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3 个结果
  • 简介:虽然中国的《著作权法》与德国《著作权法》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但同时也具有一些"社会主义"的特点:在某些情况下,法人或者其他各类组织("单位")可以取得著作权(中国《著作权法》第16条第2款),即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也可以作为权利主体。而在德国,只有自然人才能被视为著作权的权利人。另外,两国的法律在著作权转让方面也存在区别。根据德国法,著作权的转让通常是禁止的;而在中国的《著作权法》中,禁止转让的仅限于著作权中的人身权。最后一点重要区别是,两国法律对著作权保护期限的不同规定。在最近一次对著作权法的修改活动中,两国都不约而同地对网络中的著作权保护予以了高度重视。德国法律修改的重点包括:关于出版商的邻接权的新规定(德国《著作权法》第87f条第4款)和关于保护期届满的作品的新规定(德国《行使著作权法》通过补充的第13d条和第13e条)。中国已经出台了修改草案的第三稿,修改内容包括:将工艺美术品作为一类单独的作品种类进行保护,简化作品在中国的登记手续,加强使用作品的机构的权利,并且和德国一样对作者不明以及保护期届满的作品予以规定。

  • 标签: 著作权法 法律修订 中德比较 孤儿作品 《视听表演北京条约》 互联网法规
  • 简介:《研究生法学》是由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自办的法学学术刊物。自二十多年前的创刊之日起,这本学生刊物就致力于建设一个纯粹的学术传播平台。这本刊物的性质是学生自办的,在很大的程度上保持了学术的纯粹性,在当今这个较为浮躁的学术圈里,试图维护学术共同体的纯洁性。应该说在这样一个时代,有一群年轻的学子,坚守着这一片学术的净土,实是难能可贵。我不知道这样的初衷到今天来说是否已然成功,但从我这个旁观者的角度而言,所有为这份刊物付出过心血的同学们的努力,我都看在眼里,并为之欣喜。

  • 标签: 法学交流 天人之际 学术刊物 特刊 中德 西方
  • 简介:应南京大学法学院中德经济法研究所邀请,德国帕骚大学法律系教授梅特博士于1996年1月至3月在该所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研究工作,并为中德所学生开设了"法国民法"的讲座。

  • 标签: 中德 经济法 德国 南京大学 法律系 教授
  • 简介:金秋十月.由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和德国艾伯特基金会共同举办的第九届中德人权研讨会今天在这里隆重召开.我谨代表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对格梅林女士和各位来宾光临会议表示热烈欢迎.对会议的召开表示衷心祝贺!

  • 标签: 人权发展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中德 开幕式 致词 基金会
  • 简介:阳春三月,百花盛开。在这个春光明媚的季节,《研究生法学》“中德法学交流特刊”与读者见面了。“中德法学交流特刊”的推出是《研究生法学》落实学校办刊定位的一种重要探索,是《研究生法学》创新办刊方式的具体实践,是《研究生法学》自觉服务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切实行动。全面提升《研究生法学》的办刊水平,把它办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法学研究生精品和特色学术刊物是《研究生法学》的目标。本期特刊的推出往这一目标迈进了一步。

  • 标签: 法学交流 研究生 中国政法大学 特刊 中德 比较法学
  • 简介:新媒体的迅速兴起和发展,使德育的环境与条件逐步发生改变。多元价值漫溢导致的高校德育阵地功能弱化、去中心化所带来的教师德育话语权消解、学生德育实践缺乏具身体验等问题,给高校德育实践带来极大挑战。高校需要通过构建新媒体主流平台新阵地、打造内涵德育、建强专业团队等三方面路径来应对挑战、破解难题,拓展德育路径,提升德育实效。

  • 标签: 新媒体 德育路径
  • 简介:德育理念是教师经过长期德育实践和理论加工而形成的关于德育本质、规律及其价值的根本性看法与观点,它具有前瞻性与预见性、社会性与个体性、概括性与普遍性、稳定性与发展性等本质特征。德育理念可以划分为理论层面德育理念、实践层面德育理念和操作层面德育理念等三种不同的类型。德育理念的形成必须重视德育经验的总结反思,加强德育理论的创造性转化,强化扎根鲜活实践的德育研究,重视德育理念的更新完善。

  • 标签: 德育 德育理念 本质 分类 形成
  • 简介:国外学校德育方法漫议安徽财贸学院焦焕章,徐恩芳第一,课堂讲授是传授德育知识的基本方法当今世界各国学校的一切学科包括德育知识的传授仍以课堂讲授为基本形式。在国外学校林林总总的德育方法中,课堂“灌输”则是国外学校无不采用和施加意识影响的基本方法。这种课堂...

  • 标签: 德育方法 大学生科研 学校 学生工作 劳动教育 德育知识
  • 简介: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德育对学校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情况、新挑战。为此,我们要对症下药,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 标签: 德育 素质教育 心理素质 班主任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 简介: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进行德育教育,顺应了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发展趋势。分析体育教学在塑造学生道德素质方面的优势,探索体育教学中实现德育价值的策略和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体育教学 德育 德育价值
  • 简介:公安工作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要求公安院校必须坚持政治建警、德育为先。公安院校应以实战需求为导向,优化德育功能定位,改革德育体制,创新德育模式,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努力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的工作目标,培养现代警务机制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 标签: 公安院校 德育工作 “三者合一” 机制 创新
  • 简介:近年来,我国学者在对学校德育课程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概括来讲,中国德育课程的理论研究注重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尤其是有意识地把中国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所涉及的许多问题纳入理论体系,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德育课程特殊性的分析,揭示了德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不同之处,为德育课程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 标签: 德育 德育课程 课程改革
  • 简介:传统典故是一个个经典的故事,也是一则则深邃的案例,更是一段段深刻的思想。它们在历史的流变中,积淀成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象征和民族精神的结晶。传统典故进入高校德育遵循了教育的接受性规律,实现了学术向教学的转化,回归了中华优秀教育传统,体现了现代先进教育理念,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情的理解能力和批判的继承能力,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文化的历史眼光和文明的世界视野。传统典故有效进入高校德育的前提是综合运用知识性考据、义理性发微、观念史考察和伦理学想象,对传统典故做出合理的解释和创造性转化。

  • 标签: 传统典故 大学 传统文化教育
  • 简介:最近,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要切实把德育放在各项教育的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高校德育工作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崇高事业,要认真研究规划学校德育工作的体系,怎样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科学确定德育工作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提升高校的综合竞争力。

  • 标签: 高校德育工作 师德建设 学校德育工作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等教育 重要组成部分
  • 简介:德育的主体是人,德育的世界是人的世界。德育作为人类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其真义在于“使人作为人成为人”(冯友兰)。即在于促进个体“成人”。德育与学生生命成长相伴相生。故德育必须体现生命的特征.反映生命的价值.彰显生命的本来意义。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生命,完善生命。提升生命,发展生命,只有“激发生命,充实生命”(蒙台梭利).德育才能回归本真。

  • 标签: 生命成长 德育 人的世界 实践活动 “成人” 发展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