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常熟地区阴沟杆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以指导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2年住院患者的各类标本.分离出593株阴沟杆菌。采用改良三维试验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产AmpCβ-内酰胺酶fAmpC),采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菌株及药物敏感(药敏1检测。结果:在593株阴沟杆菌中。痰液和尿液标本检出菌株构成比分别为51.1%、24.6%,ICU、呼吸内科检出菌株构成比分别为30.0%、33.7%;ESBLsf+)、AmpC(+1和ESBLs—AmpCf+1菌株构成比分别为30.0%、14.3%、8.4%。药敏结果显示,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西丁、头孢呋辛耐药菌株构成比较高(50%~100%),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耐药率最低,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耐药菌株逐年上升。结论:本地区阴沟杆菌以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为主,且耐药情况日益严重,并出现碳青霉烯类耐药株,应引起临床重视.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 标签: 阴沟肠杆菌 药敏试验 Β-内酰胺酶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在临床之中,耐碳青霉烯类杆菌科细菌(CRE)正成为临床的重大挑战,这类感染因缺乏疗效肯定的相关治疗药物,患者病死率高,因此临床加强该类细菌感染的治疗研究刻不容缓。CRE为多重耐药菌、泛耐药菌以及广泛耐药菌,近些年呈现处增多的趋势,对公众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威胁。CRE耐药机制主要是对碳青霉烯酶产生,会使得患者处在无药可用。CRE多数发生在ICU,因此患者的预后差,目前并未发现理想的治疗方案,且应用的药物也十分有限。本次研究主要是对CRE的流行病学、耐药机制以及相关的治疗对策展开分析,了解最新的研究。

  • 标签: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 细菌感染 治疗 碳青霉烯酶
  •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近海海水中杆菌科细菌的分布情况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海水经增菌培养、细菌分离,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102份海水共分离出杆菌科6属6种24株,其中大肠埃希菌15株,阴沟杆菌2株,聚团泛菌2株,弗劳地拘橼酸杆菌2株,产酸克雷伯菌2株,蜂房哈夫尼菌1株。药敏结果显示,16株杆菌科细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沙星、阿米卡星、奈替米星、氨曲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陛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在90%以上,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复方新诺明、头孢呋辛、氯霉素和哌拉西林的敏感率在80%-90%,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和四环素的敏感率在70%以下。结论海水中杆菌科细菌调查及药敏试验对海水细菌所致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近海 海水 肠杆菌科 细菌 分离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甲硅油乳剂联合枯草杆菌球菌二联活菌溶胶囊治疗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易激综合征患者110名,医护人员将110名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就诊日期的单双数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本次研究中,着重于对观察组的患者采取西甲硅油乳剂联合枯草杆菌球菌二联活菌溶胶囊治疗,而对照组采取最为传统的治疗方式,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的治疗模式后的治疗有效率及胃肠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易激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6.36%)、胃肠道症状评分(79.53±2.46)明显高于常规对照组易激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有效率(67.27%)、胃肠道症状评分(60.42±2.33),本次研究中的实验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易激综合征患者采取西甲硅油乳剂联合枯草杆菌球菌二联活菌溶胶囊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腹痛、排便次数异常、腹部不适、腹胀等胃肠道症状,提升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对患者疾病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西甲硅油乳剂 枯草杆菌 肠球菌 肠易激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百部止咳合剂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老年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肺炎老年患者1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百部止咳合剂联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仅为80%,在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组中,发生头昏情况的患者人数为2例,不良反应为50例中有2例,概率为4%,在对照组中,出现头昏情况的患者为3人,出现呕吐患者的人数为2人,不良反应的发生为50例中有5人,概率为10%,在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具有明显差异,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治疗老年肺炎,百部止咳合剂配合使用阿奇霉素效果最佳,没有什么副作用,且副作用可通过对症的方法得到消除,对治疗没有直接影响,安全系数高,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也高,非常值得在医学界推广和使用。

  • 标签: 百部止咳合剂 阿奇霉素 肺炎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复方嗜酸乳杆菌治疗腹痛型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2例腹痛型易激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参照组(n=46)采用常规疗法,实验组(n=46)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对比二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95.65%>80.43%),实验组患者在半年内的复发率低于参照组(6.25%<23.91%),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用药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为腹痛型易激综合征患者采用复方嗜酸乳杆菌治疗可获得理想效果,且不易复发,值得推广。

  • 标签: 三联活菌 腹痛型肠易激综合征 治疗总有效率 VA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溶片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文将4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纳入研究,将其分为分析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3例,分组方法采用抽签法,在治疗方法上,对照组以美沙拉嗪溶片进行治疗,分析组以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溶片进行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对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比较,具体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炎症水平。结果进行各自治疗以后,选择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溶片治疗的分析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炎症水平方面,均远优于对照组,组间体现为P<0.05的最终检验定论,探析价值突出显著。结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溶片是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方法,可改善患者体内炎症反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优于传统的常规护理,可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 美沙拉嗪肠溶片 溃疡性结肠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奥美拉唑溶片治疗急性肠胃炎的疗效。方法抽取至我院就诊的急性肠胃炎患者共有102例,时间段为2016.8.15-2017.8.15,其中对常规组单纯给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进行治疗,实验组加用奥美拉唑溶片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08%与80.39%,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现象。结论对急性肠胃炎患者给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奥美拉唑溶片进行治疗,药物安全性较高,便于临床症状的改善,值得推荐。

  • 标签: 急性肠胃炎 奥美拉唑肠溶片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奥美拉唑溶片以及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同时应用于急性肠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本院80例急性肠胃炎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0例,前者单纯给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后者在前者基础上另取奥美拉唑溶片实施联合治疗,对比其应用效果。结果联合组接受奥美拉唑溶片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后,取得的总治疗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奥美拉唑溶片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急性肠胃炎的效果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应用安全性及有效性高。

  • 标签: 奥美拉唑肠溶片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 急性肠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易激综合征的患者给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自2015年10月-2017年10月的98例易激综合征的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为两组治疗,分组方式为挂号的先后顺序,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对其临床效果、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的变化以及IL-6和TNF-α的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较高,症状积分明显降低,IL-6和TNF-α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易激综合征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给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显著减轻其临床症状,提高治疗的效果,改善其临床指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 马来酸曲美布汀 肠易激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蒙脱石散联合枯草杆菌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妈咪爱)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因小儿腹泻于我院就诊的86例患儿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3例采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43例联合妈咪爱,持续3天,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腹痛、大便性状、腹泻次数等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35%(41/43),高于对照组的79.07%(34/43),差异显著(P<0.05)。结论蒙脱石散联合妈咪爱治疗小儿腹泻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腹泻 妈咪爱 蒙脱石散 症状积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在腹泻型易激综合征(IBS)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入治我院的腹泻型易激综合征(IBS)患者48例,给予患者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症状表现。结果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治疗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腹痛、腹泻、腹胀和排便不尽的症状有所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泻型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治疗临床反馈良好,患者病情缓解,适用于临床。

  • 标签: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抑制剂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外营养治疗炎症性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肠胃科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10例炎症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本组110例炎症性病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55)和观察组(n=55),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内外营养支持治疗,结合炎症性病临床疗效判定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体质指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75较对照组69.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外营养治疗炎症性病患者临床效果优良,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肠内外营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6年8月—2017年8月这段期间内,对来我院67例小儿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成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式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排便正常时间以及止泻时间均比对照组患儿短,观察组治疗有效率(32例,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25例,75.76%),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其有助于促进患儿临床症状恢复,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 蒙脱石散 小儿腹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通过早期内营养与外营养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进行胃癌根治术后患者80例,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为外营养治疗,观察组为内营养治疗。从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两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在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C反应蛋白各指标水平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7.5%)显著低于对照组发生率(27.5%),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通过早期内营养与外营养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显著,在改善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C反应蛋白各指标水平的同时,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值得在临床予以推广应用。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 简介:目的:制备炭疽杆菌菌落标本,进一步对炭疽杆菌菌落进行形态学的观察。方法:漂浮法固定炭疽杆菌单个菌落,用稀释复红等染料染色,封片后镜下观察。结果:低倍镜下可见染色清晰,形态完整的炭疽杆菌菌落,边缘不整齐,呈卷发状,有小尾突起。结论:用甲醛固定后,采用漂浮法制备炭疽杆菌菌落标本具有安全、方便、可靠、无污染等特点。

  • 标签: 炭疽杆菌 卷发状菌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流感染粪球菌和屎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血流感染患者血液标本117例,对其进行粪球菌和屎球菌检测,并作药敏分析,研究分析其临床分布特点和耐药情况。结果分离出65株粪球菌和52例屎球菌,其中粪球菌样本主要来自泌尿科、血液科和消化科,屎球菌主要来自消化科,两种球菌年龄分布均集中在40-60岁之间;粪球菌对四环素耐药性为55.38%高于屎球菌32.69%,而其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性分别为13.84%、16.92%、32.31%、30.77%,均低于屎球菌78.85%、80.77%、82.69%、71.15%,P<0.05。结论屎球菌耐药性普遍高于粪球菌,临床药物使用时需开展科学合理的药性检测,以此为依据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切实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血流感染 粪肠球菌 屎肠球菌 临床分布 耐药性
  • 简介:摘要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为新近报道的食源性强致病菌,对病原菌快速、简便、准确、灵敏的检测方法是预防控制的关键,本文对国内外常用的鉴别培养、生化反应、免疫学等检测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综述.

  • 标签: 出血性大肠杆菌 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