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除术切口方式对术后视力及散光问题比较.方法对134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表面麻醉下(0.4%倍诺喜)上方角膜透明切口和角巩膜隧道切口,施行Phaco+IOL植入术,观察两种切口在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视力恢复、角膜混浊、散光.结果角膜透明切口与巩膜隧道切口在术中、术后视力无明显差异,操作上前者简单,后者复杂.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除术采用两种切口的术后角膜混浊、视力、散光无明显差异.

  • 标签: 乳化吸 切口方式 吸术
  • 简介:白内障是眼科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且白内障患者大多是老年性,常合并有全身性疾病,给治疗和护理带来一定的难度。本文介绍了320例(眼)白内障超声乳化除术的护理,要点包括术前详细进行护理评估,做好术前心理辅导,眼球运动和注视训练,术后密切观察术眼和全身情况,防止并发症发生,做好出院指导。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护理
  • 简介:目的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除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合并近视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41只眼)经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合并近视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术后较术前平均视力显著提高,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近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人工晶体 近视
  • 简介: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高龄老人白内障超声乳化除术应注意的问题,手术难点及处理对策,旨在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成功率。方法对109只眼,75—84岁老人白内障超声乳化除术作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术后一周视力0.5以上68只眼,占63%。视力0.1—0.3者14只眼,占13%。0.3—0.5者23只眼,占21%。4只眼未脱盲,占3%术中并发症为后囊破裂,未发生核坠入玻璃体,无严重全是并发症发生,术后并发症主要是角膜水肿,未发生大泡性角膜炎。结论本组病例疗效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成功的关键是要充分了解高龄白内障老人眼部及全身生理特点,对各种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和表现有清醒的认识,具备扎实的手术操作技巧。

  • 标签: 高龄白内障 超声乳化手术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 简介:目的评价在超声乳化白内障除术中植入囊袋张力环治疗白内障合并晶状体半脱位的效果.方法对15例16眼白内障合并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除术,术中将囊袋张力环植入囊袋内.结果人工晶状体正位14眼,人工晶状体轻度偏斜2眼.术后随访3个月~9个月,矫正视力<0.1者2眼,0.1~0.4者5眼,0.5~0.9者6眼,1.0~1.5者3眼.结论在超声乳化白内障除术中植入囊袋张力环是治疗白内障合并晶状体半脱位患者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防止人工晶状体的偏位,减少手术并发症.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晶状体半脱位 囊袋张力环 手术方法
  • 简介: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白内障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变化的影响。方法:将60例白内障患者的手术眼作为手术组,对侧眼作为对照组,两组术前、术中无并发症,术前和术后1wk;1,3,6mo黄斑区行OCT测量,观察两组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变化。结果:手术组:术后1wk和1,3mo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术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mo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mo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其中12眼术后出现黄斑水肿,均发生于术后2-4wk,包括10眼中心凹增厚及2眼黄斑囊样水肿,其中11眼于6mo内自愈。对照组:术前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术后1wk;1,3,6mo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组与对照组:两组术前、术后6mo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1wk和1,3mo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显著增加,少数患者会出现黄斑水肿,但绝大多数患者可自愈,预后良好。

  • 标签: 黄斑中心凹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黄斑囊样水肿
  • 简介:我科行耳内镜下切器经口腺样体切除术41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2005年2月至2009年5月我科收治的腺样体肥大患儿41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22例;年龄4~10岁;病程3个月至6年。临床表现为睡眠打鼾32例,伴张口呼吸17例,听力下降、耳呜9例,鼻塞、鼻溢18例,嗅觉减退10例。

  • 标签: 腺样体切除术 吸切器 耳内镜 腺样体肥大 2009年 睡眠打鼾
  • 简介:资料患者男性,51岁。因颈前痛及吞咽困难2d于2013年7月16日来我院急诊。患者2d前曾进食猪蹄,之后出现颈前根部梗阻感,伴咽部不适,喜进流质,易流口水。因患者自幼确诊为“21三体综合征”,平日言语表达不清,故家人未能带其及时就医。2d后上述症状加重,于我院行食管造影,结果显示:食管上段可见局部钡棉絮存留征象,双侧中下肺野支气管内钡剂存在(图1)。暂给予禁食、禁水、留院观察等处理。

  • 标签: 21三体综合征 食管造影 患者 钡剂 误吸 吞咽困难
  • 简介:目的了解531例患者(含家属)对我院民生工程白内障手术疗效的评价。方法我院固定1名眼科主治医师在不同时间段进行电话回访(含手机),如固定电话打不通再换手机打,打1-2次通话者为1次打通,3次(含3次者)以上为多次打通,打4-7次不通者放弃。结果531例共打电话1327次,平均每名患者2.49次,回访率为100%,最终获得有效通话者427例,回访成功率为80.41%。手术满意380例,占88.99%;基本满意33例,占7.73%;满意率为96.72%。不满意14例,占3.28%。术后复查1-3次者314例,占73.53%;未复查93例,占21.77%;不知道是否复查20例,占4.68%;复查率最高者琅琊区100%,最低者定远县63.44%。无1例在住院手术期间花钱。未发现严重并发症和医疗事故及医疗纠纷。结论电话回访能有效获得民生工程白内障手术患者的疗效评价,且经济方便,应纳入常规内容。

  • 标签: 民生工程 白内障 回访评价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除术前加用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s,NSAIDs)对术后黄斑囊样水肿(cystoidmacularedema,CME)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Library、PubMed、BMC、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收集NSAIDs的不同给药时机(试验组予以NSAIDs术前及术后局部点眼治疗,对照组予以NSAIDs术后治疗)对白内障超声乳化除术后CME及黄斑中心凹厚度影响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采用RevMan5.2软件及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项研究。术前是否加用NSAIDs对白内障超声乳化除术后CME的发生在术后1wk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58,95%CI:0.48~5.18,P〉0.05)、术后1m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78,95%CI:0.30~2.00,P〉0.05),术后3m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22,95%CI:0.11~0.43,P〈0.01);黄斑中心凹厚度在术后1wk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7.20,95%CI:-15.17~0.77,P〉0.05)、术后1m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3.98,95%CI:-14.05~6.08,P〉0.05),术后3m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18.25,95%CI:-33.80~-2.70,P〈0.05)。结论:术前及术后联合应用NSAIDs治疗可以显著降低白内障超声乳化除术后CME的发生,降低术后黄斑中心凹的厚度,提示NSAIDs的术前术后联合应用较单独术后应用更具有优越性。

  • 标签: 非甾体抗炎药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黄斑囊样水肿 黄斑中心凹厚度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乳化除透明晶体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50岁以上超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3例(62眼)50岁以上超高度近视患者行透明晶体超声乳化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行前后囊抛光。平均随访1年,观察视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视力0.2~0.8。术中1例后囊膜破裂,2例出现后囊不同程度混浊,予以YAG激光后囊切开,术后随访无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结论50岁以上超高度近视患者行透明晶体超声乳化除人工晶体植入可获得较好的疗效,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超高度近视 超声乳化 透明晶状体
  • 简介:目的:对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白内障进行超声乳化除术,分析其对角膜移植片内皮细胞的影响因素。方法:单纯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11眼,未出现排斥反应7眼,排斥反应控制后3mo以上3眼,角膜缝线已拆除。术前裸眼视力光感~0.1,术前及术后均检测角膜植片中央内皮细胞计数,晶状体核Ⅲ~Ⅳ级。手术方式为超声乳化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平均超声能量14.82%±0.47%,流速26mL/min,负压180~200mmHg(U/SPower).200~210mmHg(U/SPulse)。超声时间1.5~2.5(1.95±0.47)min。术后常规抗生素及激素眼液点眼。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2~0.5,均较术前提高。术后2~3d,角膜植片少许内皮皱褶,术后4d角膜恢复透明。术前术后角膜移植片中央部位内皮细胞计数分别为:607~1998(1248.09±408.52)个/mm^2和601~1899(1184.36±373.92)个/mm^2,术后内皮细胞丢失率为5.11%,与术前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得t=3.6418,P〈0.05,有统计学意义。随访3mo以上,角膜植片保持透明,内皮细胞稳定。未发现大泡样角膜病变。结论: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式安全有效。

  • 标签: 角膜移植 白内障 超声乳化 角膜内皮
  • 简介:目的研究分泌性中耳炎(SOM)患者与正常人相比,声导抗各值的差异及与纯音听阈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8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120例(162耳)SOM患者的声导抗和纯音测听资料,并将声导抗各项指标、纯音听阈测试结果与正常对照组作比较。将能抽出液体和不能抽出液体者进行上述指标比较。结果SOM患者声导抗测试鼓室压、声顺值和Grad明显低于正常组,TW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耳道容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抽出液体和不能抽出液体组,声导抗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OM患者纯音听阈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听力是否出现障碍除TW外,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声导抗测试鼓室压、声顺值、Grad和TW有助于诊断SOM。鼓室压、声顺值、Grad和TW的值的大小不能为鼓室有否积液提供依据。SOM患者有听力下降,以高频听力下降为主,可以通过声导抗中TW指标的大小,估计听力是否受损。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声导抗 纯音测听 诊断
  • 简介:<正>DearSir,IamDr.HuijaeLee,fromtheSeoulIreEyeClinic,Seoul,Korea.Iwritetopresentacasereportofesotropiaafterocclusiontherapy.Amblyopiacanbecausedby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机械性眼外伤的临床特征及诊疗结果分析。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机械性眼外伤122例122眼的临床资料,进行记录及回顾性分析。结果:机械性眼外伤122例中,开放性眼外伤116眼(95.1%),闭合性眼外伤6眼(4.9%),男女之比6.18∶1,机械性眼外伤以眼球开放性损伤为最多,致伤多以异物为主,经过及时手术治疗,全部保住了眼球,与入院视力相比,出院视力得到明显提高。结论:工作和生产意外是机械性眼外伤的主要原因,病情复杂,合并症多,后果严重,应加强防范。及时的医院就诊和眼科显微手术技术的提高及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开展是挽救伤眼视力、降低机械性眼外伤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 标签: 机械性眼外伤 显微手术 临床特征
  • 简介:目的:比较波前像差仪与主观验光法对屈光度检查的结果,探讨波前像差仪对低阶像差测量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方法:对2007-07/2007—10在我院拟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患者88例168眼,分别使用以Hartmann—Shack原理为基础设计的德国蔡司WASCA波前像差仪分析系统以及主观插片验光方法进行检查,并对近视球镜、近视柱镜、散光轴向的结果比较、分析。结果:波前像差仪与主观验光测量的屈光度较为接近,等效球镜度分别为_6.53±1.64D和_6.44±1.89D;近视球镜度分别为-5.93±1.65D和-5.83±1.80D;近视柱镜度分别为-1.22±0.66D和-1.27±0.70D;散光轴向度分别为110.67±75.69°和119.24±74.21°;四组数据的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波前像差仪在无需散瞳的情况下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眼屈光度的情况。

  • 标签: 波前像差 主观验光 屈光度
  • 简介:目的研究非接触式角膜内皮镜中参与分析的细胞数(NC)对测量结果重复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到我院诊治并在同一时间行2次以上(含2次)非接触式角膜内皮镜测量的患者,其测量结果包括中央角膜厚度(CCT)、内皮细胞密度(ECD)、平均细胞面积(ACS)、细胞面积变异系数(CV)和六边形细胞百分比(HEX%),排除NC=0的结果,〉2次测量的患者,选择NC最大的2组结果,以每位患者所得的2组结果中NC较小者(NCmin)为分组依据,10个细胞为一个等级,获得(NCmin〈10、10~20……90~100、≥100)11个组段,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及其95%置信区间(95%CI)对各组段内2组数据的重复性进行评估,并对ICC进行F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各组段CCT的ICC均〉0.9,且95%CI下限在0.75以上;ECD和ACS的ICC,当NC≥100时,均〉0.9,且95%CI下限在0.75以上,当NC≥50时,均〉0.75;CV的ICC,当NC≥90时,〉0.75,其余组段均〈0.75;HEX%的ICC,当NC≥100时,〉0.75,其余组段均〈0.75。结论CCT测量结果的重复性不受NC限制;分析ECD和ACS时,NC应在50以上,当NC≥100时,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最佳;分析CV和HEX%时,NC应分别在90和100以上。

  • 标签: 非接触式角膜内皮镜 重复性 中央角膜厚度 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形态
  • 简介:目的通过超声乳化白内障除术对不同年龄段老年患者角膜内皮的影响的观察,探讨年龄和角膜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方法不同年龄段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排除眼部其他疾患和糖尿病全身病)78例(83眼),分为66岁以下、66-73岁、74-84岁、85岁以上四个年龄组,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除手术治疗,以非接触眼科专用角膜内皮镜,测量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的数量,对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的减少数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同组术前、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间因手术影响的减少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龄老年患者角膜内皮对手术损伤的敏感性高,术前应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功能评估应结合年龄段重新评估。

  • 标签: 超声乳化吸除术 角膜内皮 年龄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中青光眼筛查方法及结果分析。方法采用同顾分析方法对我院健康体检数据库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121697人健康体检中,发现青光眼1381例,患病率为1.14%,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810例,患病率为0.67%,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476例,患病率为0.39%,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44例,患病率为0.04%,继发性青光眼(SG)51例、患病率为0。04%。正常大陷门者112例,术发现先天性青光眼。结论青光眼筛查方法应简易、快捷、价廉及有效的。对健康体检作青光眼筛查足必要的并且足可行的,而且在健康体检数据中为所有受检建立健康档案,这对青光眼患者诊断、治疗及评估有十分重要意义,特别对可疑青光眼受检者有一个长期跟踪观察及对比机会。

  • 标签: 青光眼 筛查 健康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