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转移晚期肿瘤患者给予升血调元颗粒治疗,观察其对患者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探讨升血调元颗粒对转移晚期肿瘤患者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把76例转移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试验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升血调元颗粒治疗4周,对照组仅给予基础治疗。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各项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NK细胞活性无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试验组CD3+、CD4+、CD8+、CD4+/CD8+、NK细胞活性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升血调元颗粒治疗转移晚期肿瘤患者疗效可靠,能增加患者免疫功能,有助于病情恢复。

  • 标签: 升血调元颗粒 转移性晚期肿瘤 免疫指标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骶骨常见肿瘤的影像表现。方法回顾分析15例骶骨肿瘤的影像资料。结果15例骶骨肿瘤中,经行普通X线照片、CT平扫及增强、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发现脊索瘤7例,占46%,骨巨细胞瘤5例,占34%,骨软骨瘤2例,占13%,转移瘤1例,占7%。结论骶骨最常见的肿瘤包括脊索瘤、骨巨细胞瘤、软骨肉瘤、转移癌及神经纤维瘤,骶骨肿瘤影像学诊断可以达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

  • 标签: 骶骨肿瘤 影像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转移肝癌的螺旋CT表现,以提高转移肝癌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月-2013年12月间50例经病理证实的转移肝癌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总结其影像特点。所有病例均行常规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原发灶包括胃癌28例、结肠癌11例、直肠癌9例、胰腺癌2例。平扫43例为多发的大小不等的低密度结节影,5例为单发的低密度结节影,2例为囊性病变为主的囊实肿块。增强扫描40例(占80%)门静脉期表现为明显的环形强化,即影像学上的“牛眼征”;6例(占12%)病灶呈动脉期环状或均匀强化;4例(占8%)动脉期、门脉期病灶均无强化。结论转移肝癌原发灶以消化道恶性肿瘤为主,腺癌为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增强扫描绝大多数病灶门脉期呈明显的环状强化(即牛眼征)是转移肝癌的最常见的特征CT表现,螺旋CT增强扫描有助于肝脏转移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临床应作为首选检查手段推广应用。

  • 标签: 转移性肝癌 螺旋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肿瘤患者治疗前后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46患者资料。结果经过我院对所有患者的精心护理,42例患者已经康复出院,3例患者病情出现好转,1例患者进行转院治疗。结论及时的确诊和正确的护理方法可以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 标签: 骨肿瘤 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单药希罗达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治疗的76例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60.53%,高于对照组的36.84%,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单药希罗达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希罗达 乳腺癌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化疗期护理干预对骨肿瘤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以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9月-2014年8月86例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化疗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焦虑S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化疗期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骨肿瘤患者焦虑状况,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护理干预 骨肿瘤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评价将循证护理应用于恶性骨肿瘤患者家属心理疏导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经病理诊断证实为恶性骨肿瘤的患者家属40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其在干预前进行数据收集,针对恶性骨肿瘤患者家属的心理反应及需求提出临床问题,然后用主题词“malignanttumorsofbone”、“familymembers”和“psychologicalcounseling”检索MEDLINE数据库寻找相关的证据,进行分析评价,请专家循证,对恶性骨肿瘤患者家属进行循证护理干预。干预4周后进行测试、数据收集。结果干预前后SCL-90测试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人员在运用循证护理对恶性骨肿瘤患者家属实施护理干预过程中,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家属需求相结合,提出问题,获取实证,运用实证对患者家属实施最佳的护理干预,为患者家属采取针对的对策和心理减压措施,最大限度地满足其需求,使其对患者产生积极、正向的影响,能够纠正其负性心理。

  • 标签: 循证护理 恶性骨肿瘤 患者家属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技术的提高,各种医学影像检查资料都能给予颌骨肿瘤患者最直观的病患信息。现代多种图像相融合的会诊手段为各种病症的诊断提供了与病症相关的各类信息。但是目前的各种诊断手段仍然不能完全满足临床的要求。趋势所趋,现代医学影像逐渐转向多种图像融合、多种技术发展。医生诊断将解剖图像和功能图像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更为真的展示靶器官的结构和空间关系,从而为颌骨肿瘤的临床诊断提供了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医学影像。

  • 标签: 颌骨肿瘤 放射影像学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蒽环类耐药的复发转移乳腺癌的疗效及临床安全。方法选取同时期62例复发转移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单药治疗。收集临床资料进行临床疗效、毒副反应评价及随访观察。结果观察组中总有效率为80.6%;对照组中总有效率为45.2%;两组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复发转移乳腺癌具有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生存期延长,不良反应耐受可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多西他赛 吉西他滨 乳腺癌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妇科肿瘤诊断与治疗的规范化,临床医生也开始越来越重视肿瘤的病理诊断,从而达到更好地治疗效果。特别是一些癌前期病变以及交界性病变,病理诊断的准确更是关系到患者的手术范围、预后情况以及今后的生活质量。文章以宫颈上皮肿瘤与卵巢交界上皮肿瘤两种典型妇科肿瘤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病理诊断的研究现状问题及方式。

  • 标签: 宫颈上皮性肿瘤 卵巢交界性上皮肿瘤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伴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45例胃肠道恶性肿瘤伴肝转移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5例患者术后12天内死亡6例,其中胃癌根治手术同时切除肝转移癌灶3例,仅实施胃癌根治手术2例,结直肠癌根治手术同时切除肝转移癌灶1例。死亡原因术后1天并发重症肺炎2例,治疗无效死亡;术中患者突然心功能衰竭2例,抢救无效死亡;术后6天吻合口瘘腹腔感染2例,治疗无效死亡。39例成功实施手术并出院患者均获随访12个月,其中10个月内发生肺部转移3例,12个月内死亡2例,均死于肿瘤广泛转移。结论对胃肠道肿瘤合并肝转移的患者进行积极的外科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胃肠道 恶性肿瘤 肝转移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浅表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的58例浅表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本组58例患者均一次顺利完成手术治疗,一次切除率为100%;平均手术时间为42.5min;手术过程中未出现严重出血,术后未出现膀胱穿孔、电切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6~24个月,有4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6.9%。结论膀胱浅表膀胱肿瘤采取经尿道电切的方法治疗具有容易操作、创伤小、出血少且预后良好,避免患者多次手术带来的创伤,同时可保留患者的膀胱功能,因其效果确切,是治疗浅表膀胱肿瘤的一种有效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浅表性膀胱肿瘤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梗阻结肠肿瘤一期切除吻合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58例梗阻结肠肿瘤患者为观察组,均在未进行充分肠道准备下手术,行左半结肠切除21例、右半结肠切除25例、不规则切除12例。与同期收治的58例结肠肿瘤不合并肠梗阻患者为对照组,均在充分肠道准备下手术,行左半结肠切除19例、右半结肠切除23例、不规则切除16例。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62%(5/58),其中伤口感染2例,吻合口漏2例,腹腔感染1例。对照组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12.07%(7/58),其中伤口感染3例,吻合口漏2例,腹腔感染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慢性梗阻结肠肿瘤采用病灶切除一期吻合术,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 标签: 梗阻性结肠肿瘤 一期切除吻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诊断胰腺常见囊肿瘤CT和MRI诊断法的影像差异特点。方法选取48例胰腺囊肿瘤资料,其中胰腺浆液囊腺瘤(SCN)15例,黏液囊腺瘤(MCN)16例,内乳头状黏液肿瘤(IPMN)17例,分别使用CT(MSCT)和MRI诊断进行比较。结果MRI诊断正确率高于CT(MSCT),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与CT(MSCT)诊断胰腺囊肿瘤都具有良好的诊断正确率,MRI诊断价值更优于CT(MSCT)。

  • 标签: MRI CT(MSCT) 胰腺囊性肿瘤 影像 比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产妇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和子宫肿瘤的诊断以及处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10例产妇妊娠合并卵巢肿瘤以及子宫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对所选取的患者采用正常的妇科检查、肿瘤标志物AFP监测以及B超检查,分析手术治疗联合药物治疗的效果。结果本院选取的110例妊娠产妇合并卵巢肿瘤和子宫肿瘤,经过本院的诊断和治疗表现良性肿瘤有104例,良性率为94.5%;交界肿瘤有6例,占据比例为5.5%,未见恶性卵巢肿瘤。结论妊娠产妇的B超检查配合常规检查可以有效的监测卵巢肿瘤,从肿瘤部位、大小、周期以及性质等因素分析,选用较为适宜的手术治疗可有效防止并发症,对于保护胎儿安全以及孕妇安全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的推广。

  • 标签: 妊娠 卵巢肿瘤 子宫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表浅型膀胱肿瘤TURBT加膀胱灌注防治术后复发的方法。方法对58例膀胱肿瘤患者采用TURBT气化切割肿瘤肿瘤基底部周围0.5~1.0cm正常膀胱黏膜,深达浅肌层。手术后,用无菌蒸馏水间断多次灌注膀胱,术后第1周开始用丝裂霉素C(MCC)20mg灌注膀胱,每周1次,共8次。接着每2周1次,共4次。然后每4周1次,共2次。再其后每3个月1次,共2次。间隔6个月最后1次。持续1年以上。结果本组5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膀胱穿孔,出血较少。均未输血。术后无尿路感染、继发性出血及膀胱破裂等并发症。联合灌注后均未出现明显膀胱刺激症状,无血尿、发热、全身不适及白细胞下降。所有患者随访5个月~6年。复发9例,复发率15.5%。结论TURBT加膀胱灌注治疗表浅型膀胱肿瘤是一种成熟有效的方法,易于掌握及推广。

  • 标签: 膀胱肿瘤 经尿道气化切割术 膀胱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