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自杀是指个体在复杂心理活动作用下,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自杀的地方很多,公共场合相对更多,而综合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自杀现象时有发生。患者自杀行为对当事人、亲友及医护人员均造成巨大的心理冲击,甚至有可能引起严重的医疗纠纷,是非常值得引起重视的社会医疗问题。本文就对综合医院患者自杀的相关临床特征、原因进行研究,并找出合理的对策,为医务人员在预防和减少患者自杀行为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帮助。

  • 标签: 自杀行为 综合医院 研究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晚期肿瘤患者抑郁自杀倾向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100例晚期肿瘤患者进行实验,护理人员对晚期肿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与身体护理,在此基础上,对护理前与护理后的效果进行全面对比。结果在进行护理后,死亡患者具有5人(5%),自杀未遂的患者具有60人(60%),具有自杀意念的患者具有35人(35%),护理后的效果明显优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肿瘤患者的心情较为焦虑,意识不到生活的美好,神情抑郁,在其知晓自身病情的时候,便会具有自杀的倾向,渴望结束自身的性命。病人认为自杀能使自身获得解脱,然而护理人员在对具有抑郁自杀倾向的肿瘤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将能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使患者逐步恢复到良好的心情。

  • 标签: 晚期肿瘤患者 郁郁自杀倾向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基于医护联合评估、多部门协作管理的住院患者自杀风险PDCA管理模型,促进心身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15例住院患者自杀不良事件资料情况进行根因分析,制定住院患者自杀风险管理方法和流程,对住院患者开展情绪心理评估,自杀风险评估和临床心理干预;在医护联合进行心理评估、自杀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采用PDCA戴明环管理模式,促成住院患者自杀风险管理模型的成功构建。结果临床科室成功筛查情绪心理障碍患者,成功预防患者自杀事件2例。成立医护联合安全小组,制定住院患者自杀风险防范措施,降低住院患者自杀风险。结论医院患者安全管理中构建自杀风险管理模型,对住院患者自杀风险实施全程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可能有利于降低住院患者自杀风险。

  • 标签: 自杀风险 管理 住院患者
  • 简介:一位富商被发现在自己的书房里自杀了。案发现场,死者趴在办公桌上,头部下面一滩血,右太阳穴处有一个弹孔,一把枪落在了书桌右边的地板上。

  • 标签: 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一个学识渊博、目光深远的政治家.屈原在担任三闾大夫和左徒期间,心系苍生社稷,力主改革朝政、联齐抗秦。

  • 标签: 屈原 自杀 爱国诗人 楚国人 政治家 武王
  • 简介:2015年2月21日,一个雪花纷飞的寒冷下午,美国纽约州白原市发生了一起惨案。下午3点50分,当地警方接到报案,称该市一民房内发生枪杀事件,有三人死亡。警方立即赶往现场,发现两名女孩死在卧室,一名中年男人死在车库,连家中的三只宠物狗也被枪杀。

  • 标签: 沉默 自杀 预防 美国纽约州 宠物狗 警方
  • 简介:不久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睡眠专家警告,闹钟响后再睡几分钟,直到闹铃再次响起,令心脏在10分钟内,多次暴露于这种额外压力之下将对心血管造成巨大损伤。每天贪睡赖床的人,中风危险比早睡早起的人明显增高,也就是说每天赖床贪睡,等于"慢性自杀"。

  • 标签: 贪睡 自杀 慢性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 早睡早起 血管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运用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自残和自杀率均较低,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家属满意度高,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抑郁症患者早期护理干预可以降低自杀自残率。

  • 标签: 抑郁症 护理干预 预防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11月,在我科治疗的20例青少年服药自杀相关临床诊疗护理资料。总结青少年服药自杀原因,归纳患者入院后的临床治疗、护理措施及心理干预,并探讨护理效果。

  • 标签: 青少年 服药自杀 原因分析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误诊为抑郁症的双相障碍Ⅱ型患者自杀风险的危险因素。方法对80例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进行重新诊断,所有患者均被诊断为双相障碍Ⅱ型,本组患者按照自杀风险的存在进行分组,观察本组被误诊患者自杀风险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各项指标显示,两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Logistic多因素分析后发现,年龄、伴有自杀观念是误诊为抑郁症的双相障碍Ⅱ型患者自杀风险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小和常伴有自杀观念可能是临床上误诊为抑郁症的双相障碍Ⅱ型患者自杀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抑郁症 双相障碍Ⅱ型 自杀风险 危险因素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的临床原因以及在护理过程中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针对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33例具有自杀倾向的精神病患者自杀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3例精神病患者中精神分裂症患者所占比重较高,其次是抑郁症患者,自缢是患者自杀的一种常见方式,并且精神病患者自杀多发生在晚间。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在临床上出现自杀行为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应对精神病患者进行及时的护理干预,并加强夜间的护理,及时的预防和降低患者出现自杀的几率。

  • 标签: 精神病患者 自杀 危险因素 防范措施
  • 简介:自杀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受人瞩目的社会问题,2007年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发布《我国自杀状况及其对策》报告,主要数据显示,中国是世界上自杀人数最多的国家,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00万人死于自杀,其中超过1/4为中国人。中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是中国总人口的第5位死因。即使在教会中自杀事件也时有耳闻,几年前在参加一个会议期间,一个牧者沉痛地告诉我们:她刚接到一个电话,她教过的一位年轻神学生辍学后自杀去世了;几天后,另外一个牧者也难过地告诉我们:他所在教会诗班负责人将要读大学的儿子自杀了。短短十几天时间,就听到两位信徒自杀的事件,震惊和痛心之余也让人深思。

  • 标签: 基督徒自杀 现象省思 自杀现象
  • 简介: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日本文部科学省11月5日表示,上一财政年度共有250名学生自杀,创32年来新高。尽管过去15年日本整体自杀个案呈下降趋势,但学生自杀情况仍居高不下,情况令人忧虑。

  • 标签: 日本文部科学省 学生 杀人 《文汇报》 下降趋势 自杀
  • 简介:5月8日,美国精神病学会(APA)公布了一份调查,称美国医生的自杀率是所有职业中最高的,每10万人中有28~40人,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15年美国普通人群自杀率(每10万人中有12.62人)的两倍多。

  • 标签: 自杀率 美国 职业 医生 世界卫生组织 普通人群
  • 简介:“很早就已经死过一次了,这次只是再死一次,爸妈,对不起,我不孝。”三个月前,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公馆中学初一学生旭东(化名)写完给父母的遗书后,从教学楼跃下身亡。遗物和生前的言语、经历透露的信息显示,这位学业优秀、综合排名成绩年级第一的孩子曾遭受校园欺凌。

  • 标签: 中小学生 诱因 自杀 信息显示 合浦县 北海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青少年网络成瘾与抑郁、自杀行为之间的关联性。方法于2018年5月—2018年6月期间收抽取我市辖区内5所全日制中学学生共4000人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以研究青少年网络成瘾与抑郁、自杀行为之间的关联性。对3500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中接受调查过去1年时间内发生过自杀意念、有过自杀计划、以及自杀未遂的发生率,抑郁症状产生频度,网络成瘾青少年中男女性差异,以及发生过自杀意念、有过自杀计划、自杀未遂的发生率与无网络成瘾青少年进行对比,并以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在引入抑郁相关行为后对网络成瘾与自杀行为相关性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在3500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中,共960人(27.43%)在接受调查过去1年时间内发生过自杀意念,共330人(9.43%)在接受调查过去1年时间内有过自杀计划,共89人(2.54%)在接受调查过去1年时间内有过自杀未遂经历。在3500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中,既往一周时间内抑郁症状产生频度为(15.6±7.7)分。青少年中男性网络成瘾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χ2=82.6,P<0.05),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网络成瘾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未遂发生率显著低于无网络成瘾学生(P<0.05),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青少年网络成瘾与自杀行为存在相关性关系(P<0.05),并且抑郁相关行为与自杀意念、自杀计划、以及自杀未遂关联性OR值在网络成瘾变量引入、前后基本保持不变。结论青少年群体中网络成瘾与自杀意念以及自杀计划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关系,且两者关联路径可能由抑郁行为产生介导作用。

  • 标签: 网络成瘾 青少年 抑郁 自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伴自杀意念的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伴自杀意念的抑郁症患者84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2例。联合组患者采用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氟西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期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SIOS)评分得分。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后3d、1周、2周及4周有自杀意念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患者治疗后2周、4周的HAMD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伴自杀意念的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显著,且起效时间短,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的推广使用。

  • 标签: 氟西汀 奥氮平 自杀意念 抑郁症 快速起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伴自杀意念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4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单纯氟西汀治疗,对照组给予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要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伴自杀意念的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更佳,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氟西汀 奥氮平 自杀意念 抑郁症 临床疗效
  • 简介:自杀的蜗牛》这部诗集源自我居住在墨西哥城科约坎区(墨西哥城南部以文化艺术著称的区——译者注)的那些岁月.确切地说,诞生于阿尔蒂尤街区的甬道上无数次的来来去去.雨季的时候,总能看到楼间的甬道上不断出现黑色的斑点.这些没有躯壳的影子,在我没意识到它们的时候就存在着,像历经了几个世纪的纹身般醒目.最终我发些这些黑色的斑点是死去的蜗牛,有的被踩死,有的被碾碎,有的从壳里、从泥土里生生地剥离.

  • 标签: 蜗牛 自杀 墨西哥城 文化艺术 斑点 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