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藏毛囊肿是发生于尾部臀间裂软组织的一种慢性囊肿,内藏毛发为其特征,也可表现为尾部急性脓肿,穿破后形成或暂时愈合,但会反复发作。我院于2007年10月8日收治尾部藏毛囊肿合并感染患者1例,报告如下。

  • 标签: 藏毛囊肿 感染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尾部创面是临床常见疾病,复杂的创面常涉及皮肤、皮下组织、骨组织三维结构的缺失,通常既伴有广泛的软组织缺损,又合并不同程度死腔,故尾部创面的修复需要同时考虑外形和功能的问题。植皮或者简单的局部皮瓣转移通常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制订修复方案还需根据具体条件进行分析。笔者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6月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收治的35例尾部创面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如何根据致患者全身因素和局部创面,如大小、深度及周围组织条件,制订个性化的修复方案,达到较好的修复效果。

  • 标签: 骶尾部 外科皮瓣 复杂创面
  • 简介:摘要尾部畸胎瘤(SCT)是胎儿时期常见肿瘤之一。近年,SCT产前诊断率显著提高,如何正确规范地进行产前咨询,把握胎儿外科干预指征与方法,加强围生期随访评估、生后手术治疗方案的制定及术后长期随访等,将对SCT患儿预后产生重要影响。笔者拟参考国内外胎儿SCT的诊疗指南和专家共识,并结合自身的临床实践,对胎儿SCT产前诊治策略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旨在为胎儿SCT规范的产前诊治策略制定与推广提供参考。

  • 标签: 骶尾部畸胎瘤 超声检查 磁共振成像 产前诊断 胎儿水肿 胎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采用臀大肌皮瓣移位修复尾部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3月-2010年7月,收治21例尾部III-IV度压疮。男20例,女1例;年龄25岁-63岁。截瘫20例,骨盆骨折昏迷1例。溃疡范围4.5cm×3.5cm-11.0cm×6.5cm。术中采用8cm×6cm~16.5cm×9cm臀大肌上部或下部肌皮瓣移位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均成活,供、受区切口I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皮瓣外观及质地良好,压疮无复发,骨盆骨折患者对髋关节稳定性及伸髋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臀大肌肌皮瓣皮肤与肌肉之间连接紧密,耐压耐磨,填充性良好,血运丰富,抗感染能力强,血管解剖位置较恒定,手术操作较简便,可修复创面较大,供区可直接缝合,是修复尾部压疮较为理想的方法。

  • 标签: 骶部压疮 皮瓣 修复
  • 简介:摘要一种新型尾部防压疮垫,包括压疮垫本体、尾孔、固定带、腰垫,本实用新型防止尾骨产生压疮,可以起到很好的透气效果,提高长期卧床患者的舒适度,最大程度上提高卧床患者的舒适度。

  • 标签: 新型 骶尾部防压疮垫 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尾部畸胎瘤的临床特征与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2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56例尾部畸胎瘤患儿的临床和随访资料。结果56例患儿经尾入路手术40例,经腹-尾联合入路手术16例。术后切口感染9例,排便障碍3例,排尿障碍1例。术后病理证实良性49例,恶性7例。5例恶性患儿给予PBE方案化疗。52例获长期随访,随访1月至5年,平均3.5年,47例生存,5例死亡,术后复发5例。结论小儿尾部畸胎瘤多为良性,首选治疗方法是完整地手术切除,彻底切除是防止复发的关键,保护重要脏器和神经、盆底修复重建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分化成熟型畸胎瘤尽早完整切除后,多预后良好,偶有复发或恶变,需长期随访,定期复查。

  • 标签: 骶尾部畸胎瘤 小儿 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敷料治疗骨科尾部褥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骨科门诊收治的32例尾部褥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新型敷料治疗尾骨褥疮,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纱布敷料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敷料治疗骨科尾部褥疮具有显著的疗效。

  • 标签: 骨科骶尾部褥疮 骶尾部褥疮 新型敷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尾部褥疮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2005年5月至2010年5月,应用臀部局部转移舌形皮瓣修复尾部褥疮。结果术合随访6-18个月,所有褥疮均在6周内取得良好愈合。结论应用臀部局部转移舌形皮瓣修复褥疮操作方法简单,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技术要求不高,适合推广。

  • 标签: 骶尾部褥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适合骨盆骨折病预防、处理尾部压疮的护理方法,为护理同仁提供经验。方法根据39例骨盆骨折患者病情,采用适宜预防、处理尾压疮的措施。结果39例患者采取不同预防、处理措施,37例患者痊愈无并发症,1例自带3度压疮患者10个月后出院时未完全愈合,1例患者因合并症较重转上级医院治疗。结论针对39例骨盆骨折患者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预防、处理措施,有效地预防尾部压疮的发生与进展。

  • 标签: 骨盆骨折 骶尾部压疮 预防 处理 护理
  • 简介:比较菱形切除Limberg皮瓣转移术与切除一期缝合术治疗尾部藏毛的疗效。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肛肠科2007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122例接受两种不同术式治疗的尾部藏毛患者,其中藏毛菱形切除Limberg皮瓣转移术58例(皮瓣组),藏毛切除一期缝合术64例(缝合组)。随访12~89个月(平均43.6个月),比较两组的术后疼痛评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皮瓣组的术后疼痛评分、切口愈合时间、复发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缝合组(P〈0.05);皮瓣组手术时间大于缝合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菱形切除Limberg皮瓣转移术除了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以外,操作并不复杂,术后疼痛轻、切口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骶尾部藏毛窦 菱形切除Limberg皮瓣转移术 切除一期缝合术
  • 简介:摘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4例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联合创面部分闭合在藏毛治疗中的短期疗效与安全性。结果表明,术中应用亚甲蓝引导,彻底切除病灶后行封闭式负压引流术联合创面部分闭合治疗可安全应用于尾部藏毛的治疗,并促进创面快速愈合。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尾部畸胎瘤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我院小儿外科收治的9例尾部畸胎瘤的手术患儿。对其进行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并对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儿均行尾部畸胎瘤手术切除。术前肿块表皮破溃伴有分泌物的有2例,术后感染2例,复发1例,平均住院时间17.5d。手术后,1例出现切口红肿、渗液,1例切口裂开,1例复发。结论对尾部畸胎瘤患儿进行系统、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的尽快恢复。

  • 标签: 骶尾部 畸胎瘤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例右股骨骨折术后尾部压疮的患者进行评估与造口护理。方法采用保守锐性清创结合自溶性清创的方法,遵循湿性伤口愈合理论并结合患者伤口情况进行处理。结果治疗三天后,压疮创面周围皮肤有点状红色肉芽组织生长,基底部100%呈现红色肉芽组织,渗出减少,无臭味。结论在对病人进行充分评估的基础上,针对个体情况,采用保守锐性清创结合自溶性清创的方法,遵循湿性伤口愈合理论处理尾部压疮疗效显著。

  • 标签: 压疮 股骨骨折术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尾部二期及三期压疮治疗方法的选择,尤其是对尾部三期压疮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分析与研究。方法收治尾部压疮患者10例,其中尾部三期压疮患者6例,创面最大10.4cm×12.7cm,最小3.2cm×5.7cm,采用臀上动脉岛状转移皮瓣修补术,尾部二期压疮患者4例,采用斯立凯凝胶外敷。结果经过斯立凯凝胶外敷或臀上动脉岛状转移皮瓣修补术后,10例尾部压疮患者创面恢复良好,皮瓣存活。结论对斯立凯促进压疮创面愈合及臀上动脉岛状转移皮瓣修补术治疗三期压疮创面效果满意。

  • 标签: 骶尾部压疮治疗 斯立凯 臀上动脉岛状转移皮瓣修补术
  • 简介:回顾性分析18例小儿尾部恶性畸胎瘤的护理。加强术前心理、瘤体护理及肠道准备,术后密切观察伤口、并发症和化疗毒副反应,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能有效提高恶性畸胎瘤患儿的手术成功率和生存率。

  • 标签: 儿童 骶尾部 恶性畸胎瘤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