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以“The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 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5
/ 2

基于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以“The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 为例

孙姝彦

长春希望高中  吉林  长春  130022

【摘要】英语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学生阅读能力较差,阅读理解技巧不高,教师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阅读效率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学习活动观理论下的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策略与方法,旨在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个有效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学习活动观;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策略

近年来,基于学习活动观理论的学习活动设计与实践研究在国内外取得了许多成果。

近年来出现了多种基于学习活动观理论下的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策略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基于学习者角色”设计理念下的课程目标构建技术;二是“基于学习者角色”的课程结构重构技术;三是“基于学习者角色”和“基于情境”融合技术。

本文旨在探讨学习活动观理论下学生角色构建、课程结构重构、教师角色定位以及教师角色作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与挑战,本文提出了具体而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研究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高中英语课程改革也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近年来,随着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实施,在新老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比较中发现:传统意义上教师作为知识传输者这一角色已经不能满足新高考改革要求。为适应我国教育体制的转变需要,在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中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新趋势。同时,由于传统知识学习模式的束缚和应试教育带来的高负担也成为当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

因此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要积极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活动体验为核心内容以及促进学习过程与学生发展过程相融合的学习方式。

二、精心设计活动、引导学生自学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背景知识

学生在本单元已了解各种自然灾害,那么通过视频来辨别本节课将学习的自然灾害,会使学生更有兴趣参与进课堂,尽快进入学习氛围。通过视频,学生可辨别此种灾害是地震,本课的主题便是唐山大地震。由于学生年纪过小,并不了解这个事件,但是对于汶川地震他们有所了解,所以教师可以汶川地震为突破口激活学生背景知识。

  1. 分析观察,尝试解决

首先通过标题,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标题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为何不直接以唐山大地震为标题呢,学生可通过思考得出此标题更能引起他人阅读兴趣。在阅读之前,教师要注意为学生扫清单词障碍,可以小组积分的形式抢答重点单词与短语的意思,使学生充分调动起来。

其次,在阅读课时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第一遍快读,只要求学生能够概括出文章的主旨大意,为之后的活动做铺垫。第二遍阅读,要求学生能明确每段的含义并归纳文章框架为:震前、震中与震后。此时教师就可以把这三部分任务分配给学生小组来完成,同学们可以展示自己,通过画画、编情景剧等形式来把整篇课文展示出来。通过设计引导学生自学的活动,不仅能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技巧,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参与度与对学习阅读的乐趣有所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所展现。

在阅读过后,学生对唐山大地震有了十分深入的了解,那么教师需要做的便是引导学生思考地震来临时的注意事项。可以让学生们通过思考并表演正确的自救行为以达到警示,并鼓励学生提出能帮助到灾区人民的种种办法,以培养学生众志成城、克服困难的中国精神。最后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也是带领学生再次梳理本节课内容,从内容、结构和精神品质三方面进行总结,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提升精神品质达到立德树人目的。而留的作业也是开放性的作业,请学生绘制海报去宣传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可以让学生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三、教学实践分析

在设计阅读活动时不仅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看的基本能力,更要将将思政融入课堂,做到文本线、情感线、能力线和结构线的四线合一。

学生进入到高中的学习,阅读习惯还处于摸索与养成的阶段,因此良好习惯的引导和阅读方法与步骤的规范尤为重要,对于读前预测、归纳大意、略读和详读等阅读技巧仍需要长期的训练。但由于高中生对英语阅读的学习兴趣不高,我们教师在课堂上需要注重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学生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的答案,如可以从人物心理角度、心理发展角度以及对文章内容理解方式多方面进行思考分析。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概括。我们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课型对学生进行分组训练。例如:在进行任务分工时我们可以让班级内的每一个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去选择不同难度的任务,及让学生完全参与了课堂又体现了教学分层的理念。

因此,既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占主导地位,课程的活动要以学生的思考与行动为主体,又要体现教师的引渡人角色,发挥引导作用,带领学生不仅掌握英语学科的基本能力,更要从核心素养中的文化意识、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入手培养学生有更好的学习思维、应用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这些才应该是教师在活动观的指导下应该考虑与做到的。

参考文献:

[1]梅德明、王蔷.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 

[2]王蔷. 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阅读教学:问题、原则、目标与路径[J]. 英语学习(教师版), 2018(2): 19-23.. 

[3]刘月霞, 郭华. 深度学习: 走向深度素养(理论普及读本)[M]. 北京: 教育出版社, 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