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髌上路及髌下路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8例胫骨干骨折病例,髌上路组和髌下路组均2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无统计学性差异。与髌下路比,髌上路组手术时间短,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P<0.05。结论髌上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疗效好,手术时间短,值得推广。

  • 标签: 胫骨干骨折 髓内钉 髌上入路 髌下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肩胛骨外侧缘路与标准Judet路方式治疗肩胛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2016年3月-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肩胛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外侧缘组39例和标准Judet组,分别采取肩胛骨外侧缘路、标准标准Judet路,比较两组的手术治疗情况和肩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方面,同标准Judet组相比,外侧缘组均要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侧缘组的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4.9%,标准Judet组的关节功能优良率为79.5%,外侧缘组要明显高于标准Jude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胛骨骨折手术治疗中,选择肩胛骨外侧缘路要比标准Judet组路效果更好,更具推广及应用价值。

  • 标签: 肩胛骨外侧缘入路 标准Judet入路 肩胛骨骨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胸腰椎骨折术中采取后正中路与椎旁肌间隙路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行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68例纳为参研的样本,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常规组与干预组,前者实施后正中路;后者实施椎旁肌间隙路。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疼痛和功能障碍的优劣。结果干预组手术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功能障碍与疼痛均得到改善,但干预组改善的幅度大于常规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椎旁肌间隙路应用在胸腰椎骨折术中的效果优于后正中路,不仅能增强手术效果,还可缓解疼痛,改善功能障碍。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椎旁肌间隙 后正中入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给予胸腰椎骨折患者椎弓根螺钉椎旁肌间隙路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胸腰椎骨折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椎弓根螺钉正中路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椎弓根螺钉椎旁肌间隙路内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围术期情况、腰背痛状况及不良事件。结果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生理盐水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大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的腰背疼痛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事件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给予胸腰椎骨折患者椎弓根螺钉椎旁肌间隙路内固定治疗效果较好,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手术时间,减轻腰背痛,且操作简便,安全性高。

  • 标签: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椎旁肌间隙入路 正中入路 胸腰椎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肌间隙路与后正中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70例纳入至本次研究中,将其根据不同路方式完成平均分组,分别是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后正中路椎弓根,研究组患者则接受椎旁肌间隙路,对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状况进行对比。结果在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以及术后引流量方面,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25.71%和5.71%,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过程中,经肌间隙路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后正中路治疗效果,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同时也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治疗中值得不断采纳和推广。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后正中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 肌间隙入路
  • 作者: 李铁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18-12-22
  • 出处:《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8年第14期
  • 机构:新护士是护理队伍的新生力量,为使新入职护士能够尽快适应护士角色及服务性强的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满意的优质护理报务。因此,新入职护士的规范化培训至关重要[1]。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是指完成医学院校基础教育后,进入医疗机构接受规范的护理专业化培训,能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是护理人才梯队建设的重要环节[2]。2016年1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的通知[3],提出“各医疗机构要规范开展新入职护士的培训工作,建立新入职护士培训制度,要切实提高护士队伍整体素质和临床护理服务能力”。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已成为我国医院护理管理者的工作重点,探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方法,本文对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现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做好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提供理论支持,为护理管理者提供参考。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后踝骨折固定手术中不同路方式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81例后踝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41例,后内侧路治疗)与B组(40例,后外侧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踝关节功能、并发症。结果A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显著短于B组(P<0.05),术中失血量、X线暴露次数显著少于B组(P<0.05);两组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A组不良事件出现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相较于后外侧路,后踝骨折固定手术中后内侧路可缩短手术时间与切口长度,减少术中失血量与X线暴露次数、不良事件,在促进踝关节功能的恢复上与后外侧路方式效果相当。

  • 标签: 后踝骨折 踝关节功能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情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我院 2017 年 1 月 -2018 年 1 月份抑郁症患者 116 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均 58 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情护理,对两组患者生活功能和护理满意度等进行观察。 结果: 护理前对两组患者进行抑郁程度对比,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护理后,实验组 HAMD 评分( 15.26±8.14 )分,对照组 HAMD 评分( 20.26±7.65 )分,两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P < 0.05 )。患者进行生活功能对比时,主要是以 NOSIE 评分进行,实验组各项数据比对照组理想,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 98.2%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 81.0% ,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中,对情护理的应用,可以实现其护理满意度的提升,同时还可以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确保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 标签: 共情护理 抑郁症患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胸乳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4月收治的40例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腔镜组和传统组,每组各20例。传统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腔镜组行经胸乳路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各项手术治疗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住院时间等手术治疗指标的比较中,腔镜组要明显少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腔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腔镜组要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胸乳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效果明显,安全性高。

  • 标签: 经胸乳入路 腔镜甲状腺手术 并发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前外侧、后内侧联合路治疗 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 (FTP)的效果。方法:选择 2017.5~2018.5骨科收治 70例 FTP病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前外侧、后内侧联合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对比术前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度。结果: 7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 1年,统计出骨折愈合时间平均 (16.32±2.47)周;术后 3个月,病人膝关节活动度 (126.12±12.82 )°、 HSS评分 (74.33±8.25 )明显高于术前, p< 0.05; 70例患者术后出现 1例关节僵硬、 1例切口感染、 1例延迟愈合,并发症发生率为 4.29%。结论:针对 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可行前外侧、后内侧联合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充分显露、精确复位,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助于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联合入路 胫骨平台骨折 愈合时间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邹先智运用痰瘀治法治疗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眩晕证属痰湿中阻、痰郁化火、瘀血阻窍及痰瘀阻窍者各65例,260例(观察组),入院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中药汤剂治疗,分别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黄连温胆汤加减及通窍活血汤加减进行治疗,随机选择同期接受常规药物方案治疗眩晕者65例作为对照组,随访12个月,分析四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痰湿中阻组、痰郁化火组、痰血阻窍组及痰瘀阻窍组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同证型亚组间总有效率差异不大(P>0.05);所有患者均随访1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2.31%(6/2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17%(6/59)。结论邹先智运用痰瘀治法治疗眩晕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进步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邹先智 痰瘀共治法 眩晕 中医药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前后联合路手术方法对于复杂型髋臼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有效护理干预方法。方法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在2015年4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复杂型髋臼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患者例数为42例,采用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1例,所有患者均选择采用前后联合路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配合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以后的心理治疗和患者疼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以后的疼痛明显轻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观察组患者的心理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于复杂型髋臼骨折患者在进行治疗时,选择前后联合路的治疗方法治疗,并为患者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指导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疼痛,提升患者心理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前后联合入路 复杂型髋臼骨折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后外侧路的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效果与传统术式效果的差异。方法选取本院骨科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间收治的髋关节疾病患者263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A1组后侧路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B1后侧路传统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A2后侧路股骨头节置换术。B2后侧路传统切口股骨头置换术。比较患者术中情况以及术后的恢复情况,以比较种手术方式的差异。结果无论是实行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还是实行股骨头置换的患者,其术后引流量以及术中出血量都明显的低于传统切口的患者,并且其住院时间更短。结论实行后侧路的小切口方式治疗,无论是实行全髋关节置换还是股骨头置换,病人的术中损伤与术后恢复都明显优于传统术式组,这提示小切口的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 小切口 股骨头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抢救室时间与呼吸衰竭患者预后情况的关联。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的100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临床资料,探讨急诊抢救室时间对预后情况的影响。结果急诊抢救室时间为工作时间的概率是72.0%,休息时间的概率为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类呼吸衰竭者概率明显高于I类患者(P<0.05);预后情况与患者年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02)血液中乳酸含量和吸烟史有关。结论呼吸衰竭患者预后情况与急诊抢救室时间关系不明显。

  • 标签: 呼吸衰竭 急诊抢救室时间 预后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在结肠癌治疗中,应用中间路法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分析。方法选取66例,在我院进行结肠癌治疗的患者来研究,将其分组分别施以其中间路法完整结肠系膜切除(观察组),以及常规的根治术(对照组)进行治疗,分析其结果的不同。结果观察组经过该切除术治疗后,身体各项指标变化显著,且优于对照组,组间经过详细的对比,有较大差别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应用中间路法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效果较好,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预后质量。

  • 标签: 结肠癌 中间入路法 完整结肠系膜 切除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内镜不同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临床疗效。方法从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到我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中随机抽取98例作为本次分析对象,平均分为两组,以经皮内镜椎间孔为路的患者命名为对照组,以经皮内镜椎板间为路的患者命名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等。结果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比例,各项数据接近,P>0.05。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显效率为79.59%,有效率为16.33%,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率为77.55%,有效率为20.41%,总有效率为97.96%,P>0.05。结论经皮内镜不同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临床上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经皮内镜路,从而保证治疗效果。

  • 标签: 经皮内镜 腰椎间盘突出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单路双重建钢板钳夹式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肱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全部72例患者分成各自36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单路双重建钢板钳夹式固定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93.7±32.8)min、术中出血量(108.5±44.8)min、住院时间(20.5±2.8)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5.6%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5.0%(P<0.05);骨性愈合时间(11.8±2.0)周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7.2%,肘关节功能优良率为100.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肱骨干骨折患者,以单路双重建钢板钳夹式固定给予治疗,手术效果更好,并发症更少,并且患者恢复更快,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单入路双重建钢板钳夹式固定 肱骨干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显微外科手术经不同路治疗颅脑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颅脑肿瘤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根据其颅脑肿瘤病灶特点采用不同的手术路接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对所有患者随访6-12个月,观察比较手术前后的临床症状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术后肿瘤压迫症状、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以及头痛等临床症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本组患者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以及认知功能等生活质量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颅脑肿瘤患者的病灶特点选取不同路径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生活质量。

  • 标签: 显微外科手术 颅脑肿瘤 手术路径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前后联合路治疗髋臼骨折并中心性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髋臼骨折并中心性脱位治疗的病患35例,对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前后联合路治疗髋臼骨折并中心性脱位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所有病患均随访7~32个月的随访。骨折复位质量20例病患解剖复位,15例病患满意复位;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11例,良20例,可4例;并发症5例病患异位骨化,7例病患创伤性关节炎;4例医源性股外侧皮神经损伤,为不完全性损伤,术后四周左右恢复。结论采用前后联合路治疗髋臼骨折并中心性脱位,有着较好的显露,并有利于骨折的复位和固定,且并发症少,有着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髋臼骨折 前后联合入路 中心性脱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在新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8月进入本院急诊重症片区的新职护士40人,将2016年9月-2017年2月科的新职护士作为对照组(n=20),将2017年3月-2017年8月科的新职护士设为试验组(n=20),每组均为20人。对照组参加护理部及科内的理论知识授课及技能培训,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入情景模拟教学法进行培训,比较两组护士理论考核成绩及操作考核成绩,并就所采用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理论及操作成绩均比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护士对情景模拟教学法的认可度提高。结论情景模拟教学能够改善新职护士急重症课程学习效果,提高新职护士临床护理综合实践能力。

  • 标签: 情景模拟教学 新入职护士 规范化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