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6 个结果
  • 简介:探究基于个体生命意义感下,死亡提醒对大学生内隐、外显自尊的增强效应。采用2×2两因素组间设计。自变量一是生命意义感:高生命意义感、低生命意义感;自变量二是组别:死亡提醒操作组和非死亡提醒操作组。因变量是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结果发现不论生命意义水平高低,外显自尊均显著增强,而在低生命意义条件下,死亡提醒组的内隐自尊削弱了。研究更进一步揭示了死亡提醒与自尊的关系。

  • 标签: 死亡提醒 生命意义感 自尊
  • 简介:目的:研究职高学生母亲教养方式、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应用母亲教养方式问卷、自尊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问卷对职高学生进行调查,在SPSS16.0中进行分析。结果:职高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以上水平,且无性别差异;自尊可以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母亲教养方式中母亲拒绝维度、母亲过度保护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母亲情感温暖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且母亲拒绝维度可以负向预测主观幸福感。

  • 标签: 职高学生 母亲教养方式 自尊 主观幸福感
  • 简介:从个体自尊和自身心理健康状况入手,运用自编的心理健康自我观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以及自尊量表法进行测试,主要探讨两者与心理健康自我观念的关系,从而为推进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自尊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自我观念
  • 简介:目的探讨尊严疗法对胰腺癌患者自尊状况和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治疗胰腺癌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和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个体化的尊严疗法.采用状态自尊量表和希望水平量表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尊量表和希望水平量表评分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观察组组内比较及与对照组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尊严疗法能提高胰腺癌患者的自尊水平和对生活的希望水平.

  • 标签: 胰腺癌 尊严疗法 自尊状况 希望水平
  • 简介:通过问卷调查、实验测量等方法,以有氧健身锻炼干预为手段,对异常体重消费者身体自尊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氧健身锻炼对超重和肥胖消费者身体自尊改善作用较为明显,对低体重消费者的影响不明显;同时表明:有氧健身锻炼对肥胖消费者“身体吸引力”维度的改善不显著。本研究为指导异常体重消费者有效地进行科学健身锻炼,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有氧健身 异常体重 身体自尊
  • 简介:在基础教育中,学生自然而然分为“优等生”和“后进生”。“优等生”往往经教师稍加指点便立有起色。相对而言,“后进生”不仅学习成绩较差,且生活习惯、个人性格都些许特别之处,授课教师一再反复强调,他们却屡犯同样的错误,某种程度上让授课教师喜欢并关注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作为教师,增强后进生自尊心,做好教育转化工作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议题。

  • 标签: 后进生 增强 尊重 转化
  • 简介:为了解高中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总体状况,以及专业决策自我效能与高中生自尊、社会支持状况之间的关系,研究者选取了山东省两城市的600名高中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高中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处于中等稍偏上的水平;(2)高中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在性别、城乡、年级以及是否为独生子方面存在差异;(3)相关分析表明,高中生自尊、社会支持和专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存在两两显著正相关;(4)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自尊在社会支持与高中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 标签: 专业决策 自我效能 高中生 自尊 社会支持
  • 简介:为了考查初中生乐观与生命意义的关系,并探究自尊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采用生活取向问卷、生命意义感量表和罗森伯格自尊量表对520名初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初中生的乐观与生命意义相关显著,乐观因子正向预测生命意义的拥有和寻求,悲观因子负向预测生命意义的拥有;自尊在乐观因子与意义拥有、悲观因子与意义拥有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但在乐观因子、悲观因子与意义寻求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为提升初中生对生命意义的认知,教师需加强乐观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面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感,提高其自尊水平;关爱学生,让他们体验到自身的价值,从而更好地获得生命意义感.

  • 标签: 乐观 生命意义 自尊 初中生 中介作
  • 简介:目的:探究大学生同伴依恋与冒险行为的关系,考察自尊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自尊量表以及青少年冒险行为量表对28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同伴依恋、依恋回避、依恋焦虑与冒险行为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同伴依恋、依恋回避、依恋焦虑与自尊皆显著负相关;自尊与冒险行为显著负相关;(2)自尊在同伴依恋与消极冒险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自尊在依恋回避与消极冒险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并在依恋焦虑与消极冒险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 标签: 同伴依恋 冒险行为 自尊 大学生
  • 简介:研究以333名国企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探索了仁慈领导对员工沉默行为的影响以及组织内自尊的中介作用和员工面子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仁慈领导负向预测员工沉默行为,组织内自尊在此过程中起中介作用;面子正向调节组织内自尊和员工沉默之间的关系,即面子意识越高,两者之间的负向关系越弱,不光如此,面子意识还调节组织内自尊对“仁慈领导—员工沉默行为”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

  • 标签: 员工沉默行为 仁慈领导 组织内自尊 面子 自我调节理论
  • 简介:目的了解农村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及其与自尊的关系。方法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LSIA、LSIB)对湖南、湖北两省3180名农村居民进行调查,分析他们的生活满意度及其与自尊的关系。结果农村居民与社会总体人群相比,其生活满意感很低,且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组的生活满意度指数B得分有显著差异;高自尊组生活满意度得分高于低自尊组。结论农村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偏低,自尊水平高的居民,其生活满意度也较高。

  • 标签: 农村居民 生活满意度 自尊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医护实习生的临床医学沟通协调能力和自尊水平,并研究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临床医学交流综合测试评价量表和护生罗森伯格自尊量表对60名医护实习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士临床医学沟通与协调能力总分为(77.40±6.43)分,自尊总分为(24.20±3.32)分。总分和沟通协调能力各方面与自尊水平成正比(r值为0.610~0.885)。结果医学实习生沟通协调能力中等,敏感倾听和合理信息传递水平亟待提高。临床医学沟通协调能力与自尊水平有很强的相关性。

  • 标签: 护理实习生 临床沟通能力 自尊水平
  • 简介:【摘要】中学生情绪多变,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追求特立独行,是一个心理动荡,行为容易与人产生冲突的群体。中学阶段是一个重要的学生身心发展阶段,也是道德品质形成与提升的关键阶段。了解学生的自尊心是认识学生内心活动的钥匙,是塑造学生良好品德的敲门砖。班主任从学生的自尊入手,努力保护他们的自尊,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好铺垫,为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

  • 标签: 中学生 自尊心 保护对策 班主任
  • 简介:摘要:自尊心作为个体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评价和感受,在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幸福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特殊需要幼儿来说,他们面临着与一般幼儿不同的挑战和困境,其自尊心的培养需要更加细致和专注的关注。本文旨在探讨幼儿园中特殊需要幼儿的自尊心培养,并提供相关的理论和实践观点,为幼儿园教育实践提供有效措施和策略,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其生活和学习的质量。

  • 标签: 幼儿园 特殊需要幼儿 自尊心
  • 简介:摘要:青少年正值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各种因素,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频发。自尊也对青少年发展都有影响,除了我们熟知的外显自尊外,还有内隐自尊值得我们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当我们的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时,青少年才会有健康的心理水平。所以也建议在家校合作中,我们对青少年的评价应该也时一致的,有助于它的发展。

  • 标签: 内隐自尊 青少年 心理健康状况
  • 简介:鲁迅的小说为中国现代文学确立了“国民性”的基本主题.他的小说创作,大都致力于国民心态的探索与国民劣根性的揭示,努力寻求中华民族崭新人格的建构点和支撑点,从而达到“立人”与“立国”的目的.早在日本留学时期,鲁迅就对国民性提出了着重探讨的三个问题:“一,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二,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三,它的病根何在?”(1)后来,在鲁迅的小说创作中,尽管较多的是揭示国民灵魂里的精神痼疾,但鲁迅的根本的美学目标仍是

  • 标签: 鲁迅小说人物 国民性 人道主义 “立人”与“立国” 理性精神 个性主义
  • 简介:以初中一至三年级学生为对象,采用自尊量表(SES)和帮助行为调查问卷进行测查,以探讨自尊、受助者特征对其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社会道德认知和自我意愿层面上,大多数初中生能表现出积极的亲社会性助人趋向,部分学生的行为决策判定具有不一致性;(2)初中生的自尊程度不影响对他人需要的注意、归因以及行为方式的选择,但与帮助行为的价值取向、行为意愿等认知、情感因素有关,能直接影响自主性的亲社会行为;(3)初中生有关潜在受益者特征的某种认知结果及其相应的情感体验,对帮助型亲社会行为趋向有重要影响;(4)初中生的自尊及其所知觉的潜在量益者特征在亲社会行为趋向中交互作用不显著。

  • 标签: 初中生 自尊 潜在受益者特征 亲社会行为 帮助倾向
  • 简介:目的:验证自尊在应激事件与抑郁症状的关系中是否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为抑郁的有效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儿童应激事件量表、儿童抑郁量表和自尊量表追踪调查七年级学生323人,采用Mplus6.1对追踪数据进行多层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七年级学生被试应激事件与抑郁症状得分呈显著正相关,而自尊得分则与应激事件和抑郁症状得分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自尊在应激事件与抑郁症状关系中有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结论:提升个体自尊水平可能是缓冲应激事件影响、降低抑郁发生的有效途径。

  • 标签: 应激事件 抑郁 自尊 中介作用 中学生
  • 简介:灾害事件(如地震、洪水、战争等)是人类生存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特殊应激源,通常被定义为一种大规模的、集体的应激处境,它远远超过了受灾者的应付能力,并使受灾者产生非常严重的心理反应。国内外灾害事件心理调查的结果表明。重大应激事件可使人罹患焦虑、恐惧、抑郁、失眠甚至精神失常等各种心理创伤。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地震,伤亡惨重,灾难中的幸存者,经受了躯体和精神的双重创伤,本文对68例于地震后半个月转入山西省太原市3所三甲医院接受治疗的灾区患者的自杀意念和自尊程度进行评估,并进行相关分析。

  • 标签: 自杀意念 地震 重大应激事件 灾害事件 心理创伤 精神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