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律动导入在小学低年段欣赏课中的有效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5
/ 2

浅谈律动导入在小学低年段欣赏课中的有效运用

黄玉敏

广 西南宁 市民主路小学观澜溪谷校区 广西 南宁 530000

摘要:对于小学低年段的学生来说,律动是他们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的最直接的、最喜爱的方式之一。在小学低年段的欣赏课中运用律动导入的方法,也是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的。文章通过对律动导入在小学低年段欣赏课中的有效运用的相关分析,希望可以以寓教于乐的方式,焕发出音乐课的活力和魅力,为小学生的音乐学习打开一扇智慧之门。

关键词:律动导入;小学低年段;欣赏课

前言

在我国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以及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情况下,对于学生的艺术方面的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对于小学低年段的学生来说,在音乐课教学中,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音乐思维和创造能力,要远比教给他们音乐知识更加重要。由于小学低年段的学生年龄都比较小,所以音乐欣赏课所占的比例较大,怎样通过小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是当前教育中需要思考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律动导入作为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培养他们的音乐热情,是值得被提倡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一、律动导入概述

律动导入指的是在教学中,教师有规律、有节奏的进行跳动,学生在听到音乐以后,也自然而然的随着节奏进行舞动的一种音乐活动。最早提出采用“律动”的方法进行教学的是瑞士著名的音乐家达尔克罗兹。他提倡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用耳朵去聆听、用身体去感受,并把自己所感受到的音乐内容,用肢体动作表达出来。通过这种课堂导入方式达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打造一个高效、灵动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音乐知识和感受音乐魅力。由于在课堂教学中,律动导入的节奏感很强、肢体动作也较为简单,所以尤其对于小学低年段的学生来说,是当前比较受欢迎的一种教学形式。

二、律动导入在小学低年段欣赏课中的作用

  1. 激发学生的表演天赋

在小学低年段设置音乐欣赏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思维。而对于小学低年段的孩子来说,在欣赏课中采用律动导入方法,可以一开始就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在随着音乐运动或者舞动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感,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表演天赋。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表演,进而就可以把音乐化为己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小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二)帮助学生更好的感悟音乐要素

我们知道,音乐的学习其实是一个抽象的过程。对于年龄还比较小的小学低年段学生来说,想要让他们掌握较为专业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术也是不太现实的。因此,就需要在音乐欣赏课中,让学生通过欣赏一些经典的歌曲或音乐,帮助学生掌握一些音乐要素。律动导入时,教师就可以把一些抽象的音乐知识更为直观的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快速的理解音乐欣赏和教学的内容。比如,在一些音乐作品当中有不同乐器的使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仔细聆听乐器演奏的声音,并发挥想象,想出乐器演奏的动作,引导学生随着音乐的高低起伏而摆动,让学生更深入的体会作品的情感,这样在无形当中就会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感悟音乐要素。

(三)培养学生音乐创造力

音乐欣赏课中,主要是让学生欣赏一些经典的、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在欣赏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艺术价值观。在律动导入的过程中,可以让小学生随着音乐旋律和节奏的变化感受音乐、随心舞动,让学生可以去玩、去动、去独立思考和实践,而这些对于学生的音乐创造思维的培养都是非常有利的。

三、律动导入在小学低年段欣赏课中的有效运用策略

(一)把握课堂节奏,引导学生有效律动

在欣赏课中进行律动导入时,要根据教学的要求和教学的目标进行,把握好课堂的节奏,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有秩序的律动。首先教师要了解所欣赏的音乐作品,为律动导入做准备。避免在学生不清楚状况的情况下,带领学生进行律动,这样不仅达不到律动导入的效果,也会造成学生律动活动的混乱。因此,律动导入时,教师要先对音乐欣赏内容有所了解,然后再组织学生开展律动,并对学生的一些不规范的律动行为进行纠正,确保律动导入活动的有效。

  1. 鼓励学生勇于表达

针对小学低年段的音乐欣赏课,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音乐思维能力为主的。因此,在进行律动导入时,要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律动动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律动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要尊重学生的兴趣,以学生为中心。比如在一年级上册《走路》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用生动、形象、有趣的动作来开展律动导入,让小学生认识到一些小动物的形态、动作特征等,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尝试用动作来描述自己身边的一些小动物的走路方式,这样既可以让小学生关爱动物,也可以通过互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引导学生进行二次创作

在音乐欣赏课中采用律动导入方法,其实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进入教学环节,这是非常符合小学低年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的。当学生沉浸在优美的旋律中时,可以适当的引导学生自由的进行律动表达,把自己的想象力表达出来,因为律动的本质是借助动作或者身体的活动来实现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为此,要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深层次的挖掘小学生对于音乐的创作潜能,这样不仅可以让音乐课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也可以实现小学生音乐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双重提升。

结束语

通过分析,我们已经知道,对于小学低年段的学生来说,采用律动导入方法在音乐欣赏课中进行教学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因此,为了有效的运用律动导入方法,要在小学低年段的欣赏课中进行律动导入时,把握好课堂的节奏,以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律动,同时,要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使小学生在亲自的感受和体验中,更好的感受音乐的魅力。这样不仅会让音乐欣赏课变得更加新奇有趣,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降低小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难度,而这对于提升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综合能力都是极其有利的。

参考文献

[1]刘玮.浅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声势律动的运用[J]. 中华少年,2019,(01):39.

[2]向明. 浅谈小学低年段音乐教学的导入方法[J]. 长江丛刊,2018,(12):35.

[3]王家祥,杨阳. 律动导入[J]. 中小学音乐教育,2018,(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