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以来参加省微生物室间质评活动。其中鉴定杆菌科菌48株,准确率较高,为进一步提高鉴定技术,对鉴定过程各环节进行了探讨。

  • 标签: 细菌鉴定 肠杆菌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皮化生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情况。方法选择既往内镜诊断肠上皮化生(IM)或萎缩性胃炎内镜复查者共40例,NBI内镜下观察,并取活检,标本行hp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病理诊断为化的48块标本中,8块标本有hp感染,hp感染率为16.6%。结论大多数化粘膜不存在HP感染。

  • 标签: 肠上皮化生 幽门螺杆菌 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患者痰液标本中的细菌进行菌种鉴定以及药敏试验,筛查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菌株,同时通过分析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合理选择用药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2010年8月至11月临床各科送检的合格痰标本159份,经过分离培养及革兰染色初步鉴定后,将杆菌科细菌采用法国梅里埃ATB细菌鉴定仪进行菌种鉴定,同时采用K-B法对其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从159份痰标本中共分离鉴定出61株杆菌科细菌,其中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最高(54.1%),其次是大肠埃希菌(34.4%)。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上述两种细菌均对β-内酰胺/β-内酰胺抑制剂复合物和头孢类药物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对亚胺培南普遍敏感。结论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是导致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菌株,临床治疗首选亚胺培南。但目前临床上多重耐药现象普遍,应引起重视,加强抗生素合理使用,提高临床治愈率。

  • 标签: 上呼吸道感染 肠杆菌科 ATB鉴定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E.coli(大肠埃希氏菌),K.pneumoniae(肺炎克雷伯氏菌)和E.cloacae(阴沟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产酶状况及耐药性,为临床用药,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资料。方法采用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筛出可疑产ESBLs的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阴沟杆菌,再用双纸片增效试验为ESBLs的确正试验。结果三种菌426株,共检出产ESBLs的菌株122株,总检出率为28.6%,其中大肠埃希氏菌检出率18.6%,肺炎克雷伯氏菌35.8%,阴沟杆菌12.1%。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1.6%呈现最敏感,依次为舒普深14.8%,头孢吡肟21.3%,安美汀24.6%。产ESBLs的菌株对除碳青酶烯类之外的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株,其中多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ESBLs的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阴沟杆菌,质粒介导细菌一旦产生此酶,临床上对所有青霉素类,头孢类(1-3代)和单环类抗生素耐药。

  • 标签: 肠杆菌科细菌 ESBLs 耐药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庆阳地区耐碳青霉烯类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情况和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及其分布。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12月各大医院头孢他啶、亚胺培南(IPM)、美罗培南(MEM)或厄他培南(ETP)耐药(纸片扩散法)的杆菌科菌株,并对其检验结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集到杆菌科细菌256株,其中耐碳青霉烯类杆菌科细菌8株,占3.1%;采用改良Hodge试验确认阳性3株,占1.2%株。PCR检测显示1株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肺炎克雷伯菌blaNDM-1阳性。结论庆阳地区产碳青霉烯酶不是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关键因素,但是其编码基因位于可转移质粒进行传播会使得目前的耐药情况越来越严峻。

  • 标签: 肠杆菌科细菌 碳青霉烯酶 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基因 PCR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杆菌科细菌(CRE)的耐药特性以及菌株的分布情况,为有效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抗生素副作用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2月-2018年12月于医院临床共分离出147株CRE,我院鉴定仪器采用珠海迪尔DL-96Ⅱ细菌测定系统,进行药敏试验和细菌鉴定。结果一年间临床分离出来的147株CRE中,主要是肺炎克雷伯菌(75株,占51.02%)、大肠埃希菌(36株,占24.49%)、产酸克雷伯菌(24株,占16.33%)和聚团杆菌(12株,占7.64%),标本分布包括重症监护室、呼吸与危重症科、神经外科、骨科、泌尿科、消化内科,其中60.5%的标本分布于重症监护室、呼吸与危重症科;CRE主要来源于痰液、尿液、肺泡灌洗液、胆汁和穿刺液,分别占62.58%、19.73%、7.48%、6.12%和2.04%。结论我院的普通病房首次检查出CRE,这是继重症监护病房之外的一个特殊发现,故临床医师在选用抗菌药物一定要严格依据药敏结果,同时采取有力防护措施,预防耐药菌的大肆传播。

  • 标签: 碳青霉烯 肠杆菌科细菌 临床分布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溶胶囊辅治便秘型易激综合征的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6年2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便秘型易激综合征患者7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乳果糖口服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疾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果糖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IBS-C可提升临床疗效,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 标签: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 临床疗效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溶胶囊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特点。方法以我院儿科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600例腹泻患儿为观察对象,以双色球随机抽签法划分组别,观察组300例患儿接受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溶胶囊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对照组300例患儿接受蒙脱石散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更高(P<0.05);观察组患儿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小儿腹泻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溶胶囊疗效确切,具有见效快,用药安全的优点,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 小儿腹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谷氨酰胺联合嗜酸乳杆菌治疗炎症性病菌群失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炎症性病菌群失调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复方谷氨酰胺联合嗜酸乳杆菌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谷氨酰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WBC(白细胞)、IBIL(总胆红素)低于对照组,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炎症性病菌群失调患者应用嗜酸乳杆菌及复方谷氨酰胺联合治疗,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炎症性肠病菌群失调 复方谷氨酰胺 嗜酸乳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益生菌治疗炎症性病以及跟幽门螺杆菌阳性率(Hp)的相关性进行了探究。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110例炎症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患者的分组,其中UC组(溃疡性结肠炎)55例,CD组(克罗恩病)55例。此外选取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给予UC组跟CD组两组患者益生菌进行治疗,在用药当日以及用药三月后就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评估,此外在用药前后对三组Hp阳性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通过益生菌治疗三月后,UC组跟CD组两组患者的CRP、ESR、Hb以及Ab评分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此外在通过益生菌进行治疗后,UC组跟CD组两组患者的Hp阳性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就不同类型的炎症性病患者,通过益生菌能够对患者的炎症指标进行有效的改善,从而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并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此外幽门螺杆菌的阳性率跟益生菌治疗效果还呈现出了负相关的联系。

  • 标签: 益生菌 炎症性肠病 幽门螺杆菌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患者为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0.1g,每天口服3次,治疗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的同时并给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溶胶囊2粒,每天口服3次,对照组和观察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根据《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评分,症状疗效根据症状积分评价。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8.9%,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症状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症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症状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治疗中无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有1例腹胀,1例恶心头晕患者,不良反应率为4.4%;对照组有1例腹胀,2例恶心头晕患者,不良反应率为6.7%,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统计学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用美沙拉嗪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溶胶囊的临床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 美沙拉嗪 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近3年来产碳青霉稀酶杆菌(CRE)检出率及其耐药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13年至2015年临床送检标本中检出的产碳青霉稀酶的杆菌种类、数量进行统计,并对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3-2015年度共检出CRE菌株128株;其中2013年度共收集标本25112例,阳性株数9216株,CRE检出21株,在阳性菌株检出率为2.28‰;2014年度收集标本28491例,阳性菌株9908株,CRE45株,在阳性菌株检出率为4.54‰;2015年度收集标本31243例,阳性菌株11221株,CRE62株,在阳性菌株检出率为5.52‰;检出的128株CRE菌株中,痰标本中检出23株,占18%,血液标本中检出44株,占34%,尿液标本中检出18株,占14%,引流液标本中检出26株,占20%,其它标本检出率13%;年度检出率中2013年度检出21株,占16%;2014年度检出45株,占35%;2015年度检出62株,占48%。药敏试验显示CRE菌株对目前常用碳青霉稀类的亚胺培南耐药率100%,美罗培南耐药率97.6%,厄他培南耐药率98.4%,耐药情况极为严重。结论目前,CRE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加强对产KPC酶的杆菌的检测与分析,掌握其耐药趋势,对院内感染的控制和临床抗感染治疗极为重要。

  • 标签: 碳青霉稀酶 碳青霉稀类耐药的肠杆菌 耐药性 改良Hodge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奥替溴铵治疗腹泻型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科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门诊及住院病人中腹泻型易激综合征患者60例按随机、配对原则分为A,B两组,A组给予奥替溴铵(80mgtid),B组在A组的基础上给予复方嗜酸乳杆菌,4周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A组的缓解率为66.7%,B组的缓解率为83.3%。结论在使用奥替溴胺的基础上加用复方嗜酸乳杆菌治疗腹泻型易激综合征能更有效地改善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复方嗜酸乳杆菌 奥替溴铵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康唑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溶胶囊治疗老年真菌性肠炎患者的价值。方法将2015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诊治的90例老年真菌性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氟康唑胶囊治疗,观察组使用氟康唑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溶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及用药时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及用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食欲不振、腹胀、肝功能轻度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氟康唑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溶胶囊治疗老年真菌性肠炎效果显著,能快速缓解腹泻,调整肠道菌群,恢复肠道生理功能,且服用安全性高,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老年真菌性肠炎 氟康唑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艾司奥美拉唑溶片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60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用药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溶片治疗,观察组应用艾司奥美拉唑溶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总积分(1.1±0.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艾司奥美拉唑溶片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少。

  • 标签: 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 幽门螺杆菌 反流性食管炎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奥美拉唑对于急性肠胃炎病患的影响。方法在内科2015年7月—2018年3月时间段收治的急性肠胃炎病患中选择100例进行用药治疗分析,将病患分为单一用药组(50例)和综合用药组(50例),其中单一用药组病患行单一的复方嗜酸乳杆菌片用药治疗,综合用药组病患在采取复方嗜酸乳杆菌片用药同时结合奥美拉唑用药治疗,研究2组用药效果、胃肠功能情况和用药副作用。结果综合用药组病患用药效果、胃肠功能情况和用药副作用均优于单一用药组,2组比较,P<0.05。结论对急性肠胃炎病患采取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奥美拉唑用药治疗,可改善病患的胃肠道功能,副作用低,效果显著。

  • 标签: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 奥美拉唑 急性肠胃炎 用药效果 副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肠胃康治疗腹泻型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所收治的44例腹泻型易激综合征病患,将其分为对照组22例(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和观察组22例(在对照组的治疗方式上加之肠胃康治疗)两组,观察比较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为21(95.45%),对照组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7(77.27%),观察组病患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病患,且观察组病患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肠胃康用于治疗腹泻型易激综合征具有较为良好的效果,能够明显的帮助病患改善症状,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普及运用。

  • 标签: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效果 肠胃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腹泻型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腹泻型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A组(治疗组)与B组(对照组),A组(治疗组)47例,B组(对照组)40例;B组(对照组)口服蒙脱石散治疗;A组(治疗组)在B组(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A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1.5%,B组(对照组)总有效率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腹泻型易激综合征能迅速改变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蒙脱石散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 腹泻 肠易激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歧杆菌杆菌三联活菌片在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后补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标准四联一线方案根除失败的HP感染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均给予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在此基础上a组加用双歧杆菌杆菌三联活菌片,b组加用胶体果胶铋,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a、b组PP根除率分别为72.92%、70.21%,ITT根除率分别为70.0%、60.0%,(P>0.05);a组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明显优于b组(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H.pylori根除失败补救治疗中应用双歧杆菌杆菌三联活菌片有利于提高H.pylori根除治疗耐受性和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 幽门螺杆菌 补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