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自杀未遂抑郁症患者的护理。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入院的30例自杀未遂抑郁症患者,并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个性化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护理后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指标显著更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自杀未遂 抑郁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肿瘤患者接受 PDCA 循环管理在预防自杀方面的效果。 方法: 抽取我院收治的肿瘤再住院患者 80 例入组,均存在自杀倾向,选取时间为 2019 年 2 月 ~2020 年 2 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 PDCA 循环管理,于护理后开展问卷调查,了解两组患者自杀倾向好转率。 结果: 观察组存在自杀倾向患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差异显著。 结论: 肿瘤患者护理中应用 PDCA 循环管理,可促进患者自杀倾向好转。

  • 标签: 肿瘤患者 PDCA 循环 自杀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伴自杀意念、无自杀意念双相障碍Ⅱ型患者的局部脑血流灌注(cerebral brain flow, CBF)改变。方法采用磁共振成像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pseudo-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pCASL)序列,采集伴自杀意念双相障碍Ⅱ型抑郁发作患者(伴自杀意念双相障碍Ⅱ型组,n=48)、无自杀意念双相障碍Ⅱ型患者(无自杀意念双相障碍Ⅱ型组,n=41),健康对照者(对照组,n=62)静息状态下CBF图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CBF差异,经高斯随机场进行多重比较校正。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有、无伴自杀意念双相障碍Ⅱ型组均存在左侧颞上回(延伸到颞极)(t=3.87,P<0.01; t=4.44,P<0.01)和左侧壳核(t=4.04, P<0.01; t=3.19, P<0.01) CBF增高,伴自杀意念双相障碍Ⅱ型组右侧后扣带回(延伸至距状回) CBF减低(t=-4.66, P<0.01)。结论伴自杀意念双相障碍Ⅱ型患者和无自杀意念双相障碍Ⅱ型患者均存在左侧颞上回和左侧壳核血流异常,右侧后扣带回血流减低可能是伴自杀意念双相障碍Ⅱ型患者的特异性脑改变。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自杀 动脉自旋回波 脑血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精神卫生专科护士对住院患者自杀认知现状。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江苏省某市各综合性医院及专科医院58名精神卫生专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精神卫生专科护士住院患者自杀预防认知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精神卫生专科护士住院患者自杀预防认知调查问卷得分为(13.19±2.05)分;自杀预防认知调查问卷总分为14分及以上与14分以下的护士预防自杀知识获取途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科室的护士自杀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科护士与神经/内科及其他科室的住院患者自杀预防认知调查问卷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卫生专科护士的预防自杀的认知及预防自杀相关护理行为尚不理想,护理管理者应开展自杀预防相关知识的培训,以提高对患者自杀预防的认知和防范水平。

  • 标签: 精神病 护士 自杀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伴有自杀倾向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有效护理对策。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 50例伴有自杀倾向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并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 n=25),一组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展开综合性护理(研究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伴有自杀倾向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展开综合性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病情,预防自杀发生,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自杀倾向 青少年 抑郁症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精神疾病患者自杀风险高,其治疗性干预方法多样,主要包括心理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但不同疗法具体的适应证、使用方法及疗效等尚存有争议。本文通过检索并整理国内外精神疾病患者自杀行为治疗性干预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精神疾病患者自杀防治提供借鉴。

  • 标签: 精神病 自杀 综述 治疗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伴自杀倾向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收治伴自杀倾向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 92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所有对象的临床特点,并实施护理干预,随机分作 2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分析伴自杀倾向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临床表现出抑郁心境、睡眠障碍、躯体化症状及思维迟缓等症状。结论:伴自杀倾向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发病与性别、性格、家族病史、生活事件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常规护理同时要配合心理干预,才能取得理想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可推广应用。

  • 标签: 自杀倾向 青少年抑郁症 临床特点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近年来,帮助自杀的案件开始逐渐进入公众视野,我国刑法对此也有所规定,但规定较为笼统,与社会的发展进步同步的人类思想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公众不再如过往一样,完全臣服于法律的统治权威,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与诉求,人们希望看到的是情与法的融合,而不单单是依照法律条文进行生硬的判决,人们期待有罪的人受到处罚,无罪之人得以宽恕,裁判只有兼具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才能在公众的心目中真正意义上的建立起忠诚与法律的形态意识。由于我国刑法并未对帮助自杀做单独规定。我国现行刑法中仅在第 232条规定了故意杀人罪,并未对帮助自杀独立定罪,司法实践中一般以故意杀人罪对帮助自杀行为进行定罪量刑,由于无相对统一的规定标准,导致实践中常常出现同案不同判的乱象。然而,帮助犯罪参考故意杀人罪进行定罪量刑,究竟是否合理呢?本文旨在对帮助自杀的具体情形进行分类讨论,对其罪与非罪的界限进行划分,以期对审判实践,提供一定参考性。

  • 标签: 帮助自杀 出罪 标准
  • 简介:摘要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在青少年抑郁症中尤其常见,是自杀的独立危险因素,不仅严重影响个体身心健康,也给家庭、社会带来极大的疾病负担。系统性评价青少年抑郁症的非自杀性自伤研究现状,旨在提高对青少年抑郁症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认识,为临床治疗及预防严重的自杀行为提供依据。

  • 标签: 非自杀性自伤 青少年 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认知行为干预对自杀倾向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 70 例在我科室进行有自杀倾向的住院精神病病人 作为调查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9.5-2020.1 。将病例分为 2 组,每组 35 例 。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采用 认知行为干预方式。分析两组最终护理结果 。结果:经对比证实对比组自杀倾向为死亡构成比、重度构成比、中度构成比以及轻度构成比与研究组相比较高,两组差异明显, P 值 <0.05 。 结论:在住院存有自杀倾向精神病病人护理中,认知行为干预应作为首选的干预方式,此方式可以提升护理质量,降低自杀行为发生率。

  • 标签: 精神病 自杀倾向 认知行为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童年创伤对青少年首次发病抑郁症患者自杀性自伤行为(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的影响。方法纳入60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并根据DSM-5评估有无NSSI,将患者分为伴NSSI组(n=24)和不伴NSSI组(n=36)。所有入组对象采用儿童期创伤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CTQ-SF)评估童年虐待和忽视经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评估抑郁、焦虑及其他心理症状,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童年创伤对NSSI的独立风险。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NSSI与童年创伤的关系。结果60例患者中24例(40.0%)存在NSSI行为,40例(66.7%)经历过童年创伤。与不伴NSSI组相比,伴NSSI组在情绪虐待 [(10.3±3.8)分与(15.3±5.5)分,t=4.15,P<0.01]、情绪忽视方面[(13.5±5.4)分与(17.0±5.2)分,t=2.51,P=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情绪虐待是NSSI的独立风险因素(OR=1.22,95%CI 1.0%~1.5%,P=0.01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伴NSSI的患者童年创伤与抑郁、焦虑等心理症状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NSSI的检出率较高,可能与其早期的童年创伤有关。

  • 标签: 抑郁症 青少年 应激障碍,创伤性 自我伤害行为
  • 简介:摘要 自杀风险干预要求强实用性,自杀的合作式评估与管理作为一种自杀干预理念和框架,提供了一种聚焦于自杀的可靠治疗方法,被证明能够有效地引导自杀患者解除自杀风险实现稳定化。

  • 标签: 自杀 评估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降低精神科住院失眠症患者自杀风险的效果。方法:将我院 80例精神科住院失眠症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 PANSS评分、满意度、自杀风险评估评分。结果:实验组 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自杀风险评估评分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 P< 0.05。结论:精神科住院失眠症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病情和提高满意度,降低自杀风险。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精神科住院失眠症患者 自杀风险 效果
  • 简介:【摘要】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医务工作者在党和国家领导下迅速投入抗疫战争中,同病魔较量,与时间赛跑,整形外科的护士也迅速投入了这场抗“疫”中,病房采用全封闭无陪护管理,在护理工作中,除了常规护理诊疗工作外,更多的是对患者心里和精神上的疏导和鼓励。近日病区收治了一位情绪激动并威胁自杀患者,通过此案例,护理人员运用干预谈判的表达方法[1]及基本原则,倾听、鼓励患者表达、发泄情绪等,找出问题症结,同时对患者进行相应心理护理,迅速制定相应应急预案,成功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 标签: 新型冠状肺炎 谈判技巧 心里护理 应急预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杀未遂青年抑郁症患者静息态脑网络内和脑网络间功能连接的差异及其与自杀未遂之间的相关性,进而分析大脑网络之间的相互关系在青年抑郁症自杀行为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17)、Beck抑郁自评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自杀态度问卷(Suicide Attitude Questionnaire,SAQ)、Barratt冲动性量表(Barratt Impulsiveness Scale,BIS)、Beck绝望量表(Beck Hopelessness Scale,BHS)和自杀意念量表(Scale for Suicide Ideation,SSI)对纳入的35‌例自杀未遂青年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组)、18‌例非自杀未遂青年抑郁症患者(非自杀未遂组)以及47‌名性别、年龄和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进行抑郁严重程度和自杀特质相关临床心理量表评定。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和独立成分分析方法比较3组静息态脑网络间功能连接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自杀未遂组的脑功能网络连接值与临床行为量表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自杀未遂组较非自杀未遂组前默认网络与突显网络和右侧额-顶网络的功能网络连接降低(t=-2.63, P=0.036; t=-3.42, P=0.048),突显网络与右侧额-顶网络的功能网络连接增强(t=3.07, P=0.038)。(2)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自杀未遂组前默认网络和右侧额-顶网络的功能网络连接与BHS评分呈负相关(r=-0.353;P=0.037),突显网络-右侧额顶网络功能网络连接和前-后默认网络的功能网络连接与HAMD17评分呈负相关(r=-0.369, P=0.029;r=-0.372, P=0.028)。结论青年抑郁症自杀未遂行为与大脑默认网络、突显网络和额-顶网络三大核心神经认知网络功能连接异常有关,并且广泛涉及网络的多个节点。

  • 标签: 抑郁症 自杀未遂 磁共振成像 神经网络(计算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本文复习国内外最新文献介绍精神分裂症自杀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 自 杀; 危险因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中小学生自杀的现象频频发生,已经严重危及家庭、学校、社会稳定。如何有效的防范此类悲剧继续上演,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研究中小学生自杀的现状,对此进行了分析,有如下原因 ; 主观原因、学校、家庭、社会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标签: 中小学生 自杀原因 解决对策
  • 简介:摘要:现阶段的专科院校,学生普遍存在多种心理问题,如学业、情感、人际问题等。一旦处理不好,自卑、精神抑郁等负面心理问题就会发酵,甚至会出现自杀等极端事件。学生宿舍作为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1]。本文通过一起因复杂的心理问题引起学生产生自杀行为的极端案例的分析,站在宿舍辅导员的视角,提出处理及应对办法,总结出类似学生案例预防和处理的经验启示,以期对今后高校学生发生在宿舍自杀等突发危机事件的处理提供理论指导和事实依据。

  • 标签: 高校学生 心理问题 突发危机事件 宿舍辅导员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rs-fMRI)评估自杀未遂青年抑郁症患者经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CBT)联合氟西汀治疗后脑区比率低频振幅(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 fALFF)的变化情况。方法招募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来自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的自杀未遂青年抑郁症患者45例,以及与其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CBT联合药物治疗组(简称联合组)和单纯抗抑郁药治疗组(简称药物组)。联合组给予8次CBT联合氟西汀抗抑郁治疗;药物组给予单纯氟西汀药物治疗。分别于基线期和治疗后采集rs-fMRI数据,采用HAMD24、自杀意念量表(Scale for Suicide Ideation, SSI)及其治疗后的减分率(ΔHAMD24、ΔSSI)评估临床症状和自杀意念程度。采用fALFF分析治疗前后脑功能活动的变化,并对临床心理量表及fALFF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基线期联合组fALFF值较对照组显著增高的脑区为左小脑后叶(t=4.312)、右前扣带回(t=4.079)、左顶下小叶/颞上回(t=3.983)、左尾状核(t=4.109)、左额上回/额中回(t=5.191),而左角回(t=-4.607)的fALFF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治疗8周后联合组抑郁症状较药物组显著改善,自杀意念显著降低。治疗8周后联合组fALFF值高于药物组的脑区为右额中回/额下回(t=3.456)、左小脑后叶/小脑前叶(t=5.120);低于药物组的脑区为左额内侧回/膝下前扣带回(t=-4.045;P<0.05,AlphaSim校正)。相关分析示:基线期联合组左额上回fALFF值与HAMD24分呈负相关(r=-0.600,P=0.002),右前扣带回fALFF值与SSI分呈正相关(r=0.428,P=0.037);治疗8周后,右内侧前额叶fALFF值与SSI减分值(ΔSSI)呈正相关(r=0.518,P=0.010)。结论经8周CBT联合药物治疗后,自杀未遂青年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单纯药物治疗,患者脑局部自发活动发生显著改变,尤其以额叶-边缘系统和小脑最为显著,提示CBT联合氟西汀治疗可能对这些脑区的自发性活动产生有效调节并能重塑脑的情感处理过程及认知环路。

  • 标签: 抑郁症 自杀未遂 认知疗法 磁共振成像 比率低频振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