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保胆取石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我院2011年—2012年间保胆取石病人实施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胃肠道准备、术前术后中药的运用,术后早期进食和活动等。结果保胆取石较LC更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及生存质量的改善。结论保胆取石既维持了胆囊正常的功能,又清除了结石对胆囊壁的长期不良刺激所引起的炎性反应,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风险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 标签: 微创 保胆取石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道探查术后患者的治疗方法及具体治疗效果的调查,分析其具体康复情况,总结出技术治疗的可行性并完善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10月 -2018年 12月期间收治的 90例需进行胆道探查的患者 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一期缝合组和 T管引流组两组,每组各 45例。一期缝合组行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 T管引流组行 T管引流,观察比较 2组患者的术后补液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平均带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通过对患者的临床治疗的观察和治疗效果的分析,采取技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少,康复速度较快。结论:技术在胆总管探查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明显,患者康复情况良好,应鼓励大范围推行。

  • 标签: 微创技术 胆总管探查术 应用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血肿清除治疗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00例患者应用YL一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穿刺抽吸,血肿液化及引流,治疗脑出血。结果100例患者中,高血压性脑出血9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2例,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行颅内血肿清除,在治疗过程中安全,损伤小,治疗效果及预后好,值得推广。

  • 标签: 脑出血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
  • 简介:颅内血肿清除是近年来神经外科领域内一项新技术.本院应用YL-1型锥颅仪一次性穿刺,共治疗颅内血肿32例,术后进行严密观察和护理,效果较满意.报告如下.

  • 标签: 颅内血肿 微创清除术 术后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拔牙器械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临床需要拔除的下颌多根阻生智齿164例,按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2例,分别用拔牙刀及高速涡轮机和传统拔牙器械拔除下颌阻生智齿,术后比较两者的拔牙时间、牙科畏惧症程度、中术后患者的主观感觉、术后张口受限程度及干槽症发生情况。结果组在拔牙时间、牙科畏惧程度、中术后主观感觉、术后张口受限程度及干槽症发生情况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组。结论拔牙刀结合高速涡轮牙钻去冠法拔除下颌近中阻生智齿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下颌近中阻生智齿 高速涡轮牙钻 冠周弧形增隙法 微创拔牙器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脑出血的术后护理。方法对120例脑出血患者采用抽吸治疗,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基础护理和各种管道护理,及早进行肢体康复训练、语言康复训练、心理指导。结果恢复良好79例,明显好转35例,死亡6例。生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运动功能明显提高。结论对脑出血患者采用抽吸,术后加强护理及康复,可进一步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脑出血 微创手术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钢板内固定和传统钢板固定在治疗胫腓骨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64例胫腓骨骨折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行钢板内固定和传统钢板固定,对两组的手术过程及结果进行比较。结果61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2.9~4.5个月,平均3.2个月。两组患者在切口大小、出血量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钢板内固定原则符合生物学内固定原则,在治疗胫腓骨骨折上具有组织损伤小、中出血少、遗留瘢痕不明显、固定可靠等优点,是一种疗效较好的固定方法。

  • 标签: 胫骨骨折 内固定 微创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采用超声乳化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2017年4月至2017年7月期间在防盲手术中收治的80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超声乳化,观察组运用超声乳化治疗,分析不同手术治疗后患者治疗疗效、并发症情况。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2.5%,显著多于对照组75%,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10%,显著少于对照组27.5%,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恢复时间与视力恢复时间上,观察组各项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采用超声乳化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帮助患者视力改善优化,减少手术并发症,加快手术恢复速度。

  • 标签: 白内障 微创超声乳化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近一年我院收治的9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具体治疗情况分为1组和2组,分别给予的是DHS内固定手术和PFNA内固定技术进行治疗,整体治疗后对效果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析,1组的有效人数多于1组,总有效率高于1组,对比后差异明显。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患者愈合时间、患者初次下床行走时间对比,2组耗时少。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给予PFNA内固定技术进行治疗,能减少手术时间,对患者自身无明显异常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微创内固定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腋皱襞平行双小切口与单小切口大汗腺剪除根治重度腋臭的临床效果,并明确重度腋臭患者腋窝大汗腺的组织学深度。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9年2月北京世纪坛医院整形外科门诊收治的重度腋臭患者54例,其中行双小切口大汗腺剪除27例(试验组),单小切口大汗腺剪除27例(对照组),试验组中随机选取6例患者行腋窝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2组术后治疗有效率及术后血肿、表皮坏死、切口裂开、感染及瘢痕等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术后有效率为100%(27/2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89%(24/27)(P<0.05),而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3/2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9/27)(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病理学检查显示,大汗腺分泌部集中分布于真皮下方与脂肪交界区及0.5 cm内脂肪浅层,脂肪深层未观察到大汗腺结构。结论腋皱襞平行双小切口大汗腺剪除根治重度腋臭,式实用有效,临床疗效显著,中修剪大汗腺的深度应达皮下脂肪层0.5 cm。

  • 标签: 微创手术 顶泌汗腺 腋臭 治疗结果 病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病人行经皮肾镜取石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总结我院2010年2月——2012年6月泌尿外科收治的泌尿系结石58例,实施经皮肾镜取石的术前准备、中护理配合及注意事项。结果58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中,中未见大出血和严重心肺方面并发症发生,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者,手术时间0.5h—6h,平均2h,出血量50—650ml,治愈52例,一次性治愈率为91.37%,剩下6例于一周后经造瘘管取石后治愈,总共住院时间5—11d,平均7d,均痊愈出院。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掌握手术配合操作步骤,才能与手术医生、患者共同配合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 标签: 经皮肾镜取石 手术配合 巡回护士 器械护士 碎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痛拔牙在治疗下颌阻生牙患者中的疗效。方法:以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下颌阻生牙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化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传统器械拔牙治疗,实验组行无痛拔牙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临床疗效90.00%高于对照组70.00%;实验组手术时间(12.35±2.46)min、术后消肿时间(3.34±0.46)d等临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痛拔牙在治疗患者下颌阻生牙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拔牙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应用于推广。

  • 标签: 无痛微创拔牙术 传统器械拔牙 下颌阻生牙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胸腔镜漏斗胸矫治(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效果,介绍临床经验。方法2005年7月~2012年9月胸腔Nuss漏斗胸矫治治疗漏斗胸满2年以上并取出支撑架患者83例,年龄3~21岁,平均12.7岁。其中对称性凹陷畸形58例,非对称性25例。结果83例均顺利完成两次手术,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和死亡率。早期并发症包括3例气胸,1例经穿刺抽气治愈,2例没有特殊处理而自行吸引。术后疗效评价优71例(85.5%),良10例(12.0%),一般2例(2.4%)。结论胸腔镜Nuss漏斗胸矫治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满意,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值的推广。

  • 标签: 漏斗胸 Nuss手术 胸腔镜
  • 简介:乳房肿块是女性常见的疾病,传统的乳房肿块切除通常会在乳房周围留下多处疤痕,即使采用乳房隐匿性切口,效果也不理想,美观方面的考虑常使患者心理顾虑加重,延误疾病的及时诊治。麦默通(Mammotome)是在B超或钼靶引导下利用真空负压吸引原理进行乳腺组织旋切取样的仪器系统,主要用于乳腺组织的活检和乳腺良性肿瘤的旋切等,具有切口小、创伤少、组织容量大等优点。我院自2006年5月起实施Mammotome乳腺旋切手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要点报道如下。

  • 标签: 乳腺肿块 麦默通 微创旋切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穿刺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本文选取50例出血量在25到35毫升,没有脑疝的幕上脑出血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方式,治疗组采用穿刺治疗方式,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病死率、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大小。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病死率分别为92.00%、4.0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病死率分别为80.00%、12.00%,同时治疗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70.00±6.08)分,对照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58.01±5.33)分,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开展穿刺治疗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状况,有效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快速缓解脑出血症状,降低病死率,减少住院时间,提高预后生存质量。

  • 标签: 微创穿刺术 脑出血 临床效果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