,从羟基脲药物剂量、用药疗程及化疗方案的选择等方面分析其用药合理性。结果经治疗后患者症状有缓解但随后出现Ⅳ度骨髓抑制,经药物及输血治疗后未见好转,其治疗过程中羟基脲的用量偏高,采用含卡铂两药联合方案,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骨髓抑制。结论羟基脲具有降低白细胞的作用,但是在治疗实体瘤合并白血病反应中的用法以及与化疗方案的联合方式都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更多临床数据的支持。

  • 标签: 羟基脲 肺腺癌 类白血病反应 合理性评价
  • 简介:胰高糖素样肽-1似物(GLP-1似物)利拉鲁肽是一种全新作用机制的降糖药物,具有降低体重、降低收缩压、改善胰岛细胞功能。本文对利拉鲁肽国内外近期文献进行分析,从其药理作用特点、临床研究、安全性和耐受性等方面阐述其研究进展。其长期应用疗效如何以及能否延缓糖尿病的进展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 标签: 胰高糖素样肽-1类似物 利拉鲁肽 进展 降糖药物
  •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冬虫夏草、虫草菌丝体及蛹虫草中的腺嘌呤、腺苷、虫草素的含量,为冬虫夏草及其代用品的质量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资生堂MG#Ⅱ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60+nm,流速1.0+mL·min^-1,外标法定量测定.结果:腺嘌呤、腺苷、虫草素分别在0.001239-0.3098:mg·mL^-1、0.001241-0.3102+mg·mL^-1、0.000813~0.2032+m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n=3)分别为97.9%、97.0%、95.8%.结论:本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通用性好,适用于冬虫夏草及其代用品中腺嘌呤、腺苷、虫草素的定量测定.

  • 标签: 冬虫夏草 腺嘌呤 腺苷 虫草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调查和评价某院Ⅰ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某院住院医生工作站,抽取2009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无感染迹象Ⅰ清洁手术出院病例,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种类、使用频率、联合用药、预防用药时间及用药费用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1例Ⅰ清洁手术患者中有418例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99.29%;药物使用频次前三位为:头孢地嗪钠、诺氟沙星和头孢唑啉钠;联合用药194例(46.41%);术前〈2h用药89例(21.14%);用药时间超过3d者267例,占63.42%。结论:某院Ⅰ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现象较为严重,应加大监管力度,预防和纠正不合理应用现象。

  • 标签: Ⅰ类清洁手术 抗菌药物 预防用药 围手术期
  • 简介:近三年来花药材不断飘逸出沁人的芳香,具有代表性的品种有金银花、菊花、玫瑰花、红花、款冬花、辛夷花、野菊花,西红花。以下是2010,--2013年5月部分品种价格变化对比表。

  • 标签: 花类药材 品种 药市 价格变化 野菊花 西红花
  • 简介:目的:了解医院抗感染药物用药现状及趋势,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金额排序法,对医院2003年~2006年抗感染药物消耗数据进行统计,综合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占药品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8.02%、30.08%、33.02%、34.14%;头孢菌素、青霉素在抗感染药的使用中占主导地位,青霉素等老药仍在使用。结论:医院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仍需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

  • 标签: 抗感染药物 头孢菌素 用药分析
  • 简介: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为提高中药学本科生教育教学的质量,克服中药学类专业实验教学q-仍然存在的部分问题,南京中医药大学提出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构建了中药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包含中药资源与鉴定、中药炮制与制药、中药质量评价和中药药效与安全性评价四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块。该体系的构建为中药学类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 标签: 中药学 虚拟仿真 实验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