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观流变及存在的当代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5
/ 2

大文学观流变及存在的当代意义

张祖源

河南大学

摘 要:在二十世纪科学主义兴起并发展之前,大文学观一直占据主流位置,是文学范畴的主要界定依据。而随着现代主义对现实主义的反思与批判、科学主义的兴起,诸多学科进行了大规模的细分,文学也难以逃脱,其界定范围似乎狭隘了许多。在当代的文化视域下,我们理应重新看待大文学观的现实意义,从实际出发,重新建构大文学的观念。

关键词:大文学观;流变;当代意义

一、大文学观流变简述

1.西方大文学观

文学在人类诞生了文明之后不久就已经出现了。原始社会的雕刻、刻在石壁上的早期象形文字、最开始的巫术活动以及进行巫蛊活动时的唱词、舞蹈等等,皆可以归为文学的范畴。此时的文学观念十分宽泛,所有涉及文字,乃至直接或间接由文字参与的艺术形式都可以算在文学的范畴之中。到了古希腊罗马时期,文学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确定,产生深远影响的即是对文学的“三分法”。这种方法把文学作品分为叙事作品、抒情作品、戏剧作品,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的亚里士多德。“这些艺术的第三点差别是摹仿上述各种对象时所采的方式不同。人们可以用同一种媒介的不同表现形式摹仿同一个对象:既可凭叙述——或进入这个角色,此乃荷马的做法,或以本人的口吻讲述,不改变身份——也可通过扮演,表现行动和活动中的每一个人物。”1这里所谓“荷马的做法”就是指叙述文学;“本人口吻的讲述”即抒情文学;“通过扮演”指的就是戏剧文学了。这样的分类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阐释形式,后来的黑格尔和雨果都对此进行了阐述,甚至一直持续到别林斯基都没有脱离这一理论。这一理论无疑是一种“大文学观”的表达。将叙事形式的艺术创作,抒情形式的艺术创作,还有摹仿形式(戏剧等表演形式)的艺术创作归为文学一脉,我认为这样的分类十分符合“文学”的概念。现代汉语里的“文学”一词由英语“literature”翻译而来,如果追溯词源的话,这个词最早源于拉丁文“littera”,即“letter”。这就意味着,“文学”这一个词从最开始就是有关阅读,有关美,有关知识的,所以,无论怎么发展,其始终不能脱离阅读,脱离审美,脱离知识。

启蒙运动时期这种观念延续了下来。“在一个更为深刻和适当的统一理论建立之前,不仅各门艺术之间的相似点需要进行研究,而且他们之间的不同也需要进行研究。”2此时的艺术相互借鉴,相互参考,文学批评理论研究飞速发展,哲学、自然学等等学科都被用来解释文学现象。到了德国唯心主义兴起的时候,黑格尔和谢林更是持有这种观点。在后期,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马克思主义评论家和哲学家卢卡奇亦是对“统一”这一感念具有独到的见解。在近代,随着生产力进步和社会发展,现代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兴起,使得文学被进一步细分,而后形成了一种“纯文学”的观念。代表观点就是文学的四分,即将文学作品严格的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四个部分,大文学观念逐渐式微,这一点我们后面也会谈到,在此不赘述。

2.中国大文学观

“大文学史”这一概念在中国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日本学者的中国文学史著述中,此后谢无量于1918年出版《中国大文学史》,再次用到这一概念。杨义先生在其论著中认为,古代文学和历史,内容混杂,形式重叠,奉行的是“杂文学”观念,多种艺术形式混杂;20世纪接受西方“纯文学”观念,采用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分法;“到了世纪之交,文学开始怀着强烈的欲望,要求在文化深度与人类意识中获得对自己存在的身份和价值的证明,从而逐渐地形成了一种“大文学”的观念。”3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学观念中对于文学范畴的界定并不能称之为“大文学观”,而应该属于“杂文学观”。这样的看法是比较中肯的,但我认为,中国传统的文学观念中并非是混乱无章的“杂”。《周易·系辞上》中说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4

正所谓是“立象以尽意”,通过文字来“立象”,再用“象”来表示“意”。这是中国千年以来的传统文学习惯。如若说“象”和“意”就不属于文学范畴,那显然是不可取的。中国自古就有朴素的“大文学观”,将文学上升到文化的高度,有统一的观点来对文化文学进行分析,虽然并无成系统的观念来论述,但其实已经渗透到中国历代创作者的创作实践当中去了。

20世纪随着西方理论的传入,中国这种传统的文学观念受到了解构,也是随着“四分法”将中国的现当代文学进行了具体的划分,这一点在下一节具体讨论。

二、遭受解构以及当代意义


现实主义的特点在于总体性。总体性可以很好地揭示历史发展过程中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这种关系是变化的辩证关系:总体在一切领域对部分起决定性作用。然而,随着现代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兴起,大文学观受到了冲击,古典艺术惯例和规则四分五裂,模仿论假定的艺术模式遭到质疑。随着科目的细化,文学渐渐以“四分法”与“五分法”被确定下来,除去这样的划分方法以外的体裁,似乎都不得再跨入文学的大门。在现代主义崛起后,“纯文学”概念兴起,追求文学的纯洁化,纯净化。在其系统理论传入中国之后,中国也受其影响颇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文学似乎只能和纯文字形式挂钩,甚至于只有诗歌、散文、小说等等固定的形式,这无疑是对文学的僵化处理。然而,诸如《创造进化论》、《哲学—数学—文学》等看起来似乎并不像“文学”界定概念的作品屡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其实非常能说明问题。“纯文学”的概念理论虽然盛行,但“大文学”观念并没有被完全解构。“纯文学”观念确实许多问题。其一就是本体论,会本能地将与文学有关的其他艺术形式排斥于文学之外。其二就是功能论,会忽视中国传统文学形式独特的文学思维和理论概括能力。 “纯文学”会割裂文学与世界的联系,会使文学成为“孤岛”。

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为我们解决问题提出了良好的理论指导。具体和抽象是统一的,一般与特殊也是统一的。只有足够多的特殊才能抽离出一般本质,也只有一般本质的存在,特殊性才有所寄托。“大文学”观就是对相关文学的学科与元素进行抽离,融合,融会贯通,是一般的方面;而具体的学科,文学创作手段,表达技巧等等,就是特殊,是具体。只有将二者结合,由特殊抽象出一般,并由一般指导特殊的发展,才能使文学不断地涌进新鲜的血液。必须在文学文本与能进人文学范畴的非文学文本之间找到结合点,这其实就是所谓的“文学性”。要将文学的概念拉高到文化的观念上,从一个广域的视角来看待文学范畴。将具体的文学活动赋予一个抽象的“文学性”,以文学为基础,将其他与文学相关的非文学文本融入进去,使文学变得既不单薄,也不驳杂。突破纯文学的限制与桎梏,给文学塑造出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生长环境。这才是“大文学”之所以为“大”的根本解释。要学会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的大文学观念以及文学创作活动实践中的大文学观的运用,并对西方文化中合理的成分进行因地制宜的吸收,客观看待古今中外不同文学体制、精神的碰撞和融合,塑造宏大的文学观,使文学的发展形成自我的运行机制,长久不衰地吸收,借鉴,融合,发展,这样才是文学发展的正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桎梏一隅,只会带来文学的死亡和文化的消解。

参考文献:

[1].胡景敏.大文学观与文学史研究的文化转向[J].北方论丛,2008(06):6-9.

[2].付海鸿.简论文学人类学的“大文学观”[J].励耘学刊(文学卷),2016(02):278-288.

[3].刘怀荣.近百年中国“大文学”研究及其理论反思[C].东方丛刊(2006年第2辑总第五十六辑):广西外国文学学会,2006:59-78.



1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陈中梅译注.诗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第43页。

2 (美)门罗·C.比厄斯利著.高建平译.西方美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9:第145页。

3 胡景敏.大文学观与文学史研究的文化转向[J].北方论丛,2008(06):第6-9页。

4金景芳.《周易·系辞传》新编详解[M].辽宁:辽海出版社,1998:第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