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白2010年3月至2012年4月期间14例患者16眼,均采用后房型入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术后随访3-23月。结果术后3个月复查时最佳矫正视力1.0,最低0.15,视力在0.5以上者9只眼(占56.2%),视力偏低者中术前继发青光眼2只眼,玻璃体混浊2只眼,所有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是治疗晶状体前囊膜口不完整,后囊膜破广较大或无囊膜,不能支撑后房型人工晶体患者的理想手术方法。

  • 标签: 人工晶状体 缝线固定术 睫状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唇裂切口应用可吸收缝线和普通缝线后,对切口愈合情况的影响及效果对比。方法选用198例单侧不完全性唇裂手术病例,其中应用可吸收缝线缝合切口的100例,98例普通缝线分层缝合创口,观察患儿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皮肤反应、术后并发症及切口瘢痕形成情况。结果患儿切口均为Ⅱ级甲级愈合,术后应用可吸收缝线缝合的唇裂切口瘢痕形成明显轻于使用普通缝线的唇裂切口。且可吸收缝合线于术后第七天自行吸收并脱落,免除了患儿拆线时的恐惧。

  • 标签: 唇裂修复术 可吸收线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调节巩膜缝线联合丝裂霉素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5例(112眼)各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52例56眼行常规小梁切除术,实验组53例56眼行小梁切除术加可调节巩膜缝线联合丝裂霉索进行治疗。术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随访。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滤过泡功能、眼压控制效果、前房形成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可调节巩膜缝线联合丝裂霉素的小梁切除术可有效地治疗青光眼,术后滤过通畅且能较好地控制眼压水平,术后并发症少,手术成功率高,操作简单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可调节巩膜缝线 丝裂霉素 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产科手术中应用生物性可吸收缝线进行缝合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以研究其对切口愈合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对比分析法分别选取我院妇产科过去2年内90例使用生物性可吸收缝线进行缝合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另90例常规丝线进行缝合患者,作为参照组,对比二组患者术后的切口愈合临床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参照组在术后感染、切口恢复及疤痕愈合等方面差异表现明显。结论生物性可吸收缝线具有减少感染源的安全性,并能促进组织恢复且不会留下明显的缝合疤痕,对妇产科临床应用具有良好的正向作用,值得进行普及推广。

  • 标签: 妇产科 生物可吸收缝线 切口感染 临床
  • 简介:摘要应用无缝隙护理模式寻找生活护理工作中的缝隙,正确评估患者的生活护理需求,采用多样化的实施方法,以提高生活护理的质量和患者及家属对生活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住院患者 无缝隙护理 生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埋藏缝线法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的临床观察。方法对20例26眼老年性下睑内翻行埋藏缝线法,并观察。结果随访06~12月,20例26眼,全部睫毛矫正良好,无复发。结论埋藏缝线法治疗老年性睑内翻手术需时较少,组织创伤极小,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 标签: 埋藏缝线法 老年性下睑内翻 U字形缝合
  • 简介:为了保证手术室病理标本送检质量,对手术室标本实施无缝隙管理。根据实施无缝隙管理10个月统计,送检标本8532个,未发生标本丢失,防腐合格率100%,送检标本与病理检查单、病理标本登记簿完全相符,同时缩短了快速病理标本送检的时间。

  • 标签: 手术室 标本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到2011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6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304例,女性159例,年龄分布41.8±14.7岁,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案,研究组采用无缝隙护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参加本研究。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与描述。结果研究组患者生理和心理状况均有明显的改善,术前紧张、急躁的心理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人群术前血压状况、心理情况和随访满意度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采用无缝隙护理可明显改善护理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应加强临床推广。

  • 标签: 无缝隙护理 手术室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JCI标准下的无缝化全程护理流程对提高我社区住院病人的生活护理质量和降低意外伤害方面的成效。方法将149名住院患者按照体现JCI理念的无缝化全程护理流程的培训时间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进行常规生活护理,试验组进行无缝化全程护理。采用自创调查问卷的方法对两组病人的生活护理情况和意外伤害结果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显示我社区护理人员经过正规培训后,住院患者意外伤害率有所下降,生活护理照护及健康宣教较培训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及(P<0.05)。结论创建全新的社区型JCI无缝化全程护理流程,进一步提升住院病人的生活护理质量、健康宣教的有效性及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等具有明显的实用性和高效性。

  • 标签: JCI标准 无缝化全程护理流程 住院病人
  • 简介:摘要目的发现开腹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原因,并探讨术后切口无留置缝线处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40例患者使用切口无留置缝线处理,并与40例常规缝合患者比较,两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原因,并统计术后切口感染与阑尾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无留置缝线组发生脂肪液化、血肿、异物反应和引流不当的比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无留置缝线组三种不同病理类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比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开腹阑尾炎术后发生伤口感染的原因中术后伤口缝合技术是一个相关影响因素,选择无留置缝线技术能有效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率。

  • 标签: 开腹阑尾切除 切口感染 原因 无留置缝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分析现阶段手术室无缝隙护理管理现状,对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将无缝隙护理融入到整体护理中,确保患者手术期间的绝对安全,从而降低医患矛盾、提升患者满意度、提升医务人员的服务素质和护理水平。

  • 标签: 管理 手术室 无缝隙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出诊现场急救、转运急救、院内急诊科急救及ICU或专科病房延续抢救四个环节无缝隙衔接的方法,阐述急诊救治过程中无缝隙衔接技术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以往不同阶段两种急救模式病例资料,分为对照组346例和实验组372例,并总结统计相关数据做对照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出诊到达现场平均时间、现场明确急救诊断的例数、现场急救成功例数、转运成功的例数、急诊科延续抢救成功的例数、收入ICU或专科病房两小时内死亡的例数,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现场急救、转运急救、院内急诊科急救及ICU或专科病房延续抢救四个环节之间形成了有效无缝隙衔接,是保障急救成功的关键。

  • 标签: 急诊科 转运 救治 无缝隙衔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早期使用垂体后叶素与改良B-Lynch缝线术联合应用预防产后大出血的疗效。方法患者在胎儿娩出后发现子宫收缩乏力,立即给予5%GS100ml+垂体后叶素12u静脉滴注,同时给予改良B-Lynch缝合术。结果联合治疗无一例继发子宫收缩乏力大出血。讨论垂体后叶素对平滑肌有剧烈收缩作用,尤以对血管及子宫肌层作用更强,对于妊娠期子宫的收缩比缩宫素强,改良B-Lynch缝合术也是对子宫收缩乏力的一种有效的补救措施,两者联合对预防剖宫产术中因子宫收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是比较有效的黄金组合。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 标签: 垂体后叶素+改良B-Lynch缝合术 子宫收缩乏力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遵从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人性化优质服务的宗旨,通过无缝隙全程导诊就诊流程,提高患者就诊效率及患者满意度,及时处理门诊精神疾病患者突发情况,了解精神疾病患者的基本情况,降低医疗风险,保障患者安全。导诊流程包含门诊导医对患者实行预检分诊、就诊导诊流程,住院导诊流程。全程实行无缝隙导诊。结果门诊患者就诊效率明显提高,医疗投诉纠纷发生率降低,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上升,医患关系更为和谐,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导医护士主动服务的意识不断增强,在为患者服务的过程中提高了与患者沟通的能力与技巧,提升了门诊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结论实行全程无缝隙导诊模式,是和谐医患关系、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保证患者医疗安全,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的有力保障。

  • 标签: 无缝隙 全程导医 精神科门诊 应用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可调整缝线联合术后眼球按摩规避并发症与形成功能滤过泡的作用。方法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巩膜瓣可调整缝线缝合法加术后规律性眼球按摩治疗20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4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5例开角型青光眼,术后进行半年—1年随访。结果术后57天出院,眼压平均值11.42mmHg,6个月至1年眼压均在15—19mmHg之间。结论单纯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配合眼球规律性按摩可有效地形成功能滤泡,降低眼压,规避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提高手术治疗青光眼的成功率。

  • 标签: 小梁切除术 可调整缝线 眼球按摩 功能滤过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中无缝接收手术器械的管理方法。方法在手术室辅助用房中建设供应室二部,通过与手术室护士无缝对接接收器械模式来预防院内感染。结果该模式不但能有效预防院内感染,而且能使手术器械得到了专业的保养和维护,节约医院资源,降低了运行成本,使手术器械清洗,包装更加规范。结论手术器械的无缝对接接收是有特色的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模式。

  • 标签: 供应室 一体化 接收器械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的管道和线路的管理方法。方法通过对重症监护病房的微量泵延长线、心电监护仪导联线和床旁电源线路进行规范化的管理。结果经过对重症监护病房的管道和线路进行规范化的管理节约了整理床单元和转运病人的时间;减少了病人因异物发生压疮的危险;电源线路的管理节约了插座的数量,方便插座和插头的取用。结论提高了整理床单元和转运病人的效率;使护理服务质量得到了提高;电源线的管理为抢救仪器的使用争取了时间。

  • 标签: 微量泵监护仪电源线管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肿瘤或怀疑肿瘤复发的患者氟化脱氧葡萄糖(18F-FDG)符合显像结果,所有病例由临床医生根据病理做出最后诊断。计算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析误诊、漏诊原因。结果18F-FDG符合显像诊断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85.7%(24/28)、66.7%(6/9)和81.1%(30/37)。37例患者中,9例呈阴性结果,其中3例假阴性,分别为肺癌化疗、胃粘液腺癌、乳腺纤维囊性病灶性癌变;28例阳性结果,其中4例假阳性,分别为副神经节瘤、淋巴结炎、胃炎和子宫肌瘤。结论肿瘤18F-FDG符合显像在肿瘤诊断中具备一定的价值,但必须注意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情况。

  • 标签: 符合成像 氟化脱氧葡萄糖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