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基因 MTHFR多态性的关系。方法: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181例纳入卒中组,健康人 126例纳入对照组。检测两组 HCY、叶酸、 VitB12水平、 MTHFR基因多态性及一般情况,并分析不同基因型的脑卒中患者血浆 HCY、叶酸、 VitB12水平。结果:卒中组的 HCY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而 VitB12、叶酸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卒中组 MTHFR基因 TT纯合子率及 T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HCY是人体甲硫氨酸循环的中间产物,高 HCY是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HCY的代谢需要 MTHFR、叶酸的共同参与。 MTHFR是 HCY代谢过程中的关键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MTHFR基因 缺血性脑卒中 基因多态性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谷胱甘肽还原联合检测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东莞市康华医院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8月收治的脂肪肝的患者共 100例为该研究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来该院体检健康者 100名为该研究对照组,观察 两 组人群的血清谷胱甘肽还原(GR)、谷丙转氨酶 (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 (AST)等的数值 、 检测阳性率以及对脂肪肝的诊断效能。结果: 经过相关检验对照组 血清 GR 、 ALT 、 AST 水平 情况显著低于观察组,两组对比有差异 ( P<0.05 ) 结论: 联合血清谷胱甘肽还原等系列检测, 可有效提高脂肪肝诊断效能,有效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谷胱甘肽还原酶 脂肪肝 应用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一例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缺乏症(VLCADD)患者临床特征、生化指标与基因特征。方法:通过酰基肉碱、基因突变确诊1例VLCADD患儿,并对临床特征与基因特征进行讨论分析。结果:1例VLCADD患儿无明显临床表现,新生儿通过代谢疾病筛查得以确诊与治疗;酰基肉碱分析可知C12、C14、C14:1、C16:1、C18均出现一定程度得上升,其中C14:1肉碱水平升最高为3.77,为正常参考(0.02~0.3 umol/L)上限的10倍左右;基因测序结果表明患者:p.G188S:c.562G>A和p.D466Y:c.1396G>T位点杂合突变;父亲p.D466Y:c.1396G>T位点杂合突变,母亲p.G188S:c.562G>A位点杂合突变,患儿致病基因突变位点来自父母。结论: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筛查联合基因测序有助于VLCADD早发现,并实施及时有效干预,对于提升新生儿生活质量与健康具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 新生儿 串联质谱 基因诊断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基因芯片检测应用在分枝杆菌菌种的鉴定以及结核耐药基因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采集的158例痰涂片检测为阳性的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将采集的患者痰液标本进行基因芯片检测鉴定以及使用全自动分枝杆菌检测系统(BD BACTEC MGIT 960,以下简称“MGIT-960”)培养,并实施耐药性检测分析。对比不同方法的一致性。 结果:RFP检测中,124例患者样本内通过基因芯片法与培养法结果相同均为115例:以MGIT-960培养为参考,基因芯片法准确定为92.7%、灵敏度为79.3%、特异性为96.8%、Kappa为0.790;INH的检测中,124例患者样本内通过基因芯片法与培养法结果相同均为98例,基因芯片法准确定为88.3%、灵敏度为78.1%、特异性为92.4%、Kappa为0.712。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 结论:利用基因芯片检测能够精准地鉴定出菌种类型以及耐药基因检测,且与MGIT-960培养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基因芯片 分枝杆菌 菌种鉴定 耐药基因 肺结核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基因及毒力基因检测状况。 方法:本研究中所使用的200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自我院2018年6月-2019年5月住院患者送检样本,主要为患者气管分泌物、脓液、患处血液、穿刺液、排泄物等。菌株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依据2019年CLSI标准执行,所采用的方法为纸片扩散法;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毒力基因、耐药基因检测采用PCR法。 结果:本次研究在样本中共分离出200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气管分泌物中样本构成占比61.5%、脓液中样本构成占比12.5%、患处血液中样本构成占比12.0%、其它分泌物中样本构成占比6.5%、患者穿刺液中样本构成占比4.0%、排泄物中样本构成比为3.5%;200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头孢曲松、庆大霉素、亚胺培南、四环素以及环丙沙星耐药率分别为100.0%、85.71%、73.68%、62.41%、51.13%、42.86%,而对于万古霉素耐药率则为0%;fnbA、Pvl、clfA、tst、sec、sasX的阳性率分别为60.0%、88.5%、42.0%、7.5%、4.5%、0.0%;依据DNA标志物(DL-2000):fnbA基因为642bp、pvl基因为939bp、clfA基因为292bp、tst基因为594bp、sec基为325bp。 结论:本研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具有完全耐药性,分析原因可能是菌株的生物膜形成及毒力的下降具有一定的联系;菌株的毒力因子呈现不同的分布状态可能是由于其分离标本、遗传因素具有一定的差异。

  • 标签: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毒力基因 耐药基因 基因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脂肪性肝病患者选取熊去氧胆酸与还原型谷胱肝肽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46例脂肪性肝病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就诊时间为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随机分组,单药熊去氧胆酸治疗为对照组,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为观察组。结果:脂肪性肝病患者采取联合给药治疗效果显著提升,P<0.05;观察组总胆红素(TBIL)、氨酸氨基转移(ALT)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脂肪性肝病患者选取熊去氧胆酸与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脂肪性肝病 熊去氧胆酸 还原型谷胱甘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巴曲在进展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7月至 2019年 11月期间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 7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 n=36例)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巴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 91.67%高于对照组的 72.22%,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巴曲用于进展性脑梗死治疗中,具有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升临床效果的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进展性脑梗死 巴曲酶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究我院分离培养的114株耐药碳青烯肺炎克雷伯菌( CRKP)的药物敏感性,耐药基因分型,并进行同源性分析 , 为临床疾病的防治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并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期间收治的临床住院患者 送检标本 分离培养的114株 非重复性 耐药CRKP。采用 VITECK2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对上述耐药菌重新进行菌种鉴定并验证其对碳青烯 以及其他临床抗菌药物单药或联合用药 的药敏分析 。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 mCIM)检测碳青霉烯,乙二胺四乙酸( EDTA)协同法检测金属, PCR 扩增和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其耐药基因。 通过 脉冲场凝胶电泳 (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分析 114 株菌株 的 同源性。 结果 采用 VITECK2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鉴定结果表明上述耐药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均位于 95%-100%;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 70%-75%、 82%-87%、 90-95%和 80-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此外,该耐药菌对 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或碳青霉烯类)联合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联合氨基糖苷类、氨基糖苷类联合四环素类或氯霉素类的耐药率均位于 57%-66%、 61%-77%、 79%-84%和 68-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114株 CRKP经 m CIM检测结果均显示阳性,阳性率为 100%; EDTA协同试验结果显示 8株为阳性,阳性率为 7.02%。经耐药基因检测及测序结果比对显示, IMP、 KPC和 NDM的基因型别为 IMP-4、 KPC-2和 NDM-1。临床耐药发生率逐年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 P < 0.05)。拉丝试验结果显示高毒力 CRKP1检出率为 16.67%;同时 rep-PCR结果显示 114株 CRKP分为 A-F 6类型,以 A型为主( 80.71%)。通过 Bio Numerics 软件分析 PFGE条带的聚类情况,本研究 114株 CRKP分为 A-F 6类型, A型为主( 80.71%, 92/114), B-F型分别为 4.39%(5/114)、 3.51%(4/114)、 3.51%(4/114)、 4.39%(5/114)和 3.51%(4/114),与 A型相比差异与统计学意义( χ2=15.736, P = 0.001)。 结论 CR-KP是导致临床患者肺部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且极易发生多重耐药现象,并随着患者住院时间的延长感染率逐渐上升,提示加强临床用药过程对交叉感染的防护措施,并及时监测致病菌的变化及耐药趋势对临床抗广谱耐药菌的治疗至关重要。

  • 标签: [ ] 耐药菌 痰培养 肺炎克雷伯杆菌 药敏分析
  • 简介:摘要: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且发病率逐年上升。PRDM(PRDI-BF1 and RIZ homology domain containing)家族是一个关于人类肿瘤形成的转录因子家族,因所有成员都包含一个PR结构域而得名。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PRDM家族成员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均有异常表达的现象,在细胞分化和恶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关于PRDM家族在甲状腺癌中的作用的研究多集中在 PRDM1和PRDM2。本篇综述介绍了与甲状腺癌相关的PRDM家族成员的结构与功能,并总结了PRDM家族在甲状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 标签: PRDM 甲状腺癌 原癌基因 抑癌基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致病素比较复杂的临床急症,临床表现多出现头晕、黑便、呕血、口渴等。上消化道出血常见于胃癌、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损伤等,死亡率高,对患者生命安全有极大威胁。在临床诊治中,使用胃镜进行止血,提高了患者止血成功率,也降低了死亡率。但是采用胃镜下喷洒凝血,可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出血,利用胃镜检查辅助治疗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1]。

  • 标签: 胃镜 血凝酶 上消化道出血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研究采用阿替普对脑梗死超早期进行急诊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超早期脑梗死患者94例,根据其治疗方法的不同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研究组(阿替普静脉溶栓),随访两组患者三个月后,对其神经功能改善和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1个月、3个月后在神经功能方面两组改善情况均良好,研究组比对照组改善幅度显著较大(P<0.05);研究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也减少较多(P<0.05)。结论 选择阿替普对脑梗死超早期患者进行急诊溶栓治疗,患者受限的神经改善比较明显,而且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也不多,临床治疗中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脑梗死 超早期 阿替普酶 急诊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蛇毒血凝导致纤维蛋白原下降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Pubmed、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的国内外文献,对蛇毒血凝导致纤维蛋白原下降的病例报道进行整理整理分析。结果 纳入目标文献16篇,患者28人。经系统治疗均预后良好。结论 临床使用蛇毒血凝应重视纤维蛋白原下降,加强用药监护。

  • 标签: 蛇毒血凝酶 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目的:通过检测 EBNA2在 EBV转化的淋巴母细胞的表达分析,为研究 EBV相关淋巴瘤的发生发展提供相应科研数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EBNA2基因在 EBV转化淋巴母细胞的细胞蜡块和正常人淋巴细胞的细胞蜡块中的阳性结果。结果: EBNA-2在转化淋巴母细胞的细胞蜡块中呈现棕褐色颗粒的阳性表达,而在正常淋巴细胞细胞蜡块中不表达。结论: EBNA2在 EBV转化的永生化淋巴细胞的细胞蜡块中表达,我们推断 EBNA2在 EB病毒相关恶性淋巴瘤的形成过程中可能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 标签: EB病毒( EBV) EB病毒核抗原 -2( EBNA2) 淋巴瘤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讨心电图 ST-T段改变早期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心电图拟诊冠心病 30例及排除冠心病者 3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比较心电图诊断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之间的差异。结果:心电图存在 ST-T段改变诊断冠心病患者中, 1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心电图阴性表现中, 2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心电图检查 ST-T改变拟诊冠心病与冠状动脉造影之间对冠心病的诊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诊断冠心病不能单纯依靠心电图 ST-T改变,因其假阳性和假阴性率均较高,应早期行冠脉造影明确诊断。    【关键词】 心电图; ST-T段; 冠心病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ST-T segment changes in ECG in early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 30 cases of suspecte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30 cases of exclude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ere selected. Coronary angiography was performed in all patients,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CG diagnosis and coronary angiography diagnosis was compared. Results: among the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ST-T segment changes in ECG, 19 cases were diagnosed a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by coronary angiography, and 25 cases were diagnosed a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by coronary angiography.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iagnostic rat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between suspecte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coronary angiography (P > 0.05). Conclusion: the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an not only rely on ECG ST-T changes, because of its high false positive and false negative rate, early coronary angiography should be made clear diagnosis.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息心电图 T波倒置对冠心病的诊断临床价值。方法:选取 2019年度我院收治的静息心电图 T波倒置患者 200例,行常规检查和常规 12导联心电图检查,观察 T波倒置的类型和病因构成,对比对称性 T波倒置和非对称性 T波倒置患者、冠心病和其他疾病患者的心电图特点。结果:对称性 T波倒置和非对称性 T波倒置患者的占比率无显著差异( P> 0.05)。对称性 T波倒置患者的冠心病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疾病( P< 0.05);非对称性 T波倒置患者的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发病率显著高于冠心病和其他疾病( P< 0.05)。对称性 T波倒置和非对称性 T波倒置患者的 T波倒置振幅、动态演变、伴 QT间期延长及 ST段改变等均无显著差异( P> 0.05)。对称性 T波倒置冠心病患者的 T波倒置动态演变显著多于其他疾病患者( P< 0.05),伴 QT间期延长显著少于其他疾病患者( P< 0.05),振幅和 ST段改变均与其他疾病患者无显著差异( P> 0.05)。非对称性 T波倒置冠心病患者的 T波倒置动态演变显著多于其他疾病患者( P< 0.05),振幅、伴 QT间期延长及 ST段改变均与其他疾病患者无显著差异( P> 0.05)。结论:冠心病常见静息心电图 T波倒置,当 T波倒置伴有动态演变时,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静息心电图 T波倒置 冠心病 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ST-T段改变早期冠心病诊断中心电图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接收的 75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予以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较以上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分析 ST-T段改变对早期冠心病诊断的价值。结果:心电图冠心病阳性检出率( 42.67%)与冠状动脉造影( 48.00%)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05)。冠心病患者 ST-T改变率( 82.35%)显著高于非冠心病患者( 17.65%)( P< 0.05)。结论:在早期冠心病诊断中心电图 ST-T段改变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实践及推广。

  • 标签: 心电图 冠心病 ST-T段改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节苷脂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择为我院收治的 36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入选病例均来自 2018年 1月 至2019年 12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 18例采取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组 18例 采取神经节苷脂+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就其疗效进行具体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 100.0%)较之对照组( 77.8%)更高 ,惊厥消失时间、肌张力消失时间、意识障碍消失时间较之对照组更短,NBNA评分较之对照组更高, IL—6、 TNF—α水平较之对照组更低,两组相比 P< 0.05,差异明显。结论:对缺氧缺血性脑部新生儿应用神经节苷脂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可取得很好的效果,此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神经节苷脂 还原型谷胱甘肽 NBNA评分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