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杀行为患者的抢救措施,进一步提高自杀行为患者抢救成功率。方法对196例自行为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6例自杀行为患者治愈115例(58.67%);死亡81例(41.33%)。结论溺水与自缢患者需现场心肺复苏;自杀行为出现后、及时就诊和应用特效解毒剂;血液灌流;综合抢措施,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自杀行为 患者 抢救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杀行为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进一步提高自杀行为患者抢救成功率。方法对208例自杀行为患者急救护埋措施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08例自杀行为患者治愈119例(57.21%);死亡89例(42.79%)。结论溺水与自缢患者抢救需现场心肺复苏;服毒后,及时就诊,特效解毒剂;血液灌流;正确综合急救措施,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自杀行为 中毒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自服药物中毒自杀患者的护理策略。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自服药物中毒自杀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通过6个月的随访,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结果随访过程中发现,实验组的SDS评分与SA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自服药物中毒自杀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使患者尽快回到社会,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自服药物 中毒 自杀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关注服毒自杀患者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更好地回归家庭、社会和学校。方法对46例服毒自杀患者住院期间的观察分析,根据患者不同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和护理,提高心理弹性水平,纠正错误认知,建立一定的认知能力,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应对方法,学会正向调节心理的方法,重塑健康人格,走出心理阴影。结果45例接受了心理干预护理,获得身心痊愈,1例交流困难,住院4天,好转出院。跟踪观察三年,46人都能重拾生活信心,无再自杀倾向。结论抢救成功仅限于生物意义上的治疗,患者的真正病因是因严重心理危机引起,对此类病人实施心理干预护理,有助于患者配合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预防再自杀

  • 标签: 服毒自杀 住院期间 心理干预 护理
  • 简介:年轻姑娘们脱下高跟鞋,赤脚走在剑桥镇潮湿的街面上,色彩斑斓的长裙拖行于地,V字手势传递了她们的喜悦。这群剑桥大学的学生平日里是别人眼中的学霸,可到了期末考试后的周末,他们也会展示自己脱线的一面,穿起高叉长裙,参加划纸船比赛,在狂欢夜把自己灌到大醉。

  • 标签: 星期 自杀 剑桥大学 期末考试 高跟鞋 手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阮玲玉、筱丹桂先后自杀身亡于民国时期的上海,但关于二者自杀的讨论延续至今,这自然与二者的女星身份有关。二者自杀案异同并存。本文不在于对比两案情节上的异同,而是希望通过对长时段下死因讨论的追踪,来挖掘在追寻死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对两案的持续讨论实则都是对其死因的追问,作为自杀女性,其中或隐或明地充斥着对女性地位、权利等的讨论,故性别因素贯穿始终,同时,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身份、职业、地缘等又有不同的作用。

  • 标签: 女性自杀 社会性别 阮玲玉 筱丹桂
  • 简介:大学生自杀问题已逐渐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重视,近几年对于大学生自杀原因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对自杀的定义、大学生自杀原因的学科解释、大学生自杀行为解释模型、大学生自杀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理论梳理,并简要分析和探讨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 标签: 大学生 自杀 学科解释 自杀行为解释模型 影响因素
  • 简介:大学生自杀作为一个沉重的话题,已经引起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本文通过对四川省某高校2015级的大一学生开展心理测评,希望能够了解大学生自杀的风险因素,以期给相关部门提供参考意见,降低大学生的自杀率。

  • 标签: 大学生 自杀 风险因素
  • 简介:德国立法者于2015年底在刑法中增设第217条“业务性促进自杀罪”,将以促进他人自杀为目的,业务性地向其提供、创设或介绍机会的行为规定为犯罪。这次立法旨在禁止死亡介助社团的活动、遏制有组织的自杀帮助行为,并未否定自杀参与行为原则上不具刑事可罚性的传统立场。尽管如此,该条规定仍然激起了德国学界的普遍反对。其不仅具有严重的违宪嫌疑,在刑法教义学方面存在诸多缺陷,从刑事政策的角度来看也颇具疑问。此次立法体现出了忽视公民自主决定权、过度扩张刑罚范围、臆测行为危险性和高估刑法对自杀预防的有效性等问题,我国应当引以为戒。

  • 标签: 自杀 自杀参与 业务性促进自杀 自杀预防 自主决定
  • 简介:摘要报告一例吸毒患者戒毒期间自杀致腹部刀刺伤急诊入院行手术治疗后加强安全护理的病例。护理要点包括戒断症状期间安全护理;防依赖药物缓解疼痛的护理;防止肝破裂再出血的护理;静脉留置针安全护理;加强护士自身安全防护;加强心理护理。认为针对吸毒这一特殊群体患者发生急性腹部外伤时,应用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安全护理,可促进患者躯体康复、心理康复及社会康复。

  • 标签: 吸毒 腹部外伤 安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伴有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氟西汀与奥氮平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09月到2016年在我院治疗的抑郁症伴自杀意念的64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单治组与联合组,每一组32例,单治组单纯使用氟西汀治疗,联合组联合应用氟西汀与奥氮平治疗,对比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一个星期、四个星期与八个星期以后,两组患者自杀意念情况都有改善,联合组改善情况明显比单治组好,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伴有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氟西汀与奥氮平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负性心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还可以降低自杀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应用的价值。

  • 标签: 氟西汀 奥氮平 抑郁症 自杀意念
  • 简介:原本应该颐养天年的85岁老夫妇,为何要携手放火自杀?在惨剧的背后,我们能否找出他们从容赴死的真相?

  • 标签: 心理地图 自杀 原本
  • 简介:摘要本案例中的服刑人员因来自监区同改的威胁应激事件,导致其处于自杀危机状况,持续的紧张和恐惧,并出现不醒人事、大小便失禁等症状。笔者结合其特殊的生活经历、个性特征、心理病史,通过分析该服刑人员个体特点,把握其心理发展的规律,采用了人本主义思想为主导的方法,有效的减轻了其内心孤立无援感及绝望感,同时激发了服刑人员的自我潜能,引导他们追求自我价值,增强力量感,使他们更好的适应监狱的改造生活,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干预效果,对于我们进一步做好服刑人员心理危机的干预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

  • 标签:
  • 简介:19岁女孩小夏读的是成人夜校,刚毕业没多久在临安某公司实习。后因被领导批评,小夏委屈地向父母抱怨,其父母不理解,“刚毕业的实习生被老板批评几句有什么不对?”小夏想不开竞跳河轻生,幸好被附近群众和警方救起……

  • 标签: 实习生 绝望 自杀 女生 毕业 批评
  • 简介:【腾讯网】近日,河南郑州某学校的一名在校大学生小郑,通过网络上的在校生信用贷款平台贷款60万元,因无力偿还而跳楼自杀。现如今校园信用贷款非常风靡,从2015年开始,小郑就开始接触各种网络贷款。种类达到数十个,他甚至以同学的名义贷了数十万元。

  • 标签: 在校大学生 自杀 跳楼 校园 信用贷款 负债
  • 简介:摘要抑郁症病人的心理往往不健康,存在着焦虑、消极的现象,严重者可能会产生自杀的年头和行为。医护人员应当注重抑郁症病人的心理状况,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减少抑郁症病人的自杀率。我们对一些抑郁症病人进行了护理,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发现心理护理对缓解病人的抑郁情绪、减少病人自杀行为十分有帮助。

  • 标签: 抑郁症 病人 心理护理 自杀
  • 简介:目的研究中专学生人际信任与自杀态度的现状,探讨中专学生人际信任与自杀态度的关系,为中专学生心理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杀态度问卷和人际信任量表对314名中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专学生人际信任得分为66.79±11.83,男女生人际信任得分分别为69.22±13.22和65.66±10.97,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专学生自杀态度总分为2.84±0.48;在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上男女生得分分别为2.91±0.55和2.77±0.59,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安乐死的态度上城镇学生和农村学生得分分别为2.96±0.92和3.28±0.85,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专学生人际信任与自杀态度相关(r=0.50,P〈0.01)。结论中专学生人际信任水平偏低,男生的人际信任水平高于女生。中专学生对自杀态度总体持矛盾或中立的态度,女生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更倾向于持肯定的态度,城镇学生对安乐死更倾向于持理解的态度。人际信任与自杀态度呈正相关。

  • 标签: 自杀态度 人际信任 中专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自杀高龄老人取异物的方法以及社会对高龄老人的重视和关心。方法2009年1月至2014年7月期间,接诊上消化道异物12例的高龄老人,应用各种异物器械在胃镜下取出各类异物的方法。结果各类异物在胃镜下利用各种方法能够顺利取出,除非患者不合作。结论胃镜下为高龄老人取异物是可行的、安全的,并发症极少,但关爱高龄老人是需要社会共同关注和努力。

  • 标签: 自杀 高龄老人 取异物 内镜 取异物器械
  • 简介:摘要青少年自杀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每年都有大量的初高中及大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令人心痛和惋惜。青少年为什么会自杀?为什么每年都有那么多青少年自杀?本文介绍了青少年自杀的现状和原因,并在最后提出了预防自杀的策略,希望以此能够为有关部门在预防青少年自杀的工作上提供一点帮助。

  • 标签: 青少年 自杀 预防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