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美育是提高辨别美丑能力,培养感受美的能力,发展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目的,不仅是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将美育作为五育中的一部分正式写进国家教育方针,实际上是让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应有的功能。美育的作用和意义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培养人的审美情趣。教会学生在生命体验中感知美、发现美、探索美和创造美。

  • 标签: 美育 音乐学科 多元化融合 教学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探讨在同样存在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PWI)不匹配的前提下,不同时间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行机械取栓术后预后的差异。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200例。所有患者发病时间均为24 h内,且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接受MRI检查。血管再通程度采用mTICI分级评估。收集所有患者的DWI体积、PWI灌注异常体积、3个月功能预后(mRS评分)及一般临床资料等。根据时间窗中位数将患者分为早期时间窗组和晚期时间窗组。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时间窗的卒中患者预后差异。结果根据时间窗中位数将患者分为早期时间窗组(≤300 min;118例)和晚期时间窗组(>300 min;82例),两组间治疗前DWI梗死体积和DWI-PWI不匹配体积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然而,与晚期时间窗组相比,早期时间窗组治疗后DWI梗死体积增长较小[11 mL (1~45 mL)与29 mL (3~87 mL)]、3个月良好功能预后比例较高(62.71%与39.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1,P=0.027;χ2=10.898,P=0.001)。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血管再通程度、(OR 3.75;95% CI:1.43~10.86;P=0.008)、治疗后DWI梗死体积增长(OR 0.73;95% CI:0.58~0.95;P=0.017)、时间窗(OR 0.41;95% CI:0.11~0.79;P=0.005)为预测卒中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DWI-PWI不匹配卒中患者的临床预后存在时间依赖性,早期时间窗、血管完全再通和治疗后较小的DWI梗死体积增长有利于卒中的良好功能预后。

  • 标签: 脑卒中 扩散加权成像 灌注加权成像 预后 时间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国东北地区汉族人群patatin样磷脂酶域3(PNPLA3)rs738409及跨膜蛋白6超家族2(TM6SF2)rs58542926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癌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纳入52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病例组,164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病例组根据病因学分为有及无肝硬化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分别检测PNPLA3 rs738409及TM6SF2 rs58542926两个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对计量资料用t检验、方差分析或U检验,对计数资料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PNPLA3 rs738409 G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存在明显差异(OR = 1.583,P = 0.001);进一步分组后显示,除在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肝癌组中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 = 0.161),在其他分组中均存在明显差异(P值均< 0.05)。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TM6SF2 rs58542926 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OR = 1.759,P = 0.048)。分组后仅合并肝硬化肝癌组CT/TT基因型频率及酒精性相关性肝癌组T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5,0.032)。将病例组按照是否携带PNPLA3 rs738409 G等位基因分成CG/GG与CC组;按照是否携带TM6SF2 rs58542926 T等位基因分成CT/TT与CC组,结果显示,CG/GG与CC组及CT/TT与CC组肝脏酶学指标、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甲胎蛋白(AFP)及空腹血糖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将病例组伴有肝硬化的患者根据Child-Pugh评分分为≥7分组与< 7分组,结果显示,PNPLA3 rs738409 CG/GG型与CC型患者的Child-Pugh评分差异及TM6SF2 rs58542926 CT/TT型与CC型患者的Child-Pugh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结论PNPLA3 rs738409及TM6SF2 rs58542926基因多态性在中国东北地区汉族人群中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存在相关性。PNPLA3 rs738409及TM6SF2 rs58542926基因多态性在原发性肝癌中对肝脏酶学、Alb、TBil、AFP及空腹血糖等指标没有影响。

  • 标签: 肝细胞癌 多态性,单核苷酸 patatin样磷脂酶域3 跨膜蛋白6超家族2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骨科无痛病房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入的骨科无痛病房患者280例,随机划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疼痛控制,一组为观察组,开展规范性疼痛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NRS疼痛评分与SAS焦虑状态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NRS评分与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统计差异明显(P

  • 标签: 骨科无痛病房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重庆市土家族和苗族育龄人群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基因的携带率和基因突变类型。方法2019年3-7月,采用前瞻性设计和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重庆市的11个调查点,采集土家族和苗族育龄人群的空腹静脉血,利用跨越断裂点(Gap)-PCR和高通量测序方法进行地贫基因检测。结果共调查土家族人群516例,年龄为(28.63 ± 5.26)岁,男性258例、女性258例;苗族人群270例,年龄为(28.62 ± 5.35)岁,男性139例、女性131例。土家族地贫基因携带率为5.04%(26/516),α、β地贫的携带率分别为1.94%(10/516)和2.52%(13/516);检出3种临床意义不明的新发突变,分别为HBA2:c.46G>A(Gly>Ser)、HBB:c.*+129T>A、HBB:c.-39T>G,各1例。苗族地贫基因携带率为7.78%(21/270),α、β地贫的携带率分别为3.33%(9/270)和4.44%(12/270)。土家族和苗族α地贫基因型均以-α3.7/为主;β地贫基因型土家族Codons 41/42(-TTCT)beta0、Codon 17(A>T)beta0、IVS-Ⅱ-654(C>T)beta+均较多,苗族以Codons 41/42(-TTCT)beta0为主。结论重庆市土家族和苗族地贫基因携带率均较高,不同民族间地贫基因类型不同。3种临床意义不明新发突变基因型的临床意义应重点关注。

  • 标签: 地中海贫血 基因分型 土家族 苗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有效的测量工具和在适合的测量时间段采集侧卧手术体位老年患者基础数据,找出患者眼压变化随体位变化的规律,旨在制订有效的护理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9年3—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中心手术室完成胸科胸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31例。使用icare回弹式眼压计分别于患者入手术室后、全身麻醉插管后、侧卧5 min、侧卧30 min、术中1 h、术中2 h、术中3 h、翻身拔管、出室前9个时间点测量双眼眼压,同时记录每个时间点患者的血压、心率数据,记录手术过程中液体出入量、特殊用药等。结果患者侧卧5 min、侧卧30 min、术中1 h、术中2 h、术中3 h的血压与入室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的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插管后患者双眼眼压均低于入室时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卧30 min、术中1 h、术中2 h、术中3 h的双眼眼压与入室后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卧5 min、侧卧30 min、术中1 h、术中2 h、术中3 h的受压侧眼压与非受压侧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平均动脉压与受压侧眼及非受压侧眼的眼压均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113 8、0.017 9,P>0.05)。进入手术间时患者测试视力与术后6 h回病房后测试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老年患者的眼压随手术体位变化而波动,从侧卧5 min开始眼压出现变化,2 h内受压侧眼眼压达到高峰,体位恢复平卧位后,眼压随即恢复到入室时水平。本研究未发现血压与眼压变化的相关性。

  • 标签: 老年人 眼内压 手术期间 侧卧位 视觉安全
  • 简介:摘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为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成年人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炎症在DR的发病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抗炎治疗或许能有效延缓DR的发生和发展。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作为炎症反应过程中一种重要的趋化因子,通过趋化和激活因子、破坏血视网膜屏障、引起视网膜血管病变、激活小胶质细胞等促进DR的发生发展,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随着对MCP-1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可能将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作为靶细胞,在疾病的早期阶段,通过减少或抑制糖尿病患者MCP-1的产生,从而控制或减缓DR进展,这将为我们预防和治疗DR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趋化因子CCL2 综述
  • 简介:摘要造成下颌骨病变的病因,包括口腔恶性肿瘤、下颌骨的先天性畸形、放疗后引起的骨质坏死以及头颈颌面部的外伤等。作为颞下颌关节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下颌骨的缺陷通常会导致严重的面部畸形和咀嚼功能障碍,进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个体化、精准地修复重建下颌骨的缺损成为头颈外科医生关注的重点。四川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收治1例右侧牙槽骨深面滑膜肉瘤侵犯下颌骨的青年女性患者,运用显微外科技术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 CAD/CAM)及3D打印,采用游离骼骨肌皮瓣精准的个体化修复重建了下颌骨节段性缺损,术后达到满意的修复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低氧血症是外科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氧疗是处理低氧血症患者最常用且有效的方法,鉴于常规氧疗(conventional oxygen therapy, COT)并不能有效预防低氧血症,故应提倡更有效的无创呼吸支持治疗以防治围手术期低氧血症,但相关规范并不完善。近期,欧洲麻醉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Anaesthesiology, ESA)与欧洲重症监护医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Intensive Care Medicine, ESICM)联合发布《围手术期低氧血症患者无创呼吸支持治疗的ESA/ESICM联合指南》,涵盖五大临床问题,并对COT、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 flow nasal cannula, HFNC)、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IPPV)和持续气道正压(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的有效性进行比较和推荐,共给出19条具体建议。该指南对指导临床正确选用无创呼吸支持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对有效治疗围手术期低氧血症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医师也应及早识别围手术期低氧血症的高危患者,术中积极实践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以降低患者肺部并发症风险,从而预防围手术期低氧血症。

  • 标签: 低氧血症 氧疗 呼吸支持技术 麻醉 指南
  • 简介:摘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9〕4号)》“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的第13项指标“通过国家室间质量评价的临床检验项目数”,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开发了信息采集系统,建立实验室室间质评项目参加率和合格率分析系统。近3年,参加室间质量评价的三级公立医院数量有所上升,室间质评项目参加率中位数有所提高,室间质评项目合格率中位数相对稳定。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项目数量的监测,对三级公立医院临床实验室室间质评项目参加率和合格率进行统计分析,推动三级公立医院重视室间质量评价,持续改进质量,以提高检测的有效性和可比性。

  • 标签: 医院, 公立 绩效考核指标 室间质量评价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某信号处理机模块测试平台的基本组成,重点阐述了模块测试软件设计的实现。通过在测试平台上进行软件编程,实现对CPCI总线控制信号检测,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逐位检测,及故障判断、统计、回执、显示等功能。该软件故障定位准确,测试结果直观,具有较强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 标签: 信号处理机 测试平台 软件设计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基于熵编码的压缩算法系统模块图,重点分析了JPEG压缩算法在VC程序设计的运行流程和算法思想,并对压缩结果进行了分析。

  • 标签: JPEG压缩算法 熵编码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小儿肺炎护理中使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就诊的74例肺炎患儿,根据信封法分为两组,37例/组,接受常规护理的命名为对照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的小组命名为观察组,将两组肺炎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1.03±0.35)天、咳嗽缓解时间(6.55±1.65)天、肺啰音消失时间(5.88±1.05)天和住院时间(11.56±3.35)天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动脉血氧合指数(383.65±35.49)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40.26±3.51)%、动脉血氧分压(82.41±6.55)%、护理满意度评分(94.89±2.63)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肺炎护理中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缩短症状恢复时长、改善临床指标,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小儿肺炎 临床护理路径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在我国进入21世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为了提高行政效能,实现便民利民,国家致力于电子政务的发展,加大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推动我国电子政务建设。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建设不断增强,各机关单位也逐步适应新形势,探索改善工作方法,电子公文办公系统的应用日趋广泛,“互联网+政务”等新型电子政务发展模式也逐渐兴起,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对公文处理工作的探讨很有必要。

  • 标签: 办公室 公文处理 探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洗胃法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羊水Ⅲ度污染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预防效果。方法将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84例GDM羊水Ⅲ度污染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洗胃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洗胃方法。比较两组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洗胃时间短于对照组,洗胃相关并发症少于对照组,胎粪转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改良洗胃法能够有效预防GDM羊水Ⅲ度污染产妇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发生,且并发症少,对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改良洗胃法 妊娠期糖尿病 羊水Ⅲ度污染 新生儿咽下综合征
  • 简介:摘要:随着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工程取得了较快的进步,自动化技术成为了体现国家先进科学技术的标志之一。很多行业开始大量使用自动化技术,这一方面能够提高企业生产的效率,降低成本支出,另一方面也能够让企业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提升竞争力。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电子行业发展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各种自动化技术逐渐应用于电子工程中。本篇文章通过认识当前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状况,探讨电子信息自动化发展优势,从而分析电子信息自动化的发展前景。

  • 标签: 电子工程 自动化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跟随时代的不断变化,国家对高中教学质量进行了严格的要求。因此,教师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立足于实际情况,带领学生深入教材内容,从而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 标签: 新课标 高中语文 高效课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肌少症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135例,年龄(70.6±7.7)岁,女性46例(34.1%),透析龄(3.2±2.9)年。通过测定握力、步行速度及电阻抗法评估四肢肌肉量,探讨其肌少症的发生情况,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35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肌少症患病率为62.9%(85例),其中重度肌少症占44.4%(60例)。与非肌少症患者比较,肌少症患者年龄更大,体质指数和握力更低,步行速度偏慢,四肢肌肉量少。高龄、低体质指数及长透析龄与老年透析患者肌少症高患病率相关,年龄每增加1岁肌少症患病比值比(OR)增加12%,体质指数每增加1.0 kg/m2患病OR值下降32%。高龄(OR=1.12,95%CI:1.05~1.18)、低体质指数(OR=0.84,95%CI:0.74~0.95)亦与重度肌少症高患病率相关(均P<0.01)。结论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中肌少症患病率高,高龄和低体重与其高患病率相关。改善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避免低体重有助于减少肌少症的发生和发展。

  • 标签: 肌少症 血液透析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建筑由梁板、墙体等多个部分共同构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施工过程中易于生成各种裂缝,造成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所以务必采取灌浆技术,妥善处理这些裂缝问题,确保工程质量。如今国内各类建筑工程中很多施工单位选用灌浆技术的较多,而在实际的应用当中,其也有着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建筑工程 施工 裂缝 灌浆技术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