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3 个结果
  • 简介:冠状动脉微循环的功能学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采用热稀释法测量微循环阻力系数(IMR)已成为评价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的重要手段。本文就IMR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其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微循环 热稀释法 微循环阻力系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pelin对高血压患者外周阻力的影响效果。方法选24月龄50-60kg哥根廷小型猪200头,全部个体先行测量血压3次后求平均值,全部摘除心脏并连接体外循环机,后参照手术前每个个体的参数设置体外循环机参数,一组小猪每日注射apelin溶液,一组小猪不注射apelin溶液,半月后再测量血压参数3次并求平均值,之后通过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注射apelin组小猪舒张压低于未注射apelin组小猪。结论apelin可使机体外周阻力降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循环阻力指数( IMR)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方法:选用不同案例中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应用微循环阻力的方法进行检测比较,探究其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检测效果;结果: IMR在患者进行心血管疾病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IMR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重复性更好。

  • 标签: 微循环阻力指数 围手术期心梗 微血管阻塞
  • 简介:目的了解5种市售动态空气消毒器在手术室工作状态下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选取五个条件基本匹配的手术间,按手术室空间大小配置相应型号的动态空气消毒器,用平板暴露法,在工作时间分别在开机前、开机消毒30分钟、开机消毒60分钟连续现场采样。结果开机前5个手术间菌落数均超标。开机30分钟后,5个手术间菌落数均有所下降,但仍高于200cfu/m^3。开机60分钟后,有2个手术间空气菌落数≤200cfu/m^3,另外3个手术间空气菌落数仍〉200cfu/m^3。结论手术室空气染菌量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动态条件下现场连续性空气采样监测较为科学合理。5种动态空气消毒器在动态条件下现场消毒效果差别明显,提示应重视动态条件下手术室空气质量的监测。

  • 标签: 空气消毒器 动态 手术室 消毒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鼻内镜手术治疗鼻阻塞及治疗前后鼻阻力进行系统探讨。方法将2014年12月到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64例鼻阻塞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手术方式的差异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32例;常规组采取开放式手术治疗,研究组采取鼻内镜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鼻阻力的改善情况。结果通过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7%,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1.2%,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鼻阻力有所改善,研究组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取鼻内镜手术治疗鼻阻塞,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降低鼻阻力,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鼻内镜手术 鼻阻塞 鼻阻力
  • 简介:目的了解室内装修后空气中甲醛污染水平与规律。方法采用甲醛分析仪对某高校部分学生公寓、办公室及居室进行现场空气检测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公寓、办公室及居室装修后不同时间室内空气均有不同程度的甲醛污染,与同一房型对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一房型装修后1年以内组甲醛平均浓度高于1年以上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复杂装修组甲醛平均浓度高于简单装修组,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通风对室内甲醛浓度有一定影响。结论装修造成室内空气严重甲醛污染,且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一定危害。

  • 标签: 室内空气 污染调查 室内甲醛浓度 甲醛污染 平均浓度 甲醛分析仪
  • 简介:对肠套叠空气灌肠并发肠穿孔的7例进行分析。结果:5例肠穿孔在48小时以内,穿孔压力均在安全压力范围内,其中1例在12kPa以下,5例穿孔部位在结肠肝曲,1例在坏死肠段穿孔;7例病人均术中证实肠套叠较紧,空气灌肠整复困难,尤以回-回-结型为甚;5例行肠穿孔修补术,2例行肠切除术,7例全部治愈。提示行空气灌肠应注意适应证的选择,整复过程呈“波浪式”加压,避免注气过快过猛,同时,外科医生与放射科医生密切合作,可提高整复成功率,防止肠穿孔发生,一旦发生穿孔,应立即手术。

  • 标签: 肠套叠 空气灌肠 肠穿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巢肿瘤彩超微血管密度与血流阻力指的相关性,并判断其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中收治的60名卵巢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经过术后病理的确诊结果知,其中30例为良性卵巢肿瘤分为对照组,另30例为恶心卵巢肿瘤分为观察组。2组患者在手术前都使用彩超和免疫组化进行检查。记录比较2组的彩超微血管密度与血流阻力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彩超信号通过分级重要分为Ⅲ-Ⅳ级,而对照组主要为Ⅰ-Ⅱ级。不同的FIGO的分期患者的彩超信号分级通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管波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均要低于对照组,而微血管密度要明显高于观察组,FIGO的分期越高,则PI和RI就越低,微血管密度就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卵巢肿瘤的彩超的血流参数PI和RI与微血管密度是负相关的关系。结论卵巢肿瘤的彩超血流阻力指数和微血管密度具有负相关,主要用于早期诊断中血管形成情况的评估,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微血管密度 血流阻力指数 彩超 卵巢肿瘤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发作期的成人哮喘患者气道阻力的变化及其与体质量指数(BMI)的关系。方法根据BMI将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分为三组,分别进行脉冲震荡肺功能检查(IOS),比较各组反映气道阻力的各测定指标的差异。结果高BMI组的哮喘患者IOS各参数水平Z5%,R5%,Fres明显高于正常BMI组和低BMI组(P<0.05),且与其BMI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高体质量指数可增加哮喘患者的气道阻力,气道阻力大小与BMI呈正相关。

  • 标签: 哮喘 气道阻力 体质量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妊娠中晚期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在子痫前期预测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31例疑似妊娠中晚期子痫前期患者(观察组)进行研究,并选取同期31例正常孕妇(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多普勒超声监测,对比在妊娠中晚期两组患者子宫动脉血流阻力结果及分娩质量。结果 观察组搏动指数(PI)与阻力指数(RI)均高于对照组,1 min Apgar评分与新生儿体重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诊治妊娠中晚期孕妇的过程中,使用多普勒超声,不仅操作简便,还能对子痫前期有效预测,从而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能使患者尽早接受治疗,从而大幅度降低子痫前期发生率、危重并发症发生率、母婴病死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妊娠中晚期 子宫动脉血流阻力 子痫 前期预测 分娩质量
  • 简介:血站的采血场所是向临床提供安全、可靠、高质量血液的首要环节.采血环境的卫生条件和空气消毒效果直接影响采集血液的质量及输血安全,临床输血中细菌污染是很危险的因素[1],最大程度降低血液的细菌污染,保证血液质量和临床输血安全是采供血机构的重要任务.为此,笔者对黄石市中心血站在城区设置的多处固定献血房车进行空气菌落监测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固定献血房车 空气消毒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手术室空气情况,分析应用不同层流消毒方式效果。方法:利用平皿暴露法在层流洁净手术间内监测自然菌沉降数,依据消毒手段将其分为两组,采用单纯层流消毒为对照组和采用复合层流消毒为观察组,每组各采样15次,评估其消毒灭菌数及卫生指标评分。结果:经两组消毒灭菌数比较:观察组菌落数高于对照组(P<0.05)。经两组卫生指标评分比较:观察组室内空气监测、人员手部卫生、手术器械使用、消毒物品使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单纯层流消毒,应用复合层流消毒于手术室空气效果理想,提升消毒灭菌数,改善室内卫生指标评分,缔造无菌室内环境,利于患者恢复及诊治,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室空气 复合层流消毒 消毒灭菌菌数 卫生指标评分
  • 简介:摘要针对40例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采取渐进式抗阻力训练方法结合药物治疗,通过观察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骨密度的改善程度,说明运动结合药物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和预防作用,减少骨质疏松症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

  • 标签: 渐进式抗阻力训练药物骨质疏松症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阻力运动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于2020年4月~2021年3月选取本院8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案例。随机平均分成常规组与运动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有氧运动训练;运动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抗阻力运动。观察患者血糖水平。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FPG、2hPG、HbA1c差异无意义(P>0.05);干预后,运动组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在有氧运动基础上,联合抗阻力运动,可产生更好的控制血糖效果,疗效确切。

  • 标签: 抗阻力运动 2型糖尿病 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乳腺肿块良恶性情况经彩超诊断及对阻力指数影响。方法 于2019年2月至2021年6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1名乳腺肿块患者,根据病理学诊断分为良性组(28名)和恶性组(23名)。均接受彩超诊断,分析比对诊断结果。结果 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良性组诊断准确率为92.9%(26/28),恶性组诊断准确率为87.0%(20/23)。良性组与恶性组的乳腺肿块血流信号分级具有明显差异(P

  • 标签: 乳腺肿块 良恶性 彩超诊断 阻力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乳腺肿块良恶性情况经彩超诊断及对阻力指数影响。方法 于2019年2月至2021年6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1名乳腺肿块患者,根据病理学诊断分为良性组(28名)和恶性组(23名)。均接受彩超诊断,分析比对诊断结果。结果 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良性组诊断准确率为92.9%(26/28),恶性组诊断准确率为87.0%(20/23)。良性组与恶性组的乳腺肿块血流信号分级具有明显差异(P

  • 标签: 乳腺肿块 良恶性 彩超诊断 阻力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老年肌少症患者中应用阻力训练及营养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实验患者共30例,均在2021年1月~2023年11月份在我院进行疾病治疗,应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15例参照组应用常规干预措施,15例观察组应用阻力训练及营养护理,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肌肉功能,对比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营养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PPS评分对比无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更优,对比有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营养指标更优,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肌少症患者中应用阻力训练及营养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身体营养状态和肌肉功能,可在临床应用。

  • 标签: 阻力训练 营养护理 老年肌少症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空气疫苗”预防流感840例,结果只有16例染上流感(无效),其预防流感有效率达98.09%;与同期流感疫苗预防流感300例(33例患流感),其预防流感有效率89%的结果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45.45,X20.005,1=7.88P<0.005);而流感疫苗组与常规组(不打针不服药,亦无采用空气疫苗)300例(其中127例患流感),其预防有效率为57.67%的结果相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X2=75.3,X20.005,1=7.88P<0.005)。注解空气疫苗是指人呼吸接触具有一定或者相当浓度流感病毒的空气,接触时间长达5分钟到一小时左右后,到空气流通的地方进行呼吸新鲜空气达到或者超过同倍以上的时间,致使流感病毒在呼吸道及其粘膜上的浓度明显降低,从而刺激体内产生流感病毒抗体而不致于易感,此相当于在人体表肌注少量流感疫苗后产生抗体机理效果是相似的,故称之为“空气疫苗”(以下简称为“气疫”),是通过呼吸道产生抗体,而流感疫苗是通过体表皮下注射产生抗体而已。

  • 标签: 空气疫苗应对流感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