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没有训练就没有疲劳,没有恢复就没有训练。针对速滑运动员在运动中和恢复期生理生化变化的特点,结合速度滑冰比赛特点,阐述了肌肉放松的生理机制和在速滑比赛中对发挥良好体能的重要作用,从滑跑形式、速度、幅度、距离、姿势等方面提出肌肉放松训练的技术性要求和教学方法,把肌肉放松训练与速滑技术、体能恢复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指出训练后体疗、积极性休息、食补等恢复手段,为速度滑冰科学化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速滑运动员 肌肉放松 训练恢复 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体操良好动作技能形成以建立正确肌肉运动感为基础,根据少儿肌肉运动感表现特点及其信息反馈原理,按照体操动作技术要求有意识发展少儿运动肌肉运动感,使其在形成动作技能过程中达到缩短动作技术掌握过程,更好控制动作肌肉用力感和动作效应感,牢固准确掌握动作技术。

  • 标签: 少儿体操运动员 肌肉运动感 动作技能 信息 训练程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不同运动干预方式对护理人员肌肉骨骼疾患(MSD)的作用。方法于2021年9月,通过Embase、PubMed、Clinical Trails、万方、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对患有MSD的护理人员实施运动干预的文献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8月,文献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和MINORS条目,采用描述性系统评价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包括6篇随机对照试验和1篇非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研究结果分析发现,共产生肌力训练、肌力训练+拉伸/灵活度训练、Back School项目3种运动干预,均可降低护理人员MSD症状的疼痛程度。肌力训练可改善护理人员肌肉功能、提升生活质量;肌力训练+拉伸/灵活度训练可提高肌力、身体活动范围及运动自我效能;Back School项目对于改善护理人员身体不良姿态成效明显。结论运动干预对控制护理人员MSD症状有一定效果,管理者可针对不同MSD症状制定相应运动策略。

  • 标签: 干预 护理人员 肌肉骨骼疾患 运动干预 肌力训练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 肌肉减少症是一种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患者的骨骼肌量发展逐渐衰退,量逐年减少,进而出现的肌肉功能衰退的退行性疾病。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近些年来肌肉减少症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发病率逐年递增。该类疾病的发病人群较为广泛,正常人都可能会出现,患者在患病后的肌肉力量会有显著的减少,爆发力开始下降,且身体的平衡能力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严重者会限制患者的的行动能力,为患者个人及其家庭造成严重的负担。肌肉较少症的治疗方式之一就是增强患者机体的活动量,而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和学者的不断研究 , 运动治疗法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目前运动疗法已经被视为是治疗肌肉减少症的关键性举措之一。基于此,本研究将着重讲解关于运动疗法在肌肉减少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以便来分析运动疗法的目前研究现状以及未来新的发展思路。

  • 标签: 肌肉减少症 运动疗法 研究现状 研究进展
  • 简介:本研究采用肌电测试实验方法,对河南省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进行测试,从力量素质角度上定量检查分析抓举动作和高抓动作的力量训练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个体之间的比较来发现问题。有助于确定有针对性的力量训练方案和及时发现运动训练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指导和帮助运动员科学训练。

  • 标签: 举重 肌电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动态神经肌肉稳定技术对帕金森患者运动能力、平衡功能以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帕金森病患者46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3)、试验组(n=23)。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康复训练,30min/次,1d/次,5d/w;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动态神经肌肉稳定技术,30min/次,1d/次,5d/w。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w、治疗后8w时采用统一帕金森综合评定量表第3部分(UPDRS⁃Ⅲ)、腰背肌峰力矩(PT)、躯干压力中心前后移动距离(AP⁃SD)、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UP⁃DRS⁃Ⅲ、PT、AP⁃SD、TUGT组间比较。治疗后4w、治疗后8w两组患者UPDRS⁃Ⅲ、PT、AP⁃SD、TUGT组内比较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8w时实验组UPDRS⁃Ⅲ、PT、AP⁃SD、TUGT改善较为明显(P<0.05)。结论动态神经肌肉稳定技术能有效地改善帕金森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腰背肌力量、平衡功能以及步行能力。

  • 标签: 动态神经肌肉稳定技术 运动康复 应用
  • 简介:对我国女子铁饼运动员掷铁饼动作中主要肌肉肌电信号进行采集,采用非负矩阵分解方法对其进行非负分解与降维,获得Bernstein运动协调理论体系下的运动协调结构体及其活动程度概念的量化指标,并且从它们与运动成绩间的关系中探讨优秀女子铁饼运动员"神经-肌肉"协调能力的特征。研究显示,掷铁饼动作中,肌肉的活动主要受到4种贡献率各异的运动协调结构体支配,它们的构成与活动方式有所差异,具备实现该动作中重要运动任务的功能。优秀女子运动员"神经-肌肉"协调能力特征表现为,部分运动协调结构体较高的活动强度或适宜的活动时机,它们通过作用于人体扭紧姿态以及最后用力等重要任务,实现效果对掷铁饼动作运动成绩产生影响。基于Bernstein运动协调观的"神经-肌肉"协调能力诊断与评价具有鲜明特点以及可行性,值得在专项技术训练以及重大赛事科研攻关服务实践中应用。

  • 标签: Bernstein运动协调观 “神经-肌肉”协调能力 掷铁饼动作
  • 简介:通过人体不同部位肌肉含量的研究,探寻提高健美运动员科学训练的有效途径。选取8名国内高水平健美运动员,在赛季初期利用双能X射线体成分与骨密度扫描仪,对运动员上肢、下肢、躯干、全身肌肉含量进行测量,并进行比值分析。为健美运动员在大训练周期中科学改善身体不同部位的肌肉含量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健美运动员 肌肉含量 均衡性 对称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适当网球运动肌肉拉伤患者机体恢复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门诊部就诊的肌肉拉伤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网球运动。统计两组患者的运动评分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均P

  • 标签: 适当网球运动 肌肉拉伤 患者机体 恢复效果
  • 简介:摘要:中长跑运动员的肌肉力量和耐力特征与其运动表现密切相关,通过对影响中长跑运动肌肉力量和耐力的因素研究,发现通过长期的、高强度的训练和科学的饮食能够提高肌肉耐力和力量,降低运动伤害风险,提高运动员水平,基于此,希望能为中长跑运动员提供更为有效的训练和指导。

  • 标签: 中长跑 肌肉力量 运动员 耐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强度运动肌肉疲劳康复的影响因素,以为运动康复提供借鉴。方法:选定2023年1月-2024年1月接受高强度运动肌肉疲劳康复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高强度运动肌肉疲劳康复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应用Logistic分析方法加以总结。结果:高强度运动肌肉疲劳康复与年龄、训练程度、性别、气候/季节、休息、饮食、用药相关;且单因素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强度运动肌肉疲劳发生后,为加速机体康复进程,通过采取合宜的应对措施以实现患者机体尽早康复。

  • 标签: 高强度运动 肌肉疲劳 康复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悬吊运动疗法(SET)对颈椎病治疗前、后的表面肌电活动的影响,并与常规推拿治疗效果相比较,探讨SET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颈椎病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患者分成SET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推拿治疗训练,SET组根据表面肌电图的结果实施特异性的SET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周。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治疗后)进行颈伸肌的sEMG测试[包括平均肌电值(AEMG)和中位频率斜率值(MF slope)]和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治疗后,SET组颈部竖脊肌和斜方肌的AEMG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颈部竖脊肌和斜方肌的MF slope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ET组治疗后颈部竖脊肌和斜方肌的MF slope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ET组和对照组的VAS评分分别为(2.1±1.3)分和(3.0±1.1)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SET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部竖脊肌和斜方肌MF slope降低值与VAS的变化值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SET组分别为(r=0.463,P<0.05;r=0.678,P<0.05),对照组为(r=0.550,P<0.05;r=0.486,P<0.05),即颈部竖脊肌和斜方肌的MF slope的下降率与VAS变化值呈显著正相关。结论SET可显著改善颈椎病患者的颈部肌肉功能,且疗效优于推拿治疗。

  • 标签: 悬吊运动治疗 平均肌电值 中位频率斜率值 视觉模拟评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散打运动员的运动目的是提高专项运动成绩,提高运动成绩就需要较强的运动能力,有效地恢复训练手段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水疗法是运动肌肉疲劳恢复的手段之一。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从水疗法的具体实施方式、效果对散打运动肌肉疲劳恢复的影响作用进行分析,认为水疗法可以有效提高散打运动肌肉的收缩和反应能力,旨在为散打运动肌肉疲劳的恢复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 标签: 水疗法 散打 肌肉疲劳 恢复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了跨栏运动员神经肌肉功能与腘绳肌损伤特征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神经控制能力对跨栏运动员的运动表现具有重要影响,优秀的神经控制可以帮助运动员在高速运动中做出正确的反应。此外,研究还发现,跨栏运动员的肌肉激活模式与腘绳肌损伤风险有关,如果腘绳肌没有得到适当的激活,可能会导致肌肉拉伤或其他损伤。

  • 标签: 跨栏运动员 神经肌肉功能 腘绳肌损伤 特征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体育教学领域的发展,大肌肉运动教学的方式受到了教师的重点关注。针对幼儿的运动,传统的运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过于表面化,难以发展幼儿运动的思维与意识,只是让幼儿单纯的进行动作化的联系,难以满足现阶段幼儿发展的需要。大肌肉运动主要培养幼儿的主动参与体能活动的习惯,建立健康的体魄、生活习惯和社交能力,让幼儿健康地成长。基于此,教师在运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融入大肌肉运动的教学方式,实现幼儿身体与智力的双重发展。

  • 标签: 幼儿 大肌肉运动 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