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保留乳房治疗现已成为欧美国家早期乳腺癌治疗的首选,而且在国内也得到了医患双方的广泛认同,保留乳房治疗患者所占比例迅速增加。放射治疗是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明显提高局部/区域肿瘤控制,而且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随着乳腺癌保乳手术模式的改变、保留乳房治疗(BCT)后乳房内复发模式的确定及放射治疗技术自身的发展,乳腺癌保乳术后射治疗的技术和内容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本文就其中的某些方面予以综述。

  • 标签: 乳腺癌 保乳术后放射治疗 调强放射治疗 部分乳腺照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术前诱导化疗联合术后在口腔癌疾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以50例口腔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20.2-2023.2期间进行研究。采用双盲法分组,对照组、干预组各25例,分别采用术后、术前诱导化疗联合术后。比较治疗后组间肿瘤标志物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组肿瘤标志物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前诱导化疗联合术后应用于口腔癌患者中,可改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不良反应相对较高。

  • 标签: 口腔癌 术前诱导化疗 术后放疗 联合治疗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后出现放射性脑干损伤的临床特征,分析其预后,为了解其疾病特点提供临床资料。方法收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013年8月至2021年9月的放射性脑干损伤13例患者一般资料和放疗相关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治疗以及转归。结果13例患者中女性4例,男性9例,发病年龄29~66(48.15±10.23)岁,中位放疗剂量以及次数为70 Gy和33次,从首次放疗到出现脑干病灶的中位潜伏时间为24个月。放射性脑干损伤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构音不清以及头晕、行走不稳。MRI影像学特征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不规则强化。中位随访时间为45个月,7例治疗后好转,6例无效,其中3例死亡。接受激素治疗者预后与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9)。结论放射性脑干损伤患者常表现为后组颅神经损伤及共济失调。病灶高发于脑桥、延髓,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半数患者接受治疗后病情好转,激素治疗与贝伐珠单抗治疗对其预后无明显差异。

  • 标签: 放射性脑损伤 临床特征 转归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食道癌放疗后放射性皮肤黏膜的发生情况,并总结护理要点,为后续的临床护理提供方法参考,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健康的福利。方法对收治的50例食道癌放疗患者进行放射性皮肤、黏膜、体重等观察,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50例患者均完成治疗,效果满意;发生Ⅱ度皮炎患者3例,Ⅰ度患者5例,皮炎发生率为16.0%;发生Ⅱ度粘膜炎4例,Ⅰ度粘膜炎4例,粘膜炎发生率为16.0%。结论食道癌放疗后发生发射性皮肤黏膜反应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应该积极的给予皮肤黏膜等护理,降低发生率,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食道癌 放疗 发射性皮肤黏膜反应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PORT)流程中含靶区纵隔移位规律和实施中期评估的价值。方法100例NSCLC术后N2期和R1-2切除并任何N期患者,以骨性解剖建立坐标轴,测量纵隔三维方向在PORT流程中的移位规律。采用WilCoxon、Kruskal-Wallis、χ2检验统计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临界值。结果纳入患者PORT流程中X(前后)、Y (左右)、Z(上下)方向纵隔移位分别为0.04~0.53、0.00~0.84、0.00~1.27 cm,纵隔移位距离的大小顺序分别为Z>Y>X;ROC曲线计算临界值分别为0.263、0.352、0.405,>临界值者分别为25(25%)、30(30%)、30例(30%),纵隔三维方向移位不同(P=0.007、<0.001、<0.001);X、Y、Z方向的纵隔移位与切除部位(P=0.355、0.239、0.256)、手术方式(P=0.241、0.110、0.064)均相近。全组纵隔移位>和≤临界值、放疗中程模拟(m-S)后修改和原计划放疗的比较分析显示PORT患者放射性食管炎(RE)、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均相近(均P>0.05);但m-S后修改计划病例≥3级RE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原计划PORT患者,分别为0、7%(P<0.001)。结论NSCLC根治术后N2期和/或R1-2切除病例的PORT流程中存在纵隔移位,20%~30%患者发生明显的移动,PORT流程中期重新定位并修改靶区和放疗计划对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有利。

  • 标签: 纵隔移动 癌,非小细胞肺/术后放疗 质量保证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食管癌根治术后射治疗的效果。在2019年10月~2020年12月时间段内,68例因食管癌疾病而在本院接受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两组各34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食管癌手术治疗、实验组实施常规食管癌根治术后射治疗,探究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胸内失败率、吻合口复发率、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率、腹腔淋巴结转移率、血行转移率)、治疗后四周患者局部控制状况。结果: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实施术后射治疗后,有效提升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还改善了患者胸内失败率、吻合口复发率、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率、腹腔淋巴结转移率、血行转移率等临床指标,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实施食管癌根治术后射治疗后,得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减少了患者的局部复发几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食管癌根治术 放射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人工流产术后置宫内节育器,具有安全、有效、避免多次手术等优点,但是术后可能会产生子宫出血、节育器脱落异位、感染、疼痛等不良反应。通过选择合适节育器、规范手术流程、采注重细节护理、术后健康教育,可以显著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人工流产 宫内节育器(IUD) 不良反应 避孕
  • 简介:摘要:目的 : 分析 食管癌根治术后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 院就诊的115 例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对照组 ( n = 48) 给予单纯手术治疗,治疗组 ( n = 67) 给予放射治疗,比较两组局部控制率、生存率。结果 : 治疗结束后4 周,治疗组完全缓解 34 例,部分缓解 25 例,无变化 6 例,病变进展 2 例,有效率为 88. 06%; 对照组完全缓解 13 例,部分缓解 19 例,无变化 11 例,病变进展 5 例,有效率为 66. 67%; 两组局部控制率经比较 ( χ2 = 10. 09, P < 0. 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 1、 3、 5 年生存率分别为 76. 12%、 52. 24%、 38. 81%; 对照组 1、 3、 5 年生存率分别为 66. 67%、 39. 58%、 20. 83%。两组 1、 3、 5 年生存率经比较 ( χ2 = 1. 24,> 0. 05; χ2 = 1. 80, P > 0. 05; χ2 = 4. 20, P < 0. 05) 。结果显示两组 5 年生存率经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5 年后两组Ⅱ期生存率经比较, P < 0. 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 食管癌根治术后射治疗可减少局部复发,提高远期生存率。

  • 标签: 食管癌根治术 放射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文章主要围绕乳腺癌术后射治疗的研究展开,首先分析了乳腺癌放射治疗新技术的运用,其次分析了保乳术后射治疗的照射范围和照射剂量,针对乳腺癌术后的研究进展深入分析,阐述了乳腺癌术后的适应症、乳腺癌术后原则、乳腺癌放疗带来的心脏毒性越来越小等研究内容。

  • 标签: 乳腺癌 术后 放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无痛人流术后置节育环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00例无痛人流术后置节育环患者为观察组,再选择月经干净3-7天内放置节育环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上环成功率和上环后出血时间和上环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上环成功率、上环后出血时间、上环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后并发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无痛人流术后置节育环可以显著提高成功率,降低患者的机体痛苦,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 标签: 无痛人流 放置 节育环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乳腺癌保乳术辅助放疗和改良根治术后辅助放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早期乳腺癌患者88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4例,分别接受改良根治术、保乳术后辅助放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术辅助放疗和改良根治术后辅助放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而且保乳术可以较好保留乳房外形,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癌保乳术 改良根治术 辅助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疗联合术后辅助放疗对早期和中晚期(Ⅰ~ⅡA和ⅡB~Ⅳ)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SCNEC)患者生存的影响及其预后因素分析。方法首先利用SEER数据库搜索并筛选出2004—2016年接受化疗的SCNEC患者269例,然后根据治疗方案分为4组:化疗+术后组、化疗+手术组、化疗+放疗组及单纯化疗组,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别比较Ⅰ~ⅡA期和ⅡB~Ⅳ期患者在4种治疗方案下的总生存(OS)情况,采用Log-rank检验及Cox回归分析评估不同临床病理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对于Ⅰ~ⅡA期患者,化疗+术后组、化疗+手术组、化疗+放疗组及单纯化疗组的5年OS率分别为39.9%、71.7%、24.5%和0,与化疗+术后组相比,化疗+手术组的预后更好(HR 0.403, 95% CI: 0.112~1.112, P=0.047)。对于ⅡB~Ⅳ期患者,化疗+术后组、化疗+手术组、化疗+放疗组及单纯化疗组的5年OS率分别为35.2%、24.3%、17.7%和0,其中化疗+手术组、化疗+放疗组及单纯化疗组(HR 1.726, 95% CI: 0.944~3.157; HR 1.605, 95% CI: 0.968~2.661; HR 5.632, 95% CI: 3.143~10.093, P<0.05)的预后差于化疗+术后组。另外,与年龄≤60岁、肿瘤直径<4 cm的情况相比,年龄>60岁(HR 7.868, 95% CI: 3.032~20.415; HR 1.465, 95% CI: 1.006~2.435, P<0.05)、肿瘤直径≥4 cm(HR 2.576, 95% CI: 1.056~6.287; HR 1.965, 95% CI: 1.026~3.766, P<0.05)的Ⅰ~ⅡA期和ⅡB~Ⅳ期患者的预后均较差。结论化疗联合术后辅助放疗未能改善早期(Ⅰ~ⅡA)SCNEC患者的OS,但可显著改善中晚期(ⅡB~Ⅳ)患者的OS,年龄、肿瘤大小和治疗方案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术后辅助放疗 化疗 总生存 预后因素 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 作者: 黄远桃 李梅芳 吴兴正 余丽亚 张伟 吴石星 李小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1-27
  • 出处:《中国医师杂志》 2020年第10期
  • 机构:湖南省脑科医院(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长沙 410007(现在广州市番禺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511400),湖南省脑科医院(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长沙 410007,湖南省脑科医院(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长沙 410007,湖南省脑科医院(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长沙 410007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鼻咽癌(NPC)放疗后放射性脑病误诊误治的原因,提高认识,减少误诊误治的发生。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19年1月湖南省脑科医院收治的NPC放疗后放射性脑病被误诊误治的33例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回顾性分析总结NPC放疗后放射性脑病的误诊误治的原因及诊断要点。结果患者发病年龄(56±11)岁;发病距放疗结束的时间(43±14)个月;就诊的主要症状及体征包括近记忆力下降,语言功能障碍等;首次就诊的医院分布县、市及省级医院的不同科室。误诊为胶质瘤8例,颅内转移瘤6例,NPC脑转移6例,脑梗死5例,病毒性脑炎4例,脱髓鞘脑病3例,原发性家族性脑钙化1例。结论NPC放疗后放射性脑病被误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病史采集不全面、临床医师认识不足、鉴别诊断及影像资料缺乏系统性分析是重要的原因,需要临床医师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的发生。

  • 标签: 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放射性脑病 误诊
  • 简介:

  • 标签: