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对KRK22,KRK26,KRK23,云烟87和红花大金元5个烤烟品种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硝酸还原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现蕾后整个发育过程中,KRK26叶绿素平均含量整体最高,与其余4个品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KRK22,KRK23,云烟87和红花大金元叶绿素平均含量差异不显著,比较而言云烟87和红花大金元叶绿素在现蕾后降解速度较快.2.津巴布韦引进品种的上部烟叶类胡萝卜素含量整体较高;对于中部烟叶,红花大金元和KRK26的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其次为KRK23和KRK22,云烟87最低.3.KRK26品种的硝酸还原活性在现蕾后整个过程中相对较高,随生育期的推进其活性下降速度较慢,后期氮代谢强度高于其它品种.

  • 标签: 烤烟品种 叶绿素 类胡萝卜素 硝酸还原酶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例特殊面容、性发育障碍、怀疑为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缺陷症的患儿及其同症姐姐进行临床和遗传学分析,为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提取先证者及其父母、姐姐基因组DNA,应用二代外显子目标区域捕获测序技术对先证者进行基因变异分析,并对疑似致病性变异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和家系分析。结果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和姐姐的POR基因存在c.1370G>A和c.517-19_517-10delGGCCCCTGTGinsC复合杂合变异,其中c.517-19_517-10delGGCCCCTGTGinsC变异未见报道。患儿母亲携带POR基因c.517-19_517-10delGGCCCCTGTGinsC杂合变异,父亲携带POR基因c.1370G>A杂合变异,因此两个变异分别遗传自父母。结论POR基因变异分析结果明确了姐弟二人为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缺陷症。新发现的c.517-19_517-10delGGCCCCTGTGinsC变异扩大了POR基因的变异谱。

  • 标签: 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缺陷症 POR基因 性发育障碍 骨骼畸形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滥用氧化亚氮(N2O)吸入后发生肺栓塞的22岁男性患者临床资料,对于存在亚甲四氢叶酸还原(MTHFR)基因纯合C677T突变者,可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从而诱发静脉血栓栓塞(VTE)。尽管2002年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认为MTHFR基因C677T突变并非我国患者肺栓塞的危险因素,但对于年轻患者发现血栓形成,应考虑到基因突变的相关因素并建议进行筛查,避免因相关药物的使用或滥用造成致命后果。

  • 标签:
  • 简介:高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一个多种疾病发病的危险因子,其涉及的疾病谱较广,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脏病、出生缺陷、老年病和一些精神疾病发病相关。醛糖还原(Aldosereductase,AR)是多元醇代谢途径(Polyolpathway)的反应限速,在高糖情况下,多元醇通路被激活,它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关于醛糖还原在糖尿病中的病理生理意义已有很多报道,但还未见高同型半胱氨酸和醛糖还原关系的报道。因此,本文初步探讨了高同型半胱氨酸上调醛糖还原表达的病理生理意义,可能对理解糖尿病并发症乃至临床诊断及治疗有潜在的指导意义。

  • 标签: 高同型半胱氨酸 上调作用 醛糖还原酶 基因表达 病理生理意义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 简介:目的观察治疗前基础血脂水平对HMG-CoA还原抑制剂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血清甘油三酯(TG)作用的影响.方法分析1994~1999年期间进行的3项多中心临床药物试验:辛伐他汀试验(166例,平均年龄58.9岁±9.2岁),洛伐他汀试验(146例,平均年龄57.9岁±8.7岁),阿伐他汀试验(105例,平均年龄57.8岁±9.3岁).治疗前血清TC≥5.98mmol@L-1,血清TG≤4.52mmol@L-1.按治疗前基础血脂水平分组.分别口服辛伐他汀10mg@d-1,疗程8周;或洛伐他汀20mg@d-1,疗程8周;或阿伐他汀10mg@d-1,疗程6周.结果治疗前基础血清TC、LDL-C以及TG水平越高,HMG-CoA还原抑制剂降低相应血脂的作用越明显.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或阿伐他汀降低血清TC、LDL-C以及TG的幅度分别与治疗前相应的基础血脂水平呈正相关.结论HMG-CoA还原抑制剂降低血脂的作用与治疗前相应的基础血脂水平有关.

  • 标签: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基础血脂水平 治疗作用 药理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谷胱甘肽还原联合检测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东莞市康华医院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8月收治的脂肪肝的患者共 100例为该研究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来该院体检健康者 100名为该研究对照组,观察 两 组人群的血清谷胱甘肽还原(GR)、谷丙转氨酶 (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 (AST)等的数值 、 检测阳性率以及对脂肪肝的诊断效能。结果: 经过相关检验对照组 血清 GR 、 ALT 、 AST 水平 情况显著低于观察组,两组对比有差异 ( P<0.05 ) 结论: 联合血清谷胱甘肽还原等系列检测, 可有效提高脂肪肝诊断效能,有效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谷胱甘肽还原酶 脂肪肝 应用 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烟曲霉硫氧还蛋白还原(thioredoxinreductase,TR)对侵袭性曲霉病(invasiveaspergillosis,IA)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免疫组和对照组,免疫组小鼠用重组TR免疫2次。感染烟曲霉前用环磷酰胺和地塞米松对全部小鼠进行免疫抑制处理,通过气道穿刺法向气管内注入烟曲霉孢子悬液,建立IA疾病模型。观察两组小鼠的存活率、局部器官真菌载量、肺组织病理变化、肺泡灌洗液细胞分类计数,评估TR蛋白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存活率:免疫组小鼠7d存活率为64.7%,对照组为0。肺组织匀浆烟曲霉CFU中位数:存活小鼠为0,死亡小鼠为44(P25,P75为21,70)(P〈0.01)。组织病理学检观察:死亡小鼠肺肿胀出血、肺泡间隔增宽、大量炎症细胞聚集、组织灶状坏死,并有大量烟曲霉菌丝存在,而存活小鼠肺组织损伤程度轻,且组织间无菌丝。肺泡灌洗液涂片染色细胞计数显示:存活小鼠单个核细胞约占84.2%,中性粒细胞仅占15.8%;死亡小鼠单个核细胞占33.6%,中性粒细胞约占66.4%。结论烟曲霉重组蛋白TR能诱导小鼠产生抵抗IA的免疫保护力,是一个有潜力的保护性抗原。

  • 标签: 烟曲霉 硫氧还蛋白还原酶 免疫保护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硫氧还蛋白还原(TR)在宫颈癌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9月间南通市肿瘤医院收治的60例宫颈癌患者(癌症组),45例子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良性病变组)及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正常女性45例(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对其血浆TR指数进行测定,并做出分析。结果癌症组表达水平高于良性病变组(t=8.863,P<0.01)、高于健康对照组(t=23.248,P<0.01);良性病变组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t=17.580,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良性病变组中不同级别间表达比较及宫颈癌患者中不同病理组织学类型间表达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宫颈癌患者而言,通过对硫氧还蛋白还原指数进行准确测定可以早期诊断宫颈病变并监测病情变化。

  • 标签: 硫氧还蛋白还原酶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病变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患儿9岁,社会性别男性。主因“阴茎短小”就诊。检查发现,阴茎牵长2 cm,右侧阴囊空虚,右侧腹股沟可触及直径约2 cm质软包块。盆腔超声检查显示无缪勒管结构,右侧腹股沟隐睾,肾上腺大小正常。基因检测显示,SRD5A2基因存在c.680G>A (p.R227Q)纯合子突变,其父亲SRD5A2基因c.680G>A(p.R227Q)杂合突变,母亲SRD5A2基因c.680G>A(p.R227Q)杂合突变。综合文献报道的5α-还原-2型缺陷症的临床资料,对该病的临床表现、性别分配及基因特点进行总结。

  • 标签: 5α-还原酶-2型缺陷症 SRD5A2基因 突变
  • 简介:为了研究气态甲醛对GSNO还原(GSNOR)的上调作用是否通过GSH途径,以昆明雄性小鼠为实验材料,采用动态吸入染毒方式,检测了0、3.0mg·m^-3甲醛暴露小鼠以及3.0mg·m^-3甲醛暴露同时腹腔注射α-硫辛酸小鼠的肺泡灌洗液中GSH浓度和GSNOR活力.结果表明,3.0mg·m^-3甲醛暴露小鼠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其肺泡灌洗液中GSNOR活力极显著上升(P〈0.01),同时GSH浓度极显著下降(P〈0.01);α-硫辛酸注射组小鼠肺泡灌洗液中GSNOR活力较3.0mg·m^-1甲醛暴露小鼠有极显著下降(P〈0.01),同时GSH浓度极显著上升(P〈0.01).甲醛暴露下,GSNOR与GSH呈相反的变化趋势.以上结果表明,气态甲醛可以通过GSH途径调节GSNOR表达.甲醛对GSNOR的上调作用可能是通过诱导氧化胁迫进行的,这可能是理解GSNOR在气道中调控的基础.

  • 标签: 气态甲醛 GSNO还原酶 氧化胁迫
  • 简介:丛枝菌根真菌(AMF)在增强植物砷(As)抗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有相关研究表明,接种AMF能提高植物体内三价砷As(III)的比例,AMF可能参与了将五价砷As(V)还原为As(III)的过程从而提高了菌根植物的As抗性,但目前尚缺乏直接分子证据。本文从异形根孢囊霉(Rhizophagusirregularis)菌丝中克隆得到了一个砷酸盐还原基因RiarsC并进行序列分析。将该基因转入arsC缺陷型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菌株WC3110(ΔarsC)中,通过As(V)抗性生长曲线和As形态测定,分析了该基因的功能。结果显示,RiarsC属于谷氧还蛋白-谷胱甘肽依赖的砷酸盐还原家族;RiarsC基因的表达显著提高了As敏感型E.coli菌株对As(V)的抗性,当培养基中As(V)浓度为100μmol·L-1时表现更加明显。As形态分析表明,表达RiarsC的E.coli菌株能够将培养基中71.03%的As(V)还原为As(III);与表达空载体的菌株相比,还原效率提高了61.98%。本研究证明了AMF的砷解毒还原能力,为进一步开展AMF的砷代谢机制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 标签: 丛枝菌根真菌 砷酸盐还原酶基因 克隆 基因功能验证
  • 简介:二氢黄酮醇4-还原(dihydroflavonol4-reductase,DFR)是花青素代谢后期重要的,是决定花青素从无色到有色的关键调控点。本研究以‘贵妃’芒果的果实为材料,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克隆得到了一个二氢黄酮醇4-还原DFR基因。该基因cDNA全长为1260bp,开放阅读框为987bp,编码328个氨基酸。进一步扩增得到其基因组DNA,全长为3022bp,分析发现其含有五个内含子,在已报道植物中表现保守。系统发育分析发现芒果DFR蛋白与火鹤花、小麦和大麦等植物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对不同着色的果皮中的DFR基因表达进行分析发现,绿色果皮中表达量较高,而黄色果皮中表达量较低,暗示DFR调控花色苷合成的功能待深入研究。

  • 标签: 芒果 花色苷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 简介: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于2011年6月9日发布公告,称5—α还原抑制剂(5-ARI)可能会增加罹患高分级前列腺癌(high—gradeprostatecancer)的风险。5-ARI类药物包括非那雄胺(finasteride)和度他雄胺(dutasteride),常用于治疗和控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男性雄激素性脱发,降低尿潴留或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手术的风险。

  • 标签: 5-Α还原酶抑制剂 前列腺癌 风险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良性前列腺增生 PROSTATE
  • 简介:目的:研究柔红霉素产生菌天蓝淡红链霉菌SIPI-1482中酮还原基因dnrU阻断后的产物(13s)-13-二氢柔红霉素及其他发酵产物的变化。方法:利用同源重组的原理,以大肠杆菌质粒pUC18为基础构建了dnrU基因交换质粒,通过在SIPI-1482染色体上的dnrU基因中插入安普霉素抗性基因来筛选dnrU的阻断突变株。结果和结论:PCR验证表明成功地阻断了dnrU基因。dnrU基因敲除后,重组菌发酵产物中(13s)-13-二氢柔红霉素消失,而其他发酵中间产物也有一定变化。

  • 标签: 天蓝淡红链霉菌 DnrU酮还原酶 同源重组 (13s)-13-二氢柔红霉素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硫氧化还原蛋白1(Trx-1)和环氧化2(COX-2)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诊治的1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组织取自本院胸外科手术切除的肺癌标本(取肺癌组织及距离肿瘤边缘>2 cm的癌旁组织)。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SP)法检测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Trx-1和COX-2的表达。分析Trx-1和COX-2阳性率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计量资料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Trx-1和COX-2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肺癌组织中Trx-1和COX-2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63.33%(76/120)比20.0%(24/120)、59.17%(71/120)比15.0%(18/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89、48.289,P<0.05)。Trx-1和COX-2阳性率在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化程度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34、15.191、22.166、13.752、8.277、11.974,P<0.05),Ⅲ期、有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化程度低分化患者Trx-1和COX-2阳性率显著高于Ⅰ期+Ⅱ期、无淋巴结转移、高分化及中分化等患者。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癌组织Trx-1和COX-2阳性患者平均疾病进展时间为(20.54±2.63)个月,3年生存率为37.10%(23/62);其他患者平均疾病进展时间为(23.61±3.18)个月,3年生存率为63.79%(37/58),Trx-1和COX-2阳性患者患者平均疾病进展时间和3年生存率显著低于未过量表达患者(t或χ2=5.778、8.543,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Trx-1和COX-2均呈高表达,可用于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情及预后。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硫氧化还原蛋白1 环氧化酶2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的一种重要类型,无论是有机物或无机物的氧化还原反应都是十分重要的,在生产上有着广泛的用途。但由于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本性有所差异,因而二者的氧化还原反应在某些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别。一、有机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由于有机物多为共价化合物,主要元素反应前后化合价并无变化,因此不能用化合价的

  • 标签: 还原反应 氧化数 共价化合物 氧化反应 前后化 半反应
  • 简介:一.化合价与性质的对应规律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既可以显示氧化性,又可以显示还原性.

  • 标签: 氧化还原 对应规律 氧化性 还原性 化合价 价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