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ICU导管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其感染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60例ICU导管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组间患者导管相关性的出现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导管相关性感染出现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ICU导管 综合护理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超声诊断妊娠晚期胎儿动脉导管形态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我院进行检查的孕妇60例,根据孕周的不同分为A组、B组、C组,各20例。A组为孕周26-31周孕妇,B组为32-36周孕妇,C组为37-41周。对比两组超声诊断的胎儿动脉导管情况。结果 3组在直线型、轻度弯曲型、显著弯曲型导管占比对比均存在差异,差异明显(P<0.05)。结论 超声诊断可以明确动脉导管形态,但随着孕妇孕龄的增加,胎儿动脉会逐渐弯曲,故而临床应在诊断动脉导管形态的同时,结合其他指标对动脉导管异常实施诊断。

  • 标签: 超声诊断 胎儿动脉导管 形态变化
  • 简介:摘 要:目的:以球囊导管为原材料,在球囊表面喷涂药物涂层后,再经过后处理,使药物涂层形成晶体状态,考察样品涂层性状以及在健康猪模型体内扩张后不同时间点血管组织残留量,以评估后处理涂层技术对于产品开发的可行性。

  • 标签: 药物球囊 雷帕霉素 药物含量
  • 简介:摘要:随着肿瘤疾病的发生率日益升高,PICC置管已经成为肿瘤疾病的重要、常见操作之一。PICC置管具有安全性高、操作难度低、留置时间长等特点,可对机体血管进行保护,对顺利开展各项输液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可明显缓解肿瘤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3]。PICC置管受患者血管管腔复杂性、血管瓣膜、患者体位、分叉部位解剖异常等因素影响,极易发生导管异位情况,尤其是异位至颈内静脉。导管异位至颈内静脉后,化疗药物极易造成脑神经损伤,还可造成眼睑、颜面部水肿,甚至出现精神、神志改变,故需要及时对异位导管实施复位。根据常规置管操作实施复位,即PICC置管成功后退出软针并撤出导丝,发现导管移位后实施复位,不仅操作困难,且费时费力,复位成功率难以达到100%。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临床将复位操应用于PICC导管异位至颈内静脉,且取得了理想效果,本文特展开综述。

  • 标签: 复位操 PICC导管异位 颈内静脉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血液净化治疗患者中开展护理干预对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影响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抽取2018年1月-2021年9月期间我院接收的血液净化治疗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中心静脉导管(CVC)置管,将入选的患者通过随机抽取法分成两组进行对照研究,组别包括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分别有15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将两组最终获得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详细对比。结果:护理治疗后,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患者护理依从性以及自护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提高,患者导管使用不良事件和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最终患者导管留置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延长,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血液净化治疗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管理中开展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临床护理管理质量,增强患者的依从性和自护能力,减少导管使用不良事件和感染的发生,从而能够提高导管使用效果及安全性,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 血液净化 导管感染 护理干预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急诊介入术中加强心导管室护士配合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以92例于2019年3月至9月来我院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实验样本,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急诊介入术,由心导管室护士配合,观察各阶段患者病况,待患者病情稳定后,统计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所有患者中发生术前室颤、术中室速室颤、血管开通后心率下降、安装临时起搏器、放置主动脉反搏球囊、频发室性早搏、血压下降的分别占1.08%、2.17%、10.86%、2.17%、7.60%、5.43%、15.21%;护理满意度为96.73%。结论 要想提高急诊介入术效果,心导管室护士需配合主治医生完成各阶段任务,密切检查患者体征,给予患者更好的心理护理。

  • 标签: 心导管室 急诊介入术 护理配合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长线导管在呼吸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2年1月-12月我院呼吸重症患者80 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周围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研究组予以周围静脉留置中长线导管。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7.50%(P<0.05)。研究组出现导管脱出、深静脉血栓、血流感染等总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17.50%(P<0.05)。结论:中长线导管在呼吸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中长线导管 呼吸重症患者 临床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随着输液治疗技术在临床中的普及率越来越高,该技术已经成为常规治疗的重要手段。且着输液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催生了输液工具的不断优化,多种输液穿刺方式能够支撑不同的输液需求。神经外科静脉中长型导管置管技术能够为神经外科患者提供更好的输液服务。文章就对神经外科静脉中长型导管置管技术应用展开思考。

  • 标签: 神经外科 静脉中长型导管置管技术 输液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心脏介入导管室护理中运用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21年6月到2022年5月期间我院心脏介入导管室收治的1000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并分析不同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的应用能够使心脏介入导管室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更加深入,使患者的依从性得到提升,进而提高治疗效果,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给予充分的肯定。

  • 标签: 心脏介入导管室 健康教育 健康知识知晓程度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对于ICU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干预效果。方法:ICU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者2022年4月至同年12月共58例,经抽签,分至常规组予以基础护理,分至观察组开展综合护理,分析干预效果。结果:ICU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观察组较常规组得到更为有效控制(P<0.05),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指标,相比常规组,以观察组更为良好(P<0.05),观察组行置管后并发症发病情况,与常规组比对发生率低(P<0.05)。结论:ICU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者,在置管期间以综合护理方式对其实施干预,可保障其置管安全性,促进中心静脉置管发挥其影响价值。

  • 标签: ICU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 综合护理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对重度烧伤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对预防导管感染的效果,为患者更好预后提供支持。方法:选择2022年2月—2023年4月间我院曾接收的重度烧伤患者62例,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中实施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时给予其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治疗及护理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6.5%,而对照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32.2%;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能达到96.8%,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只有74.2%,两者差异比较明显。结论:在重度烧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给予其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导管感染发生,降低感染发生率,促使患者尽快康复,从而提升临床治疗效率及质量。

  • 标签: 重度烧伤 导管感染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静脉导管维护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对静脉导管在肿瘤治疗中的重要性进行介绍,并分析了常见的静脉导管并发症。详细阐述了在肿瘤患者中如何正确应用静脉导管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从预防感染、定期检查、导管固定和镇痛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并提供了实际操作建议。通过总结分析,得出结论指出静脉导管维护在肿瘤患者中的重要性,同时强调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遵循严谨的操作规范。

  • 标签: 静脉导管 肿瘤患者 应用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循证护理在PICC导管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研究时间起于2022年10月,止于2023年12月,参考对象具体构成为:PICC导管感患者,而后分组,指导原则为:随机抽签法,具体组别为:对照组、实验组,2组PICC导管感患者病例数为74,各组中收纳样本数为37;其中,常规护理用于对照组,循证护理用于实验组,就2组护理效果展开比较。结果:实验组感染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实验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PICC导管感染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感染愈合,保障患者在置管期间安全性。

  • 标签: PICC导管感染 循证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气管切开导管固定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我科进行气管切开治疗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选奇偶数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棉纱寸带固定法,观察组采用橡胶输液用压脉带固定方法。对比两组患者重新固定导管次数,更换导管时间,调整松紧度的频次,调整导管系带松紧度的时间,气切护理过程中接触系带后执行手卫生的次数,固定系带下皮肤损伤发生情况。结果: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皮肤损伤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经过数据分析显示,在改良气管切开导管固定方法中采用输液管加橡胶输液压脉带固定气管导管的方法能有效解决传统纱布带或者棉纱寸带缺点,达到随时灵活调整系带松紧度,避免系带过紧造成压力性皮肤损伤,因此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改良气管切开导管固定方法 棉纱寸带固定法 橡胶输液用压脉带固定方法
  • 简介:摘要:总结1例中心静脉导管拔管困难的护理体会。患者因临床静脉通路建立困难而选择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结束后出现拔管困难。通过多学科会诊、精心计划与严谨操作,最终安全拔出导管,避免了高额费用与对患者的进一步伤害。本文对中心静脉导管拔管困难的护理要点进行分析,以期为后续相关问题的处理提供借鉴和建议。

  • 标签: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拔管困难 护理
  • 简介:摘要:在血液透析治疗中,导管的选择和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种类的导管有着各自的特点和适应症,正确选择和合理管理导管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导管的选择要考虑患者的年龄、血管状况和治疗目的等因素,并充分了解各种导管类型的优势和缺陷。在导管的管理中,护理人员需要掌握导管的清洁和固定技巧,定期观察导管周围皮肤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导管相关问题。

  • 标签: 血透护理 导管 管理策略
  • 简介:目的评价输尿管导管在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fistula,AVF)术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8例2013年i月至2016年1月重庆西南医院肾科尿毒症患者行AVF术中使用输尿管导管的病例资料。其中女性43例,男性35例,年龄16~79岁,平均(48.2±13.5)岁,透析龄0~120月,平均(30.3±11.8)月;初次AVF手术47例,重建术31例。术前患者前臂触诊静脉较为纤细或走行区有可疑节段狭窄,彩超证实静脉直径〉1.5m,节段狭窄直径〉1mm。可扪及动脉搏动良好,彩超证实动脉直径〉1.5mm,流速〉20cm/s。AVF术中动静脉吻合前根据静脉内径选用F5或F6型号(直径分别约为1.5或1.9mm)输尿管导管探查;术中动静脉吻合后不通畅再次运用了输尿管导管探查动脉。结果全组78例患者在AVF血管吻合前均使用了输尿管导管进行静脉探查及束臂液压扩张,56例(71.8%)扩张后无静脉近心端明显狭窄,一次AVF术吻合成功;20例(25.6%)扩张后仍有静脉近心端狭窄,前臂静脉狭窄者跨过狭窄段在近心端行了第二个切口也成功吻合,上臂静脉狭窄者在原切口动静脉吻合后并切除上臂狭窄段再行原静脉的端端吻合或自体静脉移植的端端吻合后通畅。全组患者中共有3例因血管吻合后不通畅时使用输尿管导管探查,有动脉或吻合口血栓从探查口冲出后内瘘通畅;2例(2.6%)反复动脉、静脉血栓形成未再能疏通内瘘,最终放弃手术。术中通畅率高达97.4%。随访半年AVF正常使用71例(91%)。结论在AVF术中动静脉吻合前使用输尿管导管探查能了解血管的走形、有无明显狭窄,并可适当扩张血管;吻合后AVF不通畅时使用输尿管导管探查,具有术中介入处理动脉新鲜小血栓的独特优势。术前仔细查体、血管彩超检查与术中输尿管导管的探查相结合决定AVF手术方案,可提高有�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输尿管导管 介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ICC导管相关性皮疹的原因及早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20例置入PICC导管的癌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PICC导管相关性皮疹的原因及早期护理干预效果。结果通过对20例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皮疹原因的探查和分析,并实施相应的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后,保障了治疗的正常进行,20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皮疹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护理满意度达90%(18/20)。结论了解PICC导管相关性皮疹的原因,早期给予护理干预,能够减少皮疹的发生率,并使其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延长PICC的使用时间,保障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PICC导管相关性皮疹的原因 护理
  • 简介:肿瘤病人在手术、放疗及化疗后,免疫功能低下,肿瘤细胞负荷低,此时运用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在临床上已取得了确切的疗效。但是肿瘤患者在应用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进行单个核细胞采集(简称单采)时,常常因为化疗后血管细,血管弹性差,导致静脉穿刺失败;或因凝血机制异常等原因,导致血液流速缓慢,机器出现低血流报警,而导致单采不能正常进行。为解决这一问题,我科运用一次性血液透析导管行股静脉穿刺置管进行单采,使整个单采过程能够顺利进行,细胞分离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血液透析导管 细胞采集 护理 过继性免疫治疗 股静脉穿刺置管 免疫功能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