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国内高危和极高危非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致病性突变,探讨致病性突变携带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基因检测的249例高危和极高危非转移性列腺癌患者的资料。患者年龄为(66.7±9.2)岁,确诊时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中位值28.50(2.43~1481.11)ng/ml;T1~2期84例(33.7%),T3~4期98例(39.3%),T分期不明67例(26.9%);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SUP)分级分组1~3组51例(20.5%),4~5组198例(79.5%)。高危和极高危定义参考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前列腺癌指南(2022年第1版)。高危79例,极高危170例。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提取DNA,采用第二代测序技术进行基因panel检测。按照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美国分子病理学协会(ACMG/AMP)2015版指南对基因检测数据进行解读。聚焦16种前列腺癌遗传易感基因,分析致病性突变率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一步与东亚健康人群的致病性突变率比较,分析与高危或极高危前列腺癌致病风险相关的突变。结果本研究249例中共检出18个(7.2%)致病性突变,分别由18例患者携带。有突变患者一级亲属有恶性肿瘤病史的比率较无突变者显著增高[50%(9/18)与13%(30/231),P<0.001],有突变患者与无突变患者的年龄[(68.2±9.3)岁与(66.6±9.2)岁]、PSA[中位值:40.68ng/ml与28.00ng/ml]、ISUP分级分组[4~5组:88.9%(16/18)与78.8%(182/231)]、T分期[T3~4期:38.9%(7/18)与39.4%(91/23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8个致病性突变位于8个基因上,分别为BRCA2 (7例,38.9%)、MSH2(3例,16.7%)、PALB2(2例,11.1%)、ATM(2例,11.1%)、RAD51C(1例,5.6%)、PMS2(1例,5.6%)、MSH6(1例,5.6%)和HOXB13(1例,5.6%)。对249例患者的致病性突变率与东亚健康人群的致病性突变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BRCA2(OR=11.1, 95% CI 4.8~ 25.6, P<0.001)和MSH2(OR=43.5, 95% CI 8.5~200.0, P<0.001)基因致病性突变可显著增加男性罹患高危或极高危前列腺癌的风险。结论本研究高危和极高危非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致病性突变率为7.2%,携带BRCA2或MSH2基因致病性突变可显著增加男性罹患高危或极高危前列腺癌的风险。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高危 胚系 基因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基因组变异进行分析,为检测后的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检测前了解家族史、医疗史,告知被检者检测潜在的风险及可能的检测结果,利用二代测序技术对先证者进行全外显子组检测,应用Sanger测序对先证者及家系成员进行变异位点验证。结果二代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BRCA2基因存在c.6018dupT(p.Thr2007Tyr*11)杂合变异,是未报道过的新变异,属于移码变异。该变异会导致BRCA2基因mRNA的翻译提前终止,产生截短的BRCA2蛋白,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BRCA2基因c.6018dupT变异判定为致病(PVS1+PM1/2+PP4)。结论BRCA2基因c.6018dupT变异可能是该家系男性乳腺癌患者的遗传学病因,新变异位点的检出丰富了BRCA2基因变异谱。

  • 标签: 男性乳腺癌 BRCA2基因 二代测序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一个家族性肾癌患者家系的变异,结合其临床特征,探索其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患者和家系成员的外周血提取DNA,采用DNA序列分析、实时定量PCR,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ase-PCR,RT-PCR)方法分别检测和验证VHL基因单碱基变异、碱基的微小插入和缺失、单拷贝大片段缺失。结果实时定量PCR结合RT-PCR产物测序的结果显示该家系患者VHL基因第2外显子存在单拷贝的缺失性变异。结论VHL第2外显子的杂合性缺失是该家族性肾癌先征者临床表征的病因学基础。家族性肾癌家系中VHL基因变异筛查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来预测个体患者预后。

  • 标签: 家族性肾癌 VHL基因 胚系变异 实时定量PCR DNA测序
  • 简介:目的由于原肠期细胞的剧烈运动,在斑马鱼胚胎的背侧汇聚形成了称为盾(shieldorganizer)的结构,是胚胎发育的信号组织中心,在背腹轴建立和胚层诱导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系统鉴定在盾特异表达的基因,可为进一步探讨盾形成的机制及其指导胚胎早期发育的分子机理提供参考。方法Tg(gsc:GFP)转基因鱼在盾表达特异的绿色荧光。通过流式细胞分选技术分离富集GFP阳性细胞并提取总RNA进行RNA深度测序,检测可能在盾高水平表达的基因。然后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real-timePCR,qRT-PCR)和原位杂交技术鉴定若干在盾特异表达的基因。结果从Tg(gsc:GFP)转基因鱼胚胎中分离富集到了纯度超过96%的GFP阳性细胞,RNA深度测序的结果显示有657个基因的表达水平比整细胞或GFP阴性细胞高2倍以上。最后,确认了KIAA1324、ripply1、twist2、isthmin1、nme4、zgc174153、rrbp1b等7个基因盾特异表达。结论系统鉴定到了斑马鱼胚胎盾特异表达基因,为下一步研究这些基因的发育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 标签: 斑马鱼 胚盾 流式细胞分选 RNA深度测序 原位杂交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下一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检测乳腺癌患者及高风险个体基因突变,分析同源重组修复(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HR)通路基因突变状态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补充中国乳腺癌相关基因突变数据库。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收集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并自愿接受基因检测的350例乳腺癌患者和49例乳腺癌高风险个体的全血样本。应用NGS检测32个乳腺癌相关基因突变情况,统计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肿瘤家族史、单/双侧肿瘤、Luminal分型(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性乳腺癌)、肿瘤大小、肿瘤转移情况等临床病理特征,采用χ²检验和Fisher精确概率检验分析HR通路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在350例乳腺癌患者中,64例(18.3%)携带基因致病突变(包括致病和疑似致病两类突变),包括47例(13.4%)BRCA1/2突变,16例(4.6%)非BRCA1/2基因突变,1例(0.3%)BRCA2和FANCL突变。在49例乳腺癌高风险个体中,7例(14.3%)携带基因致病突变,包括6例(12.3%)BRCA1/2突变,1例(2%)ATM突变。BRCA1/2致病突变与乳腺癌发病年龄相关(18%,8.7%,χ²=6.346,P=0.012),发病年龄≤45岁的乳腺癌患者突变频率较高。HR通路基因突变(包括致病、疑似致病和临床意义不明确的三类突变)与单/双侧肿瘤(49.5%,68.4%,χ²=4.841,P=0.028)和Luminal分型(45.7%,62.2%,32%,60%,χ²=12.004,P=0.007)具有相关性,双侧乳腺癌、Luminal B型和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突变频率较高。结论乳腺癌高风险个体BRCA1/2致病突变频率与乳腺癌患者相近,对高风险个体进行BRCA1/2检测有利于指导乳腺癌的筛查和预防。早发性乳腺癌、双侧乳腺癌、Luminal B型和三阴性乳腺癌患者HR通路基因突变频率较高,应及早进行HR通路基因检测,为乳腺癌的诊疗预后和风险评估提供实验室依据。

  • 标签: 乳腺肿瘤 高通量核苷酸序列分析 基因,BRCA1 基因,BRCA2 重组DNA修复 预后
  • 简介:湖北工业大学近日成功研发出FD-1布表面质量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线阵CCD、图像采集卡、工业计算机组成的分布式机器视觉系统的硬件结构以及图像处理软件等,是产品升级、品质提升的首选。该技术与传统工艺最大区别在于,采用分布式机器视觉系统和自主研发的检测软件代替人工肉眼检测,可以满足宽幅面、高速度、高精度的检测要求,能够实现检测标准的统一,使得质检工作的效率大幅提高。

  • 标签: 质量检测系统 表面 机器视觉系统 图像处理软件 工业大学
  • 简介:传统胚胎学研究为分子胚胎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人体发育从受精卵开始直至个体死亡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这是一个由单细胞(合子)转变成多细胞人体的生长和分化过程.

  • 标签: 胚胎分化 胚胎发育 相关基因 时空表达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捷、准确的检测方法用于近交小鼠的遗传检测。方法根据近交小鼠的H-2基因序列设计相应的探针,并标记生物素,利用微孔板Southern杂交技术,使探针与模板DNA杂交,再加入亲和素标记的辣根过氧化物酶进行酶显色反应,通过酶标仪检测杂交结果,以确定近交小鼠的基因型。结果57BL/6和C57B:/10为H-2^b型;DBA/2和Scid为H-2^d型;615和C3H为H-2^k型;NCPC/2、TA1、TA2和T739均为H-2^b型。结论通过Southern杂交检测可以确定近交小鼠的基因型。该检测方法简便、易行,检测结果客观,可以应用于近交小鼠的遗传检测

  • 标签: SOUTHERN杂交 H-2基因 近交系 小鼠
  • 简介:用350Gy剂量的Co^60-γ射线照射水稻三保持813B种子,获得巨突变体,命名为巨813B(简称813geB)。用巨813B回交813A育成特种稻不育——巨813A(简称813geA)。对巨813B及巨813A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巨813A与813A的主要农艺性状、雄性不育性及产量构成因素均无明显差异。巨813B与813B具有相似的农艺性状,但绝对重由0.61mg提高到1.36mg,相对重由2.70%提高到6.96%。巨813B糙米的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及必需氨基酸含量均比813B高。其中蛋白质含量9.77%,比813B提高了8.80%;粗脂肪含量5.28%,比813B提高了87.23%;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均有提高。利用巨恢复与巨813A可纽配成巨杂交稻。

  • 标签: 特种稻不育系 巨胚813A 营养分析 诱变育种
  • 简介:摘要BRCA1、BRCA2、ATM和MSH等基因的致病性突变(PGAs)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GAs的胰腺癌患者主要依靠基因检测协助诊断。BRCA 1、BRCA2、ATM等基因突变的患者对铂类化疗和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治疗更加敏感,而错配修复(MMR)相关基因突变的患者更能受益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本文对目前主要的PGAs类型和相应的检测及治疗手段进行综述。

  • 标签: 胰腺癌 致病性胚系突变 胚系基因检测 PARP抑制剂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后节小眼畸形-视网膜色素变性一家的致病基因。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9年7月于河南省立眼科医院经临床及基因检查确诊的后节小眼畸形-视网膜色素变性一家1例患儿(先证者)和3名家系成员纳入研究。采集其病史及家族史,绘制家系图谱;并行视力、视野、眼底彩色照相、光相干断层扫描、视网膜电图(ERG)检查。采集先证者及其父母、妹妹的外周静脉血,提取全基因组DNA。应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进行全外显子测序,检测基因突变位点。对可疑致病突变位点通过Sanger进行验证,并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基因突变位点的致病性。结果先证者10月龄时父母发现其视力差。至3岁时右眼、左眼矫正视力分别为0.3、0.4。眼前节未见异常。双眼极高度远视。眼轴长度分别为14.47、15.78 mm。双眼视盘偏小、潮红;黄斑区可见皱襞,未见明显色素紊乱。ERG检查,双眼视杆细胞反应、最大混合反应轻-中度降低,单闪视锥反应、30 Hz闪烁反应中-重度降低。全外显子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膜型卷曲相关蛋白(MFRP)基因第4、13外显子上分别存在c.363delC/p.Thr121Thrfs*16、c.1627C>T/p .Gln543Stop,37的复合杂合突变。前者为移码突变,编码16个氨基酸后终止;后者为无义突变,截断了37个氨基酸。两者均属于基因功能失活突变。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高致病性,并符合家系共分离。先证者母亲、妹妹携带c.363delC,父亲携带c.1627C >T。结论MFRP基因c.363delC/p.Thr121Thrfs*16、c.1627C>T/p.Gln543Stop,37复合杂合突变可能是本家系的致病基因

  • 标签: 小眼 色素性视网膜炎 MFRP基因突变
  • 简介:摘要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突变携带者是前列腺癌的高发人群,然而对于携带BRCA突变的高转移负荷的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目前尚无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案。本研究报道1例BRCA1基因突变的高转移负荷的mHSPC患者,在接受传统联合雄激素阻断治疗后快速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遂接受雄激素剥夺治疗(ADT)联合阿比特龙,取得了显著的PSA应答,提示ADT联合阿比特龙有可能是治疗BRCA1基因突变的高转移负荷的mHSPC患者的有效方案。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胚系BRCA1基因突变 醋酸阿比特龙
  • 简介:采用GUS基因瞬时表达检测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以AS浓度、侵染菌液OD值、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和恢复培养时间5个因素在4个水平上进行分析,优化了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尖遗传转化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抗逆基因GmPK的遗传转化。结果表明,采用共培养培养基中添加100μmol/LAs、侵染菌液OD600值0.9、侵染15h、共培养5d和恢复培养3d的转化条件最佳,GUS阳性率达74.59%,经PCR及RT—PCR进一步验证获得了转基因阳性植株。利用优化的最佳条件进行抗逆基因GmPK的转化,炼苗移栽成活的再生植株经PCR及PCR—Southernblotting验证,初步证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至大豆基因组,转化率为0.6%。

  • 标签: 大豆 胚尖 遗传转化 根癌农杆菌 GmPK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生殖PIGA基因突变患儿的临床表型及基因突变特征。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20年6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诊治的10例PIGA基因突变患儿的临床表现、血液生化、脑电图(EEG)、神经影像学及基因检测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10例均为男童。10例均出现癫痫发作及重度发育迟缓,5/8例表现出肌张力减低,4/9例有特殊面容或多器官异常。癫痫发作起病年龄为1个月28 d~10个月,平均年龄为4.8个月。癫痫发作类型多样,且均有局灶性发作,6/10例有热敏感性。9/10例起病时发作间期EEG为弥散性慢波混合局灶或多灶性放电。44.4%(4/9例)的患儿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结果为蛛网膜下腔增宽,2例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轻度升高。10例经基因分析证实均携带PIGA杂合变异,共发现8种突变位点,其中7种国际上尚未见报道。4例表型诊断为多发先天性畸形-肌张力低下-癫痫综合征2(MCAHS2),5例表型为无畸形的智力障碍和癫痫、其中1例癫痫符合West综合征,1例表型未能归类。结论本研究中携带PIGA基因突变患儿的癫痫发作以局灶性发作为主,并常有热敏感性,发作间期EEG以弥散性慢波混合局灶或多灶性放电为特征。头颅MRI异常以蛛网膜下腔增宽最为常见。临床表型仅部分病例符合典型的MCAHS2,较多为无畸形的智力障碍和癫痫表型。

  • 标签: 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蛋白 PIGA基因 癫痫 发育落后 肌张力减低
  • 简介:摘要Li-Fraumeni综合征(Li-Fraumeni syndrome,LFS)是一种罕见的家族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肿瘤易感综合征,LFS谱系肿瘤包括骨与软组织肉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绝经前乳腺癌、白血病、肾上腺皮质肿瘤和肺腺癌。LFS家系基因分析显示,约70%的LFS存在TP53基因突变。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以多原发恶性肿瘤为临床表现的LF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基因检测及预后情况,以期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

  • 标签:
  • 简介:Survlvin是近几年来发现的肿瘤凋亡抑制基因,它在恶性肿瘤的表达有高度的选择性。Survivin不仅参与细胞分裂,而且具有抗凋亡作用。研究表明,Survivin与肿瘤的发生、发展、预后及复发密切相关,且可作为基因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对Survivin在泌尿肿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SURVIVIN 凋亡 泌尿系肿瘤
  • 简介:为探讨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2)颗粒对人肺(HPF)细胞基因表达和基因功能的影响,使用粒径10nmTiO2暴露体外培养的人肺细胞24h,提取RNA,应用基因芯片方法,寻找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eneOntology,GO)分类.结果表明,纳米TiO2暴露人肺细胞,导致514条肺中表达的基因发生差异表达,基因分类显示400条基因涉及生物学过程;415条基因涉及分子学功能;391条基因涉及细胞构成.纳米TiO2作为外界刺激物质,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影响钙、钾离子通道,上调细胞免疫和炎症反应相关的细胞因子TNF、IL1B、IL1A等基因表达.

  • 标签: 纳米二氧化钛 基因表达 人胚肺细胞 基因芯片
  • 简介:米富含的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acid,GABA)具有缓解和预防血压上升的功效。本研究对江苏地方巨种质10217巨基因进行了克隆,发现其GE基因编码区有三个位点发生突变,第1090个碱基由C突变为G;第1302个碱基由T突变为G;第1467个碱基由G突变为A,提前形成一个终止密码子TGA。10217中ge基因是一个新的ge等位基因。本研究根据ge基因突变位点设计了一对共显性的CAPS标记GE-2,对10217/日本晴的F2分离群体进行分析后,证实GE基因突变导致了10217巨表型。本研究开发GE-2标记能区分GEGE、GEge和gege三种基因型,可直接用于ge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和基因聚合育种。

  • 标签: 水稻 巨胚基因 分子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