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阴茎癌腹股沟淋巴术后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以及影响。方法:入院时间是2020年8月到2022年8月,搜集本院接受腹股沟淋巴术治疗的40例阴茎癌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方式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和研究组(循证护理)各20例,对比组间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具有护理价值,可减少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阴茎癌 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临床乳腺癌腋窝淋巴中的意义。方法:从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伴腋窝淋巴肿大的患者中抽选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然后与最终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病理检查结果差异不大(P>0.05)。良性淋巴节类圆形、圆形或融合状概率,L/S≥2.0概率,皮质厚度均匀性增厚概率,皮髓质分界清晰概率,内部回声均匀概率,无钙化概率,血流丰富程度不丰富概率,淋巴门型血流信号分布概率明显高于恶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伴腋窝淋巴肿大的患者中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可以很好的指导完成临床乳腺癌腋窝淋巴,诊断准确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
  • 简介:摘要:阴茎癌发生于包皮内板、冠状沟及阴茎头,多发生于40-60岁男性。既往该病多采取IL治疗,其并发症多,发生率超过50%,常见的有下肢淋巴水肿、切口难以愈合和皮肤感染等。采取改良IL,尽管能降低并发症,但其发生风险依然为20%-40%,且淋巴可能复发。VEIL属于新型术式,既能防控并发症,又能加强控瘤作用,本文主要就其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腹腔镜 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阴茎癌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睾丸肿瘤患者应用腹腔镜腹膜后淋巴术治疗的围术期全程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22年1月~2023年10月收治的64例行腹腔镜腹膜后淋巴术治疗的睾丸肿瘤患者纳入研究。采用盲摸双色球法均分为实验组、参照组,各32例。参照组行一般护理,实验组加用全程护理。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全程护理能够改善睾丸肿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提高护理满意程度,值得推广。

  • 标签: 睾丸肿瘤 腹腔镜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 围术期全程护理 并发症发生情况 护理满意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术在子宫恶性肿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6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患者为样本并随机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及扫除盆腔淋巴,观察组运用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术,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各项手术指标也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恶性肿瘤治疗中,采取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术的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的快速恢复,也具有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子宫恶性肿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浅议女性患子宫内膜癌时,行全子宫附件切除术合并腹主动脉旁淋巴,观察效果。方法:我院选子宫内膜癌患者50例,随机平均划分,对照组单一手术,复合手术为观察组,分析疗效。结果: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CEA、HER2、CA125水平明显较低(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出现的并发症与对照组并无较大差异(P>0.05)。结论: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时,全子宫附件切除术+腹主动脉旁淋巴术临床效果显著,患者不仅肿瘤标志物水平降低,且安全性高。

  • 标签: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 子宫内膜癌 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治疗胃癌对患者淋巴数目、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10月期间本院治疗的胃癌患者80例参与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D2根治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淋巴数目对比,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治疗胃癌的手术时间较长,但创伤性小,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且淋巴数目与开腹手术无差异。

  • 标签: []腹腔镜 胃癌D2根治术 胃癌 淋巴结清扫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年龄及其他常见临床病理参数与宫颈癌病例盆腔淋巴转移的相关性并建立宫颈癌盆腔淋巴转移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20年7月在我院住院手术且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宫颈癌患者838例,采用单因素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方法分析年龄及病理特征与盆腔淋巴转移之间的关系。并建立预测盆腔淋巴转移的预测模型,采用C指数,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及准确性。结果:本研究纳入的838名患者中,盆腔淋巴转移阳性患者共153例,总盆腔淋巴转移率18.3%。浸润深度,肿块大小,LVSI是盆腔淋巴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的列线图的C指数为0.701,校准曲线实际曲线与理想曲线的拟合度较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01。结论:肿块大小、浸润深度、LVSI是宫颈癌患者的盆腔淋巴转移状态的独立预测因素。并基于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了具有良好预测能力和准确性的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转移预测列线图。

  • 标签: 宫颈癌 盆腔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列线图。
  • 简介:摘要:小儿肠系膜淋巴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导致肠系膜淋巴肿大。其症状主要包括腹痛、发热和呕吐。此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本研究旨在分析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炎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小儿 肠系膜 淋巴结炎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颈淋巴结核的临床应用价值,为提高颈淋巴结核的临床诊断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本次研究拟选择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间医院收治的颈淋巴肿大患者50例作为研究主体对象,患者分别接受高频超声检测和手术病理学检查,以病理学检测结果为“金标准”,探讨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度、误诊率和漏诊率。结果 :此研究纳入的50例受检患者中,有36例经高频超声机检测发现了颈淋巴结核,其中的34例患者在同一时间做了病理学检测确诊为颈部淋巴结核;高频超声波对颈淋巴结核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较高。结论:在颈淋巴结核的临床诊断中,高频超声的应用有重要价值,有助于临床医师做出准确的判断。

  • 标签: 颈部淋巴结结合诊断 超声诊断 临床有效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推拿治疗儿童肠系膜淋巴炎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门诊15例肠系膜淋巴炎患儿(2022.12-2023.12)予以研究,全部接受推拿治疗,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100.00%(15/15),均治疗成功。与治疗前相比,患儿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下降(P<0.05)。结论 对于儿童肠系膜淋巴炎,给予推拿治疗的效果较好,利于疾病康复。

  • 标签: 儿童 肠系膜淋巴结炎 推拿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颈部浅表淋巴良恶性患者,以超声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接诊100例患者,以患者淋巴性质作为分组标准,良性组55例,恶性组45例,均进行超声鉴别诊断,以病理学活检作为金标准,分析诊断准确率。结果:超声鉴别诊断良性准确率(96.36%)、恶性诊断准确率(100.00%)比较病理学诊断,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鉴别诊断颈部浅表淋巴良恶性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鉴别患者淋巴性质,操作简单、便捷,能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值得临床使用。

  • 标签: 颈部浅表淋巴结 超声鉴别诊断 良/恶性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病理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来我院接受颈部淋巴病理穿刺活检的160例患者作为探讨对象,均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符合穿刺活检适应症。自行选择7、9号穿刺针进行检查,对比取材例数及满意度,以及病理结果。结果 160例患者中7号穿刺针取材例数为102例,满意度为97.06%(99/102),160例患者中9号穿刺针取材例数为58例,满意度为96.55%(56/5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穿刺诊断确诊率为98.13%(157/160),与病理结果相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病理穿刺活检的取材率及满意度、检出率较高,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等特点,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 颈部淋巴结病理穿刺活检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在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之中,其发病率较高的是子宫内膜癌,其发病机制尚处于研究阶段。随着临床研究的加深,子宫内膜癌最主要的转移途径之一是淋巴转移。近年来,临床上对淋巴术仍旧存在一定的争议,临床大量研究表明,在对患者进行淋巴手术需要根据患者的风险水平进行选择。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在子宫内膜癌患者淋巴转移的高危因素,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减少不必要的手术风险。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淋巴结 转移 高危因素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颈部淋巴结核诊断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淋巴肿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观察组(淋巴结核患者),另一组为对照组(无淋巴结核患者),对比两组诊断效果。结果:两组患者EDV、PSV、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无差异(P>0.05),观察组最大血流速度较低,而L/S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评估淋巴的血流情况,如血流速度和血流阻力,通过这些血流参数可以判断淋巴中是否存在炎症反应或肿瘤,因此,在诊断颈部淋巴结核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颈部淋巴结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区域淋巴转移的病理情况,并分析患者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接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0例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均采取肝切除术治疗,根据患者淋巴转移分组,24例患者为未转移组,6例患者为转移组,评估患者淋巴转移危险因素及病理特点、预后情况。结果:未转移组组织学分化程度中低分化20例、高分化4例;甲胎蛋白水平479.65±12.62μg/L。转移组组织学分化程度中低分化5例、高分化1例;甲胎蛋白水平345.32±12.23μg/L。转移组最大肿瘤直径高于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复发3例、复发率为50%;未转移组复发率2例、复发率为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手术期间,需结合病理因素分析,消除淋巴转移因素,并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淋巴结转移 病理特点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状腺癌颈部淋巴转移的超声诊断价值及分布特点。方法:对我院收治88例甲状腺癌患者均进行术前的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出超声诊断的准确性与淋巴的分布情况。结果:88例甲状腺癌患者,经病理诊断发生淋巴转移的患者为41例,占比46.59%(41/88),未转移者47例,占比53.41%(47/88)。超声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是97.56%(40/41)、95.74%(45/47)、96.59%(85/88)。中央区淋巴转移的超声诊断阳性率低于颈部淋巴转移的超声诊断阳性率(P<0.05)。结论:超声检查应用于甲状腺癌颈部淋巴转移的过程中,可体现出较高的诊断价值,而清扫时要重点关注颈部的中央区的淋巴

  • 标签: 甲状腺癌 超声诊断 颈部淋巴结转移 分布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肠系膜淋巴炎疗效。方法:选取80例肠系膜淋巴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考组采用西医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更高,症状改善时间更短,中医证候评分与淋巴大小均显著更小,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肠系膜淋巴炎能够快速患者的症状,帮助患儿获得更加理想的疗效。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肠系膜淋巴结炎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