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本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主办,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承办的医学科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4726/R,国际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1671-6272。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是我国心血管专科医院,同时也是心血管领域医、教、研、防全面发展的国家级科研基地。在这片沃土上《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自2001年12月创刊以来,较好地保证了学术质量。本刊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资讯数据库、以及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数据库等收录。自2006年4月,经过多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及同行专家评议推荐,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标签: 中国分子 分子心脏病学 心脏病学杂志
  • 简介:在培养心肌细胞和MEK1转基因小鼠中的实验证明,MEK1-ERK1/2信号通路足以引起体内的心肌肥厚.最新发现的ERK在心肌细胞中的下游靶点包括Elk-1、GATA4、p300和CBP等.ERK1/2通路还可以起到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与之相关的下游分子包括COX-2、FLICE抑制蛋白、Egr-1、ANF、PKC、RSKs等.

  • 标签: ERK分子 心血管疾病 心肌肥厚
  • 简介:新世纪肿瘤治疗的挑战之一是寻找针对病理发生学上一致的肿瘤类型的特异性靶向疗法,以达到最大疗效和最小毒性,其中肿瘤的精确分型是关键。目前,肿瘤分类或分型主要依据于形态学标准,故有局限性,因为相同形态的肿瘤可能具有明显不同的临床过程和治疗反应。这些肿瘤在临床上的异质性提示可能存在不同的分子亚型。近年,肿瘤分子分型(molecularstaging/molecularclassification)的概念悄然而生,即在基因表达水平上精确区分肿瘤的分子类型,标志着肿瘤分型已进入分子时代。

  • 标签: 胃癌 分子分型 诊断 预后判断
  • 简介: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共观察急性脑梗塞62例,其中治疗组32例予以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予以复方丹参治疗。结果发现治疗组有效率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讨论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塞具有较好的疗效,同时临床应用中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且使用方便。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药物治疗 急性脑梗塞 实验室检查 抗凝剂
  • 简介:<正>对照组30例予血栓通10ml静滴每天1次。治疗组30例加用低分子肝素钙(LMWH)0.4ml,每天2次腹部脐旁2cm处皮下注射。疗程均为10天。结果:按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疗效标准评定,治疗组基本治愈12例,显著进步7例,进步6例,总有效率83.3%,对照组分别为7、6、3例和53.3%,P<0.05。治疗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钙 基本治愈 血栓通 老年脑梗塞
  • 简介: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10例老年UAP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年龄、性别、合并症无显著差异(P>0.05).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给予低分子肝素腹部皮下注射;B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皮下注射,疗程均为1周.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人UAP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A组临床症状及ECG的改善均优于B组,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治疗前后部分激活的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计数(BPC)及纤维蛋白原(FG)均无明显改变,两组均无严重出血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UAP安全快速有效,并可明显降低近期心绞痛的再发率.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肝素治疗 老年人 腹部皮下注射 不良反应 不稳定型心绞痛
  • 简介:急性白血病(acuteleukemia,AL)是造血系统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年发病率为(2-4)/10万,虽只占人类恶性肿瘤的5%,但危害人类健康极甚,其在青壮年中发病率较高,占儿童恶性肿瘤病死率的第一位。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发病机制 靶向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HBV—DNA复制水平与肝功能生化指标异常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监测患者血清HBV—DNA,采用比色法监测其肝功能,利用统计软件统计分析。结果在CHB轻、中、重度患者间HBV—DNA低水平复制者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HBV—DNA含量≤10^3copies/ml组的TBil、ALT、AST等指标的数值与〉10^3copies/ml且≤10^3copies/ml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10^9copies/ml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HB患者HBV-DNA复制水平与肝功能生化指标无相关性。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DNA复制 肝功能
  • 简介:急、慢性肝功衰竭分别为12及16例,均行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人工肝治疗共56例次,每次历时6~8h,每隔1~3天治疗1次。结果:单次治疗后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总胆汁酸分别较治前下降31.47%、29.15%和35.91%(均P〈0.01);14例经2次以上治疗后较前下降75.70%、69.03%、55.30%。

  • 标签: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 慢性肝功能衰竭 人工肝治疗 结合胆红素 肝功衰竭 总胆红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