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IgA肾病(IgAN)是全世界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1,2],也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慢性肾脏病,研究发现10~25年约有20%~30%的IgAN患者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ESRD)[3,4],目前是我国导致ESRD的最主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业已证实,早期诊断、准确的预后评估、及时有效的治疗是延缓IgAN进展的重要措施[5]。IgAN的诊断需依靠肾组织的免疫病理学检查,以IgA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在肾小球沉积,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积聚为主要特征,但其表现复杂多样,从肾组织大致正常到弥漫系膜增殖伴新月体形成均可出现,因此临床工作中期望从肾脏病理变化获取更多与疾病预后相关的信息,这一领域已有不少研究[6,7],已发现多个组织学病变具有预后预测价值,但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为了增加病理指标对评估预后的价值,许多研究者在综合考虑IgAN的多种组织病理学病变后,制定了多个IgAN病理评价方法。以下回顾性分析以往应用较为广泛的IgAN病理评价方法,包括综合性评价系统的Lee氏分级和Haas分型,半定量评价系统的Katafuchi积分和牛津分型。

  • 标签: 原发性IGA肾病 病理分型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IGAN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Ig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与病理分级间的关系,为临床诊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00例经肾活检病理确诊为原发性IgA肾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例IgA肾病患者中男女比例为,发病平均年龄为岁。病理分级越高,血尿素氮值越大,肾小球滤过率值随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收缩压、舒张压、24h尿蛋白定量在不同病理分级间无显著差异。临床表现以无症状尿检异常型最常见。临床表现及免疫病理类型与病理分级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IgA肾病好发于青壮年,临床表现多样化,病理分级越高,提示预后不良,早期行肾活检并行病理分级分析对IgA肾病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IgA肾病 肾活检 病理分级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分析儿童原发性IgA肾病的临床与病理特征。方法收集了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内的100例原发性IgA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针对患儿的临床病理分级、临床分型及实验室检查与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分型中以孤立性血尿、肾病综合症以及蛋白尿最为常见,病理分级中以Ⅲ级最为常见,其次为Ⅱ级与Ⅳ级。讨论原发性IgA肾病患儿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特征之间存在联系,病理的损害程度与免疫沉淀物的类型存在联系,当伴有IgM沉淀时病理损害最为严重,需要尽早给予有效治疗。

  • 标签: IgA肾病 病理 临床分型
  • 简介:目的分析不同类型IgA肾病(IgAN)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02例IgAN患者。根据其临床表现将其分型,并对各类型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免疫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型(R-GH)85例(21.1%);单纯性肉眼血尿型(I-GH)19例(4.7%);无症状性尿检异常(Uab)135例(33.6%);大量蛋白尿型(MP)96例(23.9%);高血压型(HT)36例(9.0%);血管炎或新月体型(Cres)者31例(7.7%)。各类型的IgAN临床表现不同,表现为R-GH和Uab者,病理改变以系膜增殖为多见;MP者57%为系膜增殖,约26%为局灶节段硬化;HT型55%以上的患者为局灶节段硬化;膜增殖病变者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轻微病变者多为孤立性肉眼血尿,也可见于无症状尿检异常和大量蛋白尿者。结论不同类型的IgAN在临床表现、病理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它在发病机制及治疗上应有所区别。

  • 标签: IgA肾病 原发性 临床 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原发性膜性肾病并发IgA肾病临床及其病理特征展开探究分析。方法:主要针对患有原发性膜性肾病并发IgA肾病的三例患者经病理检查证实患者的病理特点与临床表现。结果:三例患者有一例患者表现为慢性肾炎综合征,患者有高血压症状,并且伴随着血尿,肾小球基底膜弥漫增厚,同时呈现出轻到中度的纤维素样坏死、形成小细胞性新月体以及内皮细胞节段增生。结论:原发性膜性肾病并发IgA肾病在临床中并不常见,患者患病后所表现出的症状与膜性肾病相似,但也有一些患者以IgA肾病为主要临床表现。

  • 标签: 膜性肾病 IgA 临床分析 病理特征
  • 简介:摘要新月体是IgA肾病(IgAN)一种常见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其形成与IgA肾病的进展密切相关。一般认为,新月体形成大于包曼氏囊周长的50%是影响IgAN患者肾功能的危险因素。但是新月体病变受累肾小球数目<50%在判断IgAN预后方面始终有争议。本文就原发性IgA肾病病理分型中的新月体及其比例对疾病的进展和治疗的影响作一综述。

  • 标签: 肾小球肾炎,IGA 新月体 免疫疗法
  • 简介:[摘要] 目的 针对原发性IgA肾病患者,探究其临床特点以及病理诊断。方法 选择原发性IgA肾病患者,数量共98例,研究时间从2019年8月到2021年7月,针对这些患者住院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临床特点以及病理诊断加以总结。结果 根据数据统计显示,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病理分级如果比较高,BUN指标也将随之增高,eGFR反而有所下降,P0.05;IgA肾病患者尿检存在异常没有症状占比为45.92%,肾病综合症占比为35.71%,高血压型占比为9.18%,终末期IgA型占比为2.04%。结论 原发性IgA肾病在青壮年群体中发病率最高,临床症状包括多种,其中最常见的表现为没有明显症状,不过尿检发现异常;通过大量研究可以发现,如果该疾病拥有较高的病理分级,预后质量将更差,因此及早对患者进行肾活检并对病理进行合理分级,有助于更好的提升预后生活质量,临床价值比较大。

  • 标签: [] 原发性IgA肾病 临床特点 病理诊断 预后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原发性IgA肾病患者共80例,分析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结果:无症状尿检异常型数量最多,患者病理类型分级以Ⅱ、Ⅲ为主。结论:无症状尿检异常患者最多。

  • 标签: 肾活检 临床分析 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以肾病综合征为临床表现的原发性IgA肾病临床指标、病理学特征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50例以肾病综合征为临床表现的原发性IgA肾病患者设为实验组,将同期50例非肾病综合征为临床表现的原发性IgA肾病患者设为对照组,分别给予泼尼松龙联合环酰胺以及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病理损害程度呈双峰状排布,对照组患者的病理损害程度呈单峰状排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显著,两组患者的1年肾存活率无差异,3年和5年肾存活率具有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以肾病综合征为临床表现的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预后水平相对较差,病理伤害相对严重,且对常规治疗方法不敏感。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临床表现 原发性IgA肾病 临床指标 病理学特征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了解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病理类型、损害程度,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对经肾活检证实为原发性IgA肾病的121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1例中男55例,女66例,平均年龄(33.33±10.59)岁;临床表现以尿检异常型最常见,为50例(占41.3%),其次是高血压型25例(占20.7%)及大量蛋白尿型21例(占17.3%);肾脏病理类型多样,Hass分级以Ⅲ级为主(占47.9%);伴新月体形成39例(占32.2%),伴肾小管损害91例(占75.2%),伴有血管病变23例(占19%),免疫复合物的沉积以IgA+IgM+C3型比例最高为48例(占39.67%),IgM沉积总计达77例(占63.63%)。结论:IgA肾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多样,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但不完全一致,要综合临床表现并早期行肾活检以明确肾脏病理诊断。

  • 标签: IGA肾病 肾活检组织 肾脏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IgA肾病(IgAN)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与免疫荧光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近10年江西省儿童医院肾脏科确诊为原发性IgA肾病222例患儿资料,分析其临床和病理特点及相关性。结果1.免疫荧光显示IgA仅伴系膜区沉积的患儿最多[115例(51.8%)],其余为同时伴毛细血管袢沉积[107例(48.2%)];IgA免疫荧光强度++的患儿最多[122例(55.0%)];IgA伴IgM沉积患儿最多[168例(75.7%)],其次为伴C3沉积[160例(72.1%)];伴C4沉积最少[7例(3.2%)]。2.高血压与免疫荧光伴IgM、C3沉积、IgA沉积强度及IgA伴血管袢沉积均呈正相关(均P<0.05);高尿酸血症与伴IgM、IgG、C3沉积及IgA伴血管袢沉积均呈正相关(均P<0.05);低蛋白血症与伴IgM、C3沉积、IgA沉积强度及IgA伴血管袢沉积均呈负相关(均P<0.05);高胆固醇血症与伴C3沉积及IgA伴血管袢沉积均呈正相关(均P<0.05);尿蛋白定量与伴IgM、IgG及IgA伴血管袢沉积均呈正相关(均P<0.05);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与IgA伴血管袢沉积呈负相关(P<0.05)。3.Lee氏分级与免疫荧光伴IgM及C3沉积、IgA沉积强度及IgA伴毛细血管袢沉积呈正相关(均P<0.05)。4.牛津分型中系膜细胞增生(M1)与免疫荧光伴C3沉积、IgA沉积强度均呈正相关(均P<0.001);毛细血管内皮增生(E1)病变与IgA沉积强度及IgA伴毛细血管袢沉积均呈正相关(均P<0.05);节段肾小球硬化或黏连(S1)病变与免疫荧光病理无相关性;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T1)与伴IgG及C3沉积均呈正相关(均P<0.05)。5.球性硬化与免疫荧光病理无相关性;新月体与免疫荧光伴IgM、IgG、C3沉积、IgA沉积强度及IgA毛细血管袢沉积均呈正相关(均P<0.05);肾内动脉增厚与伴IgG沉积及IgA毛细血管袢沉积均呈正相关性(均P<0.05)。结论儿童原发性IgAN免疫荧光IgA强度以++为主,伴IgM沉积最多见;IgA伴毛细血管袢沉积或伴C3沉积的临床表现及光镜病理更重。

  • 标签: IgA肾病 临床特点 病理 免疫荧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肾炎康复片联合氯沙坦钾治疗原发性IgA肾病的临床效果,以供参考以及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4年10月~2016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原发性IgA肾病患者中选取110例,通过动态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采用氯沙坦钾进行治疗,观察组55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采用肾炎康复片联合氯沙坦钾进行治疗,探究110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肌酐、血钾、蛋白尿水平的差异性。结果通过本文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肌酐、血钾水平与对照组患者结果相比较,不存在较大差异(P>0.05),在蛋白尿水平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肾炎康复片联合氯沙坦钾治疗原发性IgA肾病具有一定的效果,可有效稳定患者病情,提高治疗效果,可应用推广。

  • 标签: 肾炎康复片 氯沙坦钾 原发性IgA肾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IgAN患者肾脏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9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肾活检确诊原发性IgAN的患者资料,并根据肾活检时基线肾功能(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水平分为A组[eGFR≥90 ml·min-1·(1.73 m2)-1]、B组[eGFR 61~89 ml·min-1·(1.73 m2)-1]和C组[eGFR≤60 ml·min-1·(1.73 m2)-1],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肾脏累积生存率,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IgAN患者肾脏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共742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男性325例(43.8%),女性417例(56.2%),肾活检时中位病程为6(1,24)个月,中位年龄为36岁(18~68岁),其中A组394例(53.1%)、B组203例(27.4%)和C组145例(19.5%)。随着基线肾功能水平降低,患者合并肾病综合征、高血压、贫血、高尿酸血症的比例及尿蛋白量、血三酰甘油、血总胆固醇水平明显增加,而肉眼血尿发作史的比例和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比值明显降低(均P<0.05)。在病理资料比较中,毛细血管内细胞增生、节段性硬化或粘连、肾小管萎缩或间质纤维化、球性硬化、肾小动脉管壁增厚及玻璃样变、Lee氏分级Ⅳ和Ⅴ级的比例随着基线肾功能下降而增加(均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提示,随着基线肾功能下降,肾脏累积生存率呈现下降趋势(Log-rank检验χ2=88.510,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起病时表现为肾病综合征(HR=2.399,95%CI 1.054~5.459,P=0.037)、高血压(HR=1.806,95%CI 1.071~3.048,P=0.027)、基线肾功能下降(以A组为参照,B组:HR=2.383,95%CI 1.053~5.392,P=0.037;C组:HR=6.878,95%CI 3.074~15.393,P<0.001)、病理表现为伴IgG沉积(HR=2.224,95%CI 1.384~3.574,P=0.001)、球性硬化(HR=2.075,95%CI 1.230~3.501,P=0.006)是IgAN患者肾脏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IgAN患者基线肾功能水平可用于预测患者临床和肾脏病理损伤程度,起病时表现为肾病综合征、高血压、基线肾功能下降、伴IgG沉积、球性硬化是IgAN患者肾脏不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肾小球肾炎,IgA 病理学,临床 危险因素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替米沙坦对原发性IgA肾病的效果及肾功能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IgA肾病患者88例,随机均分为2组,各44例: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替米沙坦治疗(观察组),一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相关指标水平,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示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肾功能相关指标水平比较示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再比较示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米沙坦对原发性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显著、肾功能改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替米沙坦 原发性IgA肾病 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IgA肾病的发病率,不同性别及年龄的发病情况,IgA肾病患者主要出现的临床表现以及与IgA肾病Lee氏分级的关系。方法收集IgA肾病的患者的性别,肾穿时的年龄,身高,体重,血压,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肝炎标志物,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活检病理资料。结果IgA肾病占肾活检率的23.7%;IgA肾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30.9%;IgA肾病以20-29岁和30-39岁两个年龄段发病最多;男性与女性的性别比例为2.211;IgA肾病患者的血压与年龄呈秩相关,血压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呈秩相关,血压与尿酸呈秩相关,Lee氏分级与血压呈秩相关,Lee氏分级与24小时蛋白尿呈秩相关;Lee氏分级与尿酸呈秩相关。结论Lee氏分级与高血压的发病率,24小时尿蛋白定量,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IgA肾病 Lee氏分级分级 高血压 蛋白尿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