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①中国封建社会,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根本条件是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明清时期粮食产量大幅增加,促进了农业生产商品化和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中期以后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根本条件是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可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 标签: 学习指导 农业专题史 高中 历史 专题复习 试题解析
  • 简介:作为学术类型之一,专题学术向来占有重要的地位。1980年以来,以红学分期、红学人物、红学流派、红学方法论、国别红学为本位的五类红学著作大量问世,但红学专题迄今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比较而言,红学专题既可弥补以红学分期为本位的通史类或断代类红学著"分散悬隔"、"繁累重复"的局限,又能超越流派本位红学著的"跨派的谬误"而兼顾红学现象的丰富性。它可以比人物本位的列传、单传式红学著或国别红学涵盖更宽广的红学视域,同时又能给红学方法论的讨论提供广阔的天地。本文在检讨三十余年来诸种红学著作的基础上,探讨了红学专题的学术价值及体例特点,并就其编撰原则和撰述体例提出了尝试性的建议。

  • 标签: 红楼梦 红学 红学史 红学专题史
  • 简介:【知识结构】文艺复兴:14—17世纪,欧洲各国资产阶级反封建教会的思想解放运动,近代自然科学开始产生。启蒙运动: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发动的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继文艺复兴之后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工业革命:条件:①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②资本主义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积累了资本,拓展了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③资本主义通过圈地运动获得了大量雇佣劳动力。④工场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经验。经过:①1765年,珍妮纺纱机发明,工业革命开始。②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③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④1840年左右,工业革命基本完成。影响:①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基础。②引起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工业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日益对立。③开始了城市化进程。④密切了世界关系,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条件:①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出现,进一步扩大了全球对商品的需求。③资本主义通过对殖民地进行掠夺积累了资本。④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就:①电力的广泛应用。②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③电讯工具的发明。④化学工业的建立。特点:①科...

  • 标签: 专题复习 世界科技史 复习练习
  • 简介:评《中国东北农业》桑润生吉林师范学院衣保中副教授的《中国东北农业》于1993年12月正式付梓,成为一项地区农业史上填补空白之成果。这是农史学界的一件大事,可喜可贺。在商品经济浪潮迭起,学人"下海"风行之时,作者安贫乐道,甘于寂寞,坐冷板凳八年,得...

  • 标签: 农业史 中国东北 科研成果 上海农学院 东北地区 农史学
  • 简介:建国后的经济发展可分为5个时期:①1949年-1952年。建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确立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基础,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国民经济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为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②1953年-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 标签: 中国近代现代史 图示 专题 历史 国营经济 水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外风景园林》课程体系庞大,学期性的教学时间难以让学生全方位的深度学习。设置专题教学模式,采取“解读、引例、评鉴”的三层级教学手段搭建园史学习有效序列。通过专题整合、分类进阶,引导学生对园的内容框架、典型案例、审美评鉴、思辨延伸四个维度进行针对性和专注力的由浅入深的学习和思考。

  • 标签: 专题史 层级 维度 教学改革
  • 简介:专题主要有中国历代中央集权制度、重要的典章制度、改革和变法、历代治乱兴衰、农民起义和战争等内容。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应该注意掌握以下几点:(1)要把握中国古代各阶段的历史阶段特征,了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形成、发展、巩固、完善、高度强化到衰落的过程。(2)掌握古代史上重要典章制度的发展沿革以及内在联系。

  • 标签: 政治 中国古代史 学科整合 高中 学习辅导 中央集权制度
  • 简介:环渤海地区包括河北、山东、辽宁三省和京、津二市。环勃海湾经济圈狭义上指我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可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

  • 标签: 环渤海地区 专题复习 区域史 训练 山东半岛 辽东半岛
  • 简介:1.区位分析基本原则。三个效益统一的原则:经济效益(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社会效益(促进就业、社会进步、区域均衡发展,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等);生态效益(尽量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甚至提高环境质量)。

  • 标签: 农业生产 测试题 专题 工业 经济效益 环境质量
  • 简介:农业的区位选择】一、农业的概述1.农业的概念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生产是人类有意识地利用动植物生长机能,以获得生活所需要的食物和其他物质资料的经济活动。由于生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密切,因而农业是受自然环境影响最大的产业。农业又是发展历史悠久的产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环境对农业的影响越来越大。

  • 标签: 专题复习 农业地域 发展专题
  • 简介:内容摘要新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几年,新课标,新理念,新教材,广大教师也愈加重视新教学设计。笔者结合实践,如何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体现新课改精神,谈谈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 标签: 新课程改革历史教学设计策略
  • 简介:文章以设计艺术专题研究课程教学改革为内容,重点分析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传统文化在当前高校教育中缺失的原因;阐述了构建良好的课程体系的重要性,对艺术类研究生教学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深化改革,为综合性大学艺术类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较为合理的构想。

  • 标签: 设计史 课程研究 教学改革
  • 简介:1.区位分析基本原则。三个效益统一的原则:经济效益(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社会效益(促进就业、社会进步、区域均衡发展,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等);生态效益(尽量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甚至提高环境质量)。同时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主要因素分析。

  • 标签: 工农业生产 复习指导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专题 区域均衡发展 经济效益
  • 简介:(1)2008年考点及考纲要求:①农业区位因素;②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③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中国的畜牧业和水产业;④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⑤不同类型工业区的特点;⑥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的分布、特点和形成条件;⑦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⑧农业、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⑨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⑩区域工业化进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 标签: 农业生产 工业发展 专题复习 高考地理 农业可持续发展 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