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行为改变理论的健康教育在骨肿瘤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确诊为骨肿瘤的患者108例,采用奇偶数字排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给予基于健康行为改变理论的健康教育,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治疗前后的应对方式、希望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实施基于健康行为改变理论的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的积极应对方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方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希望水平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健康行为改变理论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骨肿瘤患者的应对方式,大幅提高患者自身希望水平,对促进和维持患者自我健康行为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健康行为改变理论 健康教育 骨肿瘤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究于骨肿瘤疾病临床教学中应用MDT模式(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下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法)所取得的效果。方法 选择于本院接受骨肿瘤临床示教的实习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符合研究标准者共计64例,遵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应用MDT模式下PBL教学法,对比带教效果。结果 和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教学效果满意度较高P

  • 标签: MDT模式 PBL教学法 骨肿瘤疾病 临床教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在骨肿瘤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照组( n =40)给予传统教学模式带教,观察组( n =40)给予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带教,对比两组护生理论知识、PPT案例分析、操作考核评分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考核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该教学模式在骨肿瘤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云南省肿瘤医院 云南 昆明  650118
  • 作者: 杨倩 邹丽艳 刘周 李丽 肖嘉辉 王鸣宇 王思远 罗德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9-21
  • 出处:《磁共振成像》 2021年第09期
  • 机构: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放射诊断科,深圳 518116,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放射诊断科,深圳 518116 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影像诊断科,北京 10002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酰胺质子转移(amide proton transfer,APT)成像在鼻咽部组织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研究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经病理证实的50例鼻咽癌患者的磁共振APT图像以及临床、病理资料。由2名放射医师独立分析APT图像对病灶的显示效果,二者的评价结果使用Kendall's Tau-b分析其一致。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左右侧颞肌、腮腺、小脑和鼻甲在APT值上的一致以及同层鼻咽癌组织和正常鼻咽组织以及左右侧颞肌、腮腺、小脑、鼻甲APT值的差异,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分化型和未分化型两种类型鼻咽癌APT值的差异。结果关于APT图像对病灶的显示效果分析,2名放射诊断医生的评价一致为0.844。左右侧颞肌、腮腺、小脑和鼻甲的APT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475、0.765、0.443和0.544。鼻咽癌病灶与正常鼻咽和腮腺组织的APT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338与P=0.664、0.933),但鼻咽癌病灶的APT值明显高于左右侧颞肌和小脑组织(P<0.001),但低于鼻甲组织(P<0.001)。分化型鼻咽癌的APT值为1.97%±0.89%,未分化型鼻咽癌的APT值为1.95%±0.82%,二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4)。结论研究结果表明APT成像对于鼻咽部的病灶显示效果满意,并证实了该成像方式在鼻咽部具有技术可行,能够对于该区域不同组织类型的APT效应进行精确定量,为APT成像应用于鼻咽部提供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 标签: 鼻咽癌 磁共振成像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 头颈部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伽玛刀对肺癌脑转移瘤治疗后肿瘤局部控制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来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选患者均接受伽玛刀治疗。评估临床治疗效果。结果:60例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经过治疗后,有14例(23.33%)患者为完全缓解;有31例(51.67%)患者为部分缓解;有14例(23.33%)患者为病情稳定;有1例(1.67%)患者为疾病发生进展。共有2例(3.33%)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在对肺癌脑转移患者展开治疗时,应用伽玛刀,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展开应用。

  • 标签: 伽玛刀 肺癌脑转移瘤 控制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与增强CT在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0年3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患者64例做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及CT检查方法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对照组患者采取CT检查,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增强CT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1)观察组的诊断准确为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78.13%的诊断准确率。P<0.05,有统计学意义。(2)观察组患者采取增强CT检查检出的种植灶长、宽度以及最小种植灶均比对照组要更小。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增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双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联合诊断在膝部骨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病例选取本院2019年09月-2020年12月纳入的64例膝部骨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实行联合诊断(观察组)和单一诊断(参照组),分析应用成效。结果 观察组良恶性肿瘤检出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

  • 标签: 双螺旋CT 核磁共振成像 膝部骨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肿瘤减灭术(CRS)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治疗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效果。方法收集2017—2019年于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普外科收治的61例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其中34例CRS联合HIPEC设为观察组,27例仅行CRS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资料(联合脏器切除、吻合口数量、PCI指数、CC评级、出血量),术后近期并发症情况及远期复发情况;术前,术后2周、1个月和3个月CEA、CA199水平。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相关资料、术后近期并发症、术前及术后2周CEA、CA199水平均相近(均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术后1个月和3个月CEA、CA19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全组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14.2个月,观察组优于对照组(16.8个月∶13.0个月,P<0.05)。结论CRS联合HIPEC治疗结直肠癌腹膜转移安全有效,HIPEC有助于降低肿瘤患者术后肿瘤负荷。

  • 标签: 腹膜转移,结直肠癌/外科学 肿瘤减灭术 腹膜转移,结直肠癌/化学疗法 腹腔热灌注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卡巴他赛治疗转移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闪烁的发生率和特征及其对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2年5月期间进行卡巴他赛二线化疗治疗的125例mCRP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研究。收集卡巴他赛治疗前和治疗期间患者的基线特征、疾病史和PSA水平。患者的总生存期(OS)和放射/临床无进展生存期(PFS)通过Kaplan-Meier方法估计的不同PSA定义,并使用对数秩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共125例患者纳入研究,中位PFS和OS分别为6.5和13.3个月。根据所使用的不同定义,PSA闪烁的发生率、相对振幅和PSA峰值时间以及随后的总生存期(PFS和OS)都存在差异,闪烁发生率为8.3%~30.6%,闪烁持续时间为0.6~2.6个月。闪烁后较基线值降低50%患者的中位OS和PFS与PSA即时反应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0.46),但优于非应答者(P=0.006、0.003),与基线相比30%下降的闪烁患者的生存结果相似。结论对于卡巴他赛所诱发的PSA即时反应,无论初始是否有闪烁发生,对于治疗所带来的生存率的提高都没有明显的影响。在评估PSA即时反应效果时,可以忽略在治疗前12周期间紫杉醇所诱导引起的PSA闪烁。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卡巴他赛 前列腺特异抗原 药物疗法,联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预测转移非小细胞肺癌(mNSCLC)患者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反应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研究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在海南省儋州市人民医院接受纳武利尤单抗或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34例成年mNSCLC患者资料,记录并分析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资料、开始治疗前2周内和ICI治疗后2周血液学检查结果与预后的相关。结果对ICI治疗有反应患者的基线中位单核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均低于无反应患者[(0.52±0.09)×109/L比(0.60±0.12)×109/L,(4.27±0.87)×109/L比(5.39±1.02)×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72、-2.727,均P<0.05)。对ICI治疗有反应患者的单核细胞计数与反应时间呈负相关(r=-0.507,P<0.05)。单核细胞计数>0.70×109/L患者的中位反应时间短于单核细胞计数≤0.70×109/L的患者(8周比1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2,P=0.041)。单核细胞计数与反应持续时间、无进展生存及总生存之间均无相关(r值分别为-0.214、0.182、0.232,均P>0.05)。对ICI治疗有反应患者的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22%,高于无反应患者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给药后中性粒细胞计数截断值为4.2×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4.2×109/L患者的反应率高于>4.2×109/L患者[86.7%(13/15)比36.8%(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57,P<0.05)。结论外周血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对mNSCLC患者ICI治疗反应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单核细胞 中性粒细胞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 简介:摘要骨盆和骶骨肿瘤由于其解剖复杂,周围毗邻重要的血管、神经、内脏器官,且肿瘤发病相对隐蔽,早期症状不明显,发现时肿瘤体积巨大,肿瘤血供丰富。因此手术切除和重建的难度大,最主要的困难仍是大出血的问题,在某些情况下,失血量会危及生命,巨大的手术风险使很多骨肿瘤大夫望而却步。受到战伤腹主动脉球囊成功发挥"血管内止血带"的启示,国内外逐步将其应用于非战伤躯干部位创伤出血救治和外科手术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自2003年开始将低位腹主动脉球囊临时阻断技术应用于骨盆及骶骨肿瘤切除术,至今有超过1 500例使用经验,为全世界应用球囊最多的医疗机构。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的使用主要是针对预计术中出血量较多的患者,参考因素包括患者年龄、肿瘤血供、肿瘤体积大小、肿瘤累及范围、血管条件等。腹主动脉球囊临时阻断的应用大大减少了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增加了手术安全。但腹主动脉球囊的使用也带来了相应的并发症,如穿刺点血肿、急性动脉血栓形成、假性动脉瘤、动脉闭塞等。本文旨在通过文献回顾,并总结十余年的腹主动脉球囊应用经验,对腹主动脉球囊在骨盆及骶骨肿瘤切除术中的适应证、操作流程、安全、有效、并发症预防措施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腹主动脉球囊更好的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 pNET)是一组异质肿瘤,其临床表现,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各不相同,其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肝脏。对于同步可切除pNET肝转移原发灶的患者,建议分期或联合切除转移灶,以实现根治切除。对于无法切除转移灶的患者,原发灶切除具有一定的争议,在经过合理的评估和适当的选择后的患者,积极行减瘤手术是有益的。对于无法进行手术的患者,可考虑行术前新辅助治疗,使肿瘤降期,以达到手术的目的。化疗、靶向治疗和PRRT等治疗方法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仍需进一步研究。在多学科协作下,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有助于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神经内分泌肿瘤 胰腺 肝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及结直肠来源库肯勃(Krukenberg)瘤的相关预后因素,并根据预后因素指导综合治疗;寻找在胃癌和结直肠癌术后随访复查过程中,监测卵巢复发转移的客观敏感指标,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6月—2020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75例患Krukenberg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Log-rank法和COX回归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寻找独立预后因素;并且在异时转移患者的随访中,应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卵巢影像学及肿瘤标志物的动态变化,寻找敏感性更佳的变化指标。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CA19-9≥123.5 U/mL(P=0.001)、CA12-5≥37.9 U/mL(P=0.018)、胃来源krukenberg瘤(P=0.037),卵巢外其他器官转移(P=0.014)以及未行减瘤手术(CRS)(P<0.001)是预后不良因素,其中减瘤手术可明显改善预后,且即使存在肉眼可见残留灶,其总体生存期仍明显长于未行减瘤手术者(P=0.00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A19-9升高(P=0.010)以及减瘤手术(P=0.001)是Krukenberg瘤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在术后随访过程中,超声及CT的影像学变化对发生卵巢转移的敏感性更佳(P=0.006)。结论接受减瘤手术可明显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同时转移患者不应放弃手术机会,异时转移的患者也应行转移灶切除,且即使存在肉眼可见残留灶,患者仍可从中获益;在胃癌和结直肠癌术后随访过程中,应重视卵巢超声及CT影像学变化,有助于早期发现卵巢转移灶。

  • 标签: Krukenberg瘤 卵巢 胃肿瘤 结直肠肿瘤 减瘤手术
  • 简介:摘要脑转移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也是进展期恶性肿瘤重要的致死因素之一。目前,关于脑转移瘤发生的病因及机制方面的研究较多,本文从脑转移瘤中转移成分的特点及产生的影响、血脑屏障的功能变化、肿瘤微环境与转移灶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转移瘤休眠与潜伏机制等多个方面,针对脑转移瘤发生特点及相关因子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月妊娠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方法选择2018年8月10日,于成都市某市级医院产前检查、分娩的1例临床诊断为足月妊娠后GTN脑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研究方法,收集本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并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经过进行分析。同时,以"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足月妊娠后""脑转移""化疗""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postpartum""brain metastasis""chemotherapy"为关键词,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PubMed与Ovid Medline数据库中,检索足月妊娠后GTN脑转移相关文献。文献检索时间设定为上述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5月。总结足月妊娠后GTN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新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①本例患者为女性,27岁,首次妊娠时为葡萄胎妊娠(MP),清宫术后复查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术后血清β-hCG复查1次正常后,未再接受血清β-hCG随访。1年后再次妊娠,2018年8月11日自然分娩1例足月活产女婴,产时无异常,产后第10天出现咳嗽、头痛等。产后第15天,因头痛进行头颅CT检查发现多发颅内占位,最大者位于右侧小脑半球,约为4.1 cm×3.9 cm×3.1 cm,患者被转入上级医院接受治疗。产后第16天,因颅内高压,患者于上级医院进行侧脑室钻孔引流术,复查血清β-hCG水平为400 588 mIU/mL,考虑GTN脑转移,建议患者采取依托泊苷+甲氨蝶呤+放线菌素D+环磷酰胺+长春新碱(EMA-CO)联合化疗方案治疗。产后第20天,患者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后于家中死亡。②按照本研究制定的文献检索策略进行文献检索结果显示,近5年内足月妊娠后GTN脑转移病例报告仅为1篇,纳入研究为1例足月妊娠后产妇,因分娩后不规则阴道流血45 d,咳嗽伴咯血7 d,经完善相关检查后,确诊为足月妊娠后GTN脑转移。对该患者采取5-氟尿嘧啶联合放线菌素D化疗,并联合鞘内注射甲氨蝶呤和全脑放疗后,其血清及脑脊液β-hCG水平显著降低。对其出院后随访17个月的结果提示,GTN未复发。结论足月妊娠后GTN脑转移恶性程度高,GTN症状容易被产后症状掩盖,临床诊断困难。对此类患者采取规范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

  • 标签: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葡萄胎 绒毛膜癌 足月妊娠 脑转移 预后 产妇
  • 简介:摘要脑转移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也是进展期恶性肿瘤重要的致死因素之一。目前,关于脑转移瘤发生的病因及机制方面的研究较多,本文从脑转移瘤中转移成分的特点及产生的影响、血脑屏障的功能变化、肿瘤微环境与转移灶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转移瘤休眠与潜伏机制等多个方面,针对脑转移瘤发生特点及相关因子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介入治疗胃肠道肿瘤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28例胃肠道间质瘤和肝转移患者。5年随访,患者短期疗效分析,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和平均生存率计数以及副作用记录。结果富血肿瘤组总有效治疗率为83.33%,一年生存率为91.67%,三年生存率为58.33%,五年生存率为41.67%,平均生存时间为(30.25±2.74)个月。与血液供应不足的肿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治疗胃肠道肿瘤和肝转移具有重要的临床疗效,可以广泛应用。

  • 标签: 介入治疗 消化道肿瘤 肝转移瘤
  • 简介:摘要雄激素剥夺治疗(ADT)联合阿比特龙及泼尼松可延长转移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的总生存时间,但在国内研究较少。本文报道1例高危mHSPC,前列腺穿刺Gleason评分5+5=10分。磁共振及PET-CT检查结果显示前列腺癌伴多发淋巴结、右肩胛骨及右耻骨转移。临床分期T3bN1M1b期。予ADT+阿比特龙+泼尼松治疗,患者PSA和睾酮均恢复到正常水平,且控制良好。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转移性 激素敏感性 雄激素剥夺治疗 阿比特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